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弹簧释放式防劫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5407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压缩弹簧释放式防劫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出租车的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以压缩弹簧蓄能再释放作为传动机构总成动力源的用于防护驾驶员遭受车内人员袭击的压缩弹簧释放式防劫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出租车的安全保护装置一般都是采用声光报警或车内安装隔离护栏等方式,将驾驶员与乘客分离对驾驶员进行保护。但是,针对劫持事件发生的案例分析,驾驶员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副驾驶座位的各种利刃或后座客位的套索套等作案工具。当劫持发生时,偏僻、荒野的声光报警,对警力亦是鞭长莫及,而劫车、伤人、杀人事件时有发生。至今汽车生产企业也没有制造能够防劫持的汽车。

本申请人曾针对上述问题,先后设计出专利公布号为CN102862542A的“轿车用防劫持装置”,公开的技术方案是由电机和带有输出齿轮的减速机驱动的带有传动螺母和传动齿轮的传动螺杆构成的。在相啮合的输出齿轮和传动齿轮的驱动下,带动传动螺母沿传动螺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使传动螺母带动上、下主支撑杆伸展,将上梁总成举升使座垫与座椅的靠背形成倾斜夹角,对劫持歹徒进行有效地制约。因传动机构总成结构比较复杂,传动效率较低,特别是当其恢复原始状态时,操作不太方便,故又设计公布号为CN103129503A的“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该技术方案对传动机构总成进行了改进,采用套管、滑块和传动绳及主、从动轮组成的牵引组件,以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牵引传动绳带动滑块沿套管导向滑槽移动,使上、下主支撑杆伸展,带动上梁总成举升使座垫与座椅的靠背形成倾斜夹角。会产生偏载,将导致上梁总成失衡,造成举升不稳。以及在此基础上改进的专利公布号为CN103303243的“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 将原大功率电机改为不超过原功率总额的两个小功率电机,取消了原与上横梁铰接的副支撑杆,同时也取消了固定在下横梁上的固定支撑上梁总成的带有支撑槽牙的滑道,通过对称布置的两组小功率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替代。上述结构设计合理,可以达到防劫持的目的,但因其驱动结构需要采用电机为动力源,受蓄电池固定容量及与其相匹配电机选型的限制,故给该装置的安装和应用带来一定的难度。专利公告号为CN204821452U的“压缩弹簧释放式防劫持装置”,包括固定在车内座椅底部的上横梁总成、固定在车底盘的下横梁总成以及采用通过压缩弹簧蓄能再释放的弹簧释放总成作为动力源的传动机构总成,替代了现有技术以电机为传动机构总成的动力源的技术方案,弹簧释放蓄能带动上承压座向上弹出,使与上承压座铰接在一起的上横梁总成平衡举升,较好地解决了现有防劫持装置作为动力源的电机选型难、传动组件多致使整机重量偏高、增加油耗等问题。

由于上述专利弹簧释放总成的上承压座与上横梁总成铰接在一起,下承压座组装在下横梁总成上,所以采用的结构是解除已被压缩在上、下承压座之间的弹簧释放总成的弹簧的约束,弹簧释放蓄能带动上承压座向上弹出,使与上承压座铰接在一起的上横梁总成平衡举升。但是,随着国家汽车行业的科技进步,为了使车内座椅下的结构更趋于合理,缩减了车内后排或副驾驶的座椅底部的上、下横梁总成之间的空腔,因此,该“压缩弹簧释放式防劫持装置”结构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满足汽车生产企业科技进步的要求,必须对现有防劫持装置的结构进行适应性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弹簧释放式防劫持装置,解决了现有防劫持装置的结构无法满足汽车生产企业科技进步的要求,应用受到限制等问题,其与同类产品相比,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充分利用现有空间,防护启动快捷,使用安全、可靠,进一步提高防劫持性能,增强驾驶员出乘的底气和自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压缩弹簧释放式防劫持装置包括固定在车底盘上的底板座,组装在底板座上的作为动力源的压缩弹簧释放式总成及传动机构总成,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压缩弹簧释放总成是由释放装置和驱动装置构成的;释放装置的装有压缩弹簧张紧的承压座的套筒立放组装在副驾驶座椅的底板座上,承压座通过固定有旋转凸轮和导线轮的凸轮轴约束在套筒内,套筒底部的下铰链连接套以销轴与铰链组的活动链板端铰接,铰链组的固定链板端与底板座连接在一起,铰链组活动链板端在套筒带动下伸拉至设定极限位置,座椅的前后移动即刻停止,套筒顶部的上铰链连接套以销轴与固定在副驾驶座椅底面的承压座支撑板的上铰链连接座铰接,使承压座支撑板绕销轴随着座椅同步翻转;驱动装置的微电机固定在副驾驶座椅底部的车底盘上,微电机轴与传动机构总成的释放拉杆尾端的闸线和缠绕在凸轮轴的导线轮上的闸线相连接,微电机轴转动牵动闸线驱动释放拉杆移动和驱动导线轮转动,使释放拉杆沿拉杆架长度方向移动退出拉杆定位板通孔,解除对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副驾驶座椅底部滑道内固定夹板的拉杆架的约束,同时使固定在凸轮轴上的旋转凸轮相对固定凸轮绕轴转动,凸轮轴沿轴向移动解除承压座对压缩弹簧的约束,承压座在弹簧释放蓄能作用带动下沿套筒的轴向弹出,驱动副驾驶座椅绕翻转轴转动靠背向后倾斜;固定在副驾驶座椅上的承压座支撑板随着座椅翻转的同时,带动释放装置整体移动,使铰链组活动链板端伸拉至设定极限位置,座椅靠背向后倾斜到设定角度。

