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901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液压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设备,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具有防滑控制功能的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从文献DE 10 2008 002 740 A1中已知这种液压设备。该已知的液压设备具有壳体块,用于根据存在的车轮滑移调节制动压力的各个部件布置在该壳体块处,并且该各个部件彼此液压地接触。对此,重要的部件是泵,该泵置入壳体块的泵容纳部中并且例如由电动马达和受电动马达驱动的偏心轮机械地操纵。泵根据需求将压力介质从车轮制动器输出,以减少车轮制动压力,或者在需要增加车轮制动压力的情况下,泵则提供处于高压的压力介质供车轮制动器使用。

尤其是呈活塞泵形式的泵由于其循环工作原理可触发压力脉动,压力脉动在车辆中可被认为是不希望的运行噪声。为了平顺或衰减这些脉动,在泵压力侧上设有衰减器装置,衰减器装置通常具有包括可根据压力改变的储存容量的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储存器(C元件,C-Glied)和布置在其下游的至少一个节流元件(R元件,R-Glied)。作为压力介质储存器已知的是例如受弹簧操纵的活塞式储存器,该活塞式储存器布置在液压设备的自身的储存器容纳部中并且经由引导压力介质的流体通道与泵压力侧接触。作为节流元件已知的是具有恒定的节流横截面的固定节流阀或具有可根据压力改变的节流横截面的动态节流阀。

与此无关地,由于在机动车中仅存在少的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液压设备、因此其壳体块需尽可能紧凑并且轻量化地实施。为此,已知的措施是,将用于使车辆制动系统的切换阀与进入阀接触的流体通道这样布置在液压设备处,即,该流体通道与泵容纳部相交。

如果为了衰减压力脉动现在将衰减装置联接到这样延伸的流体通道处,则缺点在于,连接于压力介质储存器之后的节流元件为流动阻抗,该流动阻抗在车辆制动系统的迅速地提供尽可能大的压力介质体积的运行状态中起消极影响。这例如是尤其为了避免与其他交通参与者发生碰撞的紧急制动过程。特别在温度下降而压力介质的粘度相应地升高时,节流元件的节流效应对此急剧增强并且因此强化所说明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与此相对,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液压设备的优点在于,可有效地减少泵的压力脉动,而无需为此使用对壳体块的结构尺寸或者对车辆制动系统的功能特性、尤其是压力建立动态产生消极影响的措施。

根据本发明,尤其设有第二流体通道,其在泵压力侧的区域中通入泵容纳部。此外,存在分隔位置,以使两个流体通道相对于彼此密封。与泵容纳部相交的第一流体通道绕开置入泵容纳部的泵以及置入衰减器容纳部的压力脉动衰减器流动,而第二流体通道使泵压力侧与压力脉动衰减器相接触。在压力介质储存器的下游,两个流体通道汇合。

两个流体通道相对于彼此的密封可通过修改本来就存在的设备构件和壳体块的相匹配的外形来实现,使得总的来说通过本发明并不显著增加液压设备的构件数量或零件复杂度和装配复杂度。

压力脉动衰减器可在其本身的衰减压力脉动的功能方面和与此相关地在车辆制动系统的运行噪声的改进方面得到优化,而不对其功能特性、尤其是压力建立动态性产生消极影响。

由从属权利要求和/或下文的说明中获得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或有利的改进方案。

当为了构造分隔位置而使用与壳体块共同作用的封闭元件(本来为了使泵孔相对于周围环境封闭就设置有该封闭元件)作为设备构件时,可特别简单并且成本有利地实现流体通道相对于彼此的密封。替代地,取代封闭元件可使用泵的缸元件,泵的缸元件设置成用于引导活塞。

分隔位置能以多种方式通过在壳体块与设备构件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和/或传力连接来构造并且因此可根据特定用途来匹配。除了可靠且持久的密封作用,通过唯一的工序,同时还使得各个设备构件位置固定地固定在壳体块处。

