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雨刷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8904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的雨刷器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置在机动车上的雨刷器设备,其尤其设计为同步雨刷器设备。此外提供一种配备这种雨刷器设备的机动车车身以及相应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的雨刷器设备用于清洁机动车的前挡风玻璃或车尾玻璃。在前侧设置的雨刷器设备大多设有两个摆动运动的雨刷臂,他们借助相应的雨刷唇将水和/或污染物从玻璃的清洁区域中去除。由此例如由de102011121898a1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雨刷器支杆装置的具有旋转轴承支座的轴向体,雨刷器轴可转动地支承在旋转轴承支座内。在此,固持件可以配设在车身的减震支柱罩和另外的减震支柱罩的区域内。该固持件相对较刚性地设计,使得在机动车车身的减震支柱罩之间可以通过横杆传递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雨刷器设备,其能同等地配置用于左舵车辆和右舵车辆,该雨刷器设备由尽可能少的零件构成,该雨刷器设备可以特别廉价和合理地制造并且可以安装在机动车中。此外雨刷器设备有助于机动车车身的稳定和加固、而且还有助于整个机动车的重量减小。

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通过一种安置在机动车上的雨刷器设备解决,所述雨刷器设备具有长形延伸的多件式的支杆,所述支杆具有长形延伸的第一支杆臂和长形延伸的第二支杆臂,其中,所述第二支杆臂在假想的延长线中指向第一支杆臂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杆臂相连,其中,在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相互背离的纵向端部上或者外侧上分别定位和安置有固定元件,用于将所述支杆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上,并且其中,在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相互指向的纵向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上安置有第一雨刷器支座。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还通过一种机动车车身解决,所述机动车车身具有前述类型的雨刷器设备。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还通过一种机动车解决,所述机动车具有前述类型的机动车车身。

在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相互指向的纵向端部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上还安置有第一雨刷器支座。第一雨刷器支座涉及的是用于雨刷器设备的雨刷臂的支承装置。因此第一雨刷器支座尤其用于位于(参照车辆横向的)内侧的雨刷臂的可转动的支承。雨刷器设备的位于外部的雨刷臂可以设置在机动车车身上或者雨刷器设备的支杆上。所述支杆有利地由第一和第二支杆臂构成。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相互背离的纵向端部与支杆的相互背离的外端部重合。

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相互背离的纵向端部、因此支杆的相互背离的纵向端部能够固定在车身的相互对置的左侧和右侧的支承结构部件上。例如设置在支杆或支杆臂的相互背离的端部上的固定元件安置和固定在机动车车身的左侧和右侧的前部减震支柱罩上。支杆因此可以实现双重功能。一方面其用作至少一个雨刷器支座的支杆,其自身参照车辆横向(y)、位于机动车左侧和右侧之间。另一方面,多件式的支杆用作撑杆,其在车辆横向(y)上将对置的减震支座套管或减震支柱罩相互连接并对它们加强。通过这种功能上的集成可以实现材料减少、构件减少和重量减小。

通常规定,第一和第二支杆臂设计为不同长度的。当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相互背离的端部大致对称地设置在机动车车身的左侧和右侧上时,在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相互面对的纵向端部上设置的第一雨刷器支座参照车辆横向不位于机动车中心上或内。因为第一雨刷器支座设在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上并且固定在那,所以整个雨刷器设备、尤其多件式的支杆和设其上的第一雨刷器支座的组装件可选地并且几乎任意地既用于右舵车辆、也用于左舵车辆。

在使用相同的第一和第二支杆臂时,第一雨刷器支座在第一和/或第二支杆臂的参照车辆横向位于内侧的纵向端部上的布置实现了第一雨刷器支座的至少两种不同布局。对于右舵车辆,可以设置与左舵车辆相反的或互换的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布置。第一雨刷器支座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过渡区域中。若第一和第二支杆臂构造为不同长度,则获得用于第一雨刷器支座的在车辆横向(y)上不同的和分别位于左舵款型或右舵款型的位置。

