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905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侧碰撞检测部设在中央通道上的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的技术改良。



背景技术:

车辆的中央通道位于车身的车宽中央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在该中央通道上的侧碰撞检测部检测从侧方对车身作用的碰撞荷载、即侧碰撞荷载并向安全气囊发出展开信号。例如根据日本特开平10-114256号公报而公知有这样构成的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

根据日本特开平10-114256号公报所公知的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在中央通道的上表面设有横板状的托架(加强部)。该托架为与中央通道的上表面重叠的构成且在车宽方向的两侧设有朝下的安装凸缘。该左右的安装凸缘安装在中央通道的左右的侧面上。在托架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上凸起的凸台部。在该凸台部的上表面螺纹固定有侧碰撞检测部。

为了使侧碰撞荷载尽量不减弱地、并且充分且迅速地从中央通道向侧碰撞检测部传递,而要求将托架牢固地设在中央通道上。

通常,中央通道的高度是考虑了对每个车型所要求的各种要求事项来决定的,例如考虑车身整体的刚性和强度、位于该中央通道的附近的各种部件(例如档把或驻车制动器)的配置关系、车室的乘坐性。另一方面,虽然侧碰撞检测部的高度不依存于中央通道的高度而能够独自地设定,但是优选为,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对此,在日本特开平10-114256号公报中例如考虑了恰当设定托架的上表面相对于中央通道的高度。因此,只要与托架的上表面相对于中央通道的高度变大的量对应地,使左右的安装凸缘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变大即可。但是,横板状的托架的下表面会从中央通道的上表面向上方离开。由此,对于将托架牢固地设在中央通道上而具有界限。另外,在这种构成的托架中,对于提高托架自身的刚性也具有界限。因此,为了使侧碰撞荷载尽量不减弱地、并且充分且迅速地从中央通道向侧碰撞检测部传递,还具有改良余地。对此,若将托架设为复杂构造的话,会导致该托架的制造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提供如下技术为目的,其不论中央通道的高度如何都能够将侧碰撞检测部的高度设定为对每个车型最佳的高度,并且使侧碰撞荷载尽量不减弱地、并且充分且迅速地从中央通道向侧碰撞检测部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侧碰撞检测部,其设在位于车身的车宽中央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上;和

托架,其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上端部,并用于安装所述侧碰撞检测部,

所述侧碰撞检测部检测从侧方对所述车身作用的碰撞荷载并向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发出展开信号。

所述托架从车身前方观察而形成为大致M字状截面,且是覆盖所述中央通道的上端部的部件,

所述托架包括:板面朝向车宽方向的纵板状的左右的腿部;和位于该左右的腿部之间且板面朝向上下方向的横板状的中间部,

左右的所述腿部与所述中央通道的左右的侧面或者上表面重叠且接合,

所述中间部设定得比左右的所述腿部的上端低,并与所述中央通道的上表面重叠且接合,

在左右的所述腿部的上端与所述中间部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侧碰撞检测部的左右的安装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不论中央通道的高度如何都能够将侧碰撞检测部的高度设定为对每个车型最佳的高度,并且使侧碰撞荷载尽量不减弱地、并且充分且迅速地从中央通道向侧碰撞检测部传递。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更多特征,而根据以下的说明(参照附图)来进行具体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室侧观察具有本发明的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身的车室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中央通道、托架与侧碰撞检测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4所示的中央通道、托架与侧碰撞检测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车身的“前”、“后”、“左”、“右”、“上”、“下”按照从驾驶员观察的方向,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Le表示左侧,Ri表示右侧。

如图1所示,乘用车等的车辆10具有承载式的车身11。该车身11相对于从车辆10的车宽方向的中心通过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宽中心线CL(参照图2)而实质上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车辆10是四人乘坐的乘用车,其在通过车身11所形成的车室12内具有前部座椅13(驾驶席和副驾驶席)和后部座椅14。

车身11的左右的侧部包括:左右的前柱21;左右的中柱22;左右的后柱23;和与各左右的支柱21、22、23的上端结合的左右的车顶侧梁24。左右的车顶侧梁24沿着车身11的前后方向细长地延伸且支承车顶25。在左右的前柱21与左右的中柱22之间的前开口部设有左右的前侧车门26。在左右的中柱22与左右的后柱23之间的后开口部设有左右的后侧车门27。左右的前侧车门26在上半部具有车窗26a。左右的后侧车门27也在上半部具有车窗27a。

