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1678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大力扶持,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已经越来越普及,而电动车已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中的主力军,因此充电箱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但是现有的充电箱中的充电孔一直处于通电状态,而且充电孔没有设置可遮盖的防护件,在插接充电枪时容易产生触电危险,另外,由于充电孔没有设置充电枪的锁具,如果有人不小心误踢误撞到线缆,这样就会导致充电中断,影响正常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包括充电箱以及与所述充电箱配合连接的充电枪,所述充电箱包括呈左右对等设置且开端向前的两个穿槽以及设置在两个穿槽之间且开端向前的充电孔,所述充电孔的后端部上设置有与电路连接的电连片,两个所述穿槽的后端通接有滑移槽,在所述滑移槽中设置有可前后滑移的滑移块,在所述滑移块后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滑移槽后端部连接且用以将所述滑移块向前推压的第一弹力件,所述滑移块前端面的左右两端呈左右对等设置有用以穿入所述穿槽中的穿入杆,所述穿入杆的前面面固定设置有垫子,在所述充电孔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中分别对等设置有左封闭装置和右封闭装置,所述充电箱底部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中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可拆下的安装有配重块,所述充电枪包括呈左右对等设置且用以穿入到所述穿槽中与所述垫子相碰的压杆,所述压杆中设置有锁紧槽,所述压杆后端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四斜状面,在两个所述压杆之间的所述充电枪中设置有容放槽,在所述容放槽中设置有可前后滑移的充电柱,所述充电柱中设置有螺状孔,所述充电柱后端面的左右两侧对等设置有第一斜状面,所述充电枪后端面中通过轴承可旋动地设置有转套,所述转套的外壁设有垫圈,所述转套的前端面连接有与新能源汽车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所述转套的后端面设置有穿入到所述容放槽内且与所述螺状孔螺状配合连接的螺状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封闭装置和右封闭装置均包括通接所述穿槽和充电孔的过孔,在所述过孔中可左右滑移地设置有封闭板,所述过孔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对等设置有限移槽,所述封闭板的前后两端面上对等设置有与所述限移槽滑移配合连接的凸块,在所述限移槽中设置有与所述凸块固定连接且用以将所述凸块向内侧推压而使得所述封闭板的内侧端穿入在所述充电孔中的第二弹力件,所述封闭板的内侧端的前侧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斜状面滑移配合连接的第二斜状面,所述封闭板的外侧端的前后侧设置有第三斜状面,两块所述封闭板的内侧端相接以将所述充电孔封闭,两块所述封闭板的外侧端面与所述穿槽的内侧端部相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穿槽的长度,所述锁紧槽与所述过孔的槽口面积相同,在所述压杆穿入到所述穿槽中以后所述锁紧槽与所述过孔相对且通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套呈圆柱状,所述线缆与所述螺状杆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柱的长度大于所述容放槽的长度,所述螺状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容放槽的长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枪和转套为非导体,所述封闭板也为非导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二弹力件的作用,两块封闭板的内侧端相接以使得充电孔处于封闭状态,两块封闭板的外侧端缩入在过孔中,滑移块的前端面通过第一弹力件的推压作用而与滑移槽的前端部相碰,穿入杆也被向前推压而使得穿入杆的前端部滑移到封闭板外侧端的外侧处,因此,充电孔会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从而增加了充电孔中电连片供电的安全稳定性,

2.通过手持充电枪使得压杆与穿槽对准,而后向后推动充电枪使得压杆穿入到穿槽中,压杆穿入到穿槽中以后先与垫子相碰,而后继续推动充电枪使得滑移块克服第一弹力件的推压力而向后滑移并带动穿入杆向后滑移,直到充电枪的后端面与充电箱的前端面相碰,此时,锁紧槽与过孔相对且通接,充电柱的后端部穿入到充电孔中,通过手动驱动转套正转以驱动充电柱继续穿入充电孔的后端,充电柱向后滑移的过程中先对两块封闭板施力,从而将两块封闭板分别向外侧滑移以使得封闭板的外侧端穿入到锁紧槽中并将压杆锁定在穿槽中,此时充电枪被固定,直到充电柱的后端面与电连片相碰,此时,新能源汽车处于通电状态,两块封闭板的内侧端面均与充电柱相碰,从而对充电柱施加一定的夹紧力,因此,充电枪无法被拔出,即使有人误踢误撞线缆时,压杆也不会脱离穿槽而造成新能源汽车的突然断电,以防突然断电使得新能源汽车烧毁,同时也增加了电连片供电的稳定性。

