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雨刮器及其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386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雨刮器及其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用雨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雨刮器及其后视镜。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雨刷一般是指机动车辆的车前玻璃上为防止雨水及其他污物影响视线而进行简单清理的一种工具。雨刮或雨刷均是汽车的必备部件,用于将汽车玻璃上的水珠变成均匀的水膜,均匀的水膜不会发生光线的折射现象,使驾驶者得到清晰的视野,提高驾驶安全性,目前传统的雨刷一般是安装在前风挡玻璃或后风挡玻璃表面,仅对这两区域的雨水进行清理,并不能对其它车辆重要的部位进行清理,例如,车辆两侧的后视镜。

当遇到下雨的时候或潮湿的条件下,汽车后视镜总是积满水珠或易形成水痕,使后视镜的玻璃变的模糊,司机在开车时更加不方便擦拭后视镜,导致司机很难判断车后的情况,存在比前后风挡玻璃更加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在雨后天晴时,由于后视镜会有明显的斑点出现而影响视线,该部位一旦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对驾驶员观察车辆后方两侧的影响是致命的,相比前后风挡玻璃会更加影响行车安全;再者,后视镜自身不能喷出水,需要人工倒水,才能彻底清除灰尘,恢复后视镜观察后方车况的功能。

但是,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后视镜雨刮器,严格意义上讲,并不能成为雨刷器,其原理是采用加热装置,仅能在短时间内缓解轻微的雨水模糊或除霜,对于较大暴雨时,则不能及时除去后视镜雨水,造成后视镜雨水的积存现象,尤其需要转向时,影响观察车后的情况,形成转向的安全隐患。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公知技术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包括本发明申请人,目前已经研发了很多针对后视镜及时地清理雨水的装置,但是,由于不停的升级换代,以往的同类产品均具有一定的弊端:

例如,后视镜雨刷采用蜗杆带动齿轮、连接件转动,使雨刮摆动,除去后视镜的积水,其基本原理为:启动开关,马达通电后带动马达输出端的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转动齿轮转动,再通过一系列连接杆使带动雨刮轴做转动,最后雨刮轴带动后视镜雨刮片做摆动而实现将镜面的雨水除去的目的,采用这类具备较多传动机构的雨刷装置,需要一系列连接杆与齿轮之间啮合实现转动,使用时间较长之后,还有必要对对应的机械组件进行润滑、更换或维护,如此多的机械传动组件难以实现彻底的维护,同时,这些机械传动式后视镜雨刷机械组件仅为满足有效的机械传动而无序排列设置在固定的盒体内,机械组件杂乱不整齐,为拆装造成了较大的麻烦。

同时,需要强调,即便容易对上述同类机械传动式的后视镜雨刷装置进行安装与调节,由于以往的雨刷采用加热或上下摆动式的扫刷,摆动总会有一个具体的范围,因此,这些后视镜雨刷装置无法实现对大巴车拥有矩形形状的后视镜全面的扫刷,若采用现有的后视镜雨刷进行扫刷,必然会出现盲点与死角,即便清理完毕之后,处于盲点与死角上的水珠依然会随着车辆的行驶而逐渐流淌,必然会再次使后视镜变得模糊。

此外,以往的机械传动式后视镜雨刷可控性较差,不利于垂直往复全面无死角的扫刷。

综上所述,本发明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研发与改进的技术方案,这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能够满足对现有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雨刮器及其后视镜,使其能够应用于对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后视境进行全面扫刷且不影响后视镜位置调节,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雨刮器,该后视镜雨刮器包括设置于镜面板外表面用于全面扫刷的雨刷部、设置于镜面板背面且用于使雨刷部上下刷动的带滑轨的滑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动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滑轨上、下两端具有限位点并且设置雨刷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滑块运动的上下位置。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

所述滑轨套有滑块,滑轨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位置上定位板、位置下定位板固定在镜面板背面或镜面板里侧的零件腔内;所述位置上定位板、位置下定位板分别开设孔位并且在两个孔位之间装入带有螺旋状螺纹的蜗杆,该蜗杆下端穿过位置下定位板并且在端部具有带齿部的涡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马达以及该步进马达输出端的带齿的驱动轮,该驱动轮的齿与蜗杆下端的涡轮齿部相啮合,当步进马达驱动时带动涡轮旋转,使蜗杆转动,蜗杆转动的同时使滑块产生向上或向下的位移,从而带动雨刷部上下刷动;

