遮蔽盖的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921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遮蔽盖的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遮阳装置中的遮蔽盖(blind cover)的定位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遮蔽车辆的车顶(roof)的内开口部的遮阳装置,存在使卷帘(roll screen)或遮阳板等开闭体沿着设于车顶的内开口部的左右缘部的导轨滑动开闭的装置。 在这种遮阳装置中,为了防止配置于车体内部的车顶周围的装置在车内露出,在 导轨和车顶外板之间配置有遮蔽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78766号公报在上述的遮蔽盖中,将遮蔽盖的上缘部或下缘部夹在设于导轨或车顶外板的多个 夹子(clip)中,由此将遮蔽盖支承于导轨和车顶外板,但是,在这种结构中,存在作业变得 繁杂、并且遮阳装置的部件数量变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使遮蔽盖相对于导 轨定位、并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的定位构造。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遮蔽盖的定位构造,所述遮蔽盖在使开闭体 沿着导轨滑动开闭的遮阳装置中配置在所述导轨与车辆的车顶外板之间,其中,所述导轨 设于所述车辆的车顶的内开口部的缘部,所述遮蔽盖的定位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盖 具备板状的遮蔽部,该遮蔽部配置在所述导轨与所述车顶外板之间;以及支承部,该支承 部插入在形成于所述导轨的安装槽中,在所述支承部中形成有卡合片,该卡合片在所述安 装槽的槽宽方向具有挠性,所述卡合片进入被卡合部而被定位,所述被卡合部通过在所述 安装槽开口而形成。在该结构中,通过将遮蔽盖的支承部插入导轨的安装槽中、并使遮蔽盖沿着安装 槽移动,从而能够使形成于支承部的卡合片进入形成于安装槽的被卡合部,而使遮蔽盖相 对于导轨定位。因此,能够简单且正确地进行遮蔽盖的定位,能够简单地进行遮蔽盖的安装 作业。并且,由于进入导轨的被卡合部的卡合部形成于遮蔽盖的支承部,因此能够减少 遮阳装置的部件数量。在上述的遮阳装置中能够构成为,在使所述卡合片挠曲而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宽方 向缩小的状态下,所述支承部能够在所述安装槽内滑动,所述卡合片在开口于所述安装槽 而形成的被卡合部内,从挠曲状态朝所述安装槽的槽宽方向复原,从而所述卡合片被定位 于所述被卡合部。在该结构中,在使遮蔽盖的卡合片挠曲的状态下,能够将遮蔽盖的支承部插入导 轨的安装槽中、并使遮蔽盖沿着安装槽移动。此时,当卡合片以在安装槽的槽宽方向缩小 的状态在安装槽内滑动并到达被卡合部时,该卡合片在被卡合部内朝安装槽的槽宽方向复原,成为卡合片进入被卡合部内的状态。由此,卡合片被定位于被卡合部,成为遮蔽盖相对 于导轨被定位的状态。因此,能够简单且正确地进行遮蔽盖的定位,能够简单地进行遮蔽盖 的安装作业。在上述的遮阳装置中能够构成为,所述支承部能够在所述安装槽内滑动,所述卡 合片由设于所述支承部的辅助部件推出至开口于所述安装槽而形成的被卡合部内,由此, 所述卡合片被定 位于所述被卡合部。在该结构中,在卡合片到达被卡合部的位置处,卡合片由辅助部件推出至被卡合 部内,从而成为卡合片进入被卡合部内的状态。由此,卡合片被定位于被卡合部,成为遮蔽 盖相对于导轨被定位的状态。因此,能够简单且正确地进行遮蔽盖的定位,能够简单地进行 遮蔽盖的安装作业。在上述的遮蔽盖的定位构造中,优选使所述卡合片的两侧缘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内 侧缘部抵接。在该结构中,能够防止遮蔽盖在安装槽的延长方向偏移,能够使遮蔽盖相对于 导轨可靠地定位。在上述的遮蔽盖的定位构造中能够构成为,在所述支承部中,在所述安装槽的槽 宽方向并排设置有第一支承片和第二支承片,所述第二支承片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宽方向 具有挠性,所述卡合片通过在所述第二支承片形成切口部而形成为所述第二支承片的一部 分。在该结构中,能够简单地形成卡合片。根据本发明的遮蔽盖的定位构造,能够简单且正确地进行遮阳装置中的遮蔽盖的 定位,能够简单地进行遮蔽盖的安装作业。