按照一种扩展设计规定,所述第一支杆臂和所述第二支杆臂通过所述第一雨刷器支座相互连接。第一雨刷器支座在此用作第一支杆臂和第二支杆臂之间的连接构件或拼接件。在此尤其规定,第一和第二支杆臂设计为管形的并且第一雨刷器支座至少局部地具有管形的或销状的连接体或连接部段,借此第一支杆臂的在车辆横向上靠内的端部和第二支杆臂的在车辆横向上靠内的端部可以结构性地、也就是可传递载荷地相连。

按照一种扩展设计,所述第一雨刷器支座具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在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相互指向的纵向端部之间延伸。尤其可以考虑的是,第一雨刷器支座具有沿相反方向指向的插销,它们能够插入管形的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相互面向的开口的端部内并且与他们一起例如被挤压。第一雨刷器支座、尤其它的连接体或者其连接部段尤其沿第一和/或第二支杆臂的纵向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杆臂之间。因此,第一雨刷器支座用作第一和第二支杆臂之间的接合件或连接件。

按照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雨刷器支座还具有从连接体侧向突出的支座部段,所述支座部段具有设计用于容纳雨刷器轴的支座套管。在雨刷器设备安置在机动车上之后,支座套管用作用于雨刷臂、尤其是参照车辆横向(y)靠内的雨刷臂的轴的可转动的支座装置。支座部段相对第一和/或第二支杆臂的圆柱或管形形状径向向外地从支杆臂突出。这实现了雨刷器轴和雨刷器设备的雨刷臂的特别简单和直观的装配。

可以考虑的是,为右舵车辆款型和左舵车辆款型提供不同的雨刷器支座。左舵款型的第一雨刷器支座例如与右舵款型的第一雨刷器支座镜像对称地构成。第一和第二支杆臂以及固定元件既可以用于左舵款型也可以用于右舵款型。通过这种方式方法可以针对不同配置的机动车,使用很大程度相同的部件。用于可选的左舵或右舵结构方案的存储和物流成本以及物流耗费因此被降低。

按照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具有第二雨刷器支座。此外可以考虑的是,所述固定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与第二雨刷器支座一体式地连接。第二雨刷器支座与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的集成实现了构件和重量的减少。借助仅唯一的固定元件,支杆一方面可以至少在机动车的侧面上固定。同时,在用于固定位置的区域或者紧邻的周围中提供用于第二雨刷器轴、也就是用于第二雨刷臂的雨刷器支座。第二雨刷器支座与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的集成对于将雨刷器支座在机动车车身上特别稳定和持久的固定是有利的。由此,第二雨刷器支座安置在与支杆在机动车车身上的固定位置紧邻的附近区域中。

按照一种扩展设计,两个固定元件中的每一个固定元件均具有第二雨刷器支座。备选地,两个固定元件中的每一个固定元件与第二雨刷器支座一体式地连接。对于典型的、包含两个雨刷臂的雨刷器设备,这在第一印象中是多余的,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和方法总共提供三个雨刷器支座,也就是第一和第二支杆臂之间的雨刷器支座和在车辆横向上位于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外侧上的两个第二雨刷器支座。

但是对于可变的和可任意配置的左舵或右舵技术方案被证实有利的是,设在支杆的相互对置的外侧上的固定元件分别配备第二雨刷器支座。在左舵技术方案中,仅设在支杆左侧的外端部上的第二雨刷器支座用作第二雨刷器轴的支承装置。在右舵技术方案中,仅设在支杆右侧的外端部上的第二雨刷器支座用作第二雨刷器轴的支承装置、即用于雨刷臂的支承装置。

第一雨刷臂分别可转动地安置在相对机动车中线错开地布置的雨刷器支座上。通过这种在两个固定元件种的每一个上设置第二雨刷器支座,则分别相同的固定元件可以既用于雨刷器设备的左舵款型,也用于右舵款型。构件的数量可以以这种方式方法被减少。

