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感应上锁的快递配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7561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感应上锁的快递配送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递配送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感应上锁的快递配送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不断消除,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活动愈加活跃,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趋于高效率和快节奏,时间价值越来越重要,大量的样品、单证、商务函件、资料的快速传递需求,为函件快递业者提供了大量的货源。

传统的快递配送车采用的还是机械锁,对于需要来回跑动的快递员来说,来来回回的开门和锁门繁琐耽误工作效率,并且在忙碌的时候甚至会忘记将车门上锁,导致驾驶者的财产遭到损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感应上锁的快递配送车,具备电磁锁可以自动根据驾驶者离开的位置将车门关闭,有效的防止了驾驶者忘记关门引起的问题,保证了快递配送车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感应上锁的快递配送车,包括车厢、车顶支架、车厢门、轮胎、驾驶舱、可视窗、后视镜、驾驶门和电磁锁,所述车厢上侧通过螺栓连接车顶支架,所述车厢一侧通过页合连接车厢门,所述车厢下侧设有轮胎,所述车厢远离车厢门的一端设有驾驶舱,所述驾驶舱表面上通过嵌入式连接可视窗,所述可视窗一侧设有后视镜,所述可视窗远离后视镜的一侧设有驾驶门,所述驾驶门上通过螺栓连接电磁锁,所述电磁锁一侧设有电磁底座。

优选的,所述电磁锁设有外部遥控装置,所述外部遥控装置内部设有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装置分为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射装置,所述外部遥控装置内部设有定位器。

优选的,所述驾驶舱内部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内部设有AVR微处理器,所述AVR微处理器采用 Atmega128 芯片,所述控制台内部同样设有无线装置。

优选的,所述电磁底座上同样设有磁条,所述磁条一侧设有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电磁锁内部并排设有两个磁条,所述电磁锁两侧设有螺纹孔,所述电磁锁内部灌注环氧树脂保护锁体,所述电磁锁通过电性连接控制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锁可以自动根据驾驶者离开的位置将车门关闭,有效的防止了驾驶者忘记关门引起的问题,保证了快递配送车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部遥控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电磁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电磁底座示意图。

图中:1—车厢;2—车顶支架;3—车厢门;4—轮胎;5—驾驶舱;6—可视窗;7—后视镜;8—驾驶门;9—电磁锁;10—电磁底座;11—外部遥控装置;12—无线装置;13—磁条;14—螺纹孔;15—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感应上锁的快递配送车,包括车厢1、车顶支架2、车厢门3、轮胎4、驾驶舱5、可视窗6、后视镜7、驾驶门8和电磁锁9,所述车厢1上侧通过螺栓连接车顶支架2,所述车厢1一侧通过页合连接车厢门3,所述车厢1下侧设有轮胎4,所述车厢1远离车厢门3的一端设有驾驶舱5,所述驾驶舱5表面上通过嵌入式连接可视窗6,所述可视窗6一侧设有后视镜7,所述可视窗6远离后视镜7的一侧设有驾驶门8,所述驾驶门8上通过螺栓连接电磁锁9,所述电磁锁9一侧设有电磁底座10。

所述电磁锁9设有外部遥控装置11,所述外部遥控装置11内部设有无线装置12,所述无线装置12分为无线接收装置和无线发射装置,所述外部遥控装置11内部设有定位器,所述驾驶舱5内部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内部设有AVR微处理器,所述AVR微处理器采用 Atmega128 芯片,所述控制台内部同样设有无线装置12,所述电磁底座10上同样设有磁条13,所述磁条13一侧设有连接块15,所述电磁锁9内部并排设有两个磁条13,所述电磁锁9两侧设有螺纹孔14,所述电磁锁9内部灌注环氧树脂保护锁体,所述电磁锁9通过电性连接控制台。

工作原理:在驾驶者携带外部遥控装置11远离快递配送车时,位于外部遥控装置11内部的定位器,会通过无线装置12中的无线发射装置将信号发射给AVR微处理器,由AVR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对电磁锁9进行供电,产生强力的吸引力,使电磁锁9与电磁底座10相连接,自动关闭驾驶门8,同时在驾驶者通过外部遥控装置11,遥控开启驾驶门8时,由无线装置12中的无线发射装置将信号发射给AVR微处理器,由AVR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对电磁锁9进行断电,减小吸引力,开启驾驶门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