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装置安装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083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车载装置安装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装置安装单元,其是具有向车箱内突出的开关(21a、21b)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具备:面向车箱内设置的仪表面板(10);使开关(21a、21b)从仪表面板(10)突出并支承的前外壳(20);以及安装于仪表面板(10)的与车箱相反的一侧并且在与仪表面板(10)一起形成的空间(30a)包括前外壳(20)的后外壳(30)。前外壳(20)通过第一卡合突起(23a)以及第一卡合孔(13a)间的卡合固定于仪表面板(10),并且该卡合在将开关(21a、21b)向仪表面板(10)按压的负载超过规定负载时被解除。
【专利说明】车载装置安装单元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载装置安装单元,特别涉及用于将车载装置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的车箱内的安装单元。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位于汽车的车箱内的前方的仪表板上,作为车载装置配置有汽车音响、汽车空调等操作面板。在操作面板中,为了调节音量、温度等大多采用拨盘式的开关,拨盘式的开关为了使操作性提高而从操作面板的表面突出较大。
[0003]然而,在汽车产生碰撞或急刹车的情况下,前后大幅摇动的乘坐人员的头部有碰撞到仪表板的危险性。因此,从操作面板突出较大的拨盘式开关被设计成当与乘坐人员的头部碰撞而作用有规定以上的力时会向仪表板的背面侧凹下,由此来减少乘坐人员的头部的损伤。
[0004]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在前面具有开关的加热控制器等车载装置的外壳主体的侧部设置有安装部,该安装部安装于仪表板的安装构造。而且,在与外壳主体结合并支承外壳主体的安装部的部件设置有V形槽。因此,若向加热控制器施加规定以上的负载,则安装部中设置有V形槽的部件断裂,并且加热控制器的外壳主体落入仪表板的背面侧的储物箱内,缓冲负载弓I起的冲击。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 - 190790号公报
[0006]对于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安装构造而言,安装部相对于加热控制器的外壳主体外侧的侧部,经由在其与侧部之间形成有V形槽的部件设置,所以向侧方大型化。另外,用于将安装构造固定于仪表板的固定件需要设置于不移动的安装部,但是因为固定件设置于安装部的外侧周围,所以安装构造进一步大型化。其结果,有安装于安装部以及外壳主体并且配置于仪表板上的加热控制器的外观面板也大型化,大型化的外观面板制约仪表板的外观设计这一问题。另外,若作用有规定以上的负载而安装部在V形槽断裂时,落入仪表板的背面侧的外壳主体有与储物箱内的机器碰撞而使其破损的可能性。因此,还存在为了减少该外壳主体的碰撞引起冲击必须增大外壳主体的背面侧的空间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点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以及节省空间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
[000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是具有向车箱内突出的突出物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其具备:面向车箱内设置的面板;使突出物从面板向车箱内突出并对其进行支承的支承体;以及被安装于面板的与车箱相反的一侧,并在与面板一起形成的空间中包括支承体的支承体外壳,支承体被固定机构固定于面板或者支承体外壳,若将突出物向面板按压的负载超过规定的负载,则固定机构解除支承体的固定。
[0009]根据本发明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能够实现其构造的小型化并节省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安装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的仪表板周边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的立体图。
[0012]图3是从上方观察图2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的俯视图。