并且,能够减少遮阳装置的部件数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位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位构造的图,(a)为正面剖视图,(b)为示出卡合片复 原的形态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位构造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定位构造的图,(a)为示出辅助部件的立体图,(b)为 示出卡合片被推出的形态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 遮阳装置;2 帘;3 卷筒(roller) ;20 导轨;21 导槽;22 凸缘部;23 槽侧 壁部;24 安装槽;25 被卡合部;30 遮蔽盖;31 遮蔽部;32 支承部;33 第一支承片;34 第二支承片;34b 切口部;35 卡合片;40 辅助部件;A 车辆;Al 内开口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遮蔽盖的定位构造的遮阳装置1是用于在形成于 车辆A的车顶的外开口部(未图示)和内开口部Al进行采光和遮光的装置,通过使配置于 车顶的内开口部Al的上方的帘2(权利要求书中的“开闭体”)沿前后方向滑动而开闭自 如。例如能够通过在车顶的外开口部嵌入玻璃板而进行采光。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与车辆A的行进方向对应。遮阳装置1具备导轨20、20,所述导轨20、20分别设于车辆A的内开口部Al的左右侧缘部;帘2,该帘2用于遮蔽内开口部Al ;以及卷筒3,该卷筒3配置在比内开口部Al 靠后方的位置。在帘2的前缘部安装有撑条(stay) 2a,设于撑条2a的左右两端部的滑动件 2b,2b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到形成于左右的导轨20、20的导槽21、21(参照图3(a))内。 并且,帘2的后缘部固定于卷筒3的外周面。进而,在遮阳装置1中,通过从卷筒3送出帘2、或者将帘2卷绕于卷筒3,从而帘 2沿着左右的导轨20、20在前后方向滑动。左右的导轨20、20是沿着内开口部Al的左右侧缘部配置在车内的顶板和车辆A 的车顶外板之间的部件。左右的导轨20、20左右对称地形成,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车 辆A的右侧的导轨20进行说明,省略对车辆A左侧的导轨20的说明。如图2所示,导轨20在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是呈恒定的截面形状的长条状的部件, 例如由铝合金的挤压型材构成。如图3的(a)所示,在导轨20的内开口部Al侧(图3 (a)的右侧)的侧面形成有 朝内开口部Al开口的导槽21。导槽21在前后方向水平地且呈直线状地延伸设置,且形成 矩形截面空间。帘2的撑条2a的滑动件2b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于该导槽21,滑动件2b 由导槽21引导而在前后方向滑动。在导轨20的车辆外侧(图3(a)的左侧)的侧面形成有固定于车内的顶板的上表 面的凸缘部22。在导轨20的上表面垂直地竖立设置有左右一对的槽侧壁部23、23。左右的槽侧壁 部23、23在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在左右的槽侧壁部23、23之间形成有在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的安装槽24。左右的槽侧壁部23、23的上端部分别朝安装槽24的内侧水平地被折弯。因 此,安装槽24呈凸状的截面空间。在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中,如图3的(a)所示,为了防止配置于车体内部的车 顶周围的装置在车内露出,在导轨20和车顶外板(未图示)之间配置遮蔽盖30。如图2所示,遮蔽盖30是树脂制或者金属制的部件,该遮蔽盖30具备垂直配置的 平板状的遮蔽部31和形成于遮蔽部31的下缘部的支承部32。该遮蔽盖30以使得遮蔽部 31的两面朝向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方式沿前后方向延伸。进而,通过将支承部32插入 导轨20的安装槽24内,从而遮蔽盖30被支承于导轨20的上表面。如图3的(a)所示,在支承部32中形成有第一支承片33和第二支承片34,第一支 承片33形成于遮蔽部31的下缘部,第二支承片34从遮蔽部31朝安装槽24的槽宽方向突 出ο在第一支承片33的下端部,在车内侧(图3(a)的右侧)的侧面形成有支承槽33a, 当将支承部32插入安装槽24内时,设于导轨20的上表面的车内侧(图3(a)的右侧)的 槽侧壁部23进入该支承槽33a。第二支承片34是在第一支承片33的上方从遮蔽部31朝车外侧(图3 (a)的左 侧)突出的板状的部位,该第二支承片34沿着第一支承片33在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参照 图2)。第二支承片34从第一支承片33侧朝下方以朝向车外方向呈凸状的方式弯曲,第二 支承片34的下缘部和第一支承片33的下缘部在安装槽24的槽宽方向(图3(a)的左右方向)并排设置。 