在一个或多个彼此需固定的构件处使用切割边允许了通过控制容易并且监测简单的压入过程进行固定,而无需使用额外的材料或工具。鉴于泵元件的尺寸相对小,这是具有优点的,因为由此至少能够执行半自动化的装配。当流体通道在壳体块处基本上垂直于泵容纳部的纵轴线取向时和/或当流体通道至少局部沿轴线彼此平行地延伸时,流体通道特别节约空间并且在制造技术方面可特别简单。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在下文的说明中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图1示出了具有防滑控制功能的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回路以用于理解技术背景,该制动回路装备有对于本发明来说重要的部件;

在图2中根据在泵压力侧的区域中的液压设备的纵截面示意性地简化地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3公开了装入液压设备中的衰减器单元的纵截面;

在图4和图5中同样以纵截面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根据液压线路图示出了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回路的液压部件。这些液压部件一部分间接地与液压设备10联接,或者一部分直接地布置在该液压设备10处。在图1中象征性地以点划线的边界线示出液压设备10本身。主制动缸12联接到液压设备10处,驾驶员通过制动踏板14可操纵主制动缸。此外,两个车轮制动器16示范性地联接到液压设备10处,从液压设备10对车轮制动器供给压力介质。为了根据在车辆的配有车轮制动器16的车轮处的瞬时的滑移情况控制制动压力,给每一个车轮制动器16分配有所谓的增压阀或进入阀18和所谓的减压阀或排出阀20。进入阀18位于压力介质连接部22中,压力介质连接部将主制动缸12在液压设备10处的接口与所示出的车轮制动器16之一的接口连接。为了控制该压力介质连接部22,存在所谓的切换阀24。如果该切换阀由于电子操控而中断压力介质连接部22,则主制动缸12与车轮制动器16脱开耦联,并且驾驶员不可通过人力改变在车轮制动器16处的制动压力。

当需要减少制动压力时,排出阀20可通过电子操控而打开,以根据需求将压力介质从车轮制动器16引出。流出的压力介质到达构造在液压设备10处的回流部26中,该回流部具有与之联接的缓冲储存器28,缓冲储存器首先容纳流出的压力介质。在缓冲储存器28下游联接有可从外部驱动的泵30,该泵将压力介质从缓冲储存器28中输出并且经由与泵出口连接的泵压力管路32又供入主制动缸12与车轮制动器16的压力介质连接部22。为此,泵压力管路32在切换阀24与进入阀18之间的区段中通入该压力介质连接部22中。

如果仅缓冲储存器28不足以对泵30供给压力介质,则在液压设备10处还构造有吸取管路34,该吸取管路使泵30的泵入口或吸入侧与主制动缸12在液压设备10处的接口连接。通过所谓的高压切换阀36的按需的电子操控对该吸取管路34进行控制。

用于调节车轮制动器16的制动压力的该部件布置方案或其相互作用属于现有技术。

活塞泵作为泵30常用于具有防滑控制功能的车辆制动系统,活塞泵的活塞由偏心轮驱动而作往复运动。由于该循环的运行可出现压力脉动,压力脉动可传递到车辆中并且在此处可作为运行噪声或振动而被觉察到。

为了衰减在直达约40bar的低的压力范围中的压力脉动,泵压力侧与低压衰减器40共同起作用,低压衰减器之后连接有低压节流阀42。低压衰减器40与低压节流阀42共同形成低压衰减装置,该低压衰减装置可与泵30形成单个的、可布置在液压设备10的泵容纳部50中的结构组件。

此外,在低压节流阀42的下游为了衰减在高的压力范围(即高于约40bar)中的压力脉动设有高压衰减器44。高压节流阀不可见地集成到高压衰减器44中。两个构件共同形成高压衰减装置。该高压衰减装置在切换阀24与进入阀18之间的区域中联接到从主制动缸12的接口通至车轮制动器16的接口的压力介质连接部22处。

