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34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大巴车型一般长6至18米,由于其长度范围较大且受不同冷量的要求,空调结构设计方案各异。对于冷量较小的空调,一般采用左中右三部分结构放置,即左右两边为蒸发侧,中间部分为冷凝侧,压缩机腔和控制器腔前后排布,冷凝器一般水平放置,即隔板支架为竖直放置,外部空气为竖直进风。

而对于冷量较大的空调,一般采用前中后三部分结构放置,既冷凝侧与蒸发侧是前后放置,压缩机腔及控制器腔放置中间部分或前后部分,冷凝器水平斜放,上下结构进出风。

对于水平放置的冷凝器结构,进风风道垂直布置,即外部空气竖直自上而下进风,该方案缺点为进风风量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很容易导致冷凝器底部风量积压,顶部风量小,导致冷凝器迎风面风量分布不均,故而不能使冷凝器充分换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类似于大巴空调的空调系统冷凝器散热不充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壳体、冷凝器以及进风导板。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冷凝器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空调系统还包括进风导板,进风导板对应于冷凝器设置在壳体内的进风口处,进风导板相对于冷凝器倾斜设置,且进风导板的导风面朝向进风口,导风面与冷凝器之间形成与进风口连通的渐缩式风道。

进一步地,冷凝器在壳体内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冷凝器朝向进风导板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进风导板为平板。

进一步地,进风导板为曲面型板。

进一步地,进风导板为流线型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扩口部和聚拢部,扩口部靠近进风口并位于冷凝器的顶部位置处,聚拢部远离进风口并位于冷凝器的底部位置处。

进一步地,进风导板还包括过渡部,过渡部连接在扩口部和聚拢部之间。

进一步地,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出风口处设置有冷凝风机。

进一步地,冷凝器、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进风导板均为两个,且沿壳体的中心面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冷凝器设置在壳体内的中部,各进风导板设置在对应冷凝器的远离壳体的外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用时,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风会被进风导板导向至冷凝器处。由于进风导板倾斜设置且进风导板的导风面朝向进风口,会在进风导板和冷凝器之间形成渐缩式风道,该风道可以增大冷凝器靠近进风口处的风量,使风量更具导向性,并使流经冷凝器的风量均匀。这样,可以减少了远离进风口处的壳体底部的无效风量积压,有效增强冷凝器顶部的风量,使冷凝器进风面的进风量均匀,有效风量提高了换热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空调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20、冷凝器;30、进风口;40、出风口;41、冷凝风机;50、进风导板;51、扩口部;52、聚拢部;53、过渡部;60、蒸发器;70、蒸发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该空调系统包括壳体10、冷凝器20以及进风导板50。壳体10具有进风口30和出风口40,冷凝器20设置在壳体10内并位于进风口30和出风口40之间。空调系统还包括进风导板50,进风导板50对应于冷凝器20设置在壳体10内的进风口30处,进风导板50相对于冷凝器20倾斜设置,且进风导板50的导风面朝向进风口30,导风面与冷凝器之间形成与进风口30连通的渐缩式风道。使用时,从进风口30进入壳体10内的风会被进风导板50导向至冷凝器20处。由于进风导板50倾斜设置且进风导板50的导风面朝向进风口30,会在进风导板50和冷凝器20之间形成渐缩式风道,该风道可以增大冷凝器20靠近进风口30处的风量,使风量更具导向性,并使流经冷凝器20的风量均匀。这样,可以减少了远离进风口30处的壳体10底部的无效风量积压,有效增强冷凝器20顶部的风量,使冷凝器20进风面的进风量均匀,有效风量提高了换热效率。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可选的,冷凝器20在壳体10内倾斜设置。冷凝器20倾斜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小大巴车空调器结构的竖向体积,另一方面冷凝器20可以与进风导板50配合形成渐缩式风道,以让从进风口30进入的风量可以均匀地通过冷凝器20,提高冷凝器20的换热效率。可选的,冷凝器20朝向进风导板50倾斜设置,这样可以减小冷凝器20与进风导板50之间的夹角,有效的地进风进行导向和均匀。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进风口30和出风口40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并分别位于冷凝器20的两侧。外部需要换热的风从壳体10顶部的进风口30进入,再从冷凝器20一侧穿到另一侧,然后从壳体10顶部的出风口40吹出。可选的,如图2所示,在出风口40处设置有冷凝风机41,冷凝风机41从壳体10内向出风口40外排风。在冷凝器20的左侧形成冷凝器腔,在冷凝器20的右侧和进风导板50之间形成进风腔。冷凝风机41从壳体10内向出风口40外排风,在冷凝器腔内形成负压,腔内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故外界新风通过会通过进风口30进入进风腔,再通过冷凝器20换热进入冷凝器腔内,最后被冷凝风机41排出出风口40,送出空调外部,完成冷凝部分的空气循环,同时完成冷凝器部分的空气换热。在外界新风从进风口30进入进风腔的过程中,新风会被进风导板50与冷凝器20之间形成的三角形渐缩式风道挤压,将底部较大风量向上挤压,将风量按三角形分布逐渐送至顶部,使得进入冷凝器20右侧面的进风量上下均匀。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冷凝器20、进风口30、出风口40以及进风导板50均为两个,且沿壳体10的中心面对称设置。可选的,两个冷凝器20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中部,两个进风导板50分别设置在两个冷凝器20的两侧。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冷凝器20呈V字型结构排布,左右两部分呈中心对称分布。V字型结构排布的冷凝器20中间设置有冷凝风机41及出风口40,冷凝器20向两侧展开,在冷凝器20两侧分别是呈三角形形状的渐缩式外循进风腔。可选的,冷凝器20与进风导板50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至20°。

另外,实施例一的空调系统还包括蒸发器60和与蒸发器60相连接的蒸发风机70,蒸发器60和蒸发风机70也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壳体10的两侧并位于进风导板50的外部。在两个进风导板50之间形成冷凝器腔,对外部空气(空气外循环)放热。在两个进风导板50之外形成蒸发器腔,即进风导板50以外部分主要进行蒸发器对大巴内部空气(空气内循环)吸热。

可选的,如图2所示,实施例一中的进风导板50为平板,新风从进风口30进入后直接通过进风导板50导风至冷凝器20处。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种实施例二,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相比,区别仅在于进风导板50的形状是不同的。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进风导板50为曲面型板,曲面型板的进风导板50导风更为顺畅。

可选的,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进风导板50为流线型板,包括相互连接的扩口部51和聚拢部52。扩口部51靠近进风口30并位于冷凝器20的顶部位置处,聚拢部52远离进风口30并位于冷凝器20的底部位置处。扩口部51的设置便于接收从进风口30进入的新风,而聚拢部52则可以将剩余的新风全部聚拢通过冷凝器20的底部。

优选的,如图3所示,进风导板50还包括过渡部53,过渡部53连接在扩口部51和聚拢部52之间。通过过渡部53的过渡,新风可以更为顺畅的通过进风导板50进入冷凝器2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空调系统可以应用于大巴车,也可以应用于列车等大型车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