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1811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救生浮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代步工具,作为一种价值较大的动产资源,其相应需要得到的保护也需要得到加强,达到防盗、防灾的程度。

近年来,由于灾害频发,特别是南方地区的暴雨天气较多,短时间内即可在地面聚集大量的雨水,对停在户外的汽车如家用轿车、越野车、面包车等非常容易产生淹没浸泡甚至是人身伤害的危险,汽车浸泡后对发动机及电控线路等进行损害,每次南方暴雨过后,由于转移不及时或者停放位置低洼,都有大量的汽车被水淹害,对汽车所有者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

针对上述状况,市面上出现一些防止汽车被水淹没的救生装置,其中一类救生装置是整体式的充气垫,将汽车置于充气垫上,在有水淹时将充气垫充气后汽车将整体浮于水面,但是整体式的救生装置只有一个整体的气囊,当遇到尖锐物体刺破气囊则整个救生装置失去作用,不能防刺破,同时需要多个人配合操作,操作不够简单快捷,耗费人力大,且不易折叠。

还有一类是分体式的气囊,使用时需要将多个气囊分别设置于车底并逐个充气,充气效率慢,携带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救生浮垫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救生装置不能防刺破,需要多个人配合操作,操作不够简单快捷,耗费人力大,且不易折叠或者使用时需要将多个气囊分别设置于车底并逐个充气,充气效率慢,携带不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救生浮垫装置,

包括在充气状态下用于支撑汽车前部的第一气囊部、用于支撑汽车后部的第二气囊部、以及用于支撑汽车中部的第三气囊部,所述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设置于第三气囊部的两侧面的中间并与所述第三气囊部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气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充气阀,所述第三气囊部与所述第一气囊部的内部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通气阀,所述第三气囊部与所述第二气囊部的内部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通气阀,充气时气流从所述第三气囊部经过所述单向通气阀分别流入所述第一气囊部及第二气囊部;所述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第三气囊部的末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阀;

所述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第三气囊部分别包括至少两个气囊柱,气囊柱充气后对应的气囊部的宽度与汽车相应部位的宽度相匹配,且气囊部的每个气囊柱超出车身10~50cm;

所述气囊柱采用pvc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气囊部并排设置有9个气囊柱,其中位于中间的一个气囊柱的一端设置有充气阀,其余气囊柱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排气阀;

所述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分别并排设置有6个气囊柱,6个气囊柱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排气阀;

所述第三气囊部的多个气囊柱之间内部连接处设置有两个单向通气阀,使得气流在第三气囊部从中间的气囊柱向两边的多个气囊柱逐个扩散,所述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的多个气囊柱与第三气囊部最外侧气囊柱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单向通气阀,使得气流从第三气囊部的两个最外侧气囊柱同步向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的多个气囊柱扩散。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通气阀包括进气管、套设于进气管一端外侧的止逆软管用于防止气体的回流;

所述排气阀包括与气囊柱接触的第一杯状阀体,第一杯状阀体内设置有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内穿设有第一阀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气囊部上设置的充气阀包括双层充气阀、高压充气阀、轮胎充气阀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双层充气阀包括与气囊柱接触的第二杯状阀体,第二杯状阀体内设置有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内穿设有筒状套管,套管内穿设有第二阀塞,套管底部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第二杯状阀体内还设置有止回挡板防止气流从充气阀向外扩散。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柱在充气状态下为中间为圆柱形,两端为半球形。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柱之间,单向通气阀、充气阀、排气阀与气囊柱之间的连接处均采用高周波电压加工进行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气囊部最外侧的两个气囊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反光提示的反光标识条,所述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的最外侧的两个气囊柱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反光提示的反光标识条;

所述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中间位置的两个气囊柱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拉力绳扣用于救生装置的牵引。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由于分别采用至少两个气囊柱设置成置于汽车底部的第一、第二、第三气囊部,中间的气囊部设置有充气阀,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与第三气囊部之间设置有单向通气阀,使得在暴雨天气等紧急情况下,利用外部的充气设备如电动充气泵、或轮胎加气泵等由设置于中部的充气阀快速从中间的第三气囊部同时向两边的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充气,使得汽车浮于水面,防止被水淹而导致财产损失,同时,由于气囊部采用多个气囊柱组成,即使某个气囊柱被刺破,整个汽车救生浮垫装置仍然能在其他气囊柱的作用下将汽车浮于水面,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气囊柱采用pvc材料,轻便易折叠,单人即可进行快速的展开和充气操作,简便快捷,同时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气流充气方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的单向通气阀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的排气阀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的排气阀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的充气阀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的双层充气阀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的双层充气阀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汽车救生浮垫装置,

