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5671阅读:1229来源:国知局
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及车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如该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设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机舱管路的结构布置作为整车开发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布置上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部件的工作性能,也会对后续的优化工作带来影响。机舱内管路因功能的要求而种类较多、规格不一致且较为集中,从而导致了机舱管路结构布置上的不便。现有的机舱管路布置结构往往为满足机舱布置条件而牺牲管路布置空间,使得机舱利用率较低,且机舱管路结构也无法成系统布置,从而导致后期需反复更改。此外,现有机舱的管路布置结构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管路维修更换困难的问题,也不利于售后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以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升机舱管路结构的布置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包括分别连接于发动机主体上的脱附管总成、真空助力管总成、中冷管总成以及进油管总成;还包括于所述脱附管总成上并联设置的碳罐电磁阀,以及设置在发动机主体上的空气滤清器;沿车辆高度方向,所述脱附管总成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点、脱附管总成与碳罐电磁阀连接点、真空助力管总成与发动机主体连接点,以及中冷管总成由上及下间隔设置;沿车辆长度方向由前向后,所述脱附管总成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点、脱附管总成与 碳罐电磁阀连接点、脱附管总成与发动机主体于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连接点、真空助力管总成与发动机主体连接点,以及进油管总成与发动机主体连接点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脱附管总成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点距离机舱盖板下端面35~55mm。

进一步的,沿车辆长度方向,所述脱附管总成与发动机主体于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连接点位于发动机主体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中冷管总成经由设于其两端的连接部与发动机主体固连。

进一步的,在所述发动机主体上设置有进油管总成安装部,所述进油管总成安装部位于发动机主体上以所述脱附管总成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点、脱附管总成与碳罐电磁阀连接点、真空助力管总成与发动机主体连接点,以及脱附管总成与发动机主体于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连接点为直角坐标点而围构成的坐标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脱附管总成经由其上的第一连接软管与碳罐电磁阀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软管设置在以所述脱附管总成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点、脱附管总成与碳罐电磁阀连接点,以及脱附管总成与发动机主体于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连接点为直角坐标点而围构成的坐标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助力管总成经由其上的第二连接软管与发动机主体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软管设置在以所述脱附管总成与碳罐电磁阀连接点、真空助力管总成与发动机主体连接点,以及脱附管总成与发动机主体于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连接点为直角坐标点而围构成的坐标区间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通过各连接点的位置设置,可使总成间形成分段布置,便于布置定位结构。而且也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使各管路间形成X形排布,以可对振动缓冲及力矩衰减起到作用。同时,各连接点的设置还能够使各管路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形成垂直排布,从而可便于管路后期 维修识别,也可使整个管路结构更具整体性和统一性。

(2)脱附管总成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点与机舱盖板间距设置可避免在机舱盖板处产生热量聚积,从而可使热空气导流顺畅,不对相应管路造成高温影响。

(3)脱附管总成与发动机主体于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连接点位于发动机主体的中部可在车辆高度方向上为各总成提高足够的安装固定点,以提高各总成的结构稳定性。

(4)在中冷管总成两端设置连接部可使中冷管总成固定更为可靠,从而可为其它总成的安装固定提供基础支撑。

(5)进油管总成安装部、第一连接软管及第二连接软管的位置设置可使各总成管路间条理清晰,以便于其在发动机主体处的布置安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设置在机舱内的发动机主体,连接于发动机主体上的脱附管总成、真空助力管总成、中冷管总成以及进油管总成;还包括于所述脱附管总成上并联设置的碳罐电磁阀,以及设置在发动机主体上的空气滤清器,所述脱附管总成、真空助力管总成、中冷管总成、进油管总成以及碳罐电磁阀和空气滤清器间如上所述的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设置在发动机主体处。