所述传动机构总成包括固定在底板座两侧的座椅底座,分别固定在座椅底座上的拉杆定位板,通过释放拉杆与拉杆定位板组装在一起的拉杆架,铰接在座椅底座上的带有轴座的翻转轴;利用拉杆弹簧组装在拉杆架上的释放拉杆的头端插接在拉杆定位板通孔内,固定在释放拉杆尾端的闸线与微电机轴相连接,拉杆架与放置在副驾驶座椅底部滑道内的固定夹板利用紧固螺栓连接在一起,翻转轴的轴座放置在副驾驶座椅底部滑道内利用紧固螺栓与翻转轴连接固定,释放拉杆的头端退出拉杆定位板通孔解除对拉杆架的约束时,固定在副驾驶座椅底部与滑道相配合的滑套随着副驾驶座椅绕翻转轴同时转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由于本实用新型首先是把技术成熟的通过压缩弹簧蓄能再释放的压缩弹簧释放总成的基本结构改进后,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传动机构总成的动力源的,所以保持了本申请人在先专利(公告号为CN204821452U)中压缩弹簧释放总成的结构特点,即不需要繁多的机械部件,不用担心因电机功率小带动不起来必须增加电机的问题,更不会发生因电瓶电力不够用导致装置失灵的尴尬。因压缩弹簧释放总成释放装置的装有压缩弹簧张紧的承压座的套筒立放固定在副驾驶座椅的底板座上,套筒通过上、下铰链连接套分别与铰链组、固定在副驾驶座椅底面的承压座支撑板铰接,故其与同类产品相比,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具体来说就是,当驱动装置的微电机轴转动牵动闸线,解除对连接在副驾驶座椅底部的二个拉杆架的约束,同时解除承压座对压缩弹簧的约束,承压座在弹簧释放蓄能作用带动下沿套筒的轴向弹出的同时,铰链组在套筒带动下伸拉至设定极限位置,承压座支撑板随着座椅同步翻转的同时,驱动副驾驶座椅绕翻转轴转动靠背向后倾斜到设定角度,此刻,座椅倾斜仰翻形成的角度封堵了车门和开门的手扣,车内的狭小空间困住歹徒,使驾驶员有充分时间做出抉择。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启动快捷,使用安全、可靠,进一步提高防劫持性能,增强驾驶员出乘的底气和自信。在此基础上用户也可自行将声光、GPS系统的电路集成联接,与微电机一起同时启动,对出乘的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因此,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防劫持装置的结构无法满足汽车生产企业科技进步的要求,应用受到限制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铰链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压缩弹簧释放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图6的俯视图;

图9是承压座支撑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1拉杆定位板、2上铰链连接座、3活动链板、4固定链板、5套筒、6承压座、7固定凸轮、8旋转凸轮、9复位弹簧、10限位杆、11导线轮、12开关固定架、13行程开关、14座椅底座、15定位卡、16微电机、17电机固定卡、18定位架、19底板座、20轴座、21释放拉杆、22固定夹板、23拉杆架、24翻转轴、25承压座支撑板、26凸轮架、27凸轮轴、28固定支架、29拉杆弹簧、30压缩弹簧、31下铰链连接套、32上铰链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10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本申请人在先专利(公告号为CN204821452U)中的通过压缩弹簧蓄能再释放的压缩弹簧释放总成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该压缩弹簧释放式防劫持装置包括固定在车底盘上的底板座19,组装在底板座19上的作为动力源的压缩弹簧释放式总成及传动机构总成等件。其中压缩弹簧释放总成是由释放装置和驱动装置构成的。