在左右的车顶侧梁24上设有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装置30。该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装置30由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31和左右的充气机32(气体供给源32)构成。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31沿着车顶25的侧缘收纳。左右的充气机32安装在左右的后柱23上,并且与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31连接。

在承受从侧方对车身11作用的碰撞荷载时,左右的充气机32产生气体并供给至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31。因此,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31沿着各车窗26a、27a向车室12侧展开。该结果为,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31将各车窗26a、27a覆盖,并且顺畅地吸收对坐在各座椅13、14上的乘员Mf、Mr所作用的冲击,由此能够保护乘员Mf、Mr。

如图1~图3所示,车身11的下部包括:中央通道41、左右的下纵梁42、42、底板面板43和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

中央通道41位于车身11的车宽中央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下纵梁42、42位于车身11的车宽方向两侧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底板面板43铺设于左右的下纵梁42、42之间并形成车室12的下表面。

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架设在中央通道41和左右的下纵梁42、42之间并且与之接合,并且对底板面板43进行加强。该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位于车身1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即从车身11的前端到后端的大致中央。并且,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位于前部座椅13(驾驶席和副驾驶席)的前端部分的正下方。

中央通道41和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与底板面板43的上表面重叠且接合。

而且,车身11包括:从底板面板43的后端立起的立起部45;和从该立起部45的上端向着后方延伸的后底板46。中央通道41从划分车室12前部的仪表板下构件47延伸到立起部45。

以下,对于中央通道41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中央通道41是一张金属板的折曲成型品,且从车身前方观察而形成为大致倒U字状截面。若具体说明,该中央通道41是由从底板面板43向上方延伸的左右的腿板51、51、和位于该左右的腿板51、51的上端之间的顶板52构成的一体成型品。左右的腿板51、51是板面朝向车宽方向的纵板状部分。顶板52是板面朝向上下方向的大致水平的横板状部分。

在中央通道41上设有一个侧碰撞检测部60。如图1~图3所示,该侧碰撞检测部60检测从侧方对车身11作用的碰撞荷载、即侧碰撞荷载并向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装置30(也就是充气机32)发出展开信号。

如图4所示,侧碰撞检测部60由侧碰撞检测元件61、气囊展开控制装置62和壳体63构成。侧碰撞检测元件61检测从侧方对车身11作用的碰撞荷载(侧碰撞荷载)。气囊展开控制装置62基于侧碰撞元件61的检测信号而向图1所示的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装置30的各充气机32发出展开信号。壳体63收纳侧碰撞检测元件61以及气囊展开控制装置62。

在该壳体63上设有多个(例如三个)安装腿64、64、64和两个线束连接端子65、65。各安装腿64、64、64从壳体63的左右侧面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如图1所示,在各线束连接端子65、65上连接有向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装置30输送展开信号(电子信号)的线束66、66。

在中央通道41的上端部配置有用于安装侧碰撞检测部60的一个托架70。如图1以及图2所示,该托架70位于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的附近。例如托架70相对于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而稍微位于后方。因此,从侧方观察车辆10时,托架70以及侧碰撞检测部60位于前部座椅13(驾驶席和副驾驶席)的下方。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托架70是一张金属板的折曲成型品,且从车身前方观察而形成为大致M字状截面。该托架70的前端70f和后端70r是向车身前后方向开放的开放端。该托架70由纵板状的左右的腿部71、71、位于该左右的腿部71、71之间的横板状的中间部72、和设在左右的腿部71、71的上端71a、71a与中间部72之间的左右的安装部73、73构成,且托架70是覆盖中央通道41的上端部的部件。

左右的腿部71、71的板面朝向车宽方向,并与中央通道41的左右的侧面51a、51a(左右的腿部51、5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面51a、51a)重叠且接合。在左右的腿部71、71上分别形成有沿车身11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74、74。例如,在左腿部71的车宽方向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沿车身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加强筋74。该多个加强筋74从左腿部71的下端延伸到上端。右腿部71也是相同的。

