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0308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控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阳光对车辆的照射会导致车内温度升高,现有技术是通过空调来调节车内的温度,但是空调调温会加大车辆能耗,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持续处在空调环境下还容易造成驾驶员和车内乘客身体的不适。因此,提出一种节约能耗并且用户体验较好的方式来调节车内的温度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载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电控玻璃的透光率来改变射入车内的光线,进而调节车内温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测温装置、第二测温装置、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电源和电控玻璃,所述第一测温装置安装于车辆的外侧,所述第二测温装置安装于所述车辆的内侧,所述第一测温装置和所述第二测温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控玻璃的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根据所述第一测温装置和第二测温装置的检测结果生成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所述电源的电压调节信号,所述电压调节信号控制所述电源向所述电控玻璃输出对应的电压信号从而控制所述电控玻璃的透光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温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测温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温装置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二测温装置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玻璃包括所述车辆的前挡玻璃、后挡玻璃、前座左侧玻璃、前座右侧玻璃、后座左侧玻璃和/或后座右侧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器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器集成在所述车辆的中央控制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集成在所述车辆的蓄电池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根据第一测温装置和第二测温装置的监测结果进行处理得到电压调节信号,电压调节信号控制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而控制电控玻璃的透光率,通过透过车辆的光线来改变车内的温度,实现了对车内温度的调节,减少了能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车载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车载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实施例中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示例,这些示例仅作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所用,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同时,这些示例的具体数值会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装置或者组件的参数不同而不同。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控制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用于实现实时调节玻璃的透光率,改善车内温度。本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测温装置110、第二测温装置120、第一控制器130、第二控制器140、电源150和电控玻璃160。

其中,第一测温装置110安装于车辆的外侧,第二测温装置120安装于所述车辆的内侧,第一测温装置110和第二测温装置12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器130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控制器130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140的输入端相连,电源150的输出端与电控玻璃160的电源端相连,第二控制器140的输出端与电源150的控制端相连,第一控制器130分别根据第一测温装置110和第二测温装置120的检测结果生成控制信号,第二控制器140根据控制信号生成电源150的电压调节信号,电压调节信号控制电源150向电控玻璃160输出对应的电压信号从而控制电控玻璃160的透光率。

具体的,第一测温装置110安装于车辆的外侧,用于测量车外环境温度,第二测温装置120安装于车辆的内侧,用于测量车内的温度。驾驶员可以根据个人对温度的敏感和适应程度,并根据当前的空调设定,实现设定一个车内温度的预设阈值,在该阈值范围内,即能满足驾驶员的需求,使驾驶员能够舒适驾驶。

第一测温装置110和第二测温装置120分别用于实时检测车外和车内的温度,当监测到车内的温度值高于/低于该预设阈值时,第一控制器130分别根据第一测温装置110和第二测温装置120的检测结果生成控制信号,第二控制器140根据控制信号生成电源150的电压调节信号,电压调节信号控制电源150向电控玻璃160输出对应的电压信号从而控制电控玻璃160的透光率,透入到车内的光线发生了改变,此时结合空调的设定,由于光照对温度的影响不是实时的,当进入车内的光线发生变化时车内温度并不能立即发生变化,存在着一个时间延迟,此延迟时间记为T,延时时间T和当前车内的温度和透光率的改变量都相关。经过延迟时间T后,车内的温度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当车内的温度调节到预设阈值范围内,即满足驾驶员对温度的需求。

优选的,第一测温装置110为温度传感器,第二测温装置120为温度传感器。具体的,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车辆的外侧和车辆的内侧,用来采集车辆外部环境的温度和车内的温度,并将采集到的温度结果分别传送至第一控制器110,用于第一控制器110的信号转换。

优选的,第一测温装置110至少为一个,第二测温装置120至少为一个。具体的,车辆外部安装多个第一测温装置110车辆内部安装多个第二测光装置120,实时采集车外的环境的温度和车内的温度,多部位测量使测量结果更接近于外界环境的真实温度和车内的温度,提高控制的准确度。

优选的,电控玻璃160包括车辆的前挡玻璃、后挡玻璃、前座左侧玻璃、前座右侧玻璃、后座左侧玻璃和/或后座右侧玻璃。具体的,驾驶员在驾驶室中,车辆的前挡玻璃、后挡玻璃、前座左侧玻璃、前座右侧玻璃、后座左侧玻璃和/或后座右侧玻璃均有光入射,将其应用为电控玻璃,实现了对车辆多处温度的检测和透光率的改善,进而调节车内的温度。

电控玻璃相比于普通玻璃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控玻璃可以调节透明度,电控玻璃可以由调光液晶膜(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附着于玻璃薄膜的基础上,根据PDLC上所通过的电流状态的改变随光线、温度变化来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其原理为:PDLC中的液晶分子在自由状态时指向无序排列,使入射光处于强烈光散射状态,即不透明状态。施加电场后,液晶分子呈有序排列,允许入射光通过,即透明状态。电控玻璃将PDLC复合在两层玻璃之中制成,电控玻璃从不透明状态到透明状态只需大约1000分之一秒,从透明到不透明只需约100分之一秒。

优选的,第二控制器140至少为一个。具体的,第二控制器140的输入端与第一控制器130的输出端相连,第二控制器140的输出端与电源150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根据第一控制器130输出的控制信号生成电源150的电压调节信号,每个第一测温装置110和第二测温装置120上分别安装一个第二控制器140,多个第二控制器140的使用,实现了对第一测温装置110和第二测温装置120的分别控制,增强了温度控制效果。

优选的,第一控制器130集成在车辆的中央控制器中。具体的,中央控制器用来控制车身相关的电子或电气零部件,实现了中控门锁控制和外部灯光及室内灯光的控制、雨刷红纸、安全锁车与防盗报警、车窗控制、故障监测与保护等控制。第一控制器130的输入端与第一测温装置110和第二测温装置120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第一测温装置110和第二测温装置120的检测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输入到第二控制器140。

优选的,电源150集成在车辆的蓄电池中。具体的,电源150与第二控制器140的输出端和电控玻璃160相连,用于根据第二控制器140输出的电压调节信号调节电控玻璃160的透光率,进而实现了车内光亮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控制器130和第二控制器140对第一测光装置110和第二测温装置120的温度检测信号进行控制并生成电压调节信号,电压调节信号控制电源150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而控制并调节电控玻璃160的透光率,从而改善外界环境进入车辆内的光线,进而对车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实现了驾驶员根据个人需求对车内温度进行调节的效果,减少了车辆能耗。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