本发明使所阐述的用于衰减压力脉动的部件尽可能节约空间地布置在液压设备10处并且尤其根据在图1中示出的线路图那样液压地接触,而不使车辆制动系统的功能特性、尤其是压力建立动态性恶化。在图2中示出如下的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了构造成活塞泵的泵30的排出侧的或压力侧的端部的局部。该泵安装到壳体块52的泵容纳部50中。泵容纳部50向外敞开并且由堵头68封闭。泵30的缸元件54容纳在图2中不可见的沿轴向可运动的活塞并且用于引导活塞。克服复位弹簧56的力操纵活塞,该复位弹簧支撑在缸元件54的底部处。通孔58位于缸元件54的底部的中心,通孔终止于锥形构造的阀座60中。该阀座60受关闭元件62(此处示范性地实施为球体)控制,为此通过阀门弹簧64使得该关闭元件压靠阀座60。阀门弹簧64支撑在堵头68的盲孔状的凹处66的底部处。堵头借助压接连接以传力连接方式固定在泵容纳部50中。

在所示出的状态下,关闭元件62贴靠在阀座60上并且由此防止压力介质从缸元件54的内部溢出到泵30的排出区域或压力区域中。随着活塞在图2中向下运动,由活塞和缸元件54围成的泵腔70减小,并且在泵腔70的内部中的压力增加。如果作用于关闭元件62上的液压压力大于反作用的弹力,关闭元件62从阀座60上抬起并且压力介质通过通孔58流至环槽72,环槽构造在堵头68的面向缸元件54的端面上。环槽72存在径向间距地包围阀座60,由此在环槽72与阀座60之间形成环绕的桥接部74。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凹处,该凹处横穿桥接部74并且在此可构造成节流横截面76。压力介质通过节流横截面76流出至构造在壳体块52中的流体通道82,该流体通道在下文中出于避免混淆的原因称作第二流体通道82。该第二流体通道布置成基本上垂直于泵容纳部50的纵轴线L并且通入在液压设备10的壳体块52处的不可见的衰减器容纳部90(图3)。衰减器容纳部90容纳高压衰减器元件44。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壳体块52处设有所谓的第一流体通道80,该第一流体通道至少局部地沿轴线平行于第二流体通道82取向并且与泵容纳部50相交。根据图1,该第一流体通道80将车辆制动系统的切换阀24与进入阀18相连接并且因此形成压力介质连接部22。第一流体通道80同样垂直于泵容纳部50的纵轴线L延伸,但与第二流体通道82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节流位置,并且因此允许压力介质不受阻地从切换阀24流通至进入阀18。为此,泵容纳部50与置入其中的泵30一起形成包围泵30的装入的缸元件54的环形通道84,第一流体通道80在泵容纳部50的周向侧上通入该环形通道中,并且在对置的周向侧又离开该环形通道。

根据本发明,两个流体通道80和82相对于彼此密封。这借助第一分隔位置100来实现,该第一分隔位置由泵容纳部50的处于在两个流体通道80与82之间的壳体区段104与置入泵容纳部50中的设备构件的有效连接而形成。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该设备构件为堵头68,其相对于周围环境封闭泵容纳部50。

替代地,泵30的缸元件54也可用作设备构件,而这将接下来结合图4的描述来详细公开。

堵头68和泵30的缸元件54示例性地以机械的方式彼此联接。为了构造该联接,堵头68设有颈圈(Kragen)108,缸元件54这样深地嵌入该颈圈中,直到两个构件以其各自的端面彼此贴靠。缸元件54在该区域中设有环绕的、沿径向突出的凸缘110,颈圈108沿轴向沿纵轴线L的方向伸过该凸缘。在缸元件54和堵头68彼此贴靠之后,颈圈108发生塑性变形,由此,颈圈从后接合缸元件54的凸缘110并且因此使两个构件形状配合地彼此连接成一个结构组件。

由堵头68和缸元件54形成的该结构组件被置入泵容纳部50中,更确切地说置入到这样的程度,即,直至构造在缸元件54上的倒角112贴靠在泵容纳部50的配对倒角114处,并且由此泵压力侧相对于泵吸取侧密封。堵头68相对于泵容纳部50的直径具有盈余,使得在堵头68与泵容纳部50之间可形成传力连接、亦即压接连接。该连接延伸直至位于两个流体通道80与82之间的壳体区段104并且因此形成第一分隔位置100。

