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中电动车的防盗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53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中电动车的防盗充电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中电动车的防盗充电桩;属于节能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动车的充电桩通常设置在固定位置,不具有防盗效果,在充电过程中,需要实时进行观察,避免被盗,同时,由于现有的充电桩通常固定在具体高度,不能调整位置,也不能调整高度,造成使用不便,并且,采用市电进行供电,非常耗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中电动车的防盗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激光测距仪,能够对充电的电动车进行测距,能够通过检测距离的变化实现防盗,通过设置万向轮,实现整体结构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中电动车的防盗充电桩,包括盖体及设置在所述的盖体内侧的充电站,在所述的充电站下方设置有支撑杆,在所述的支撑杆下方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的底座,在所述的底座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在所述的万向轮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在所述的万向轮上方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在所述的底座下端面上等间隔设置有4个定位孔,在所述的盖体上设置有激光测距仪,在所述的充电站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通过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的激光测距仪相连接,在所述的盖体外壁上设置有读卡器,所述的读卡器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充电站上设置有显示器,所述的显示器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显示器上设置有电致变色玻璃,所述的控制器通过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的电源相连接,在所述的盖体上设置有观察孔,在所述的观察孔内侧设置有操作门,在所述的观察孔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的操作门两侧分别卡接在所述的滑槽内,在所述的操作门上端设置有第三推动装置,所述的第三推动装置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推动装置,所述的支撑杆包括外层杆体和设置在所述的外层杆体内侧的内层杆体,所述的第一推动装置位于所述的外层杆体内侧,所述的第一推动装置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内层杆体下端面上并能够推动所述的内层杆体上下移动,所述的充电站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内层杆体上端面上,在所述的定位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二推动装置,所述的连接板分别通过第二推动装置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推动装置和所述的第二推动装置分别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的连接板上移时所述的万向轮能够卡接在所述的定位孔内,在所述的外层杆体内壁上设置有数个定位凸缘,所述的定位凸缘沿所述的外层杆体内壁轴向排布,在所述的内层杆体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定位凸缘等间距的支撑卡扣,所述的支撑卡扣为金属片制成,所述的支撑卡扣中部向所述的外层杆体方向拱起,所述的支撑卡扣中部设置有预留孔,所述的内层杆体上下移动时所述的定位凸缘能够卡接在所述的预留孔内,在所述的盖体上设置有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盖体外侧设置有亮度传感器,所述的亮度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盖体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凸缘,在所述的盖体上方设置有光伏板,所述的光伏板通过转化电路与设置在所述的充电站内的蓄电池相连接,所述的蓄电池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盖体上方设置有保护板,所述的保护板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的固定凸缘上,所述的光伏板位于所述的保护板与所述的盖体上端面之间,在所述的充电站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在所述的转轴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与所述的从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光伏板边缘设置有保护框体,所述的保护框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盖体上端面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观察孔内侧设置有用于锁闭所述的操作门的电子锁,在所述的控制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的电子锁启闭的第三继电器。