包括在充气状态下用于支撑汽车前部的第一气囊部10、用于支撑汽车后部的第二气囊部20、以及用于支撑汽车中部的第三气囊部30,所述第一气囊部10、第二气囊部20设置于第三气囊部30的两侧面的中间并与所述第三气囊部30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气囊部30设置有至少一个充气阀40,充气阀可以设置多个或者多种,如利用电动充气工具的快速充气阀,或者利用汽车轮胎加气泵充气的轮胎充气阀,以及可以利用手动高压打气筒充气的高压充气阀等,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充气阀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充气阀,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几种;所述第三气囊部30与所述第一气囊部10的内部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通气阀50,单向通气阀50能防止气体的回流,使得气体只能从上一气囊部进入下一气囊部,而不能从下一气囊部返回上一气囊部,这样即使上一气囊部中出现破损漏气,也不会影响下一气囊部的充气状态,所述第三气囊部30与所述第二气囊部20的内部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单向通气阀50,充气时气流从所述第三气囊部30经过所述单向通气阀50分别流入所述第一气囊部10及第二气囊部20;所述第一气囊部10、第二气囊部20、第三气囊部30的末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阀60,当水淹灾情解除,不需要再对汽车使用救生浮垫装置时,排气阀能快速排空气囊内的气体,具体排气阀的数量可进行适应性设计。

所述第一气囊部10、第二气囊部20、第三气囊部30分别包括至少两个气囊柱7,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三气囊部并排设置有7个气囊柱,所述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分别并排设置有4个气囊柱,气囊柱7充气后对应的气囊部的宽度与汽车相应部位的宽度相匹配,使得充气后的第一、第二、第三气囊部与汽车底部贴合的宽度适应,使得汽车整体浮于气囊上,不与水接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气囊部的每个气囊柱7超出车身10~50cm,超出部分起到防撞的功能,当汽车在浮垫上飘动或者其他物体在水中飘向被救生浮垫装置支撑的汽车时,不会直接撞到汽车,而是撞在气囊柱的末端,起到保护汽车防撞伤的作用;

所述气囊柱7采用pvc材料制作,pvc材料轻便、易折叠易携带以及便于加工,实际应用中材料厚度和耐磨性能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计,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气囊柱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如橡胶、皮革等材料制作。

在使用过程中,单人即可将未充气折叠状态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置于将要被水淹的汽车底部,然后迅速展开,使得展开后的浮垫装置超过汽车的车底面,然后使用充气工具通过充气阀对救生浮垫装置的气囊柱进行快速充气,充满后盖紧充气阀即可,在不需要使用时,单人手动打开各气囊柱末端的排气阀,对整个救生浮垫装置快速排气,然后将该装置折叠后储藏即可。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快速,节省人力。

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气囊部并排设置有9个气囊柱7,其中位于中间的一个气囊柱的一端设置有充气阀40,其余气囊柱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排气阀60;

所述第一气囊部10和第二气囊部20分别并排设置有6个气囊柱7,6个气囊柱7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排气阀60,第三气囊部设置9个气囊柱、第一、第二气囊部分别设置6个气囊柱,一方面能加大救生装置的载荷,另一方面加强了救生装置的刺破适用能力,即使有几个单个的气囊柱被刺破,也能保证其支撑汽车浮于水面,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气囊柱还可以设置多个,如第三气囊部设置11个,第一、第二气囊部设置9个等;

气囊柱的末端都设置有排气阀能对救生浮垫装置进行快速排气,节省排气时间,排气时,只需手动打开排气阀即可;

