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复合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1156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复合装饰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装饰板,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复合装饰板,属于板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装饰板的质量和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且,随着车内的诸多装饰材料化学成分多,造成车内空气质量差,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目前,人们不仅关注汽车装饰板其内在的品质与造型,对汽车的美容装饰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其美观和安装使用便捷成为其需要具备的必要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复合装饰板,不仅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实用性强,而且具有装饰造型功能和净化空气或吸附潮气等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复合装饰板,包括底层,设置在底层的顶面上的装饰层,以及卡接在装饰层的顶面上的透明贴面层;所述装饰层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置物槽,若干个置物槽填充有活性炭包、干燥剂包、香料包和/或干花包;所述透明贴面层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若干个通气孔与若干个置物槽相对应设置;所述通气孔呈圆椎体,圆椎体的锥尖与置物槽相接并小于置物槽,圆椎体的锥底朝外分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贴面层和装饰层之间设置有防尘滤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饰层的顶面上设置有凹口,所述透明贴面层的底面上设置有凸点,透明贴面层通过凸点匹配落入凹口与装饰层相卡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贴面层的底面设置有防滑突点,所述防滑突点围绕通气孔的锥尖圆周分布、并落入置物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层为铝合金基板或PVC 低发泡板或ABS塑料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层为包覆有涤纶纤维层或锦纶纤维层的金属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饰层为木材层或真皮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贴面层为透明的PMMA材质、PC材质、PET材质、或ABS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底层、装饰层和透明贴面层的设置,以及置物槽和通气孔的设置,置物槽可填充活性炭包、干燥剂包、香料包和/或干花包;通过透明贴面层可以直观的观看装饰层的装饰造型效果,而且在置物槽填充不同的料包可以使汽车装饰板具有净化空气或吸附潮气等功能,从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提升品质与造型。其中透明贴面层与装饰层卡接相连,卡接方式简单方便,便于将透明贴面层拆卸下来进行更换置物槽内所置之物;以及通过透明贴面层可以起到保护装饰层的作用,有助于延长装饰层的使用寿命。

上述内容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复合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复合装饰板,包括底层1,设置在底层1的顶面上的装饰层2,卡接在装饰层2的顶面上的透明贴面层3,以及设置在透明贴面层3和装饰层2之间防尘滤网4;所述装饰层2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置物槽21,若干个置物槽21填充有活性炭包、干燥剂包、香料包和/或干花包;所述透明贴面层3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31,若干个通气孔31与若干个置物槽21相对应设置;所述通气孔31呈圆椎体,圆椎体的锥尖与置物槽21相接并小于置物槽21,圆椎体的锥底朝外分布。

通过防尘滤网4的设置,不仅便于更牢固地将置物槽21所置之物填充卡持,还可改变原有装饰层2的观看效果,呈现处于网格下的装饰层2 ,以及隔离尘土渗漏入置物槽21所置之物中。

将通气孔31设置成圆椎体,圆椎体的锥底即大口径面朝外分布,提高空气进入置物槽21的交换量。

所述装饰层2的顶面上设置有凹口22,所述透明贴面层3的底面上设置有凸点32,透明贴面层3通过凸点32匹配落入凹口22与装饰层2相卡接。

所述透明贴面层3的底面设置有防滑突点33,所述防滑突点33围绕通气孔31的锥尖圆周分布、并落入置物槽21。通过防滑突点33设置,更紧实的将置物槽21所置之物填充卡持,同时增加透明贴面层3卡接于装饰层2的牢固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复合装饰板,每层的材质选择是多样的,比如:底层1可以是铝合金基板或PVC 低发泡板或ABS塑料板,或者,底层1还可以选择包覆有涤纶纤维层或锦纶纤维层的金属网;装饰层2可以是木材层或真皮层,而透明贴面层3可以选择透明的PMMA材质、PC材质、PET材质、或ABS材质制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