根据图3,第二流体通道82在其背离泵容纳部50的端部上通入构造在壳体块52处的、用于高压衰减器元件44的衰减器容纳部90。第二流体通道82的通入位置相对于衰减器容纳部90的中轴线M偏心地位于这样的区域中,该区域允许不受阻地绕开装入衰减器容纳部90的高压衰减器元件44中的供给阀96的流动。高压衰减器元件示范性地装备有衰减器活塞92,衰减器活塞受衰减器弹簧94加载而占据在图4中示出的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中,衰减器装置的供给阀96通过衰减器活塞92打开并且因此建立至第二流体通道82的压力介质连接,该第二流体通道同样通入衰减器容纳部90。由于衰减器活塞92克服衰减器弹簧94的力的可运动性而可衰减在第二流体通道82中出现的压力脉动。

供给阀96装备有不可见的高压节流阀,容纳在高压衰减器44中的压力介质通过该高压节流阀流出。在该高压节流阀下游,第一流体通道80和第二流体通道82彼此相通。因此,供给阀96用作第二分隔位置102,以使两个流体通道80和82相对于彼此密封。

设备构件、更确切地说是根据实施例1的堵头68与泵容纳部50的特别有效的传力连接可通过堵头68的收缩来实现。为此,在压入过程之前使该堵头冷却到如下的温度,该温度明显低于壳体块52在泵容纳部50的区域中的温度。随着其接下来的加热,作用在堵头68处的径向夹紧力升高到如下的量级,该量级需要比在没有冷却的情况下明显更高的轴向压入力并且因此增加所不希望的屑片形成的风险。

除此之外,图2示出了,根据需求除了压接连接之外,通过构造冲压部116可将堵头68、因此间接地将泵30固定在泵容纳部50中。为此,借助冲模使壳体块52在泵容纳部50的周边区域中这样发生塑性变形,即,壳体块52的该材料至少区段式地或局部地覆盖在堵头68的沿周向方向设置的凸肩116。

取代为了呈现出第一分隔位置100的所说明的在设备构件与泵容纳部50之间的纯传力连接,替代地也可设有由传力连接和形状配合的连接组成的组合。在图4中示出这种第二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设备构件、更确切地说是堵头68在其外周边上设有切割边118,切割边沿轴向或者说沿泵容纳部50的纵轴线L的方向延伸。泵容纳部50的内直径以台阶局部地回缩,使得在接合堵头68时切割边118切入泵容纳部50的回缩的区段的壁部。分布在堵头68的周边上的切割边118的数量或分组可根据特定用途自由选择。切割边118使堵头68固定在泵容纳部50中以免转动并且因此形成形状配合连接,而切割边除此之外在切入泵容纳部50的壁部的内直径回缩的区段时沿侧向排挤材料,并且因此作用于堵头68上的夹紧力相对于通过纯传力连接可实现的夹紧力增加。

通过使用在泵容纳部50与设备构件之间的所谓的自锁连接(Self-clinch-Verbindung)能够实现另一变型,该另一变型展现为由传力连接且形状配合连接的第一分隔位置100的组合。图5示出了该变型。

在该示例中,使用泵30的缸元件54作为设备构件。该思想在原则上也可应用于之前说明的实施方案变型。

根据图5,缸元件54在其外周边处设有环状地环绕的切割边118。示范性地构造两个切割边118,当泵30的缸元件54处于其设置的最终的压入位置时,这两个切割边在第一流体通道80的通入横截面的两个侧部处于泵容纳部50中。当然,也可考虑在第一流体通道80的通入横截面的两个侧部设置多个切割边118。沿缸元件54的接合方向相应在切割边118之上沿着缸元件54的周边构造有环绕的槽120。在将缸元件54接合到泵容纳部50中时,环状的切割边118将泵容纳部50的壁部的材料排挤到该槽120中,并且因此形成在构件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

为了封闭泵容纳部50的开口,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相对平坦地设计的盖子122,该盖子同样可通过传力连接和/或形状配合连接固定在泵容纳部50中。

当然,可考虑对所说明的实施例的另外的更改和补充,而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