所述第三气囊部30的多个气囊柱7之间内部连接处设置有两个单向通气阀50,使得气流在第三气囊部30从中间的气囊柱向两边的多个气囊柱逐个扩散,所述第一气囊部10、第二气囊部20的多个气囊柱7与第三气囊部30最外侧气囊柱7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单向通气阀50,使得气流从第三气囊部30的两个最外侧气囊柱同步向第一气囊部10和第二气囊部20的多个气囊柱7扩散,图5为气流扩散示意图,图5中的箭头为气流扩散方向,气流从中间的第三气囊部同时向两边的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扩散,比从第一气囊部或者第二气囊部作为充气起始位置充气的速度快。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中所示,所述单向通气阀50包括进气管51、套设于进气管51一端外侧的止逆软管52用于防止气体的回流,止逆软管在其内部气压下会打开,从而进气,在其外部的气体压力下处于闭合状态,从而防止气体的回流,这样上一个气囊柱被刺破,下一个气囊柱内的气体不会回流至上一个气囊柱;

如图7和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气阀60包括与气囊柱7接触的第一杯状阀体61,第一杯状阀体61内设置有第一排气管62,第一排气管内穿设有第一阀塞63,充气时,压紧第一阀塞即可防止气囊柱漏气,放气时,手动打开第一阀塞即可。

较佳的,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气囊部30上设置的充气阀40包括双层充气阀41、高压充气阀43、轮胎充气阀42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可以适用多种充气工具对救生浮垫装置进行充气,双层充气阀可以使用电动充气泵快速充气,轮胎充气阀可以使用汽车轮胎加气泵进行充气,高压充气阀可以使用高压气筒手动充气。

如图10和图1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双层充气阀41包括与气囊柱7接触的第二杯状阀体41-1,第二杯状阀体41-1内设置有第二排气管41-2,第二排气管41-1内穿设有筒状套管41-3,套管41-3内穿设有第二阀塞41-4,套管41-3底部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第二杯状阀体41-1内还设置有止回挡板41-5防止气流从充气阀向外扩散,双层充气阀提高了充气阀的密封性能,同时有效的防止在充气时气体的回流,提高充气效率,同时双层充气阀可以使用便携式家用电动充气泵进行快速充气,在3-5分钟内即可将整个救生浮垫装置充满气体,以适应于水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应对,解除汽车被水淹的危险。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气囊柱7在充气状态下中间为圆柱形,两端为半球形,圆柱形气囊便于加工制造,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气囊柱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如椭圆行、矩形、星形或者多种形状的结合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气囊柱7之间,单向通气阀50、充气阀40、排气阀60与气囊柱7之间的连接处90均采用高周波电压加工进行密封连接,高周波电压加工使得pvc材料部件之间连接牢固,气密性及精度高,同时接口美观。

更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三气囊部30最外侧的两个气囊柱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反光提示的反光标识条8,所述第一气囊部10和第二气囊部20的最外侧的两个气囊柱7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反光提示的反光标识条8,反光标识便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或者夜间起到提示作用,便于寻找救生浮垫装置及装置上的物体,在水灾等情况下,人或者物品也可以置于充气后的救生浮垫装置上起到救生的作用;

所述第一气囊部10和第二气囊部20中间位置的两个气囊柱7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拉力绳扣100用于救生装置的牵引,在水灾情况下,当有救援船只时,利用绳索通过拉力绳扣将救生浮垫装置和救援船只连接,即可对救生浮垫装置上的人和物进行运输解救,扩大了本发明实施例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的使用功能和使用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救生浮垫装置,由于分别采用至少两个气囊柱设置成置于汽车底部的第一、第二、第三气囊部,中间的气囊部设置有充气阀,第一气囊部、第二气囊部与第三气囊部之间设置有单向通气阀,使得在暴雨天气等紧急情况下,利用外部的充气设备如电动充气泵、或轮胎加气泵等由设置于中部的充气阀快速从中间的第三气囊部同时向两边的第一气囊部和第二气囊部充气,使得汽车浮于水面,防止被水淹而导致财产损失,同时,由于气囊部采用多个气囊柱组成,即使某个气囊柱被刺破,整个汽车救生浮垫装置仍然能在其他气囊柱的作用下将汽车浮于水面,提高了整个救生浮垫装置的救生可靠性和使用的稳定性,气囊柱采用pvc材料,轻便易折叠,单人可独自进行快速的展开和充气操作,大大提高了产品使用的便利性,节省人力,同时携带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