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两轮车用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2866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机动两轮车用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车充气轮胎,特别是指一种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市场对休闲娱乐类的大排量摩托车需求逐年增加,大排量摩托车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大部份驾驶者对整车性能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整车操控性能、轮胎的抓地能力和过弯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以往大排量机动车辆轮胎,为确保轮胎在干地行驶时的操控性能,胎面一般设置较高陆比的倾斜沟状花纹(此处所说“陆比”是指胎面某区域的总面积为s,该区域的花纹块面积为a,则该区域的花纹块面积a与该区域的总面积s的比值称为该区域的陆比i,即:i=a/s。),高陆比的倾斜沟状花纹,其排水通道较少,当轮胎在湿地行驶时,易因抓地力不足而出现打滑现象。若为确保轮胎在湿地行驶时的抓地性能,胎面一般设置低陆比倾斜沟状花纹,低陆比的倾斜沟状花纹,其排水通道多,但其接地面小,当轮胎在干地行驶时,操控性能不佳,行驶稳定性差。为满足干、湿地的操控和抓地性能并存,以往进行了各种研究,如图6所示,胎面配置正“八”字倾斜沟组10’,提高湿地抓地性能,另为发挥边缘效果,在行进方向适当配置倒“八”字倾斜沟组20’,此两者结合设计会降低胎面刚性,降低直行转过弯时的操纵稳定性,损害行驶时的安全性。

基于以上问题,拟设计一款优化之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样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确保干、湿地性能并存,特别是湿地抓地性能和操控性能以较高水平并存,提高在各种路面使用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该轮胎胎面由沿轮胎赤道面对称交错配置的若干个花纹单元构成,各花纹单元包含从靠近赤道面往胎肩倾斜延伸的主花纹沟和设置在两相邻主花纹沟之间的副花纹沟,主花纹沟由靠近赤道面的第一主花纹沟、靠近胎肩的第三主花纹沟以及连接第一主花纹沟和第三主花纹沟的第二主花纹沟组成,副花纹沟由远离第一主花纹沟的第一副花纹沟、靠近胎肩的第三副花纹沟以及连接第一副花纹沟和第三副花纹沟的第二副花纹沟组成;其中:所述从靠近赤道面往胎肩的各主、副花纹沟与轴向倾斜角度由大到小设置,且靠近赤道面的第一主花纹沟、第一副花纹沟的前端沟宽和靠近胎肩的第三主花纹沟、第三副花纹沟的尾端沿胎肩方向的沟宽采用减缩设置;同时在第一主花纹沟、第一副花纹沟和第三主花纹沟、第三副花纹沟上增加扩张槽。

所述各主花纹沟、副花纹沟从靠近赤道面到胎肩的每个轴向倾斜角度的落差角度为10°~30°。

所述主花纹沟中的第一主花纹沟的轴向内侧增加内扩张槽,在第三主花纹沟的轴向内、外侧分别增加内、外扩张槽;第一主花纹沟的扩张槽从靠近赤道面往第二主花纹沟的内侧延伸并相连接;内扩张槽、外扩张槽从第三主花纹沟的尾端往第二主花纹沟的尾端往外扩张并相连接,内扩张槽、外扩张槽分别呈三角形。

所述第一主花纹沟的扩张槽、内扩张槽、外扩张槽的宽度为0.8mm~5mm,其深度与主花纹沟的深度之间的比值为0.1~0.35。

所述副花纹沟中的第一副花纹沟的轴向内侧增加内扩张槽,在第三副花纹沟的轴向内、外侧增加三角形的内扩张槽、外扩张槽;第一副花纹沟的扩张槽从第二副花纹沟的内侧往第一副花纹沟的前端延伸并相连接,内扩张槽、外扩张槽从第三副花纹沟的尾端往第二副花纹沟的尾端往外扩张并相连接,内扩张槽、外扩张槽分别呈三角形。