在第二支承片34的下端部,在车外侧(图3(a)的左侧)的侧面形成有支承槽34a, 当将支承部32插入安装槽24内时,设于导轨20的上表面的车外侧(图3(a)的左侧)的 槽侧壁部23进入该支承槽34a。第二支承片34在安装槽24的槽宽方向具有挠性。即,能够使第二支承片34的下 缘部朝接近第一支承片33的方向弹性变形,从而能够使第二支承片34挠曲,使支承部32 在安装槽24的槽宽方向缩小。当将遮蔽盖30安装于导轨20的上表面时,在使遮蔽盖30的支承部32的第二支 承片34挠曲、使支承部32在安装槽24的槽宽方向缩小的状态下,将支承部32插入安装槽 24内。进而,通过使支承部32在安装槽24内滑动,由此能够将遮蔽盖30配置在导轨20的 预定位置。其次,对上述遮蔽盖30的定位构造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用于将遮蔽盖30固定于导轨20的预定位置的定位构造构成为形成 于遮蔽盖30的卡合片35进入在导轨20的安装槽24开口的被卡合部25,由此导轨20被定 位在预定位置。如图2所示,形成于导轨20的被卡合部25是通过对车外侧(图3 (a)的左侧)的 槽侧壁部23的一部分进行切口而形成的开口部。被卡合部25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 形成于遮蔽盖30的卡合片35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稍大(参照图4)。形成于遮蔽盖30的卡合片35通过在支承部32的第二支承片34形成切口部34b 而形成于第二支承片34的端部。这样,卡合片35是第二支承片34的一部分,与第二支承 片34同样,该卡合片35在安装槽24的槽宽方向具有挠性。进而,当将支承部32插入导轨 20的安装槽24内时,使卡合片35朝接近第一支承片33的方向挠曲,从而使支承部32在安 装槽24的槽宽方向缩小。如图2所示,在这种遮蔽盖30的定位构造中,能够在使遮蔽盖30的卡合片35挠 曲的状态下将遮蔽盖30的支承部32插入导轨20的安装槽24,并使遮蔽盖30沿着安装槽 24在导轨20的长度方向移动。此时,当卡合片35以在安装槽24的槽宽方向缩小的状态在安装槽24内滑动并到 达形成于安装槽24的被卡合部25时,如图3的(b)所示,卡合片35在被卡合部25内朝从 第一支承片33离开的方向复原,卡合片35进入被卡合部25内。由此,如图4所示,遮蔽盖 30成为相对于导轨20被定位的状态。另外,所谓卡合片35进入被卡合部25而被定位的状态包括以下状态卡合片35 的一侧的侧缘与被卡合部25抵接的状态;卡合片35的两侧缘与被卡合部25抵接的状态; 以及在卡合片35的两侧缘与被卡合部25的内侧缘部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的状态。根据如上所述的遮蔽盖30的定位构造,如图4所示,通过使遮蔽盖30沿着导轨20 的安装槽24移动,从而遮蔽盖30的卡合片35进入导轨20的被卡合部25而被定位,遮蔽 盖30相对于导轨20被定位。因此,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进行遮蔽盖30的定位,能够简单地 进行遮蔽盖30的安装作业。并且,如图2所示,对于进入导轨20的被卡合部25的卡合片35,通过在遮蔽盖30 的支承部32的第二支承片34形成切口部34b而形成为第二支承片34的一部分,因此能够简单地形 成卡合片35,并且能够减少遮阳装置1 (参照图1)的部件数量。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 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如图5的(b)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利用辅助部件40将卡合片35推出至被卡 合部25内。辅助部件40是插入于支承部32的第一支承片33与卡合片35之间的杆状的 部件。如图5的(a)所示,在辅助部件40的末端部41形成有与卡合片35的内表面抵接的 圆弧状的突起部42。如图5的(b)所示,辅助部件40的末端部41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配 置于第一支承片33与卡合片35之间、即配置于支承部32的内部的辅助部件40的末端部 41将卡合片35推出至被卡合部25内。在该结构中,在将图5(b)所示的辅助部件40的末端部41插入于第一支承片33 与卡合片35之间的状态下将支承部32插入安装槽24内,并使遮蔽盖30A沿着安装槽24 移动。此时,辅助部件40的末端部41在第一支承片33和卡合片35之间稍稍被压缩。进 而,当卡合片35到达被卡合部25时,卡合片35在被卡合部25内由辅助部件40的末端部 41朝从第一支承片33离开的方向推出,成为卡合片35进入被卡合部25内的状态。另外, 也可以在卡合片35到达被卡合部25之后将辅助部件40的末端部41插入第一支承片33 与卡合片35之间。