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及物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5140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及物流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物流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及物流车。



背景技术:

在物流配送领域,例如厢式货车,由于装货卸货方面的需求,单纯依靠人工搬运通常效率低下,因而通常会借助于一些辅助设备。目前国内安装在物流车上的用于装卸货物的辅助设备通常有:

例如:汽车尾板,但是国产尾板却存在种种问题,首先,在安全可靠性方面远不如国外同类产品,致使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隐患;其次,在制造工艺和材质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异,以钢板为主要材料做工上单调粗糙,重量在700kg左右,不符合专用车轻量化的发展方向;再次,在我国并未完全推行汽车尾板的合法化,因而尾板并不能大规模广泛应用。另外,尾板存在的关键问题还在于,尾板仅能提供升降作业,其货物移到尾板上及将货物移动车厢内仍需借助其它辅助装备才能实现,不能独立作业。再者尾板在升降过程中其上的货物严重存在滑落的风险,且因尾板自身的重量也影响装载率。

又例如,单臂吊,通过设置于单臂吊尾端的挂钩实现吊装过程。为了保证单臂吊的承重力,通常需要增加单臂吊的尺寸以增加单臂吊的荷重强度,增加尺寸例如是增加单臂吊的厚度,而这种操作方式不仅减少了车厢的装载空间,而且导致了成本的增加。另外,单臂吊无法将货物运送至车厢的靠里位置,在无人工辅助的情况下严重影响了车厢的装载率。

因而,在物流配送领域:针对采用人工装载的方式装载效率低下,以及采用辅助装载装置(例如尾板或者单臂吊)的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装载率低的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及物流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装载的方式装载效率低下、采用辅助装载装置(例如尾板或者单臂吊)的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装载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包括:

用于与车厢的两个侧壁滑动连接的框型支撑滑块,且所述支撑滑块能够部分伸出车厢;

位于所述支撑滑块形成的空间内的吊装滑块,所述吊装滑块的两相对侧边与所述支撑滑块滑动连接;

设置于所述吊装滑块上的用于吊装货物的起吊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滑块与所述车厢通过第一滑动机构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车厢内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且与车身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转动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杆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自由端连接的第一链条、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支撑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有两个所述第一链条,两个所述第一链条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分别设置于车身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

所述吊装滑块与所述支撑滑块通过第二滑动机构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滑块上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且与车身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二转动杆、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转动杆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自由端连接的第二链条、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链条和所述吊装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件。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有两个第二链条,两个所述第二链条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中轴线设置于所述支撑滑块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

所述起吊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吊装滑块的靠近车头方向的侧壁上的起吊丝筒、设置于所述吊装滑块远离车头方向的侧壁上的滑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吊装滑块的靠近所述车头方向的侧壁上的用于驱动所述起吊丝筒的第三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滑轮组件下方的吊具;所述起吊丝筒、所述滑轮组件和所述吊具通过吊绳连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沿车身的宽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滑轮;

所述滑轮通过位置调节机构定位所述滑轮的横向位置;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吊装滑块的远离所述车头的侧壁上的多个定位孔、能够同时穿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滑轮的多个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车身的长度方向。

更进一步地,

所述滑轮设置有两个,在使用状态下,两个所述滑轮与车身长度方向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

更进一步地,

所述滑轮包括转动轮、位于所述转动轮两侧的挂装板以及能够同时穿过所述转动轮和所述挂装板的固定轴;所述挂装板的上部设置为钩状,所述挂装板的上部能够挂装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的所述定位轴上。

一种物流车,包括上述的装卸吊。

结合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双滑块多点装卸吊,包括框型的支撑滑块以及吊装滑块;吊装滑块位于支撑滑块内部,支撑滑块相对于车厢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与车厢滑动连接,吊装滑块相对于支撑滑块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与支撑滑块滑动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支撑滑块部分伸出车厢,然后吊装滑块沿支撑滑块的伸出方向向车厢的尾端运动直至至少部分伸出车厢,吊装滑块的起吊装置完成吊装作业后,吊装滑块沿回缩方向运动至卸货点,并且支撑滑块沿回缩方向向车厢内部运动,将货物卸下后重复上述动作以完成装载过程,卸货过程与装载过程的运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支撑滑块和吊装滑块的配合作用下,货物能够通过机械运动方式运送至车厢里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尾板或者单臂吊必须采用人工将货物推送至车厢里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车厢的装载率,有效释放了车厢的里侧空间、显著提高了装载效率并且可以大幅度节省人力成本。