释放装置包括行程开关13、固定有旋转凸轮8和导线轮11的凸轮轴27、凸轮架26、固定闸线和闸线套的固定支架28、固定凸轮7、承压座6、压缩弹簧30和套筒5等件。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固定卡17、微电机16、固定闸线和闸线套的定位架18和定位卡15等件。铰链组由固定链板4、活动链板3、承压座支撑板25、上铰链连接座2以及销轴等件构成。设定极限位置由限位杆10、行程开关13和开关固定架12等件构成。

释放装置的装有压缩弹簧30张紧的承压座6的套筒5立放组装在副驾驶座椅的底板座19上。承压座6通过固定有旋转凸轮8和导线轮11的凸轮轴27约束在套筒5内。套筒5底部的下铰链连接套31以销轴与铰链组的活动链板3端铰接, 活动链板3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在车辆正常行驶运行中,铰链组的活动链板3处于折合状态,向后调整长度以铰链组活动链板3的伸拉长度为准,一般不会全部展开达到设定极限位置。铰链组的固定链板4端与底板座19连接在一起,铰链组活动链板3端在套筒5带动下伸拉至设定极限位置,当铰链组全部展开时,座椅的前后移动就会即刻停止。套筒5顶部的上铰链连接套32以销轴与固定在副驾驶座椅底面(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承压座支撑板25的上铰链连接座2铰接,使承压座支撑板25绕销轴随着座椅同步翻转。

驱动装置的微电机16固定在副驾驶座椅底部的车底盘上,微电机16轴与传动机构总成的释放拉杆21尾端的闸线和缠绕在凸轮轴27的导线轮11上的闸线分别利用定位架18和定位卡15相连接。

微电机16轴转动牵动闸线驱动释放拉杆21移动和驱动导线轮11转动,使释放拉杆21沿拉杆架23长度方向移动退出拉杆定位板1通孔,解除对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副驾驶座椅底部滑道内固定夹板22的拉杆架23的约束,同时使固定在凸轮轴27上的旋转凸轮8相对固定凸轮7绕轴转动。凸轮轴27沿轴向移动解除承压座6对压缩弹簧30的约束,承压座6在弹簧释放蓄能作用带动下沿套筒5的轴向弹出,驱动副驾驶座椅绕翻转轴24转动靠背向后倾斜。固定在副驾驶座椅上的承压座支撑板25随着座椅翻转的同时,带动释放装置整体移动,使铰链组活动链板4端伸拉至设定极限位置,座椅靠背向后倾斜到设定角度。

传动机构总成包括固定在底板座19两侧的座椅底座14,分别固定在座椅底座14上的拉杆定位板1,通过释放拉杆21与拉杆定位板1组装在一起的拉杆架23,铰接在座椅底座14上的带有轴座20的翻转轴24等件。其中利用拉杆弹簧29组装在拉杆架23上的释放拉杆21的头端插接在拉杆定位板1通孔内,对拉杆架23进行约束。固定在释放拉杆21尾端的闸线与微电机16轴相连接。拉杆架23与放置在副驾驶座椅底部滑道内的固定夹板22利用紧固螺栓连接在一起,翻转轴24的轴座20放置在副驾驶座椅底部滑道内利用紧固螺栓与翻转轴24连接固定。释放拉杆21的头端退出拉杆定位板1通孔解除对拉杆架23的约束时,固定在副驾驶座椅底部与滑道相配合的滑套随着副驾驶座椅绕翻转轴24同时转动。

启动微电机16牵引固定在导线轮11、释放拉杆21的闸线同步移动,三根闸线均锁绕在微电机16同一轴上,按所牵引的各闸线同步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轴径,以达到同时驱动的目的。使组装在拉杆架23上的释放拉杆21从拉杆定位板1通孔内退出,同时驱动固定在凸轮轴27上的旋转凸轮8相对固定凸轮7绕轴转动。与此同时,导线轮11前端碰触断电行程开关13,微电机16停止转动。凸轮轴27同时沿轴向移动退出承压座6对压缩弹簧30的约束,压缩弹簧30释放蓄能带动承压座6向上弹出,带动了套筒5的铰链组展开伸拉至设定极限位置。使套筒5随着移动,展开的铰链组不能回复,而固定在新的支撑点位置,相当于加长了压缩弹簧30释放的支撑高度,解决了座椅下方与底盘之间的空间过小,不能设置更高些的压缩弹簧30等应用受限的难题。使与承压座6铰接在一起的承压座支撑板25向上举升,座椅达到设定高度与角度。因座椅被撑起形成的角度,封堵了车门和开门的手扣,使歹徒身体仰翻,歹徒行动受限,驾驶员有时间采取反制措施。

在车辆正常行驶运行中,座椅的前后调整不能让铰链组拉成平直状态,应保证其有一些“驼峰”,否则伸拉至设定极限位置,座椅的前后移动即刻停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