所述滑块外表面通过连接导板与雨刷部相接,该连接导板为l形结构并且从镜面板背面的边缘处绕至镜面板正面再连接雨刷部,使雨刷部能够保持与镜面板的平行;

所述传感器以位置上定位板与位置下定位板作为限位点并且通过对所设置的限位点进行感应信号的传递,感应之后再发信号传递给控制板,步进马达反转。

一种具有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雨刮器的后视镜,包括矩形结构的镜面板与固定该镜面的壳体,所述矩形结构的镜面设置雨刷部,镜面板背面与壳体之间设置用于使雨刷部上下刷动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下方具有用于驱动滑动机构的驱动装置。

此外,根据不同需求,所述镜面板下边缘具有用于收纳雨刷部的收纳槽,在给出雨刷停止信号时,在控制板作用下,步进马达会带动雨刷向停止位移动,不影响正常使用后视镜的效果。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本结构可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可对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矩形类的后视境进行全面扫刷,特别是针对大巴车、货运车等后视境,采用垂直蜗杆带动雨刷平行的扫刷,有利于提升清扫效果,不会留下死角,避免矩形后视镜的镜面被再次模糊;

(2)精简了机械传动组件的数量,仅采用蜗杆与滑块作为主要机械组件,再配合传感器进行上下限位点的感应,使用时间较长之后,便于机械组件进行润滑、更换或维护,便于进行有效的机械传动而整齐排列设置在固定的盒体内;

(3)雨刷部有一定的弹性,从而保证雨刷对镜面有一定的压力,同时,雨刷结构不影响后视镜位置调节;

(4)采用连接导板对后视镜面板前后进行连接,使雨刷部能够在镜面外部顺畅的滑动扫刷;

(5)该结构有利于节省因安装雨刮器而造成车体或后视镜额外增加的安装空间,有利于节约施工成本,有利于实现一体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雨刮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后视镜雨刮器的滑块下移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雨刮器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雨刷部;2、蜗杆;3、滑块;4、滑轨;5、位置上定位板;6、位置下定位板;7、连接导板;8、传感器;9、步进马达;10、镜面板;11、装配折板;201、涡轮;901、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雨刮器,该后视镜雨刮器包括设置于镜面板10外表面且用于全面扫刷的弹性雨刷部1、设置于镜面板10背面且用于使雨刷部1上下刷动的滑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动机构的驱动装置。

首先,对于上述设置的滑动机构进一步分析:

所述滑动机构具有滑轨4;由于可根据镜面板10的形状以及扫刷方式的需求,在镜面板10背面由上至下垂直设置滑轨4并且该滑轨4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位置上定位板5、位置下定位板6固定在镜面板10背面或镜面板10里侧的零件腔内;

所述滑轨4上套有滑块3,该滑块3外表面通过连接导板7与雨刷部1相接,由于该滑块3与雨刷部1之间由镜面板10相隔,因此,所述连接导板7为l形结构以便于能够从镜面板10背面的边缘处绕至镜面板10正面再连接雨刷部1,使雨刷部1能够保持与镜面板10的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上定位板5、位置下定位板6分别开设孔位并且在两个孔位之间装入带有螺旋状螺纹的蜗杆2,该蜗杆2下端穿过位置下定位板6并且在端部具有带齿部的涡轮201。

对于上述设置的滑动机构与驱动装置的结合进一步分析: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马达9以及该步进马达9输出端的带齿的驱动轮901,所述驱动轮901的齿与蜗杆2下端的涡轮201齿部相啮合,从而当步进马达9驱动时带动涡轮201旋转,使蜗杆2转动,蜗杆2转动的同时使滑块3产生向上或向下的位移,从而带动镜面板10正面的雨刷部1上下刷动来清理后视镜。