另外,由于支撑滑块设置为框型,因而可以有效将受力均匀分散至车厢的两侧,无需采用类似单臂吊的在高度方向上增加厚度以增强承重力的方式,与现有的单臂吊相比,在同等承载力的前提下,本发明的支撑滑块可以更轻更薄,因而有效释放了车厢的上部空间,进一步地提高了车厢的装载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H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F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支撑滑块;200-吊装滑块;110-第一连杆;120-第二连杆;210-第三连杆;220-第四连杆;230-第五连杆;240-第六连杆;310-起吊丝筒;320-滑轮组件;330-第三电机;321-滑轮;3211-转动轮;3212-挂装板;3213-固定轴;410-第一电机;420-第一转动杆;430-第一链条;440-第一固定件;510-第二电机;520-第二转动杆;530-第二链条;540-第二固定件;600-定位轴;710-第一连接板;720-第二连接板;730-第三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I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H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3中F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7,包括:

用于与车厢的两个侧壁滑动连接的框型支撑滑块100,且支撑滑块100能够部分伸出车厢;

位于支撑滑块100形成的空间内的吊装滑块200,吊装滑块200的两相对侧边与支撑滑块100滑动连接;

设置于吊装滑块200上的用于吊装货物的起吊装置。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双滑块多点装卸吊,包括框型的支撑滑块100以及吊装滑块200;吊装滑块200位于支撑滑块100内部,支撑滑块100相对于车厢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与车厢滑动连接,吊装滑块200相对于支撑滑块100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与支撑滑块100滑动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支撑滑块100部分伸出车厢,然后吊装滑块200沿支撑滑块100的伸出方向向车厢的尾端运动直至至少部分伸出车厢,吊装滑块200的起吊装置完成吊装作业后,吊装滑块200沿回缩方向运动至卸货点,并且支撑滑块100沿回缩方向向车厢内部运动,将货物卸下后重复上述动作以完成装载过程,卸货过程与装载过程的运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支撑滑块100和吊装滑块200的配合作用下,货物能够通过机械运动方式运送至车厢里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尾板或者单臂吊必须采用人工将货物推送至车厢里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车厢的装载率、显著提高了装载效率并且可以大幅度节省人力成本。

另外,由于支撑滑块100设置为框型,因而可以有效将受力均匀分散至车厢的两侧,无需采用类似单臂吊的在高度方向上增加厚度以增强承重力的方式,与现有的单臂吊相比,在同等承载力的前提下,本发明的支撑滑块100可以更轻更薄,因而有效释放了车厢的上部空间,进一步地提高了车厢的装载率。

关于支撑滑块100的形状和结构,详细说明如下:

支撑滑块100设置为框型结构,为了描述方便,将支撑滑块100的靠近车头的一侧简称为近车头侧,将支撑滑块100的远离车头并且与支撑滑块100的近侧头侧平行的一侧简称为远车头侧,将垂直于近车头侧和远车头侧的侧壁简称为两侧壁。

支撑滑块100的近车头侧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之间还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件,用于支撑第二转动杆520的支撑件固定于多个连接件上,并且,第二电机510位于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20之间。当然,第二电机510还可以设置为偏离中间位置。

关于吊装滑块200的形状和结构,详细说明如下:

吊装滑块200设置为框型结构,为了描述方便,将吊装滑块200的靠近车头的一侧简称为近车头侧,将吊装滑块200的远离车头并且与吊装滑块200的近车头侧平行的一侧简称为远车头侧,将垂直于近车头侧和远车头侧的侧壁简称为两侧壁。

吊装滑块200的近车头侧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三连杆210和第四连杆220,第三连杆210和第四连杆22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能够用于安装吊装丝筒和第三电机330。

吊装滑块200的远车头侧设置有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240,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240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定位轴600同时穿过定位孔和滑轮321以固定滑轮321于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240之间。

关于支撑滑块100与车厢的滑动连接方式,举例说明如下:

支撑滑块100与车厢通过第一滑动机构滑动连接;请参照图3和图4。

第一滑动机构包括固定于车厢内的第一电机410、与第一电机410连接并且与车身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转动杆420、在垂直于第二传动杆方向与第一转动杆420的自由端连接的第一链条430、以及分别与第一链条430和支撑滑块100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440(图4)。更进一步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有两个第一链条430,两个第一链条430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分别设置于车身的两侧。

更为详细地,第一电机410位于第一转动杆420的中间位置,为了保证第一转动杆420始终围绕第一转动杆420的轴心线转动,在第一转动杆420上设置有多个与车身连接的支撑件,支撑件具有用于第一转动杆420穿过的通孔。第一转动杆420的两个自由端均设置有主动齿轮,在车厢上还设置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连线与车身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链条430套装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形成回路。第一固定件440与第一链条430的位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下方的部分固定连接,并且,第一固定件440与支撑滑块100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440与支撑滑块100连接的位置靠近支撑滑块100的前端位置(前端指靠近车头的一端),较为优选地,第一固定件440设置为L形角铁结构,第一固定件440与第一链条430和支撑滑块100的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

