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减震器架主板加强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186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前减震器架主板加强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被动安全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前减震器架主板加强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被动安全已经为主流,在整车发生碰撞中不仅是依靠一些安全设备来对乘员的保护,最根本的还是车体本身结构,所以车身结构是影响整车安全性能最根本的原因;而现在国内对于提高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能,主要是从机舱的一些关键部件做文章,如对纵梁、前横梁和吸能盒等的结构、材料进行优化,但纵梁等的变形有时候是比较难以控制的。所以一些较小的零部件,如翼子板和前减震器主板等,对它们的结构或材料进行优化,整车结构碰撞变形模式和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00520Y,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名称为“一种前减振器架加强结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前减振器架加强结构,包括有一前减振器加强板,加强板由上加强板与下加强板构成,上加强板 安装在前减振器架主板上,下加强板固定在前纵梁总成上。该实用新型解决了一般汽车车身刚性不强,不利于力的传递,影响减振的效果的问题。但该装置只是对前纵梁总成与前减振器架主板进行加强固定,对于碰撞时前减振器架主板易变形处进行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在汽车被动安全领域中对于前减震器架未进行安全加强结构的设计的问题,提供一种对前减震器架下主板进行加强,达到改善与前减震器架主板加强板相连的纵梁总成的变形模式的前减震器架主板加强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前减震器架下主板结构,前减震器架固定连接在汽车纵梁总成的前端上方,前减震器架下主板向内形成圆柱形凸起,下主板与圆柱形凸起连接处形成凹陷处,凹陷处的左边与凹陷处的右边分别设有左加强板与右加强板,左加强板与右加强板固定连接在前减震器架下主板上。在汽车与前车碰撞时,前减震器架主板的左凹陷处与右凹陷处最容易发生变形弯折,因此加装了左加强板与右加强板使其不易变形弯折,从而来控制纵梁总成更好的变形吸收能量达到对乘员保护的最有利状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左加强板呈圆弧形状,左加强板的一端设有上翻边,另一端设有下翻边,左加强板的上翻边与左凹陷处一端固定,左加强板的下翻边与左凹陷处另一端固定。瓦片状的设计能使左加强板较好的贴合左凹陷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右加强板为长条形状,右加强板一侧有三角形翻边,三角形翻边与右凹陷处一端固定。根据右凹陷处的形状设计,三角形翻边带有弧度,贴合圆柱形内凹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左加强板与右加强板焊接在前减震器架下主板上。相比其他的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焊接的方式保证了左加强板与右加强板能牢固固定在前减震器架主板上。[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左加强板与右加强板上分别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计使汽车发生碰撞时,左加强板与右加强板更为坚固不易变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前减震器架左端和右端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前减震器架下主板,前减震器架下主板于汽车中轴线对称。两边对称均设置有左加强板与右加强板,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前减震器架主板的加强改善了纵梁总成的变形模式,增加了前机舱的整体强度,进而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加强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加强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减震器架下主板,2、左加强板,3、右加强板,4、上翻边,5、下翻边,6、三角形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一种前减震器架下主板加强板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前减震器架下主板I、左加强板2、右加强板3。左加强板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前减震器架下主板I的左前圆柱形内凸起的左凹陷处,右加强板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前减震器架下主板I的左前圆柱形内凹的右凹陷处。前减震器架下主板的右前方向的结构和左前方向于汽车中轴线对称。左加强板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左加强板2呈圆弧形状,左加强板2上端设有上翻边4,下端设有下翻边5。上翻边4与左凹陷处上端焊接,下翻边5与左凹陷处下端焊接。右加强板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右加强板3为长条形状,右加强板3左侧有三角形翻边6,三角形翻边6与右凹陷处上端焊接。左加强板2与右加强板3上设有加强筋,使加强板更不易变形。当汽车与前车发生碰撞时,左加强板2与右加强板3对前减震器主板易变形处进行加固,抵抗其大幅变形,吸收冲击能量,从而保护与前减震器主板连接的纵梁总成,改善纵梁的变形模式,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前减震器架主板加强板结构,前减震器架固定连接在汽车纵梁总成的前端上方,前减震器架下主板(I)向内形成圆柱形凸起,下主板与圆柱形凸起连接处形成凹陷处,其特征是所述的凹陷处的左边与凹陷处的右边分别设有左加强板(2)与右加强板(3),左加强板(2)与右加强板(3)固定连接在前减震器架下主板(I)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架主板加强板结构,其特征是左加强板(2)呈圆弧形状,左加强板的一端设有上翻边(4),另一端设有下翻边(5),左加强板(2)的上翻边(4)与左凹陷处一端固定,左加强板(2)的下翻边(5)与左凹陷处另一端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架主板加强板结构,其特征是右加强板(3)为长条形状,右加强板(3) —侧有三角形翻边(6),三角形翻边(6)与右凹陷处一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架主板加强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加强板(2 )与右加强板(3 )焊接在前减震器架下主板(I)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架主板加强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加强板(2)与右加强板(3)上分别设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架主板加强板结构,其特征是在前减震器架左端和右端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前减震器架下主板(1),前减震器架下主板(I)于汽车中轴线对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减震器架下主板结构,前减震器架固定连接在汽车纵梁总成的前端上方,前减震器架下主板向内形成圆柱形凸起,下主板与圆柱形凸起连接处形成凹陷处,凹陷处的左边与凹陷处的右边分别设有左加强板与右加强板,左加强板与右加强板固定连接在前减震器架下主板上。此种装置通过对前减震器架主板的加强改善了纵梁总成的变形模式,增加了前机舱的整体强度,进而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0R21/02GK202518356SQ20112039157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5日
发明者刘卫国, 尹高纪, 祁洪娟, 赵福全, 马芳武, 龚洁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