按照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元件分别具有用于与支杆臂中的一个相连的连接部段、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的固定部段和具备设计用于容纳雨刷器轴的支座套管的支座部段。相应的固定元件能够借助固定部段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上。固定元件借助连接部段与雨刷器设备的支杆、尤其与第一或第二支杆臂的外端部相连,并且固定元件借助支承部段用于支承雨刷器设备的两个雨刷臂的(典型的第二雨刷臂的)雨刷器轴。固定元件因此提供了三个不同的功能。

尤其规定,安置在车身右侧的固定元件相对于安置在车身左侧的固定元件镜像对称地构造。通过这种方式方法可以实现在机动车车身上的支杆的相互背离的纵向端部的镜像对称的或很大程度上相同的布局。

按照另一种技术方案还规定,所述第一支杆臂的相互对置的纵向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杆臂的相互对置的纵向端部可选地与固定元件中的一个或者与第一雨刷器支座相连。根据雨刷器设备是用于左舵车辆还是右舵车辆,可以实现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不同的定向或布局。在此可以规定,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每个纵向端部原则上能够与雨刷器支座以及固定元件之一、尤其与固定元件的连接部段相连。但是原则上足够的是,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纵向端部分别仅与固定元件相连并且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相互对置的纵向端部仅与第一雨刷器支座相连。

为了将支杆臂和第一雨刷器支座相互连接,设有形状接合的和/或摩擦接合的连接机构。尤其可以考虑的是,第一和/或第二支杆臂的相互对置的纵向端部分别具有用于容纳固定元件或第一雨刷器支座的连接部段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部段例如设计为插销,其能够插入到第一和/或第二支杆臂的端部部段的套管中。

但是原理上还可以考虑套管和插销在支杆臂、固定元件和雨刷器支座上的相反的布局和构造。因此支杆臂的纵向端部可以设计为插销,并且固定元件或第一雨刷器支座的对应的固定部段设计为套管状的。

为此备选地可以考虑的是,连接部段和支杆臂的纵向端部的相叠布局为了持久连接被相互压合。为此可以提供适用的挤压、冲压、铆接方法,或者也可以提供磁变形方法。

按照另外的实施形式,所述第一支杆臂具有比所述第二支杆臂更短的纵向延伸量。通过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不同长度的技术方案可以形成既用于左舵车辆也用于右舵车辆的第一雨刷器支座的不居中的布局。对于左舵车辆尤其规定,将第一支杆臂安置在机动车左侧并且第二支杆臂安置在机动车右侧,并且然后第一和第二支杆臂通过位于其间的雨刷器支座、尤其雨刷器支座的连接体相互连接。

相对地为了右舵款型规定,将第一支杆臂安置在机动车右侧并且将第二支杆臂以相应的方式方法安置在机动车左侧。针对两种机动车类型可以使用相同的第一以及第二支杆臂。

按照另外的技术方案,雨刷器设备还具有驱动器以及第一和第二雨刷器轴。所述雨刷器设备还具有连杆,通过所述连杆将第一和第二雨刷器轴相同地或同步地与驱动器有效连接。雨刷器设备尤其设计为同步的雨刷器设备,其中分别安置在第一和第二雨刷器轴上的第一和第二雨刷臂平行地和同步地摆动。驱动器、连杆以及第一和第二雨刷器轴安置在支杆上。因此,支杆不仅用于支承和固定第一雨刷器支座,而是几乎支承和固定雨刷器设备的全部部件。

按照另外的扩展设计还规定,所述驱动器和所述连杆安置在所述第一支杆臂上。驱动器和连杆因此沿车辆横向典型地位于第一和第二雨刷器支座之间。此外这种布局对于第一和第二雨刷器轴的同步的驱动是特别节省空间的。