本发明的车辆和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主体,2-脱附管总成,3-真空助力管总成,4-进油管总成,5-中冷 管总成,6-碳罐电磁阀,7-第一连接软管,8-第二连接软管,9-第一连接点,10-第二连接点,11-第三连接点,12-第四连接点,13-第五连接点,14-进油管总成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如图1中所示,其包括分别连接于发动机主体1上的脱附管总成2、真空助力管总成3、中冷管总成5以及进油管总成4。该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还包括在脱附管总成2上并联设置的碳罐电磁阀6,以及设置在发动机主体1上的图中未示出的空气滤清器。本实施例中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脱附管总成2与空气滤清器的连接点也即图1中的第二连接点10、脱附管总成2与碳罐电磁阀6的连接点也即第四连接点12、真空助力管总成3与发动机主体1的连接点也即第五连接点13,以及中冷管总成5由上及下间隔设置。而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由前向后,也即由沿车头指向车尾的方向,第二连接点10、第四连接点12、脱附管总成2与发动机主体1于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连接点也即第一连接点9、第五连接点13,以及进油管总成4与发动机主体1连接点也即第三连接点11也依次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中冷管总成5及各连接点的位置布置,能够使各总成间形成分段布置,以便于布置定位结构,且其也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使各总成管路间形成X形排布,以对振动缓冲及力矩衰减起到作用。同时,各连接点的设置还能够使各总成管路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形成垂直排布,以可便于管路后期的维修识别。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在机舱盖板处产生热量聚积,以使热空气导流顺畅,而不对相应管路造成高温影响,脱附管总成2与空气滤清器的连接点,也即第 二连接点10也设置为距离机舱盖板下端面35~55mm,例如可为45mm。

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还使得脱附管总成2与发动机主体1于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连接点,即第一连接点9位于发动机主体1的中部。第一连接点9沿车辆高度方向布置,即指第一连接点9内的各连接节点所处平面平行于车辆高度方向。通过第一连接点9的位置设置,可使脱附管总成2作为各总成管路布置的中轴线,以便于在车辆高度方向上为各总成提高足够的安装固定点,从而能够提高各总成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为使得中冷管总成5在发动机主体1上固定的更为可靠,以使中冷管总成5可为其它总成的安装固定提供基础支撑,还使得中冷管总成5为经由设于其两端的连接部与发动机主体1固连,该连接部可为管箍或焊接的带有紧固螺栓的安装板。而本实施例中在发动机主体1上还设置有一进油管总成安装部14,以用于进油管总成4的固定,且该进油管总成安装部14也位于发动机主体1上以第二连接点10、第四连接点12、第五连接点13,以及第一连接点9为直角坐标点而围构成的坐标区间内。

如图1中所示,为更好的示出进油管总成安装部14的设置区域,本实施例中沿车辆长度和高度方向,也即沿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分别经过第二连接点10、第四连接点12、第五连接点13及第一连接点9作四条直线A1、A2、B1和B2,该四条直线所围成的区域即为进油管总成安装部14的设置区域。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脱附管总成2与碳罐电磁阀6间的连接可靠性,脱附管总成2也为经由设置在其上的第一连接软管7实现碳罐电磁阀6的并联连接。第一连接软管7可为采用胶管,且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软管7在布置时,也位于以第二连接点10、第四连接点12,以及第一连接点9为直角坐标点而围构成的坐标区间内。类似于进油管总成安装部14,为更好的示出第一连接软管7的布置区域,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经过第四连接点作有直线B3,第一连接软管7即位于A1、A2、B2、B3所围构的区域中。

本实施例中类同于第一连接软管7的设置,在真空助力管总成3也通过连 接于其上的第二连接软管8与发动机主体1连接,且如图1中所示,经过第五连接点13作有直线A3,第二连接软管8即位于A2、A3、B1及B2所围构的区域内。通过进油管总成安装部14、第一连接软管7及第二连接软管8的位置设置可使得各总成管路间条理清晰,从而能够便于其在发动机主体1处的布置安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其包括设置在机舱内的发动机主体,连接于发动机主体上的脱附管总成、真空助力管总成、中冷管总成以及进油管总成;还包括于脱附管总成上并联设置的碳罐电磁阀,以及设置在发动机主体上的空气滤清器,且脱附管总成、真空助力管总成、中冷管总成、进油管总成以及碳罐电磁阀和空气滤清器间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车辆机舱管路布置结构设置在发动机主体处。

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各总成间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结构布置,可使各总成管路间形成分段布置,便于布置定位结构,而且也可便于各总成管路后期的维修识别,还能够使整个管路结构更具整体性和统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