这些左右的加强筋74、74是形成在纵板状的左右的腿部71、71上的基于模压制而成的槽。左右的加强筋74、74沿车身11的上下方向延伸,由此在左右的腿部71、71上分别形成有沿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凸条75、75。该左右的凸条75、75能够实现在纵向上细长的加强用肋的作用。因此,左右的腿部71、71通过左右的凸条75、75加强。因此,能够更加提高托架70的刚性。并且,如此提高了刚性的左右的腿部71、71与中央通道41的左右的侧面51a、51a重叠且接合。因此,通过高刚性的左右的侧面51a、51a能够提高中央通道41(特别是上部)的刚性。

中间部72的板面朝向上下方向。该中间部72设定得比左右的腿部71、71的上端71a、71a低,与中央通道41的上表面52a(顶板52的上表面52a)重叠且接合。

左右的安装部73、73是用于安装侧碰撞检测部60的部分。该左右的安装部73、73由从左右的腿部71、71的上端71a、71a向车宽中心CL侧延伸的横板状的左右的安装板76、76、和从该左右的安装板76、76的前端76a、76a向下方延伸到中间部72的纵板状的左右的内板77、77构成。左右的安装板76、76的板面朝向上下方向,为大致水平。左右的内板77、77的板面朝向车宽方向。

在左右的安装部73、73上、即左右的安装板76、76的上表面76b、76b上安装有侧碰撞检测部60。详细叙述的话,设在侧碰撞检测部60的壳体63上的各安装腿64、64、64与左右的安装板76、76的上表面76b、76b重叠,并且由多个螺栓78(包括螺丝)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左右的安装板76、76上。

车身11、侧碰撞突出部60和托架70构成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80。

如图3所示,中央通道41的上表面52a设定得仅以高度H1比左右的下纵梁42、42的上表面42a、42a低。通过将中央通道41设定得低而能够提高车室12的乘坐性。

左右的安装部73、73的上表面76b、76b(即、安装板76、76的上表面76b、76b)设定得仅以高度H2比左右的下纵梁42、42的上表面42a、42a高。因此,安装在左右的安装部73、73上的侧碰撞检测部60的高度(离地高度)比左右的下纵梁42、42的上表面42a、42a高。因此,例如即使在车辆成为半淹水状态,从车外向车室12内浸水,在水位到达了左右的下纵梁42、42的上表面42a、42a的情况下,也不会担心安装在左右的安装部73、73上的侧碰撞检测部60会浸水。

如此,能够同时实现基于降低中央通道41的上表面52a而得到的车室12的乘坐性的提高、和侧碰撞检测部60的保护性能的提高。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侧碰撞检测部60上安装有向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装置30输送电子信号的线束66、66。该线束66、66从侧碰撞检测部60沿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并且沿左右的下纵梁42、42向后方延伸,然后向上方延伸而与左右的充气机32连接。因此,容易进行线束66、66相对于车室12的底板面板43的配置(布线)。

在此,将从侧方对车身11的前半部分的侧部作用的碰撞荷载称为“前侧的侧碰撞荷载”。将从侧方对车身11的后半部分的侧部作用的碰撞荷载称为“后侧的侧碰撞荷载”。前侧的侧碰撞荷载和后侧的侧碰撞荷载都从左右的下纵梁42、42通过位于车身1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而传递到中央通道41。并且,各侧碰撞荷载从中央通道41经由托架70传递到侧碰撞检测部60。

如此,只通过位于车身1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一个侧碰撞检测部60,就能够检测前侧的侧碰撞荷载和后侧的侧碰撞荷载。因此,与通过不同的侧碰撞检测部来检测前侧的侧碰撞荷载和后侧的侧碰撞荷载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缩短线束66、66的总长度。

将以上的说明总结如下。如图4所示,托架70从车身前方观察而构成为大致M字状截面。通过变更从中间部72到左右的安装部73、73(到左右的安装板76、76的上表面76b、76b)的高度、和左右的腿部71、7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而能够将左右安装部73、73相对于中央通道41的上表面52a的高度容易地设计为最佳的高度。因此,能够不论中央通道41的高度如何都将侧碰撞检测部60的高度设定为对于每个车型最佳的高度。

