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4358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地增长。将面临新能源汽车充电储备的问题,因此滋生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两者相互促进。目前市场普遍应用的是固定式充电桩/站,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补充充电的需求。

近几年,充电桩行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但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存在需要进行场地规划、电网改造等弊端。移动充电设备应运而生,将以其高效、灵活、快捷、安全等特点,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售后服务领域。不仅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在不同环境下对充电续航的需求,也规避了固定充电设备的弊端,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所以,无论是行业内,还是售后市场,都迫切需要推出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求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此设备高效、灵活、快捷、安全,且便于新能源汽车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快速充电续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包括储能模组、功率输入模块、功率输出模块、DC/DC低压功率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温控系统、无线通讯模块、多媒体服务系统、设备急停装置、移动承载平台;所述储能模组高压端口,一端与所述功率输入模块连接,一端与所述功率输出模块连接,第三高压端口与所述DC/DC低压功率模块连接;所述DC/DC低压功率模块低压端口与所述储能模组、所述功率输入模块、所述功率输出模块、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所述温控系统、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多媒体服务系统、所述设备急停装置连接,提供低压直流电源;所述储能模组、所述功率输入模块、所述功率输出模块、所述DC/DC低压功率模块、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所述温控系统、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多媒体服务系统、所述设备急停装置通讯端口通过总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模组包含电池模组、BMS;所述电池模组主要作为本实用新型储能源和输出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可采用新的动力电池或回收二次利用动力电池;所述BMS实现对所述电池模组状态适时监控;所述BMS对所述电池模组的监控包括:状态信息、环境信息、充放电信息的检测和工作状态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输入模块高压端口一端与电网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能模组连接,实现对储能模组的充电储能。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输出模块高压端口一端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所述功率输出模块可实现可调高压直流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急停装置在紧急情况下,可对所述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进行紧急停机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述储能模组、所述功率输入模块、所述功率输出模块、所述DC/DC低压功率模块、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所述温控系统、所述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多媒体服务系统、所述设备急停装置设置在所述移动承载平台上;所述移动承载平台包括承载平台、牵引装置、设备驻车锁紧装置,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和可靠驻车制动;所述多媒体服务系统可实现服务信息的自主投放;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可实现对所述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大数据平台、终端客户的无线信息互联互通。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人力牵引装置、设备牵引装置、电机动力牵引装置,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方式牵引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紧凑、低成本储能、移动灵活、高效快捷。不仅可在用电低峰时实现低成本储能;亦可实现在不同环境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续航,充电安全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低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功率输入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功率输出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网络拓扑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承载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功率输入模块,200.储能模组,300.功率输出模块,400.DC/DC低压功率模块,500.多媒体服务系统,600.温控系统,700.人机交互界面,800.无线通讯模块,900.设备急停装置,1100.移动承载平台。

101.AC电源输入接口,102.AC/DC变换器,103.功率输出器,104.接触器,105.接口连接锁,106充电控制器。

201.电池模组,202.BMS。

301.接触器,302.DC/DC升压模块,303.可调高压直流充电机,304.DC高压直流输出接口,305放电控制器,306.接口连接锁。

1101.承载平台,1102.牵引装置,1102a.设备牵引装置,1102b.人力牵引装置,1102c.电机动力牵引装置,1103.设备驻车锁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包括:所述功率输入模块100、储能模组200、功率输出模块300、DC/DC低压功率模块400、多媒体服务系统500、温控系统600、人机交互界面700、无线通讯模块800、设备急停装置900、设置在移动承载平台1100上。所述移动承载平台1100为本实用新型重量承载和移动运输平台。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系统结构示意图。所述功率输入模块100一高压端口与电网交流电连接,另一高压端与储能模组200高压端口连接,实现对储能模组200的充电储能;所述储能模组200第二高压端口与率输出模块300高压端口连接,实现电能输出;所述储能模组200第三高压端口与DC/DC低压功率模块400高压端口连接,实现对DC/DC低压功率模块400供电。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低压系统结构示意图。所述DC/DC低压功率模块400与功率输入模块100、BMS 202、功率输出模块00、多媒体服务系统500、温控系统600、人机交互界面700、无线通讯模块800、设备急停装置900通过低压线路连接,实现对低压系统电路提供低压电源;所述低压电源可为DC12V或DC24V;所述BMS 202对电池模组201进行信号检测、充放电电量均衡。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功率输入模块结构示意图。所述功率输入模块100包括:AC电源输入接口101,AC/DC变换器102,功率输出器103,接触器104,接口连接锁105,充电控制器106。所述AC电源输入接口101实现电网与本实用新型设备充电线路连接,所述接口连接锁105设置在AC电源输入接口101上;所述充电控制器106通过数据监测,控制接口连接锁105、接触器104,实现本实用新型设备充电储能安全防护。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功率输出模块结构示意图。所述功率输出模块300包括:接触器301、DC/DC升压模块302、可调高压直流充电机303、DC高压直流输出接口304、放电控制器305、接口连接锁306。所述接口连接锁306设置在DC高压直流输出接口304上;所述放电控制器305通过数据监测,控制接口连接锁306的锁止、解锁和接触器301的通、断,实现本实用新型设备的安全放电。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网络拓扑图。本实用新型设备设置CAN总线网络,主要包括:功率输入模块100, BMS 202, DC/DC低压功率模块400,功率输出模块300,多媒体服务系统500,温控系统600,人机交互界面700,无线通讯模块800,设备急停装置900。所述多媒体服务系统500实现服务信息的自主投放;所述温控系统600实现本实用新型设备工作温度智能控制;所述人机交互界面700实现充放电过程的信息显示,同时实现对本实用新型设备工作状态控制;所述无线通讯模块800实现本实用新型-大数据平台-终端客户适时信息共享;所述设备急停装置900在紧急状况下,可实现对本实用新型设备的停机保护。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承载平台结构示意图。所述移动承载平台1100包括:承载平台1101、牵引装置1102、设备驻车锁紧装置1103。所述牵引装置1101设置包括设备牵引装置1102a、人力牵引装置1102b、电机动力牵引装置1102c。所述电机动力牵引装置1102c可根据需求选配。

通过上述优化设计,所述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结构紧凑、低成本储能、移动灵活、高效快捷,不仅可在用电低峰时实现低成本储能,又可实现在不同环境下实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续航,充电安全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