[0013]图4是图3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的分解图。
[0014]图5是从沿z - z线的上方V观察沿图2的X — X线以及y — y线的剖面的剖视图。
[0015]图6是将图2中的仪表面板的第一固定部件以及前外壳的第一卡合突起放大的俯视图。
[0016]图7是表示图6中的仪表面板的第一固定部件以及前外壳的第一卡合突起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0017]图8是表示图6中的仪表面板的第一固定部件以及前外壳的第一卡合突起的其它变形例的俯视图以及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9]实施方式
[0020]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以构成乘用车等车辆的加热控制器面板为例进行说明。
[0021]参照图1,在位于乘用车等的车辆的驾驶席前方的仪表板I的中央,么,埋入有汽车导航的监视器2、空调器的空调空气的排出部3、空调器的操作部也就是加热控制器面板4。在加热控制器面板4的表面设置有空调器的运转模式的切换开关,空调器的空调空气的排出口的选择开关,空调器的空调温度的设定开关等。
[0022]并且,加热控制器面板4由埋入仪表板I的一个单元亦即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构成。
[0023]这里,图2表示从设置有各开关一侧观察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的立体图,图3表示从上方观察图2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的俯视图。
[0024]同时参照图2以及图3,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具有箱状的构成,并且,具有当埋入仪表板1(参照图1)时形成向驾驶席侧露出而形成外观面Ila的外观面板部11。另外,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从外观面板部11向驾驶席侧,使用于设置空调器的空调温度的圆筒状的拨盘式的温度调节开关21a,和用于调节从空调器排出的空调空气的风量的圆筒状的拨盘式的风量调节开关21b从形成在外观面板部11的两端附近的2个开关开口部Ilb突出较大。另外,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从外观面板部11向驾驶席侧,在温度调节开关21a以及风量调节开关21b之间以比温度调节开关21a以及风量调节开关21b低很多的状态使运转模式的切换开关等的按压式的多个开关21c?21f从形成于外观面板部11的开关开口部Ilc突出。这里,温度调节开关21a以及风量调节开关21b构成本发明的突出物,开关21a?21f构成本发明的车载装置。
[0025]并且,在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的内部,包括与各开关21a?21f电连接并将从各开关21a?21f送来的信号向车辆内的空调器的控制单元输送的未图示的电子基板。
[0026]此外,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将图2的纸面上的上方侧作为上方,安装于仪表板1(参照图1)。
[0027]并且,同时参照图3和表示图3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的分解俯视图的图4,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具有:一体地具有外观面板部11的树脂制的仪表面板10 ;在内部包括开关21a?21f以及与它们电连接的电子基板并进行支承的树脂制的前外壳20 ;以及在内部包含前外壳20的树脂制的后外壳30。前外壳20以及后外壳30组装于仪表面板10。这里,前外壳20构成本发明的支承体,后外壳30构成本发明的支承体外壳。
[0028]仪表面板10具有在外观面板部11上从开关21a?21f突出的一侧的外观面Ila相反一侧的背面Ild向与开关21a?21f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矩形筒状的筒状部12。
[0029]筒状部12与外观面板部11 一体形成。筒状部12是有底的矩形筒状的形状,一端被由外观面板部11构成的底部闭塞,在与外观面板部11相反一侧的端部12a开放而形成矩形的开口部12b。并且,筒状部12以及开口部12b形成为能够将开关21a?21f包含在内侧的大小。
[0030]另外,与筒状部12的外侧邻接,与外观面板部11 一体地形成有箭头形的安装销
15。安装销15从外观面板部11的背面Ild沿筒状部12的突出方向突出。安装销15通过插入设置于仪表板1(参照图1)的未图示的凸台并卡合,来将组装好了前外壳20以及后外壳30的仪表面板10固定于仪表板I。
[0031]另外,在筒状部12的开口部12b的附近,沿开口部12b的周围,板状的多个第一固定部件13以及第二固定部件14分别与筒状部12 —体形成。