所述第一副花纹沟的扩张槽、内扩张槽、外扩张槽的宽度为0.8mm~5mm,其深度与副花纹沟的深度之间的比值为0.1~0.35。

所述主花纹沟中的第一主花纹沟靠轴向内侧的尾端与另一侧相邻的第一主花纹沟的前端增加截面带有波浪状的细沟槽,并在第一主花纹沟的前端和另一侧相邻的副花纹沟的前端增加截面带有波浪状的细沟槽。

所述波浪状的细沟槽的侧壁由直线和波浪线组合而成,且上段沟壁采用直线设置,下段沟壁采用波浪线设置。

所述细沟槽中的上段直线沟的深度与下段波浪沟的深度的比值为0.5~0.85,上段直线沟的宽度设置小于或等于下段波浪沟的宽度。

本发明主要通过轮胎胎面花纹结构优化设计来改善,轮胎胎面由沿轮胎周向对称交错配置的若干个花纹单元构成,各花纹单元包含主花纹沟和副花纹沟,主、副花纹沟从靠近赤道面往胎肩采用轴向倾斜变角度设置,且花纹沟的前、尾端的沟宽采用减缩设置,在干地行驶时,从靠近赤道面往胎肩的主、副花纹沟的轴向倾斜角度采用由大到小设置,可确保直行操纵稳定性和过弯抓地性,同时主、副花纹沟的沟宽采用两头窄中间宽的方式设置,亦可确保胎面刚性,提高直行和过弯的操控稳定性。在主、副花纹沟的前尾端增加扩张槽,主、副沟的前端靠轴向内侧设置扩张槽,可确保干地直行时的操控性能,提高湿地直行时的抓地性能。主、副沟的尾端靠轴向内、外侧设置三角形扩张槽,可增加边缘效应,提高过弯的湿地抓地性能,扩张槽的深度与主、副花纹沟的深度采用高落差设置,可确保胎面刚性,提升干、湿地的操控性能和抓地性能。同时在主、副沟之间增加截面带有波浪齿的细沟槽,利用细沟槽使主花纹沟交联起来,可进一步提高直行的牵引性能,提高湿地抓地性能,同时也将副花纹沟串联起来,可增加排水分支,进一步提高湿地抓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之轮胎胎面花纹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之轮胎胎面花纹主、副花纹沟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之轮胎胎面花纹主、副花纹沟带扩张槽配置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6为以往例之轮胎胎面花纹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揭示了机动两轮车用充气轮胎胎面花纹结构,横向方向为轮胎轴向,竖直方向为轮胎周向,cl为赤道面,箭头指向为轮胎的行驶方向。

配合图2所示,该轮胎胎面1由沿轮胎赤道面对称交错配置的若干个花纹单元构成,各花纹单元包含主花纹沟10和副花纹沟20,主花纹沟10从靠近赤道面往胎肩倾斜延伸,并由靠近赤道面的第一主花纹沟10a、靠近胎肩的第三主花纹沟10c以及连接第一主花纹沟10a和第三主花纹沟10c的第二主花纹沟10b组成,其中从靠近赤道面往胎肩的各主花纹沟与轴向倾斜角度α由大到小设置,且靠近赤道面的第一主花纹沟10a的前端沟宽和靠近胎肩的第三主花纹沟10c的尾端沿胎肩方向的沟宽采用减缩设置。副花纹沟20设置在两相邻的主花纹沟10之间,由远离第一主花纹沟10a的第一副花纹沟20a、靠近胎肩的第三副花纹沟20c以及连接第一副花纹沟20a和第三副花纹沟20c的第二副花纹沟20b组成,各副花纹沟从靠近赤道面往胎肩的轴向倾斜角度β同样采用由大到小设置,且靠近赤道面的第一主花纹沟20a的前端沟宽和靠近胎肩的第三主花纹沟20c的尾端沿胎肩方向的沟宽采用减缩设置,各主、副花纹沟从靠近赤道面到胎肩的每个轴向倾斜角度α、β的落差角度优选为10°~30°。如此设置,在干地行驶时,从靠近赤道面往胎肩的主、副花纹沟的轴向倾斜角度采用由大到小设置,可确保直行操纵稳定性和过弯抓地性,同时主、副花纹沟的沟宽采用两头窄中间宽的方式设置,亦可确保胎面刚性,提高直行和过弯的操控稳定性。

