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水车载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2897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渗水车载加湿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湿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渗水车载加湿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车载加湿器中,水箱设置在雾化器下方,二者之间通过吸水棉棒把水箱里的水吸到雾化器上再进行雾化处理。由于通过吸水棉棒吸水是利用棉料材质的吸水性进行吸水,所以会导致雾化过程供水不稳定,而且供水速度和供水量也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也出现了一些车载加湿器将水箱设置在雾化器上方,由于雾化器中的雾化片上有多个微细的小孔,当雾化片停止工作时,水箱内剩下的水会在水压的作用下从雾化片的小孔中渗出,造成加湿器渗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水车载加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车载加湿器易渗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渗水车载加湿器,包括加湿器主机以及与所述加湿器主机连接并可与车体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加湿器主机与车体电连接的车充体,所述加湿器主机包括雾化器以及设于所述雾化器上方的水箱,所述雾化器包括阀体、伸入所述阀体内且可于所述阀体内转动的管体、设于所述管体端部且可随所述管体转动的雾化组件以及控制所述雾化组件的控制器,所述阀体具有与所述水箱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管体上设有进水口,当所述进水口随所述管体转动至所述连通口处时,所述管体与所述水箱导通,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雾化组件进入加湿模式;当所述进水口随所述管体转动偏离所述连通口处,所述管体与所述水箱隔离,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雾化组件停止加湿。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一壳体,所述阀体及所述管体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口,所述雾化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口外,所述水箱设于所述壳体顶部。

可选地,所述阀体顶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圆形凸缘,所述壳体内具有可供所述圆形凸缘卡入的第一卡槽。

可选地,所述阀体包括纵向设置的上圆柱管以及横向设置的且与所述上圆柱管连通的下圆柱管,所述水箱底部设有可伸入所述上圆柱管内且与所述上圆柱管螺纹连接的连接管,所述管体设于所述下圆柱管内。

可选地,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片以及雾化片盖,所述管体的端部具有凹腔,所述雾化片设于所述凹腔内,所述管体的端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雾化片盖位于所述雾化片外侧且所述雾化片上设有可卡于所述第二卡槽内的卡块。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板以及设于所述主板上的雾化开关,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部与第二管体部,所述第一管体部伸入所述阀体内,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管体部上,所述第二管体部上设有可触动所述雾化开关的开关拨键。

可选地,还包括一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包括位于顶部的套筒、位于底部的连接头以及连通所述套筒与所述连接头的连接部,所述雾化器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连接头固定于所述车充体顶部。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内穿设有一蛇形管,所述蛇形管内设有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车充体的导线,所述蛇形管的顶端通过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件包括套管以及套设于所述套管外部的定位块,所述壳体内设有可供所述定位块卡入定位的第三卡槽

可选地,所述车充体顶部设有第四卡槽,所述连接头的底部边缘卡于第四卡槽内,所述连接头底部向下伸出定位柱,所述车充体顶部设有可供所述定位柱伸入固定的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车充体包括具有容置腔的车充体主壳、设于所述车充体主壳内的车充电路板、与所述车充电路板电连接且部分伸出所述车充体主壳外用于与车载电路接通的接触片以及盖设于所述车充体主壳上的上盖。

本发明中,当进水口随管体转动至连通口处时,管体与水箱导通,控制器启动雾化组件进入加湿模式,且由于水箱设置在雾化器上方,水箱内的在水压的作用下可以使得雾化器工作过程更稳定,不会出现断水、少水的现象;当进水口随管体转动偏离连通口处,管体与水箱隔离,控制器控制雾化组件停止加湿,此时,由于水箱与管体及雾化器隔离,水箱内剩下的水不会进入雾化器中,故不会出现渗水现象,解决现有加湿器渗水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渗水车载加湿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防渗水车载加湿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防渗水车载加湿器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雾化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管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车充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硅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示为下端被向上翻起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参照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渗水车载加湿器,包括加湿器主机100以及与加湿器主机100连接的车充体200。车充体200可与车体连接,用于实现加湿器主机100与车体之间的电连接,从而保证加湿器主机100的加湿功能正常运行。加湿器主机100包括雾化器110以及设于雾化器110上方的水箱120。而雾化器110包括阀体111、伸入阀体111内且可于阀体111内转动的管体112、设于管体112端部且可随管体112转动的雾化组件113以及控制雾化组件113的控制器115。阀体111具有与水箱120连通的连通口1111,管体112上设有进水口1121,当进水口1121随管体112转动至连通口1111处时,管体112与水箱120导通,控制器115启动雾化组件113进入加湿模式;当进水口1121随管体112转动偏离连通口1111处,管体112与水箱120隔离,控制器115控制雾化组件113停止加湿。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进水口1121随管体112转动至连通口1111处时,管体112与水箱120导通,控制器115启动雾化组件113进入加湿模式,且由于水箱120设置在雾化器110上方,水箱120内的在水压的作用下可以使得雾化器110工作过程更稳定,不会出现断水、少水的现象;当进水口1121随管体112转动偏离连通口1111处,管体112与水箱120隔离,控制器115控制雾化组件113停止加湿,此时,由于水箱120与管体112及雾化器110隔离,水箱120内剩下的水不会进入雾化器110中,故不会出现渗水现象,解决现有加湿器渗水问题。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雾化器110还包括一顶部具有开口的壳体114,阀体111及管体112设于壳体114内。阀体111于开口处裸露用于与水箱120连接。同时,壳体114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口1141,管体112的端部位于安装口1141处,雾化组件113设于安装口1141外,水箱120设于壳体114顶部。由图2、图4中可以看出,壳体114是由对称的左壳体1142与右壳体1143对接而成。具体地,右壳体1143内设有螺丝柱1145,而左壳体1142设有与螺丝柱1145对应的螺丝孔1146,将螺钉从螺丝孔1146穿过并伸入螺丝柱1145中拧紧实现左壳体1142与右壳体1143的连接。当然,螺丝孔1146与螺丝柱1145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即螺丝孔1146设于右壳体1143上,而螺丝柱1145设于左壳体1142内。采用这种壳体114结构,一方面半封闭式的壳体结构更便于开模制造,另一方面,也方便于壳体内安装阀体111及管体112。具体地,将阀体111与管体112安装完成后将组合件置于左壳体1142或右壳体1143内,再将另一半壳体通过螺钉固定即可。