具体针对上段滑动机构与驱动装置的设定进一步拓展,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位置上定位板5与位置下定位板6的上下位置限制,需要在位置上定位板5顶部与位置下定位板6设置有雨刷位置传感器8,同时以位置上定位板5与位置下定位板6作为限位点并且通过传感器8间接地雨刷位置进行感应信号的传递,当滑块3由上端限位点运行到下端限位点时,传感器8感应并且触发对应电路的位置开关,发信号传递给控制板,步进马达9反转,当滑块3在蜗杆2的带动下,由下端限位点运动到上端限位点,传感器8感应并且触发对应的位置开关,步进马达9再次反转,对于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后视境进行全面扫刷时,该结构能够满足大巴车的后视境较佳的扫刷效果,同时,由于除雨刷部1之外,其余的雨刷组件均设置于后视镜背面,使整体雨刷结构不影响后视镜的位置调节。

当雨刷收到停止信号时,控制板会发出一个信号,使马达带动蜗杆,蜗杆带动滑块上的雨刷向下运动,并可停靠在后视镜的下边缘处,不影响正常后视镜的使用效果,从而避免雨刷停在后视镜中间而影响正常的后视镜效果。

同时,一个后视镜雨刷对应一个控制器,或一个控制器同步控制两个后视镜的雨刷同步运行,使两个雨刷同步运行,两个雨刷同时到达后视镜上、下边。

实施例二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雨刮器,包括设置于镜面板10外表面且用于全面扫刷的雨刷部1、设置于镜面板10背面且用于使雨刷部1上下刷动的滑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动机构的驱动装置。

首先,对于上述设置的滑动机构进一步分析:

所述镜面板10背面具有壳体并且此壳体内部具有元件腔,所述元件腔内安装具有滑轨4的滑动机构;所述滑轨4上套有滑块3,该滑块3外表面连接连接导板7,由于该滑块3与雨刷部1之间由镜面板10相隔,因此,所述连接导板7为l形结构,同时,所述雨刷部1也具有连接板并且该连接板与l形连接导板7组成一个矩形框体,该矩形框体能够从镜面板10背面的边缘处绕至镜面板10正面再连接雨刷部1,使雨刷部1能够保持与镜面板10的平行。

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位置上定位板5与位置下定位板6的上下位置限制,需要在位置上定位板5设置有雨刷位置传感器8,同时以位置上定位板5与位置下定位板6作为限位点并且通过传感器8对所设置的限位点进行感应信号的传递,当滑块3由上端限位点运行到下端限位点时,传感器8感应并且触发对应电路的位置开关,发信号传递给控制板,步进马达9反转,当滑块3在蜗杆2的带动下,由下端限位点运动到上端限位点,传感器8感应并且触发对应的位置开关,步进马达9再次反转。

以上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雨刮器,其它相关的结构设置参照实施例一或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更改,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一种便于全面扫刷的后视镜,包括矩形结构的镜面板10与固定该镜面的壳体,所述矩形结构的镜面设置雨刷部1,镜面板10背面与壳体之间设置用于使雨刷部1上下刷动的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下方具有用于驱动滑动机构的驱动装置。

首先,对于上述设置的滑动机构进一步分析:

所述滑动机构设置于镜面板10背面的壳体内,从而不必再另外配置雨刷驱动盒来占用车体外部的空间,既不影响车体外观、也不会妨碍清洗与维护;

由于可根据镜面板10的形状以及扫刷方式的需求,在镜面板10背面由上至下垂直设置滑轨4并且该滑轨4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位置上定位板5、位置下定位板6固定在壳体内;

所述滑轨4上套有滑块3,位置上定位板5、位置下定位板6分别开设孔位并且在两个孔位之间装入带有螺旋状螺纹的蜗杆2,该蜗杆2下端穿过位置下定位板6并且在端部具有带齿部的涡轮201。

对于上述设置的滑动机构与驱动装置的结合参照实施例一来实现或在其基础上进行替换,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体实施″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或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具有″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或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①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发明技术效果之外,例如,对后视镜的扫刷增加强度或扫刷组件的形状进行替换等;②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部分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技术效果相同,例如,对蜗杆、驱动轮的形状进行优化等;③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可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之外;④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