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车门防撞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0313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形车门防撞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门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稳定性强,抗弯强度高,缓冲吸能效果好,安全可靠的弧形车门防撞杆。



背景技术:

汽车在人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中国市场的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大,关于汽车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汽车安全性作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汽车设计当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而由于汽车从侧面受到冲击,致使车门被冲撞后,车内乘员受到直接的冲击伤害,危险系数大;并且,相对于正面碰撞,侧面碰撞的致死致残概率要高得多。为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保护乘员腰部或臀部等要害部位,在车门相应的位置上都会设置有防撞内饰部件。当施加有来自车辆侧方的冲击负荷时,该内饰部件会通过本身变形或溃缩而吸收冲击负荷,从而减轻向乘员施加的负荷,降低损伤。

目前,汽车车门防撞杆主要包括高强度钢板结构型和高强度钢管结构型;车门防撞杆提高了汽车侧碰安全性能和车门的抗侵入能力,是驾驶人员、乘客被动安全的主要部件。但现有车门防撞杆的连接强度低,支撑稳定性差,吸收车体侧面碰撞冲击能量的能力弱,严重影响车辆的整体安全性。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车门防撞装置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支撑稳定性强,抗弯强度高,缓冲吸能效果好,安全可靠的弧形车门防撞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弧形车门防撞杆包括防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管为弧形结构,防撞管的横截面形状为两侧设置有侧凹槽的工字形,两侧侧凹槽的开口分别朝向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且弧形防撞管的凸起侧朝向车门外板一侧;防撞管的前端设置有前防撞接头,防撞管的后端设置有后防撞接头,防撞管的中部设置有防撞吸能块;防撞吸能块的一侧通过熔接柱与车门内板相连,防撞吸能块的另一侧通过固定弯板与防撞管相连;固定弯板包括折弯板,折弯板开口侧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弯板固定边,弯板固定边上设置有固定孔;防撞管的中部设置在折弯板的开口内,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弯板固定孔以及防撞吸能块、与熔接柱相连;所述前防撞接头包括M形弯板,M形弯板的中部形成前连接槽,M形弯板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翻边,防撞管的前端设置在前连接槽内;所述后防撞接头包括U形弯板,U形弯板的中部形成后连接槽,U形弯板的两边沿分别设置有折弯边,U形弯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弯板;U形弯板上、与后连接槽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斜板,支撑斜板的延伸端朝向连接弯板一侧,防撞管的后端设置在后连接槽内。

所述防撞管中部设置的防撞吸能块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梯形防撞吸能块面积较大的底面朝向车门内板。以增加防撞吸能块与车门内板的接触面积,减小碰撞冲击力对车门内板的压强。

所述固定弯板折弯板的内壁与防撞管侧凹槽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减震橡胶。以提升减震效果,增加防撞管抵御碰撞的能力。

所述防撞管中部设置的防撞吸能块的材料是聚氨酯泡沫、橡胶或海绵。以提升防撞吸能块的吸能缓冲作用。

所述连接防撞吸能块与防撞管的固定弯板的材料是聚丙烯树脂。以提高固定弯板的抗冲击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弧形结构的防撞管,防撞管的横截面形状为两侧设置侧凹槽的工字形,弧形防撞管的凸起侧朝向车门外板一侧;防撞管的前端设置前防撞接头,防撞管的后端设置后防撞接头,防撞管的中部设置防撞吸能块;防撞吸能块的一侧通过熔接柱与车门内板相连,防撞吸能块的另一侧通过固定弯板与防撞管相连;固定弯板包括折弯板,折弯板开口侧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弯板固定边;防撞管的中部设置在折弯板的开口内,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弯板的固定孔以及防撞吸能块、与熔接柱相连;前防撞接头包括中部形成前连接槽的M形弯板,M形弯板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翻边,防撞管的前端设置在前连接槽内;后防撞接头包括中部形成后连接槽的U形弯板,U形弯板的两边沿分别设置折弯边,U形弯板的一端设置连接弯板;U形弯板的另一侧设置支撑斜板,防撞管的后端设置在后连接槽内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支撑稳定性强,抗弯强度高,在车体发生侧面碰撞时,能够充分吸收碰撞冲击能量,缓冲吸能效果好,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的防撞吸能块位置处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固定弯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前防撞接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后防撞接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向旋转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前防撞接头、2防撞管、3防撞吸能块、4固定弯板、5后防撞接头、6车门内板、7熔接柱、8侧凹槽、9弹性减震橡胶、10固定螺栓、11折弯板、12弯板固定边、13固定孔、14 M形弯板、15翻边、16前连接槽、17连接弯板、18后连接槽、19 U形弯板、20折弯边、21支撑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7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弧形车门防撞杆包括弧形结构的防撞管2,防撞管2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工字形防撞管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强抗弯性能的侧凹槽8。弧形防撞管2两侧侧凹槽8的开口,分别朝向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的方向;并且,弧形防撞管2的弧形凸起侧朝向车门外板的一侧,以增强防撞管2的缓冲效果。弧形防撞管2位于车头一侧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车门内板6前侧相连接的前防撞接头1;弧形防撞管2位于车尾一侧的后端,设置有用于与车门内板6后侧相连接的后防撞接头5;弧形防撞管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缓冲撞击能量的防撞吸能块3。为了增加防撞吸能块3与车门内板6的接触面积,弧形防撞管2中部设置的防撞吸能块3的横截面形状设计成梯形;梯形防撞吸能块3面积较大的底面一侧朝向车门内板6方向,以减小碰撞冲击力对车门内板6的压强,提升缓冲效果。为了提升防撞吸能块3的吸能缓冲作用,弧形防撞管2中部设置的防撞吸能块3,可以采用聚氨酯泡沫、橡胶或海绵等材料制成。