3.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供电安全稳定,接电和断电操作步骤较为简单,有效降低了现有生活中的触电事故,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可以避免由于误踢误撞而造成新能源汽车断电事故的发生,减少新能源汽车的烧毁率,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充电箱与充电枪配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压杆未被锁定在穿槽中,充电柱未与电连片相碰通电;

图3为图2中充电箱与充电枪配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压杆被锁定在穿槽中,充电柱与电连片相碰通电;

图4为图1中充电箱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4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包括充电箱1以及与所述充电箱1配合连接的充电枪6,所述充电箱1包括呈左右对等设置且开端向前的两个穿槽22以及设置在两个穿槽22之间且开端向前的充电孔3,所述充电孔3的后端部上设置有与电路连接的电连片31,两个所述穿槽22的后端通接有滑移槽25,在所述滑移槽25中设置有可前后滑移的滑移块2,在所述滑移块2后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滑移槽25后端部连接且用以将所述滑移块2向前推压的第一弹力件24,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弹力件24设置有三条,大大增加了所述滑移块2向前推压的推压力,所述滑移块2前端面的左右两端呈左右对等设置有用以穿入所述穿槽22中的穿入杆23,所述穿入杆23的前面面固定设置有垫子21,在所述充电孔3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中分别对等设置有左封闭装置和右封闭装置,所述充电箱1底部设置有底盘11,所述底盘11中设置有安装腔12,所述安装腔12中可拆下的安装有配重块13,所述底盘11中的配重块13用以增加所述充电箱1的稳定性,所述充电枪6包括呈左右对等设置且用以穿入到所述穿槽22中与所述垫子21相碰的压杆7,所述压杆7中设置有锁紧槽71,所述压杆7后端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四斜状面72,通过第四斜状面72便于所述压杆7穿入到所述穿槽22中,在两个所述压杆7之间的所述充电枪6中设置有容放槽62,在所述容放槽62中设置有可前后滑移的充电柱9,所述充电柱9中设置有螺状孔91,所述充电柱9后端面的左右两侧对等设置有第一斜状面92,所述充电枪6后端面中通过轴承61可旋动地设置有转套8,所述转套8的外壁设有垫圈83,通过所述垫圈83可以有效防止在手持转套8时出现打滑现象,增加了手持转套8时的摩擦力,所述转套8的前端面连接有与新能源汽车电性连接的线缆82,所述所述转套8的后端面设置有穿入到所述容放槽62内且与所述螺状孔91螺状配合连接的螺状杆81。

其中,所述左封闭装置和右封闭装置均包括通接所述穿槽22和充电孔3的过孔41,在所述过孔41中可左右滑移地设置有封闭板4,所述过孔4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中对等设置有限移槽42,所述封闭板4的前后两端面上对等设置有与所述限移槽42滑移配合连接的凸块43,在所述限移槽42中设置有与所述凸块43固定连接且用以将所述凸块43向内侧推压而使得所述封闭板4的内侧端穿入在所述充电孔3中的第二弹力件44,所述封闭板4的内侧端的前侧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斜状面92滑移配合连接的第二斜状面45,所述封闭板4的外侧端的前后侧设置有第三斜状面46,两块所述封闭板4的内侧端相接以将所述充电孔3封闭,两块所述封闭板4的外侧端面与所述穿槽22的内侧端部相平,通过所述左封闭装置和右封闭装置以对所述充电孔3进行封闭,通过第三斜状面46便于所述封闭板4的外侧端穿入到所述所述锁紧槽71中。

其中,所述充电枪6呈圆台状,所述压杆7的长度小于所述穿槽22的长度,所述锁紧槽71与所述过孔41的槽口面积相同,在所述压杆7穿入到所述穿槽22中以后所述锁紧槽71与所述过孔41相对且通接。

其中,所述转套8呈圆柱状,所述线缆82与所述螺状杆81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柱9的长度大于所述容放槽62的长度,所述螺状杆81的长度小于所述容放槽62的长度。