关于吊装滑块200与支撑滑块100的滑动连接方式,举例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和图5。

吊装滑块200与支撑滑块100通过第二滑动机构滑动连接;

第二滑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撑滑块100上的第二电机510、与第二电机510连接并且与车身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二转动杆520、在垂直于第二转动杆520方向与第二转动杆520的自由端连接的第二链条530、以及分别与第二链条530和吊装滑块200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件540(图5)。更进一步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有两个第二链条530,两个第二链条530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中轴线设置于支撑滑块100的两侧。

更为详细地,第二电机510位于支撑滑块100的靠近车头方向的侧壁的中间位置,第二转动杆520穿过第二电机510,为了保证第二转动杆520始终围绕第二转动杆520的轴心线转动,在第二转动杆520上设置有多个与支撑滑块100固定连接的支撑件,支撑件具有用于第二转动杆520穿过的通孔。第二转动杆520的两个自由端均设置有主动齿轮,在支撑滑块100上还设置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连线与车身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链条530套装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形成回路,第二固定件540与第二链条530的位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下方的部分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固定件540与吊装滑块200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540与吊装滑块200连接的位置靠近吊装滑块200的前端位置(前端指靠近车头的一端),较为优选地,第二固定件540设置为L形角铁结构,第二固定件540与第二链条530和吊装滑块200的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

关于起吊装置的形状和结构,详细说明如下:

起吊装置包括设置于吊装滑块200的靠近车头方向的侧壁上的起吊丝筒310、设置于吊装滑块200远离车头方向的侧壁上的滑轮组件320、以及设置于滑轮组件320下方的吊具,起吊丝筒310、滑轮组件320和吊具通过吊绳连接。更进一步地,起吊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吊装滑块200的靠近车头方向的侧壁上的用于驱动起吊丝筒310的第三电机330。第三电机330带动起吊丝筒310转动,起吊丝筒310在第三电机330的带动下进行卷绕或者展开吊绳的作业,吊绳通过滑轮组件320后,将起吊丝筒310的水平横向作用力转化为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该竖直方向的作用力用于驱动货物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实现货物的装卸。

关于滑轮组件320的形状和结构,详细说明如下:

滑轮组件320包括沿车身的宽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滑轮321,滑轮321通过位置调节机构定位滑轮321的横向位置;

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吊装滑块200的远离车头的侧壁上的多个定位孔、能够同时穿过定位孔和滑轮321的多个定位轴600,定位轴600的轴心线平行于车身的长度方向。更进一步地,滑轮321设置有两个,在使用状态下,两个滑轮321与车身长度方向的中轴线距离相等。

滑轮321,请参照图7,包括转动轮3211、位于转动轮3211两侧的挂装板3212以及能够同时穿过转动轮3211和挂装板3212的固定轴3213;挂装板3212的上部设置为能够挂设于位置调节机构的定位轴600上的钩状。

在使用状态下,吊绳伸入两个挂装板3212之间,缠绕于转动轮3211上,转动轮3211可以围绕固定轴3213转动,挂装板3212能够挂设于定位轴600上。由于位置调节机构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因而位置调节机构的定位轴600能够选择性地插入不同定位孔以实现滑轮321的横向定位。以上述及的滑轮321在位置调节机构的定位作用下,可以低成本、高效、简易地实现滑轮321的位置调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车,包括实施例1中的装卸,其中,在具体使用情形下,装卸吊位于车厢内侧的顶端。

更为具体地:

还包括有第一连接板710、第二连接板720和第三连接板730,第一连接板710、第二连接板720和第三连接板730形成U型结构,并且,第一连接板710和第三连接板730平行于车身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车厢的两侧壁,第二连接板720平行于车身的宽度方向设置于车厢的靠近车头的内侧壁。第一连接板710、第二连接板720和第三连接板730与车厢壁连接的方式不限定为螺纹连接、焊接、卡接等。为了增强连接强度,较为优选地,第一连接板710、第二连接板720和第三连接板730与车厢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焊接例如是局部焊接。另外,为了延长支撑滑块100的滑动路径,第一连接板710和第三连接板730的长度优选设置为与车厢等长。

为了避让第一转动杆420和第一链条430,第一连接板710与第二连接板720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板720与第三连接板730之间设置空隙,以避免对第一转动杆420和第一链条430形成力学干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