如图3、图4所示,为兼顾干、湿地行驶的操控性能和抓地性能,在主花纹沟10中的第一主花纹沟10a的轴向内侧增加内扩张槽11,在主花纹沟10中的第三主花纹沟10c的轴向内、外侧分别增加内、外扩张槽12、13,主花纹沟10中的第一主花纹沟10a的扩张槽11设置在轴向内侧,从靠近赤道面往第二主花纹沟10b的内侧延伸并相连接,扩张槽11的扩张宽度w1为0.8mm~5mm,内、外扩张槽12、13从第三主花纹沟10c的尾端往第二主花纹沟10b的尾端往外扩张并相连接,其扩张槽12、13呈三角形,两边扩张槽12、13的扩张宽度w2、w3分别为0.8mm~5mm,各扩张槽11、12、13的深度h1与主花纹沟10的深度h之间的比值为0.1~0.35。若扩张槽的宽度太大和深度太深,则会影响干地行驶时的操控性能,若扩张槽的宽度太小和深度设置太浅,则会影响湿地行驶时的抓地性能。同样,在副花纹沟20中的第一副花纹沟20a的轴向内侧增加内扩张槽21,在副花纹沟20中的第三副花纹沟20c的轴向内、外侧增加三角形的内、外扩张槽22、23,副花纹沟20中的第一副花纹沟20a的扩张槽21设置在轴向内侧,从第二副花纹沟20b的内侧往第一副花纹沟20a的前端延伸并相连接,扩张槽21的扩张宽度w4为0.8mm~5mm,内、外扩张槽22、23从第三副花纹沟20c的尾端往第二副花纹沟20b的尾端往外扩张并相连接,其扩张槽22、23呈三角形,两边扩张槽22、23的扩张宽度w5、w6分别为0.8~5mm,各扩张槽21、22、23的深度h1与副花纹沟20的深度h之间的比值为0.1~0.35。主、副花纹沟的前端靠轴向内侧设置扩张槽,可确保干地直行时的操控性能,提高湿地直行时的抓地性能。主、副花纹沟的尾端靠轴向内、外侧设置三角形扩张槽,可增加边缘效应,提高过弯的湿地抓地性能,同时主、副花纹沟上的扩张槽的深度与主、副花纹沟的深度采用高落差设置,可确保胎面刚性,提升干、湿地的操控性能和抓地性能。

如图1、图5所示,为进一步提高干、湿地的抓地操控性能,在主花纹沟10中的第一主花纹沟10a靠轴向内侧的尾端与另一侧相邻的第一主花纹沟10a的前端增加截面带有波浪状的细沟槽30,并在第一主花纹沟10a的前端和另一侧相邻的副花纹沟20的前端增加截面带有波浪状的细沟槽40,该波浪状的细沟槽30、40的侧壁由直线和波浪线组合而成,且上段沟壁采用直线设置,而下段沟壁采用波浪线设置,当轮胎在干、湿地行驶初期,可提高轮胎的抓地性能,在行驶中期,其波浪线沟壁的沟槽可咬合在一起,提高与路面的接地感,提升轮胎的操控性能。细沟槽30、40中的上段直线沟的深度h2与下段波浪沟的深度h3的比值为0.5~0.85,上段直线沟的宽度w7设置小于或等于下段波浪沟的宽度w8,此实施例的上段直线沟宽度w7和下段波浪沟宽度w8采用等宽设计,细沟槽30和细沟槽40相连接后形成倾斜“7”字状,可确保胎面刚性,提高湿地抓地性能。如此设置,利用细沟槽使胎面两侧的主、副花纹沟交联起来,可增加排水分支,进一步提高湿地抓地性能。

使用本发明技术以后,实施例之轮胎的操控性能和湿地抓地性能均比以往例优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