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货箱和背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648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卸货箱和背罐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自卸货箱和背罐车。
背景技术
背罐车是干混砂浆物料存储、转运物流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该背罐车的主要功能是将干混砂浆散装移动筒仓,从干混砂浆生产厂运送到工地或进行工地之间的搬运,其中,背罐车承载的散装移动筒仓装满干混砂浆。然而,干混砂浆厂家通常是一台背罐车配备多台移动筒仓,同时背罐车由于其特殊的专用上装机构,使其只能承载移动筒仓,功能相对单一。而背罐车将移动筒仓运至工地之后,可能面临较长时间的闲置。这样就造成了背罐车用量小,利用率低的现状。 因此,如何提高背罐车的利用率和扩展背罐车的功能成为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考虑到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货箱,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与该自卸货箱相匹配的背罐车,提高背罐车的利用率和扩展背罐车的功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卸货箱,用于背罐车,包括箱体和固定部件,其中,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第一侧面上;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前封板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前封板固定在所述弧形板上形成叉耳。该固定部件可以使自卸货箱固定在背罐车等工程机械上,使得背罐车除了能够运输移动筒仓之外,还可以运输自卸货箱,在背罐车处于空闲状态时,可以运输别的物料,提高背罐车的利用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至少一根加强箍,用于将所述前封板固定在所述弧形板。该加强箍可使前封板更稳固地固定在弧形板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箱体的第一侧面呈外凸弧形,所述第一侧面与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箱体两端的封门构成所述箱体的空间。为了能够与背罐车进行最佳匹配,可将自卸货箱中贴近背罐车的一侧面设置成外凸弧形,类似于移动筒仓,而另一侧面可以为平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所述箱体的第一侧面上还设置有加强梁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箱体两端的封门中的一个封门铰接在所述箱体上,用于作为运输料的进出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锁紧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将铰接在所述箱体上的封门固定在所述箱体上。通过锁紧装置可方便打开或固定封门,另一端的封门封死。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所述箱体上安装有所述锁紧装置的一端还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用于在所述箱体着地时,支撑所述箱体。货箱底部设有支腿,可将货箱立于地面,实现可装卸功能。[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背罐车,包括举升机构,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卸货箱,还可以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背罐车的副车架上,所述导向板插入所述自卸货箱的叉耳中。自卸货箱的第一侧面为外凸弧线型且装载有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可与背罐车举升机构的导向板配合,导向板插入固定部件的叉耳中,通过液压油缸的作用力将货箱举起,实现卸货功能。

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自卸货箱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自卸货箱上的固定部件的主视图;图3是图I所示的自卸货箱上的固定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图I所示的自卸货箱的后封门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罐车上的导板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自卸货箱安装在背罐车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自卸货箱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自卸货箱,用于背罐车,包括箱体2和固定部件4,其中,所述固定部件4设置在箱体2的第一侧面上。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该固定部件4包括前封板42和弧形板41,所述弧形板41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前封板42固定在所述弧形板41上形成叉耳。该固定部件4可以使自卸货箱固定在背罐车等工程机械上,使得背罐车除了能够运输移动筒仓之外,还可以运输自卸货箱,在背罐车处于空闲状态时,可以运输别的物料,提高背罐车的利用率。优选的,如图2所示,该固定部件4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根加强箍43,用于将前封板42固定在弧形板41。该加强箍43可使前封板42更稳固地固定在弧形板41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箱体2的第一侧面呈外凸弧形,所述第一侧面与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箱体2两端的封门构成所述箱体2的空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所述箱体2的第一侧面上还设置有加强梁圈I。优选的,如图I所示,在箱体2上还安装有支腿3,所述支腿3用于在所述箱体2着地时,支撑所述箱体2。货箱底部设有支腿,可将货箱立于地面,实现可装卸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该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封门可以是箱体2的后门,即箱体2上安装有支腿3的一端的封门,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箱体呈半圆柱形。如图4所示,箱体2两端的封门中的一个封门的门梁23通过铰链22的铰接在箱体2的箱体横梁21上,用于作为运输料的进出口。如图4所示,还可以包括锁紧装置25,设置在箱体2上,将铰接在箱体2上的封门固定在箱体2上。通过锁紧装置25可方便打开或固定封门,而另一端的封门封死。该封门还包括后门加强梁24。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背罐车104,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卸货箱200,还可以包括导向板100,该导向板100设置在所述背罐车104的举升机构102上,导向板100插入自卸货箱200的叉耳中。自卸货箱200的第一侧面为外凸弧线型且装载有固定部件4,该固定部件4可与背罐车104举升机构的导向板100配合,导向板100插入固定部件4的叉耳中,通过液压油缸的作用力将货箱举起,实现卸货功能。图5示出了导向板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在导向板100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板加强筋10。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的重载背罐车,可承载用于装载干混砂浆的移动筒仓和装有其他货物的自卸货箱。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重载背罐车包括二类底盘106,安装在底盘106上的自装卸装置,包括副车架108、液压系统的举升油缸110、举升机构102和背罐车支腿112。举升机构102上有导向板100,导向板100插入自卸货箱的叉耳内,通过液压系统的举升油缸110实现举升机构102的翻转,从而装卸载筒仓和自卸货箱。需说明的是,加强圈梁I的形状与箱体2的呈外凸弧形的侧面板相适应,自卸货箱中叉耳的位置可根据背罐车的导向板位置进行相应调整,自卸货箱及支腿长度也可进行调

iF. O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货箱的侧面为外凸弧线型且装载有叉耳,可与背罐车举升机构的导向板配合,导向板插入叉耳中,通过液压油缸的作用力将自卸货箱举起,实现卸货功能;另外,该自卸货箱底部设有支腿,可将自卸货箱立于地面,实现可装卸功能;且自卸货箱的箱体后门与箱体连接方式及后门的锁紧方式简单实用,更方便卸货。因此,扩展了背罐车的功能并提高了背罐车的利用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卸货箱,用于背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和固定部件(4),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4)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第一侧面上; 所述固定部件(4)包括前封板(42)和弧形板(41),所述弧形板(41)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前封板(42)固定在所述弧形板(41)上形成叉耳。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卸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4)还包括至少一根加强箍(43 ),用于将所述前封板(42 )固定在所述弧形板(4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卸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第一侧面呈外凸弧形,所述第一侧面与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箱体(2)两端的封门构成所述箱体(2)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货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2)的第一侧面上还设置有加强梁圈(I)。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卸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两端的封门中的一个封门铰接在所述箱体(2)上,用于作为运输料的进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卸货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装置(25),设置在所述箱体(2)上,将铰接在所述箱体(2)上的封门固定在所述箱体(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卸货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2)上安装有所述锁紧装置的一端还设置有支腿(3 ),所述支腿(3 )用于在所述箱体(2 )着地时,支撑所述箱体(2 )。
8.一种背罐车,包括举升机构(102),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卸货箱,还包括导向板(100),所述导向板(100)设置在所述背罐车的举升机构(102)上,所述导向板(100)插入所述自卸货箱的叉耳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卸货箱,用于背罐车,包括箱体和固定部件,其中,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箱的第一侧面上;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前封板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前封板固定在所述弧形板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罐车,包括该自卸货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自卸货箱可与背罐车相匹配,可扩展背罐车的功能,提高背罐车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B60P1/16GK202703371SQ20122035215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林莉, 郭兰满, 张秋阳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