通过这样使卡合片35进入被卡合部25,由此,成为遮蔽盖30A相对于导轨20被定 位的状态。因此,能够简单且正确地进行遮蔽盖30A的定位,能够简单地进行遮蔽盖30A的 安装作业。另外,辅助部件40的末端部41的形状并无限定,如图5的(a)所示,通过设置圆 弧状的突起部42,容易将末端部41插入第一支承片33和卡合片35之间。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通过在遮蔽盖30的支承部32的第二支承片 34形成切口部34b而在支承部32的一部分形成卡合片35,第二支承片34与卡合片35的 截面形状相同,但是,卡合片35的形状并无限定,也可以是与第二支承片34的截面形状不 同的形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遮蔽盖的定位构造应用于图1所示的卷帘式 的遮阳装置1,但是,遮阳装置的结构并无限定。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通过使在前后 方向排列的多个遮阳板(开闭体)沿着导轨在前后方向滑动、从而将各个遮阳板重叠收纳 于车内的顶板和车顶外板之间的类型的遮阳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遮蔽盖的定位构造,所述遮蔽盖在使开闭体沿着导轨滑动开闭的遮阳装置中配 置在所述导轨与车辆的车顶外板之间,其中,所述导轨设于所述车辆的车顶的内开口部的 缘部,所述遮蔽盖的定位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盖具备板状的遮蔽部,该遮蔽部配置在所述导轨与所述车顶外板之间;以 及支承部,该支承部插入在形成于所述导轨的安装槽中,在所述支承部中形成有卡合片,该卡合片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宽方向具有挠性,所述卡合片进入到在所述安装槽开口而形成的被卡合部中而被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盖的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卡合片挠曲而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宽方向缩小的状态下,所述支承部能够在所 述安装槽内滑动,所述卡合片在开口于所述安装槽而形成的被卡合部内从挠曲状态朝所述安装槽的槽 宽方向复原,由此,所述卡合片被定位于所述被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盖的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能够在所述安装槽内滑动,所述卡合片由设于所述支承部的辅助部件推出至开口于所述安装槽而形成的被卡合 部内,由此,所述卡合片被定位于所述被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遮蔽盖的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片的两侧缘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内侧缘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遮蔽盖的定位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部中,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宽方向并排设置有第一支承片和第二支承片,所 述第二支承片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宽方向具有挠性,所述卡合片通过在所述第二支承片形成切口部而形成为所述第二支承片的一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遮蔽盖的定位构造,该定位构造能够简单地使遮蔽盖相对于导轨定位,并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在车辆的遮阳装置中,遮蔽盖(30)配置在导轨(20)与车顶外板之间,在该遮蔽盖的定位构造中,遮蔽盖(30)具备遮蔽部(31),该遮蔽部配置在导轨(20)与车顶外板之间;以及支承部(32),该支承部插入在形成于导轨(20)的安装槽(24)中,在支承部(32)中形成有卡合片(35),该卡合片在安装槽(24)的槽宽方向具有挠性,卡合片(35)进入被卡合部(25)而被定位,该被卡合部通过在安装槽(24)开口而形成。
文档编号B60J7/06GK102029880SQ20101029417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7日
发明者上原达明, 高桥裕也 申请人: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