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用气囊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6933发布日期:2018-06-12 21:3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用气囊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车用气囊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安全气囊在发生车辆碰撞等意外情况时会充气而瞬时爆发,从而保护车上乘客。目前为止汽车里面的防暴器就是气囊只安装在驾驶舱前侧,而且是需要在撞击力度特别大的情况下气囊才能有用,而机身或者后面被撞的情况下气囊一点用处都没有。目前该种情况下对后排乘客以及来自车身的碰撞的保护不够周全,在事故发生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用气囊保护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车里面的两排座位都在气囊安全的保护下,无论汽车哪个部位被撞,气囊都会第一时间出来,把车上的所有人都保护起来,提高了保护的范围,减少了人员伤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用气囊保护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系统和安全气囊系统,所述的碰撞传感器系统包括车首传感器、车尾传感器和车身传感器,所述的车首传感器安装于汽车首部,车尾传感器安装于汽车尾部,车身传感器安装于车身两侧,所述的安全气囊系统包括驾驶舱气囊、座椅气囊和车身气囊三部分,所述的驾驶舱气囊安装于驾驶舱内,所述的座椅气囊安装于前排座椅背部,所述的车身气囊安装于车门和车顶上。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碰撞传感器系统的传感器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于车体周围,所述的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座椅气囊包括头部保护气囊和膝盖保护气囊,二者分别固定于前辈座椅背部的对应位置。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碰撞传感器系统下行设有信号转换模块,所述的信号转换模块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信号转换模块下行设有中央处理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中央处理器下行设有对比模块,所述的对比模块与阈值设定模块连接,所述的阈值设定模块内设有电流标准值。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对比模块下行与信号放大器连接,所述的信号放大器与点火模块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车里面的两排座位都在气囊安全的保护下,无论汽车哪个部位被撞,气囊都会第一时间出来,把车上的所有人都保护起来,提高了保护的范围,减少了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1-图3中,1、车首传感器,2、车尾传感器,3、驾驶舱气囊,4、车身气囊,5、头部保护气囊,6、膝盖保护气囊,7、车身传感器,8、碰撞传感器系统,9、信号转换模块,10、中央处理器,11、对比模块,12、阈值设定模块,13、信号放大器,14、点火模块,15、安全气囊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用气囊保护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车里面的两排座位都在气囊安全的保护下,无论汽车哪个部位被撞,气囊都会第一时间出来,把车上的所有人都保护起来,提高了保护的范围,减少了人员伤亡。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汽车用气囊保护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系统8和安全气囊系统15,所述的碰撞传感器系统8包括车首传感器1、车尾传感器2和车身传感器7,所述的车首传感器1安装于汽车首部,车尾传感器2安装于汽车尾部,车身传感器7安装于车身两侧,所述的安全气囊系统15包括驾驶舱气囊3、座椅气囊和车身气囊4三部分,所述的驾驶舱气囊3安装于驾驶舱内,所述的座椅气囊安装于前排座椅背部,所述的车身气囊4安装于车门和车顶上。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碰撞传感器系统8的传感器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于车体周围,所述的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座椅气囊包括头部保护气囊5和膝盖保护气囊6,二者分别固定于前辈座椅背部的对应位置。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碰撞传感器系统8下行设有信号转换模块9,所述的信号转换模块9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信号转换模块9下行设有中央处理器10。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中央处理器10下行设有对比模块11,所述的对比模块11与阈值设定模块12连接,所述的阈值设定模块12内设有电流标准值。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对比模块11下行与信号放大器13连接,所述的信号放大器13与点火模块14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