设置在弧形防撞管2中部的防撞吸能块3的一侧,通过熔接柱7与车门内板6相连接。熔接柱7的一端伸入到防撞吸能块3上设置的、与熔接柱7相匹配的盲孔内;熔接柱7的另一端则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车门内板6形成一体式结构。防撞吸能块3的另外一侧通过固定弯板4与防撞管2相连接,固定弯板4包括折弯板11,折弯板11开口侧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有用于固定折弯板11的弯板固定边12;折弯板11开口两侧的弯板固定边1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穿过固定螺栓10的固定孔13。弧形防撞管2的中部设置在固定弯板4折弯板11的开口内,固定螺栓10穿过固定弯板4的固定孔13、以及防撞吸能块3的固定通孔,与熔接柱7的内螺纹孔相连接;以将弧形防撞管2的中部,通过防撞吸能块3与车门内板6相连接。为了提升减震效果,增加弧形防撞管2抵御碰撞的能力,固定弯板4折弯板11的内壁与弧形防撞管2侧凹槽8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减震橡胶9。为了提高固定弯板4的抗冲击能力,用于连接防撞吸能块3与弧形防撞管2的固定弯板4,可以采用聚丙烯树脂材料制成。

弧形防撞管2前端设置的前防撞接头1,包括中部形成有前连接槽16的M形弯板14,M形弯板14的两边沿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与车门内板6相连的翻边15;弧形防撞管2的前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前防撞接头1的前连接槽16内。设置在弧形防撞管2后端的后防撞接头5,包括中部形成有后连接槽18的U形弯板19,U形弯板19的两边沿分别设置有折弯边20,U形弯板19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车门内板6相连的连接弯板17。后防撞接头5的U形弯板19上、与后连接槽18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增强支撑稳定性的支撑斜板21;支撑斜板21的延伸端朝向连接弯板17的一侧,并与车门内板6相连接;弧形防撞管2的后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后防撞接头5的后连接槽18内。

该弧形车门防撞杆使用时,首先,将防撞吸能块3设置在通过注塑成型方式、与车门内板6形成一体式结构的熔接柱7上,然后,使用固定弯板4和固定螺栓10,将弧形防撞管2的中部与防撞吸能块3相连。并确保弧形防撞管2两侧侧凹槽8的开口,分别朝向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的方向;弧形防撞管2的弧形凸起侧朝向车门外板的一侧,从而增强防撞管2的整体缓冲效果。使用已有的焊接方式,将弧形防撞管2前端的前防撞接头1、以及弧形防撞管2后端的后防撞接头5,分别固定在车门内板6的前后两端。当车辆侧面发生碰撞时,弧形防撞管2与车门内板6之间设置的防撞吸能块3的梯形结构,增加了防撞吸能块3与车门内板6的接触面积,减小碰撞冲击力对车门内板6的压强,有效提升缓冲效果。

另外,工字形横截面的弧形防撞管2朝向车门外板的凸起侧,以及固定弯板4内壁与防撞管2外壁之间设置的弹性减震橡胶9,都能够有效地减缓撞击传递来的冲击力,从而增加防撞管2抵御碰撞的能力。而且,在撞击时,弧形防撞管2两端分别设置的前防撞接头1和后防撞接头5,提高了整个车门防撞杆的连接强度。以有效吸收侧面碰撞时的冲击能量,达到保护乘员要害部位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