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制造汽车中应用的继电器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5525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子电路,尤其是一种在制造汽车中应用的继电器电路结构,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控制器件,它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在实际电路中常被用作通过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由于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现目前的继电器种类繁多,例如电磁继电器、光继电器等,其中在汽车上也使用了继电器元件,目的是对车载电器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控制,但是,随着汽车上电子控制元件的增多,现有普通的继电器已经难以满足需求,需要一种功率和稳定性都更好的继电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继电器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工作稳定性的继电器电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在制造汽车中应用的继电器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端VIN1和电源输入端VIN2,所述电源输入端VIN1与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第一引脚连接,电源输入端VIN2与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第一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继电器KA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第二引脚、可控硅SCR的阴极、电容C3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4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A的另一端连接可控硅SCR的阳极,可控硅SCR的控制极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滑动变阻器RP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和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滑动变阻器RP的另一端与电阻R6相连后再连接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还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

优化地,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2N2165,所述三极管Q2的型号为2N3646。

优化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型号为2EF312。

优化地,所述可控硅SCR的型号为2N6508。

优化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型号为1N462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在制造汽车中应用的继电器电路结构是专门针对汽车应用而设计的,它考虑了汽车车载电器的功率和结构等情况,通过采用三极管和可控硅的组合来实现对电路通断的有效控制,既能实现即时的响应,保障行车的安全和顺畅,又能够积极的与车载电器相匹配,避免出现误报或电路短路等情况,具有很好的可靠性,这样有利于提高整个车载电路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在制造汽车中应用的继电器电路结构的电路及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在制造汽车中应用的继电器电路结构,包括电源输入端VIN1和电源输入端VIN2,在所述电源输入端VIN1和电源输入端VIN2之间接入220V市电。所述电源输入端VIN1与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第一引脚连接,电源输入端VIN2与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第一引脚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继电器KA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第二引脚、可控硅SCR的阴极、电容C3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4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型号为1N4622。所述继电器KA的另一端连接可控硅SCR的阳极,所述可控硅SCR的型号为2N6508,可控硅SCR的控制极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2N2165,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型号为2EF312,所述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型号为2N3646,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滑动变阻器RP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和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滑动变阻器RP的另一端与电阻R6相连后再连接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还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电路结构利用可控硅来实现整体调节,同时通过三极管来控制电流大小和通断等情况,能力比较可靠的实现继电器的工作,而且对于输出功率的控制也有一定的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