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3658阅读:10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碰撞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在受到侧撞时,车门容易受到变形,如果车门变形过大,车门向车内空间入侵量过多,就会严重威胁到司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并且,在侧面碰撞过程中,有些车型的左后车门在碰撞过程中会出现车门开启现象,车门开启在碰撞法规要求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通过对碰撞的结果分析,车门开启原因为:由于车门外板侵入变形较大,门把手向下及向内的变形增大,从而产生车门开启的动作;而车门变形量大的主要原因为后车门防撞梁与车门内板的安装支架的结构支撑强度不够,导致车门内板向Y向侵入,最终带动门把手存在开启动作,车门开启。因此,作为连接车门防撞梁与车门内板的支架强度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在发生碰撞时车门开启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板状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向下翻折且呈板状的支撑部一和支撑部二,所述安装部上具有焊接翻边一,所述支撑部一和支撑部二的底部均具有焊接翻边二,所述支撑部一和支撑部二的外侧均具有焊接翻边三。

本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通过设计用于与汽车的车门内板焊接固定的焊接翻边一、焊接翻边二和焊接翻边三,也就是说,安装支架和车门内板的搭接有五处,从而提高了安装支架与车门内板的连接强度,能够减少侧碰时车门防撞梁的侵入量,进而降低车门外板的变形量,避免了车门把手在碰撞过程中完成开启动作;因此,通过以上对安装支架结构的改进,有效降低了在发生碰撞时车门开启的风险。

在上述的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中,所述支撑部一和支撑部二的内侧均具有焊接翻边四,两个所述焊接翻边四相互焊接在一起。通过设计焊接翻边四,使得安装支架本身能够形成一个腔体结构,当其固定在车门内板上时,能够与车门内板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结构,从而提高了安装支架的支撑强度,有利于减少车门外板发生侧碰时的变形量,进而避免车门把手在碰撞过程中完成开启动作,进一步降低了碰撞时车门开启的风险。

在上述的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中,所述焊接翻边二和焊接翻边三上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焊点。通过以上合理增加焊点数量,进一步提高安装支架的连接强度,有利于降低碰撞时车门开启的风险。

在上述的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中,所述安装部上具有向内凹陷并用于安装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槽。安装槽设计形状与车门防撞梁的形状相适配,车门防撞梁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安装槽上。

在上述的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中,所述焊接翻边一上具有四个焊点。通过以上设计,进一步提高安装支架的连接强度,有利于降低碰撞时车门开启的风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安装支架通过增加焊接翻边和焊点数量以及将自身设计为腔体结构,从而增强了安装支架的连接强度和对车门防撞梁的支撑强度,可以有效地支撑车门防撞梁,减少车门防撞梁及车门外板的Y向变形量,降低碰撞时车门开启的风险;2、本安装支架的工艺成型简单,焊接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安装支架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安装支架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安装支架安装到车门内板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部;2、支撑部一;3、支撑部二;4、焊接翻边一;5、焊接翻边二;6、焊接翻边三;7、焊接翻边四;8、焊点;9、安装槽;10、车门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包括安装部1、支撑部一2、支撑部二3、焊接翻边一4、焊接翻边二5、焊接翻边三6、焊接翻边四7、焊点8、安装槽9。

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汽车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支架包括板状的安装部1,安装部1上具有焊接翻边一4,焊接翻边一4上具有四个焊点8。安装部1上还具有向内凹陷并用于安装车门防撞梁的安装槽9。安装部1的两侧分别具有向下翻折且呈板状的支撑部一2和支撑部二3,支撑部一2和支撑部二3的底部均具有焊接翻边二5,支撑部一2和支撑部二3的外侧均具有焊接翻边三6。支撑部一2和支撑部二3的内侧均具有焊接翻边四7,两个焊接翻边四7相互焊接在一起。焊接翻边二5和焊接翻边三6上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焊点8。

如图3所示,本安装支架通过上述焊接翻边一4、焊接翻边二5和焊接翻边三6焊接固定在车门内板10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安装部1、支撑部一2、支撑部二3、焊接翻边一4、焊接翻边二5、焊接翻边三6、焊接翻边四7、焊点8、安装槽9、车门内板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