按照雨刷器设备的另外的技术方案,所述雨刷器设备可选地配置用于左舵车辆或者右舵车辆。对于左舵车辆可以将第一支杆臂固定在车身的左侧。相对地,对于右舵车辆可以将第一支杆臂固定在车身的右侧上。对于两种机动车款型,所述第一支杆臂通过所述第二支杆臂相应支承在对置的车身侧面上。因此第一支杆臂通过第二支杆臂机械地支承和固定在对置的车身侧面上。

按照另一种方面最后提供一种机动车车身,其在机动车车身的前部区域中、尤其在前车厢区域中、也就是在客舱前方、具有前述的雨刷器设备。机动车车身在此可以任意地设计为左舵车身或右舵车身。雨刷器设备和它的各个部件可以相应地被配置。雨刷器设备因此任意地既用于左舵车辆又用于右舵车辆。

按照机动车车身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机动车车身具有两个前部的、在车辆横向上相互间隔的减震支柱罩。在所述减震支柱罩上布置有雨刷器设备的支杆的第一和第二支杆臂的相互背离的纵向端部。支杆臂和因此支杆设计为抗压或抗拉的。雨刷器设备的支杆因此在机动车车身的左侧减震支柱罩和右侧减震支柱罩之间提供稳定和强化的连接。同时雨刷器设备借助其在两个相互对置的减震支柱罩上直接布置的支杆特别稳定地固定在机动车车身上。

最后提供一种具有前述机动车车身的机动车。机动车可以既设计为左舵车辆、也可以设计为右舵车辆。在车身上设置的雨刷器设备可以具有相应的左舵或右舵配置方案,其对于左舵款型以及右舵款型而言由相同的零件构成。

附图说明

雨刷器设备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有利的应用可行性由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得出。在附图中:

图1示出设计为轿车的机动车的侧视图;

图2示出设计用于左舵车辆的雨刷器设备的基础骨架的立体独立视图,

图3示出与图2相应的视图,但是用于右舵车辆,

图4示出按照图2的、但是具有驱动器和连杆的雨刷器设备的其他视图,

图5示出按照图4的视图的放大图,

图6示出没有雨刷器设备的焊装车身的前部区域的立体图,和

图7示出按照图6的、但是具有设在其上的按照图4的雨刷器设备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的机动车1设计为轿车。其具有自承载的机动车车身2,所述机动车车身2具有作为客舱的内部空间3。机动车车身2的前车厢4在图6和7中以立体图示出。箭头f在此示出机动车的行驶方向。前车厢4尤其用于容纳前置发动机(未示出)。前车厢4尤其具有两个相互平行延伸的、长形延伸的纵梁5、6,它们设置在机动车的左侧和右侧。纵梁5、6的向前从车厢前壁8突出的端部通过保险杠横梁7相互连接。

在将发动机室和内部空间3相互分开的车厢前壁8的过渡区域中,在纵梁上方设有左侧的减震支柱套管10和右侧的减震支柱套管11。减震支柱套管10、11从上方支承在相应的左侧和右侧纵梁5、6上。减震支柱套管10、11在其上端分别具有减震支柱罩12、13。所述减震支柱罩12、13用于容纳和固定与机动车1的行走机构相连的减震支柱(未示出)。

如图7所示,在前挡风玻璃的根部区域设置雨刷器设备20。所述雨刷器设备20具有第一雨刷臂14和第二雨刷臂16。雨刷臂14、16在各自的背离雨刷轴56、58的自由端部上分别具有一个雨刮片15、17,其贴靠在玻璃9外面并且其在雨刷器设备20运行时、尤其在雨刷臂14、16的摆动中排走位于挡风玻璃9外部上的水。

在图2、4和5中单独的、部分放大地示出雨刷器设备20。雨刷器设备20具有长形延伸的支杆21。所述长形延伸的支杆21具有第一支杆臂22以及第二支杆臂23。第一和第二支杆臂22、23相互设置在彼此的延长线中。第一和第二支杆臂22、23尤其设计为支承管。它们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第二支杆臂23位于指向第一支杆臂22的纵向的假想的延长部中。反之亦然,第一支杆臂22位于指向第二支杆臂23的纵向的假想的延长部中。