[0032]第二固定部件14从开口部12b向与外观面板部11相反方向突出。并且,在第二固定部件14分别形成有贯通第二固定部件14的矩形状的第二卡合孔14a。而且,第二卡合孔14a的周边通过第二固定部件14围起。并且,第二卡合孔14a能够与多个形成于后外壳30的第二卡合突起32a卡合。这里,第二卡合孔14a以及第二卡合突起32a构成本发明的外壳固定机构。
[0033]第一固定部件13形成于开口部12b的附近,没有第二固定部件14那样突出。并且,在第一固定部件13分别形成有贯通第一固定部件13的矩形状的第一卡合孔13a。另夕卜,在第一固定部件13分别形成有从第一卡合孔13a的周边延伸至第一固定部件13中与外观面板部11相反一侧的前端部13b的狭缝13c(也参照图6)。狭缝13c沿第一卡合孔13a的贯通方向贯通第一固定部件13,并在第一固定部件13形成缝隙。因此,第一卡合孔
13a的前端部13b侧的一部分未被第一固定部件13封闭。另外,第--^合孔13a能够与形成于前外壳20的第—合突起23a卡合。并且,第一固定部件13形成于与第二固定部件14相比深入筒状部12的内侧的位置。这里,第一卡合孔13a以及第一卡合突起23a构成本发明的固定机构。
[0034]前外壳20具有矩形板状的底部22,和包围底部22的周边并从底部22延伸的矩形筒状的侧部23,底部22以及侧部23 —体形成并形成为有底的矩形筒状的形状。开关21a?21f以及未图示的电子基板配置于前外壳20的底部22以及侧部23的内部,并固定于底部22。安装于前外壳20的开关21a?21f分别从形成侧部23的端部23b的开口部23c向侧部23外突出。
[0035]另外,前外壳20在包围侧部23的外周的外表面23d —体地具有多个引导部件24。此外,在图4以及图5中,引导部件24设置于侧部23的两侧的相互对置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纸面上的侧部23的近前侧以及背面侧。另外,引导部件24具有从外表面23d向与其垂直的外侧方向突出并且从开关21a?21f沿朝向底部22的方向延伸的带状的形状,并从侧部23的端部23b越过底部22延伸突出。
[0036]并且,在侧部23的外表面23d —体地形成有多个第一卡合突起23a。第一卡合突起23a分别形成于在前外壳20组装于仪表面板10时分别与第一固定部件13的第 ^合孔13a相对应的位置。
[0037]因此,将前外壳20以下述方式组装于仪表面板10,将开关21a?21f从开口部12b插入筒状部12,而且使开关21a?21f从外观面板部11的开关开口部Ilb以及Ilc向外部突出,将侧部23插入筒状部12的内侧。在该插入过程中,侧部23的第一卡合突起23a分别从前端部13b侧通过第一固定部件13的内侧与第—^合孔13a搭扣卡合。由此,前外壳20被固定于仪表面板10。此时,在仪表面板10的外观面板部11的背面Ild侧,开关21a?21f以及它们的电子基板被仪表面板10以及前外壳20完全覆盖(参照图5)。
[0038]此外,第一卡合突起23a如图6所示,具有将圆锥台二等分的形状。处于在仪表面板10组装了前外壳20的状态时,第一卡合突起23a形成为,以第一固定部件13的前端部13b侧的部位向侧部23的外表面23d大致几乎垂直地突出较高,而且向与前端部13b相反的一侧变低的方式倾斜的突出形状。由此,容易使前外壳20的第一卡合突起23a与仪表面板10的第--^合孔13a卡合。然而,卡合之后,因为第--合突起23a较深地卡合于第一固定部件13的前端部13b与第一^^合孔13a之间的部位亦即第一^^合支承部13d,所以第一卡合突起23a即使沿朝向前端部13b的方向被按压也不容易从第一卡合孔13a脱落。
[0039]回到图3以及图4,后外壳30为具有矩形板状的底部31,和包围底部31的周边并从底部31延伸的矩形筒状的侧部32,并且底部31以及侧部32 —体形成并形成为有底的矩形筒状的形状。底部31以及侧部32分别形成为能够从外侧覆盖前外壳20的底部22以及侧部23的大小。并且,侧部32形成为以侧部32的端部32b与仪表面板10中的筒状部12的端部12a相对应的状态抵接的形状。另外,在包围侧部32的外周的外表面32d —体地形成有多个第二卡合突起32a。第二卡合突起32a分别形成于后外壳30组装于仪表面板10时分别与第二固定部件14的第二卡合孔14a调整对应的位置。
[0040]因此,后外壳30相对于组装有前外壳20的仪表面板10,以将前外壳20从前外壳20的底部22侧插入形成后外壳30的侧部32的端部32b的开口部32c内的方式被组装。在该插入过程中,后外壳30的侧部32以及第二卡合突起32a分别从第二固定部件14的前端部14b通过第二固定部件14的内侧,第二卡合突起32a分别与第二卡合孔14a搭扣卡合。由此,后外壳30被固定于仪表面板10。另外,后外壳30的侧部32的端部32b与仪表面板10的筒状部12的端部12a抵接并调整对应。此时,在仪表面板10的外观面板部11的背面Ild侦彳,形成通过仪表面板10以及后外壳30封闭的空间30a,前外壳20在该空间30a内被仪表面板10以及后外壳30完全覆盖(参照图5)。
[0041]此外,第二卡合突起32a与前外壳20的第一卡合突起23a相同,具有将圆锥台二等分的形状。当处于后外壳30组装于仪表面板10的状态时,第二卡合突起32a形成为第二固定部件14的前端部14b侧的部位相对于侧部32的外表面32d几乎垂直地突出得较高,向其相反的一侧变低的方式倾斜的突出形状。由此,使后外壳30的第二卡合突起32a与仪表面板10的第二卡合孔14a卡合变得容易。然而,卡合之后,第二卡合突起32a较深地卡合于第二固定部件14的前端部14b与第二卡合孔14a之间的部位亦即第二卡合支承部14c,所以第二卡合突起32a即使沿朝向前端部14b的方向被按压也难以从第二卡合孔14a脱落。