参照图2、图3及图5,阀体111包括纵向设置的上圆柱管1112以及横向设置的且与上圆柱管1112连通的下圆柱管1113。阀体111的上圆柱管1112的顶部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圆形凸缘1114,而左壳体1142与右壳体1143围合形成的壳体114内具有可供圆形凸缘1114卡入的第一卡槽1144。其中,上圆柱管1112内具有内螺纹1115,水箱120底部设有连接管121,连接管121具有外螺纹1211,连接管121伸入上圆柱管1112内与上圆柱管1112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水箱120与雾化器110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管体112水平穿设于下圆柱管1113内。

为提高水箱120与雾化器110之间的密封等级,本实施例中,在连接管121与管体112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圈130。同时,在管体112上且位于进水口1121两侧分别套设有第二防水圈140和第三防水圈150。

参照图2,雾化组件113包括雾化片1131以及雾化片盖1132。参照图6,雾化片1131包括环状喷雾头1134以及套设于喷雾头外围的防水胶圈1135。雾化片盖1132也为圆环片状结构,在雾化片盖1132上沿其周向分布若干雾化口。参照图3,管体112的端部具有凹腔1122,雾化片1131设于凹腔1122内,而雾化片盖1132盖设于雾化片1131外侧。管体112的端部设有第二卡槽1123,雾化片盖1132上设有可卡于第二卡槽1123内的卡块1133,当卡块1133卡于第二卡槽1123时,实现雾化片盖1132的安装,同时,雾化片盖1132与管体112形成可一起转动的整体,当转动雾化片盖1132即可带动管体112转动。

参照图2、图3及图7,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15设于雾化器110的壳体114内,其包括主板1151以及设于主板1151上的雾化开关1152。管体112包括第一管体部1124与第二管体部1125,第一管体部1124伸入阀体111的下圆柱管1113内,进水口1121设于第一管体部1124上,而第二管体部1125位于壳体114内且伸出阀体111外,第二管体部1125上设有可触动雾化开关1152的开关拨键1126。进水口1121,雾化开关1152以及开关拨键1126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当开关拨键1126转动至雾化开关1152处时,进水口1121恰位于阀体111的连通口1111处,此时水箱120与管体112呈导通状态。

参照图2,雾化器110还包括一硅胶套116。硅胶套116包括位于顶部的套筒1161、位于底部的连接头1162以及连通套筒1161与连接头1162且中空的连接部1163。套筒1161结构与雾化器110外观结构相同,雾化器110设于套筒1161内而雾化器110的雾化组件113伸出套筒1161外,硅胶套116的连接头1162固定于车充体200顶部,这样,通过硅胶套116将雾化器110与车充体200固定连接于一体。而硅胶套116不仅到连接作用,也起到包装防尘的作用,同时,硅胶套116也具有良好的手感。

中空的连接部1163内穿设有一蛇形管(图中未示出),所述蛇形管内设有电连接控制器115与车充体200的导线(图中未示出)。这样,防渗水车载加湿器通过车充体200实现加湿器主机100与车体之间的电连接。利用蛇形管来固定加湿器主机100,可以方便地将加湿器主机100调至任意角度及高度处固定。蛇形管的一端通过固定件500固定于壳体114内。具体地,参照图4及图8,固定件500包括套管510以及套设于套管510外部的定位块520,壳体114内设有可供定位块520卡入定位的第三卡槽1147。蛇形管的一端伸入套管520内,套管520通过定位块520固定于壳体114内,从而蛇形管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14内。

参照图2,车充体200包括具有容置腔的车充体主壳210、设于车充体主壳210内的车充电路板220、与车充电路板220电连接的接触片230以及盖设于车充体主壳210上的上盖240。接触片230部分伸出车充体200主壳外用于与车载电路连接。参照图2、图9,接触片230包括具有不同结构的第一接触片231与第二接触片232。参照图9、图10,上盖240上设有第四卡槽241,硅胶套116的连接头1162的底部边缘卡于第四卡槽241内,同时,连接头1162底部向下伸出两定位柱1164,而上盖240上设有可供定位柱1164伸入固定的定位孔242。进一步地,为提高渗水车载加湿器的外观效果,在水箱120与雾化器110之间、硅胶套116与车充体200之间、雾化组件113外均设有环状装饰件400。

本实施例中,防渗水车载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需要加湿器工作时,转动裸露于硅胶套116外的雾化片盖1132,雾化片盖1132带动管体112转动,管体112上的开关拨键1126随管体112转动,当开关拨键1126转动至雾化开关1152处并触动雾化开关1152时,进水口1121恰位于阀体111的连通口1111处,此时水箱120与管体112呈导通状态,同时,雾化开关1152被打开,雾化片1131工作,加湿器开始加湿;当不需要加湿时,再次转动雾化片盖1132,管体112上的开关拨键1126脱离雾化开关1152,雾化开关1152关闭,雾化片1131停止工作,同时,进水口1121偏离连通口1111,水箱120与管体112及雾化器110隔离,水箱120内剩下的水不会进入雾化器110中,故不会出现渗水现象,解决现有加湿器渗水问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