第一和第二支杆臂22、23相互固定连接。第一支杆臂22和第二支杆臂23构成连续的长形延伸的支杆21。所述支杆由于第一和第二支杆臂22、23的相互固定既抗拉又抗压。

在支杆21外侧的、尤其相互背离的端部31、34上分别设置固定元件24、25。所述固定元件24设计为左侧固定元件。左侧固定元件位于支杆21的左侧外端上。右侧固定元件25设计为右侧固定元件。相应地其位于支杆21的右侧的外端上。固定元件24、25与支杆21固定连接,因此与相关的支杆臂22、23固定连接。

固定元件24、25用于固定在车身2上、尤其固定在减震支柱罩12、13上。通过固定元件24、25与支架21固定连接和固定元件24、25与减震支柱罩12、13相连,雨刷器设备20的支杆21可以在左侧和右侧减震支柱罩12、13之间提供抗拉和抗压的连接。车身2、进而前车厢4可以获得附加的加强和加固。

尤其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支杆臂22和第二支杆臂23通过第一雨刷器支座26相互连接。第一雨刷器支座26具有连接体36或者相应的连接部段。借助连接体36可以将第一支杆臂22和第二支杆臂23的相互面对的端部32、33相互连接。连接体36可以具有沿相反方向指向的插入部段或插销,其可以插入第一支杆臂22和第二支杆臂23的纵向端部32、33的对应的套管中。

然后第一和第二支杆壁22、23可以与第一雨刷器支座26、尤其与其连接体36相压制或者相挤压。在图5中示出单独的压制位置60。它们例如借助磁变形实现。通过这种方式方法,第一支杆臂2、第一雨刷器支座26以及第二支杆臂23形状接合地和/或摩擦接合地永久地相互连接。

此外在图5中示出,第一雨刷器支座26具有沿径向从连接体36向外或向上突出的支座部段38。在支座部段38中构成圆柱形支座套管39。其用于容纳和可转动地支承雨刷器轴56。在第一支杆臂22的相互对置的纵向端部31、32之间还设置固定轨61,其用于固定驱动器50并且用于将连杆51固定在第一支杆臂22上。所述连杆51具有多个杆件和关节。其通过曲柄62与驱动器50相连。连杆51总体上与第一雨刷器轴56以及与第二雨刷器轴58耦连。在第一雨刷器轴56上抗扭地设置第一雨刷臂14,而在第二雨刷器轴58上抗扭地设置第二雨刷臂16。

在图5中以放大图示出的固定元件24在第一支杆臂22的左侧纵向端部31上具有连接部段41、固定部段42和支座部段43。连接部段41可以构造成插销的形式,其与连接体36相似地在第一支杆臂22的左侧纵向端部上与套管相挤压或压制。在那里相应地示出压制位置60。与连接部段41一体式相连的固定元件24具有压扁或压平的固定部段42,其具有单独的通孔41。每个通孔63用于容纳大致为固定螺栓形式的固定器件,用于将固定元件24连接在其固定部段24的区域中,例如与左侧减震支柱罩12相连,或者螺栓连接。

固定元件24与支座部段38相似地具有沿径向并且向上从连接部段41突出的、大部分平坦构成的支座部段43(其具有支座套管44)。雨刷器设备20的第二雨刷器轴58可旋转地支承在支座套管44中。固定元件24因此用作第二雨刷器支座28。

在第二支杆臂23的另一个或对置的纵向端部34上设置的固定元件25很大程度上与固定元件24相同地设计。其同样具有连接部段41、固定部段42和支座部段43,其具有设计用于支承第二雨刷器轴58的支座套管44。固定元件25因此同样用作第二雨刷器支座30。