并且,托架70与中央通道41的左右的侧面51a、51a和上表面52a之中的至少三个部位重叠且接合。因此,即使在从中央通道41的上表面52a到左右的安装部73、73(左右的安装板76、76的上表面76b、76b)的高度大的情况下,也能够相对于中央通道41而牢固地设置左右的安装部73、73。托架70能够使侧碰撞荷载尽量不减弱地、并且充分且迅速地从中央通道41传递到左右的安装部73、73。因此,侧碰撞检测部60准确且迅速地检测侧碰撞荷载并能够可靠且及时地向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31(参照图1)发出展开信号。该结果为,能够更加提高基于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31对乘员的保护性能。

并且,如图5所示,托架70是一张金属板的折曲成型品。托架70的前端70f和后端70r是向车身前后方向开放的开放端。左右的安装部73、73由从左右的腿部71、71的上端71a、71a向车宽中心CL侧延伸的横板状的左右的安装板76、76和从该左右的安装板76、76的前端76a、76a向下方延伸到中间部72的纵板状的左右的内板77、77构成。由此,由于是简单形状的托架70,所以通过一张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

并且,如图2所示,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位于车身1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托架70位于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的附近。因此,位于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的附近的托架70和侧碰撞检测部60也位于车身1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并且,如上所述,侧碰撞检测部60设在位于车身11的车宽中央的中央通道41上。也就是说,侧碰撞检测部60位于车身11的车宽中央且位于车身1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因此,能够从侧碰撞荷载和车身前后方向的荷载双方充分地保护侧碰撞检测部60。

并且,如上所述,前侧的侧碰撞荷载和后侧的侧碰撞荷载均从左右的下纵梁42、42通过位于车身1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左右的底板横梁44、44充分且迅速地传递到中央通道41。并且,各侧碰撞荷载从中央通道41经由托架70充分且迅速地传递到侧碰撞检测部60。如此,只通过位于车身1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一个侧碰撞检测部60,就能够准确且迅速地检测前侧的侧碰撞荷载和后侧的侧碰撞荷载。因此,侧碰撞检测部60能够可靠且及时地向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31发出展开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碰撞检测部60包括:只基于侧碰撞检测元件61的构成、和在壳体63内仅收纳有侧碰撞检测元件61的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架70的左右的腿部71、71只要构成为与中央通道51的左右的侧面51a、51a或者上表面52a重叠且接合即可。例如,左右的腿部71、71包括从上方与中央通道51的上表面52a之中的左右端或者其附近重叠且接合的构成。如此,通过左右的腿部71、71与上表面52a重叠的构成,相较于与左右的侧面51a、51a重叠的构成,会提高配置的自由度。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80适于采用在乘用车中。

<实施方式的总结>

1.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的特征在于,具有:

侧碰撞检测部,其设在位于车身的车宽中央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中央通道上;和

托架,其配置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上端部,并用于安装所述侧碰撞检测部,

所述侧碰撞检测部检测从侧方对所述车身作用的碰撞荷载并向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装置发出展开信号。

所述托架从车身前方观察而形成为大致M字状截面,且是覆盖所述中央通道的上端部的部件,

所述托架包括:板面朝向车宽方向的纵板状的左右的腿部;和位于该左右的腿部之间且板面朝向上下方向的横板状的中间部,

左右的所述腿部与所述中央通道的左右的侧面或者上表面重叠且接合,

所述中间部设定得比左右的所述腿部的上端低,并与所述中央通道的上表面重叠且接合,

在左右的所述腿部的上端与所述中间部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侧碰撞检测部的左右的安装部。

根据该构成,托架从车身前方观察而构成为大致M字状截面。通过变更从与中央通道的上表面重叠的中间部到左右的安装部的高度和左右的腿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而能够容易地将左右安装部相对于中央通道的上表面的高度设计为最佳的高度。因此,不论中央通道的高度如何,都能够将侧碰撞检测部的高度设定为对每个车型最佳的高度。

并且,托架与中央通道的左右的侧面和上表面之中的至少三个部位重叠且接合。因此,即使在从中央通道的上表面到左右的安装部的高度大的情况下,也能够相对于中央通道而牢固地设置左右的安装部。托架能够使侧碰撞荷载尽量不减弱地、并且充分且迅速地从中央通道传递到左右的安装部。因此,侧碰撞检测部准确且迅速地检测侧碰撞荷载并能够可靠且及时地向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发出展开信号。其结果为,能够更加提高基于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性能。并且,由于托架从车身前方观察而构成为大致M字状截面,所以能够设为简单的构成。