[0042]另外,同时参照图6,则在仪表面板10的第二固定部件14中,相对于第二卡合支承部14c是连续延伸的构造,在第一固定部件13中,第一^^合支承部13d被狭缝13c在第一卡合孔13a的大致中央位置被二等分。因此,第一卡合支承部13d的强度比第二卡合支承部14c低。因此,第一卡合突起23a以及第二卡合突起32a分别被第一卡合支承部13d以及第二卡合支承部14c按压的情况下,第一卡合支承部13d因为小的按压力变形或者破损而第一卡合孔13a变大或开放,因此,第一卡合突起23a与第一卡合支承部13d的卡合被解除而从第一卡合孔13a脱离。
[0043]另外,图5是表示组装有前外壳20以及后外壳30并且安装于仪表板I的状态的仪表面板10,换句话说安装于仪表板I的状态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的剖视图。并且,图5是在图2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中,沿与X — X轴以及y — y轴垂直的z — z轴向从上方向下方(从方向V)观察包含沿从圆筒状的温度调节开关21a的中心轴朝向圆筒状的风量调节开关21b的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X — X轴,和沿温度调节开关21a以及风量调节开关21b的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y — y轴的剖面。
[0044]参照图5,在后外壳30的底部31形成有连接器用开口部31a。并且,在仪表面板10组装有前外壳20以及后外壳30的状态下,在连接器用开口部31a内,安装于前外壳20的底部22的外侧的连接器40延伸突出。
[0045]连接器40与设置于前外壳20的内部的未图示的电子基板电连接。前外壳20的连接器40构成为与从车辆的控制单元延伸的电缆的连接器连接。由此,各开关21a?21f的输入信息在电子基板被信号化之后,经由连接器40以及电缆向控制单元发送,反映到空调器的控制。
[0046]并且,在后外壳30的底部31的内侧一体地形成有多个限位器33。限位器33在仪表面板10组装有前外壳20以及后外壳30的状态下,向前外壳20的底部22突出。
[0047]另外,在后外壳30的侧部32的内侧,一体地形成有支承前外壳20的各引导部件24的引导框34。引导框34通过将沿从各引导部件24的外表面23d(参照图4)的突出的方向使后外壳30的侧部32的部件壁厚变薄而形成的槽型的剖面从形成有后外壳30的侧部32的端部32b (图4参照)的开口部32c (参照图4)延伸至底部31而形成。例如,在图5的情况下,相对于在侧部32中在纸面上配置于近前侧以及里侧并突出的引导部件24,在纸面上形成于近前侧以及里侧的槽状形状的引导框34从前外壳20向后外壳30的底部31延伸。引导部件24位于引导框34的槽状形状部分的内侧。由此,引导框34通过在其内侧与引导部件24卡合,来以将从仪表面板10向后外壳30的前外壳20的移动变为平行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这里,引导框34构成本发明的引导部。
[0048]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的动作。
[0049]同时参照图3以及图5,在产生车辆碰撞或者车辆急刹车的情况下,乘坐人员的头部会大幅摇动,从而存在头部与从仪表面板10最突出的温度调节开关21a以及风量调节开关21b的至少一方碰撞的可能性。
[0050]此时,作用于温度调节开关21a以及风量调节开关21b的力F经由温度调节开关21a以及风量调节开关21b,将前外壳20向后外壳30按压。因此,来自前外壳20的第一卡合突起23a的按压力向前端部13b作用在仪表面板10的第一固定部件13的第一卡合支承部 13d。
[0051]若该按压力超过规定的负载,换句话说力F比规定量大,则第一固定部件13的第一卡合支承部13d变形或者破损而第一卡合孔13a变大或者开放,第一卡合突起23a从第
^合孔13a脱离。并且,前外壳20在引导部件24被后外壳30的引导框34引导的同时在空间30a内向后外壳30大致平行地移动。而且,若前外壳20其底部22与后外壳30的限位器33抵接,则停止移动。由此,突出较大的温度调节开关21a以及风量调节开关21b与其他开关21c?21f—起沉入由仪表面板10以及后外壳30围起的空间30a内,缓解对乘坐人员的头部的冲击并减少头部的损伤。
[0052]此外,仪表面板10的第二固定部件14的第二卡合支承部14c具有比第一固定部件13的第一卡合支承部13d更高的强度,所以在超过规定量的力F作用的情况下,与仪表面板10以及后外壳30间的固定相比,能够使仪表面板10以及前外壳20间的固定先解除。并且,不仅仪表面板10的第二固定部件14的第二卡合支承部14c具有高强度,而且头部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在第一卡合支承部13d的变形以及破损时被吸收。因此,与仪表面板10的固定被解除而移动的前外壳20与后外壳30碰撞时,第二卡合支承部14c不产生变形以及破损,后外壳30不从仪表面板10脱离。因此,防止后外壳30脱离而碰撞并损伤其背部(与仪表面板10相反的一侧)的机器。