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凸缘为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外层杆体内壁上的至少2排,所述的支撑卡扣与所述的定位凸缘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充电站设置在盖体内侧,能够对充电站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充电站不容易损坏,同时设置操作门,能够将显示器设置在操作门内侧,在需要时,利用控制器驱动第三推动装置推动操作门启闭,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对操作门设置锁闭结构,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充电插孔设置在盖体下方,在使用时,充电站不容易损坏,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液压装置作为第一推动装置、第二推动装置和第三推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充电站底部设置底座结构,并通过设置万向轮,能够方便移动增体结构,可以方便的将充电站置于电动车放置的位置,方便移动,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底座下方设置有定位孔,使得在将本实用新型置于制定位置时,可以通过第二推动装置推动万向轮,使万向轮置于定位孔内,从而使的底座下端面接触地面,使底座不会发生移动,同时,通过采用定位孔结构,能够对第二推动装置进行支撑,避免在通过万向轮移动本实用新型时使第二推动装置受到过大的径向力,能够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激光测距仪,可以将电动车置于激光测距仪测距范围内,用于监控电动车的位置,当电动车被移动时,可以通过连接在控制器上的报警器进行报警,从而使得电动车出现被盗时,能够及时提醒;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升降的支撑杆体,在需要时,通过第一推动装置推动内层杆体上升,从而使得充电站的高度可以方便的调节,从而在用于给不同高度的电动车进行充电时,能够方便的调整激光测距仪的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电动车的监控,同时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充电站重量较重时,第一推动装置发生下移导致监控失效,采用了定位凸缘与支撑卡扣相配合的方式,实现对内层杆体的固定,从而使内层杆体与外层杆体的相对位置得以固定;

(5)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显示器上设置电致变色玻璃,通过控制电致变色玻璃通电变色,使充电时,采用读卡器读取信息之后,才使电致变色玻璃呈透明状态,此时才能够显示器显示数据,使得使用过程中,仅有使用相应卡片时才能够观察数据和充电进度,从而使得非工作人员或使用人员不能了解充电信息;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光伏板,能够利用设置在充电站上的亮度传感器检测亮度,在达到亮度范围时启动光伏板发电,从而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由于光伏板容易损坏,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保护板,使亮度达到设定范围时才开启保护板,从而在不使用光伏发电时,能够利用保护板保护光伏板,由于采用驱动电机进行驱动,使得可以通过控制器集中控制保护板的启闭,使整体结构联动性更好,智能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示意框图。

其中:101.充电站,102.万向轮,103.底座,104.内层杆体,105.外层杆体,106.第一推动装置,107.锁紧装置,108.第二推动装置,109.定位凸缘,110.支撑卡扣,111.固定凸缘,112.光伏板,113.保护板,114.转轴,115.驱动齿轮,116.从动齿轮,117.保护框体,118.连接板,119.定位孔,120.操作门,121.滑槽,122.盖体,123.第三推动装置,124.电子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中电动车的防盗充电桩,包括盖体及设置在所述的盖体内侧的充电站,在所述的充电站下方设置有支撑杆,在所述的支撑杆下方设置有横截面呈矩形的底座,在所述的底座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在所述的万向轮上设置有锁紧装置,在所述的万向轮上方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在所述的底座下端面上等间隔设置有4个定位孔,在所述的盖体上设置有激光测距仪,在所述的充电站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通过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的激光测距仪相连接,在所述的盖体外壁上设置有读卡器,所述的读卡器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充电站上设置有显示器,所述的显示器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显示器上设置有电致变色玻璃,所述的控制器通过第二继电器与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的电源相连接,在所述的盖体上设置有观察孔,在所述的观察孔内侧设置有操作门,在所述的观察孔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的操作门两侧分别卡接在所述的滑槽内,在所述的操作门上端设置有第三推动装置,所述的第三推动装置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推动装置,所述的支撑杆包括外层杆体和设置在所述的外层杆体内侧的内层杆体,所述的第一推动装置位于所述的外层杆体内侧,所述的第一推动装置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内层杆体下端面上并能够推动所述的内层杆体上下移动,所述的充电站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内层杆体上端面上,在所述的定位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二推动装置,所述的连接板分别通过第二推动装置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推动装置和所述的第二推动装置分别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推动装置带动所述的连接板上移时所述的万向轮能够卡接在所述的定位孔内,在所述的外层杆体内壁上设置有数个定位凸缘,所述的定位凸缘沿所述的外层杆体内壁轴向排布,在所述的内层杆体