2.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的特征在于,

在左右的所述腿部上分别形成有沿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该加强筋是例如形成在纵板状的左右的腿部上的基于模压制而成的槽。加强筋沿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由此在左右的腿部上分别形成有沿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凸条。该凸条能够实现在纵向上细长的加强用肋的作用。因此,左右的腿部通过凸条加强。因此,能够更加提高托架的刚性。

3.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托架是一张金属板的折曲成型品,

所述托架的前端与后端是向车身前后方向开放的开放端,

左右的所述安装部包括:

横板状的左右的安装板,其从左右的所述腿部的上端向车宽中心侧延伸;和

纵板状的内板,其从该左右的安装板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到所述中间部。

根据该构成,由于是简单形状的托架,所以能够通过一张金属板的弯曲成型来容易地制造。

4.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的特征在于,具有左右的下纵梁,其位于所述车身的车宽方向两侧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中央通道的上表面设定得比左右的所述下纵梁的上表面低,

所述安装部的上表面设定得比左右的所述下纵梁的上表面高。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中央通道设定得低,而能够提高车室的乘坐性。

另外,安装在托架的安装部上的侧碰撞检测部的高度(离地高度)比左右的下纵梁的上表面高。因此,即使在例如因车辆成为半淹水状态,从车外向车室内浸水,而水位到达至下纵梁的上表面的情况下,也不会担心安装在安装部的侧碰撞检测部会浸水。如此,能够同时实现基于降低中央通道的上表面而得到的车室的乘坐性的提高、和侧碰撞检测部的保护性能的提高。

5.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侧碰撞检测组件的特征在于,

具有架设在左右的所述下纵梁与所述中央通道之间并加强底板面板的左右的底板横梁,

该左右的底板横梁位于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

所述托架位于左右的所述底板横梁的附近,

在所述侧碰撞检测部上连接有向左右的所述侧帘式安全气囊装置输送所述展开信号的线束,

该线束从所述侧碰撞检测部沿着左右的所述底板横梁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

根据该构成,位于左右的底板横梁的附近的托架和侧碰撞检测部也位于车身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并且,如上所述,侧碰撞检测部设在位于车身的车宽中央的中央通道上。也就是说,侧碰撞检测部位于车身的车宽中央且位于车身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因此,能够从侧碰撞荷载和车身前后方向的荷载双方充分地保护侧碰撞检测部。

在此,将从侧方对车身的前半部分的侧部作用的碰撞荷载称为“前侧的侧碰撞荷载”。将从侧方对车身的后半部分的侧部作用的碰撞荷载称为“后侧的侧碰撞荷载”。前侧的侧碰撞荷载和后侧的侧碰撞荷载都从左右的下纵梁通过位于车身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左右的底板横梁而充分且迅速地传递到中央通道。并且,各侧碰撞荷载从中央通道经由托架充分且迅速地传递到侧碰撞检测部。如此,只通过位于车身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一个侧碰撞检测部,就能够准确且迅速地检测前侧的侧碰撞荷载和后侧的侧碰撞荷载。因此,侧碰撞检测部能够可靠且及时地向左右的侧帘式安全气囊发出展开信号。

另外,根据该构成,容易进行线束相对于车室的底板面板的配置(布线)。并且,如上所述,只通过位于车身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一个侧碰撞检测部,就能够检测前侧的侧碰撞荷载和后侧的侧碰撞荷载。因此,与通过不同的侧碰撞检测部来检测前侧的侧碰撞荷载和后侧的侧碰撞荷载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缩短线束的总长度。

通过以上内容,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论中央通道的高度都能够将侧碰撞检测部的高度设定为对每个车型最佳的高度。并且,即使在从中央通道的上表面到托架的安装部的高度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侧碰撞荷载尽量不减弱地、并且充分且迅速地从中央通道传递到左右的安装部。并且,由于托架从车身前方观察而构成为大致M字状截面,所以能够设为简单的构成。

虽然本发明描述了具体的实施方式,但应该明白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并且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涵盖落入到本发明的真正的思想和范围内的所有发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