[0053]这样,本发明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具有向车箱内突出的突出物(温度调节开关21a以及风量调节开关21b)。并且,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具备:面对车箱内而设置的仪表面板10 ;以使温度调节开关21a以及风量调节开关21b从仪表面板10向车箱内突出的方式对它们进行支承的前外壳20 ;以及安装于仪表面板10的与车箱相反的一侧,并在与仪表面板10 —起形成的空间30a包含前外壳20的后外壳30。前外壳20通过第一卡合突起23a以及第--^合孔13a间的卡合固定于仪表面板10,第--^合突起23a以及第--^合孔13a间的卡合,在朝向仪表面板10按压温度调节开关21a或者风量调节开关21b的负载超过规定的负载时被解除。
[0054]此时,车辆的碰撞时等乘坐人员的头部碰撞而向温度调节开关21a或者风量调节开关21b作用超过规定负载的负载的情况下,第一卡合突起23a以及第一卡合孔13a间的卡合被解除而前外壳20在空间30a内向后外壳30移动,因此突出的开关21a以及21b凹下,对头部的冲击被缓冲。换句话说,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是在冲击产生时使前外壳20在由被固定而不移动的仪表面板10以及后外壳30围起的空间30a内移动的构成。因此,对于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而言,因为其安装空间可以是收纳有仪表面板10以及后外壳30的空间所以能够节省空间,并且因为能够将向仪表板I等的固定构造设置于仪表面板10以及后外壳30中的任一个,所以也能够小型化。
[0055]另外,在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中,仪表面板10的第一固定部件13的第一卡合孔13a具有从其周边延伸的狭缝13c,狭缝13c使第一固定部件13中的第一卡合孔13a周边的强度降低。因此,能够控制解除第一卡合突起23a以及第一卡合孔13a间的卡合的负载。
[0056]另外,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在后外壳30具备引导后外壳30的空间30a内中的前外壳20的移动的引导框34。因此,前外壳20在空间30a内能够不因为钩住仪表面板10或者后外壳30而使移动停止而顺利地并且沿规定的方向移动。
[0057]另外,在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中,前外壳20固定于仪表面板10。因此,能够使前外壳20靠近仪表面板10并固定,能够使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配置于外观面Ila的开关21a?21f的组装精度。并且,因为作用于温度调节开关21a或者风量调节开关21b的负载不直接作用于仪表面板10与后外壳30之间的固定部分,所以能够防止该固定部分的损伤,能够防止后外壳从仪表面板10脱落。
[0058]另外,在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中,将前外壳20固定于仪表面板10的第一^^合突起23a以及第—^合孔13a间的卡合强度与将后外壳30固定于仪表面板10的第二卡合突起32a以及第二卡合孔14a间的卡合强度相比低。因此,当超过规定的负载的负载作用于温度调节开关21a或者风量调节开关21b时,能够先使第一卡合突起23a以及第一卡合孔13a间的卡合解除,并维持后外壳30向仪表面板10的固定。
[0059]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中,在仪表面板10的第一固定部件13,通过形成从第一卡合孔13a向前端部13b延伸的狭缝13c,使第一卡合支承部13d的强度降低,因此,使前外壳20的第—合突起23a与第—^合孔13a的卡合强度降低,但并不限定于此。
[0060]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仪表面板10的第一固定部件13中不形成狭缝13c,通过使第一卡合孔13a以及第一固定部件13的前端部13b间的距离B,即第一卡合支承部213d的宽度B比图6所示的第一^^合支承部13d小,来将第一^^合支承部213d的强度控制得较低。在该情况下,若第—^合支承部213d被前外壳20的第—合突起23a向第一固定部件13的前端部13b按压,则会变形或者断裂而解除与第一卡合突起23a的卡合。
[0061]另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通过在仪表面板10的第一固定部件13不形成狭缝13c,通过至少使第一卡合孔13a以及第一固定部件13的前端部13b之间的第一卡合支承部313d的厚度D (第一卡合突起23a的突出方向的厚度)局部变小,来将第一卡合支承部313d的强度控制得低。即使在该情况下,若第一卡合支承部313d被前外壳20的第一卡合突起23a向第一固定部件13的前端部13b,则会变形或者断裂而解除与第一卡合突起23a的卡八口 ο