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定位凸缘等间距的支撑卡扣,所述的支撑卡扣为金属片制成,所述的支撑卡扣中部向所述的外层杆体方向拱起,所述的支撑卡扣中部设置有预留孔,所述的内层杆体上下移动时所述的定位凸缘能够卡接在所述的预留孔内,在所述的盖体上设置有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盖体外侧设置有亮度传感器,所述的亮度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盖体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凸缘,在所述的盖体上方设置有光伏板,所述的光伏板通过转化电路与设置在所述的充电站内的蓄电池相连接,所述的蓄电池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在所述的盖体上方设置有保护板,所述的保护板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的固定凸缘上,所述的光伏板位于所述的保护板与所述的盖体上端面之间,在所述的充电站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在所述的转轴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与所述的从动齿轮相啮合。

在使用时,利用万向轮结构,将整体结构移动到适当范围,利用锁紧装置将万向轮锁紧,使电动车位于激光测距仪能够测量的范围内,启动第一推动装置,推动内层杆体上下移动,使激光测距仪与电动车可测量部位位于等高度,此时启动第二推动装置,使第二推动装置带动设置在万向轮上方的连接板上移,直到万向轮的下端面与底座的下端面等高,使底座贴合在地面上,连接电动车和充电站,进行充电。在亮度传感器检测到亮度达到设定值范围时,启动驱动电机,推动保护板转动,使光伏板上方无遮挡,由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转化电路转化之后,由蓄电池存储电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充电站设置在盖体内侧,能够对充电站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充电站不容易损坏,同时设置操作门,能够将显示器设置在操作门内侧,在需要时,利用控制器驱动第三推动装置推动操作门启闭,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对操作门设置锁闭结构,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充电插孔设置在盖体下方,在使用时,充电站不容易损坏,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液压装置作为第一推动装置、第二推动装置和第三推动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充电站底部设置底座结构,并通过设置万向轮,能够方便移动增体结构,可以方便的将充电站置于电动车放置的位置,方便移动,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底座下方设置有定位孔,使得在将本实用新型置于制定位置时,可以通过第二推动装置推动万向轮,使万向轮置于定位孔内,从而使的底座下端面接触地面,使底座不会发生移动,同时,通过采用定位孔结构,能够对第二推动装置进行支撑,避免在通过万向轮移动本实用新型时使第二推动装置受到过大的径向力,能够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激光测距仪,可以将电动车置于激光测距仪测距范围内,用于监控电动车的位置,当电动车被移动时,可以通过连接在控制器上的报警器进行报警,从而使得电动车出现被盗时,能够及时提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升降的支撑杆体,在需要时,通过第一推动装置推动内层杆体上升,从而使得充电站的高度可以方便的调节,从而在用于给不同高度的电动车进行充电时,能够方便的调整激光测距仪的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电动车的监控,同时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充电站重量较重时,第一推动装置发生下移导致监控失效,采用了定位凸缘与支撑卡扣相配合的方式,实现对内层杆体的固定,从而使内层杆体与外层杆体的相对位置得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显示器上设置电致变色玻璃,通过控制电致变色玻璃通电变色,使充电时,采用读卡器读取信息之后,才使电致变色玻璃呈透明状态,此时才能够显示器显示数据,使得使用过程中,仅有使用相应卡片时才能够观察数据和充电进度,从而使得非工作人员或使用人员不能了解充电信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光伏板,能够利用设置在充电站上的亮度传感器检测亮度,在达到亮度范围时启动光伏板发电,从而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由于光伏板容易损坏,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保护板,使亮度达到设定范围时才开启保护板,从而在不使用光伏发电时,能够利用保护板保护光伏板,由于采用驱动电机进行驱动,使得可以通过控制器集中控制保护板的启闭,使整体结构联动性更好,智能性更高。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光伏板的固定,优选地,在所述的光伏板边缘设置有保护框体117,所述的保护框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盖体上端面上。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观察孔内侧设置有用于锁闭所述的操作门的电子锁,在所述的控制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的电子锁启闭的第三继电器。在需要时,可以通过电子锁使操作门封闭,使得显示器完全位于操作门内侧,使其更加安全。

为了使内层杆体和外层杆体连接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定位凸缘为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外层杆体内壁上的至少2排,所述的支撑卡扣与所述的定位凸缘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