其中,所述充电枪6和转套8为非导体,所述封闭板4也为非导体,从而避免在接电的操作过程中出现触电事故。

初始位置状态,如图1所示,由于第二弹力件44的作用,此时,两块所述封闭板4的内侧端相接以使得所述充电孔3处于封闭状态,两块所述封闭板4的外侧端缩入在所述过孔41中,所述滑移块2的前端面由于所述第一弹力件24的推压作用而与所述滑移槽25的前端部相碰,所述穿入杆23也被向前推压而使得所述穿入杆23的前端部滑移到所述封闭板4外侧端的外侧处,从而避免有人将杆件穿入所述充电孔3中而将两块所述封闭板4分别向外侧推压,所述充电柱9处于所述容放槽62内且所述充电柱9的后端部伸出于所述容放槽62外;

当新能源汽车需要通电使用时,先手持充电枪6使得所述压杆7与所述穿槽22对准,而后向后推动充电枪6使得所述压杆7穿入到所述穿槽22中,所述压杆7穿入到所述穿槽22中以后先与所述垫子21相碰,而后继续推动充电枪6使得所述滑移块2克服所述第一弹力件24的推压力而向后滑移并带动所述穿入杆23向后滑移,直到所述充电枪6的后端面与所述充电箱1的前端面相碰,此时,如图2所示,所述锁紧槽71与所述过孔41相对且通接,所述充电柱9的后端部穿入到所述充电孔3中,而后手动驱动所述转套8正转,所述转套8旋转带动所述螺状杆81旋动,所述螺状杆81旋动驱动所述充电柱9向后滑移,即继续穿入所述充电孔3的后端,所述充电柱9向后滑移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所述第一斜状面92与第二斜状面45的滑移配合连接使得所述充电柱9对两块所述封闭板4施力,从而将两块所述封闭板4分别向外侧滑移以使得所述封闭板4的外侧端穿入到所述锁紧槽71中将所述压杆7锁定在所述穿槽22中,所述充电枪6被固定,直到所述充电柱9的后端面与所述电连片31相碰,此时,如图3所示,新能源汽车处于通电状态,所述转套8无法被驱动正转,两块所述封闭板4的内侧端面均与所述充电柱9相碰,从而对所述充电柱9施加一定的夹紧力。

当新能源汽车不需要通电时,先手动驱动所述转套8反转,使得所述充电柱9脱离与所述电连片31的相碰并继续滑入缩回所述容放槽62中,当两块所述封闭板4的外侧端由于所述第二弹力件44的作用而缩入在所述过孔41中时,所述压杆7由于所述第一弹力件24的推压力而被所述穿入杆23向前推压,而后手持充电枪6将所述压杆7拔出所述穿槽22即可,从而使得本装置恢复到如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以便于下一次的接电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二弹力件的作用,两块封闭板的内侧端相接以使得充电孔处于封闭状态,两块封闭板的外侧端缩入在过孔中,滑移块的前端面通过第一弹力件的推压作用而与滑移槽的前端部相碰,穿入杆也被向前推压而使得穿入杆的前端部滑移到封闭板外侧端的外侧处,因此,充电孔会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从而增加了充电孔中电连片供电的安全稳定性,

2.通过手持充电枪使得压杆与穿槽对准,而后向后推动充电枪使得压杆穿入到穿槽中,压杆穿入到穿槽中以后先与垫子相碰,而后继续推动充电枪使得滑移块克服第一弹力件的推压力而向后滑移并带动穿入杆向后滑移,直到充电枪的后端面与充电箱的前端面相碰,此时,锁紧槽与过孔相对且通接,充电柱的后端部穿入到充电孔中,通过手动驱动转套正转以驱动充电柱继续穿入充电孔的后端,充电柱向后滑移的过程中先对两块封闭板施力,从而将两块封闭板分别向外侧滑移以使得封闭板的外侧端穿入到锁紧槽中并将压杆锁定在穿槽中,此时充电枪被固定,直到充电柱的后端面与电连片相碰,此时,新能源汽车处于通电状态,两块封闭板的内侧端面均与充电柱相碰,从而对充电柱施加一定的夹紧力,因此,充电枪无法被拔出,即使有人误踢误撞线缆时,压杆也不会脱离穿槽而造成新能源汽车的突然断电,以防突然断电使得新能源汽车烧毁,同时也增加了电连片供电的稳定性。

3.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供电安全稳定,接电和断电操作步骤较为简单,有效降低了现有生活中的触电事故,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可以避免由于误踢误撞而造成新能源汽车断电事故的发生,减少新能源汽车的烧毁率,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