在图2、4和5所示的雨刷器设备20的左舵构造中,在右侧固定元件24上设置支座套管44。但是其在各个技术方案中是无功能的。雨刷器设备20的全部支承的部件、因此尤其第一支杆臂22、第二支杆臂23以及固定元件24、25同样也可以用于图3中示范示出的雨刷器设备120,其设计用于右舵车辆。引用用于左舵方案所述的雨刷器设备20的部件在此通过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

按照图3,雨刷器设备120的固定元件24、25的布局与按照图2的左舵雨刷器设备20的构造相同。但是第一和第二支杆臂22、23的位置被更换。此外,第一和第二支杆臂22、23围绕中心横截面轴线旋转180°。第一支杆臂22的纵向端部31此时与固定元件25相连。对置的并且面向第二支杆臂23的纵向端部32与第一雨刷器支座126相连。第二支杆臂23的纵向端部(其面向第一支杆臂22)同样与第一雨刷器支座126相连并且第二支杆臂23的对置的纵向端部34与左侧固定元件24相连。在图2和3所示的雨刷器设备20、120的左舵或右舵配置造型中仅第一雨刷器支座26和126被交换。雨刷器支座126相比第一雨刷器支座26具有镜像对称的结构设计或镜像对称的配置造型。

每个第一雨刷器支座126具有在第一和第二支杆臂22、23的纵向端部32、33之间延伸的连接体136以及从径向突出的支座部段138,其具有用于第一雨刷器轴56的支座套管139。

从图2和图3的对比中可以明确的是,配置用于左舵车辆的雨刷器设备的全部剩余的支承结构部件通过另外形式的组装可以相同地用于右舵雨刷器设备120。在按照图3的配置方案中,第一和第二支杆臂22、23构成长形延伸的支杆121,其用于加固和加强机动车车身2的前车厢4的减震支柱罩12、13。

在图2的配置方案中,两个之中右侧的第二雨刷器支座30是没用的,因此其在按照图3的右舵款型中用作第二雨刷臂16的雨刷器支座。在这种情况中,左侧第二雨刷器支座28是没用的。

两个相应的外部的雨刷器支座28、30(其也可以用作支座壳体)被用于两个雨刷器款型、也就是用于左舵或右舵车辆。雨刷器轴58对于两个雨刷器变型保持相同并且必须仅对于各个雨刷器变型专属地、装配在两个外部雨刷器支座28、30之一上。雨刷器支座26、28、30可以设计为轻金属铸件、例如由铝或镁构成,或者设计为塑料注塑件,例如由聚丙烯(pp)或者聚酰胺(pa)制成,因此例如具有30%至50%玻璃纤维份额。支杆21、因此第一和第二支杆臂22、23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设计为挤压的轻金属管,其由铝或镁制成。备选地,至少一个支杆臂22、23由滚压的和焊接的钢管制成。

所示的实施方式仅显示了本发明的可能的设计方案,对此可以在本发明的框架内考虑到另外大量的变型方案。在本发明的范围、应用或配置可行性方面,绝不仅限于示范性示出的实施例。现有的说明为技术人员仅仅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行的执行方式。因此,只要没有脱离说明书所定义的保护范围,便可以依据所描述的部件在功能和结构方面实现多种变化。

附图标记清单

1机动车

2车身

3内部空间

4前车厢

5纵梁

6纵梁

7保险杠横梁

8车厢前壁

9挡风玻璃

10减震支柱套管

11减震支柱套管

12减震支柱罩

13减震支柱罩

14雨刷臂

15雨刮片

16雨刷臂

17雨刮片

20雨刷器设备

21支杆

22支杆臂

23支杆臂

24固定元件

25固定元件

26雨刷器支座

28雨刷器支座

30雨刷器支座

31纵向端部

32纵向端部

33纵向端部

34纵向端部

36连接体

38支座部段

39支座套管

41连接部段

42固定部段

43支座部段

44支座套管

50驱动设备

51连杆

56雨刷器轴

58雨刷器轴

60压制位置

61固定轨

62曲柄

63通孔

120雨刷器设备

121支杆

126雨刷器支座

136连接体

138支座部段

139支座套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