[0062]另外,在仪表面板10的第一固定部件13中,可以控制使第一^^合孔13a不为贯通孔而成为凹陷,来使第一卡合孔与前外壳20的第一卡合突起23a的卡合强度降低。
[0063]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中,前外壳20固定于仪表面板10,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固定于后外壳30。
[0064]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中,将用于将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固定于仪表板I的安装销15设置于仪表面板10的外观面板部11,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一体地设置于仪表面板10的筒状部12或者后外壳30。如果将安装销15设置于后外壳30的底部31的话,能够使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在从驾驶席侧观察的横向宽度方向尺寸上小型化。
[0065]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中,将与前外壳20的引导部件24嵌合的引导框34设置于后外壳30,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于仪表面板10。
[0066]另外,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并不局限于加热控制器面板,也可以用于具有突出物、在车辆的碰撞时有可能碰撞乘坐人员的头部等的部件。
[0067]另外,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不仅是车辆的驾驶席的前方,也可以设置于后部座席的前方。并且,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101并不局限于乘用车,也可以设置于货车、列车、船舶、飞行器等载人移动机构。
[0068]附图标记的说明:
[0069]10…仪表面板;13a…第一^^合孔(固定机构);13c...狭缝;14a…第二卡合孔(夕卜壳固定机构);20...前外壳(支承体);21a…温度调节开关(突出物、车载装置);21b…风量调节开关(突出物、车载装置);21c?21f…开关(车载装置);23a…第一卡合突起(固定机构);30…后外壳(支承体外壳);30a…空间;32a…第二卡合突起(外壳固定机构);34…引导框(引导部);10L...车载装置安装单元。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装置安装单元,其具有向车箱内突出的突出物,其特征在于,具备: 面板,其面向所述车箱内设置; 支承体,其使所述突出物从所述面板向所述车箱内突出地对所述突出物进行支承;以及 支承体外壳,其被安装于所述面板的与所述车箱相反的一侧,在与所述面板一起形成的空间中包括所述支承体, 所述支承体被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面板或者所述支承体外壳, 若将所述突出物向所述面板按压的负载超过规定的负载,则所述固定机构解除所述支承体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的固定强度比将所述支承体外壳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外壳固定机构的固定强度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通过卡合突起的卡合固定所述支承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通过所述卡合突起与卡合孔的卡合固定所述支承体, 所述卡合孔具有从其周边延伸的狭缝, 所述狭缝使形成有所述卡合孔的部件中的所述卡合孔的周围的强度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面板或者所述支承体外壳具有引导所述支承体在所述空间内中的移动的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装置安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体被所述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面板。
【文档编号】B60K37/00GK104364111SQ201380027636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
【发明者】川本祐司, 尾关耕治, 重山成生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