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5185发布日期:2019-04-20 06:4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视觉辨认单元辅助车辆的乘坐者的视觉辨认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3-67194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动门反射镜中,在镜面角度调整单元中,通过驱动马达而使马达的输出轴旋转,从而反射镜倾动。另外,内部部件被覆马达的反射镜侧,并且在马达的与反射镜相反一侧配置有马达托架,马达托架对内部部件进行加强。

此处,在这样的电动门反射镜中,优选能够抑制由于驱动马达的反作用力而使马达的主体部绕输出轴旋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状况,目的在于获得能够抑制由于驱动马达的反作用力而使主体部绕输出轴旋转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具备:视觉辨认单元,其辅助车辆的乘坐者的视觉辨认;倾动机构,其设置有输出轴从主体部延出的马达,通过驱动上述马达使上述输出轴旋转而使上述视觉辨认单元倾动;被覆体,其被覆上述马达的上述视觉辨认单元侧;加强体,其配置于上述马达的与上述视觉辨认单元相反一侧,并对上述被覆体进行加强;以及卡止部,其突出设置于上述加强体,对上述主体部绕上述输出轴的旋转进行卡止。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而言,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中,上述卡止部沿着上述输出轴延伸。

对于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而言,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中,上述卡止部设置于绕上述输出轴的多个位置。

对于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而言,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第三方式中任一个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中,具备一体设置于上述加强体,并插入上述主体部而供给电力的终端。

对于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而言,视觉辨认单元辅助车辆的乘坐者的视觉辨认。并且,在倾动机构的马达中,输出轴从主体部延出,在倾动机构中,驱动马达而使输出轴旋转,从而使视觉辨认单元倾动。另外,被覆体被覆马达的视觉辨认单元侧,并且在马达的与视觉辨认单元相反一侧配置有加强体,加强体对被覆体进行加强。

此处,在加强体突出地设置有卡止部,卡止部对主体部绕输出轴的旋转进行卡止。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驱动马达的反作用力而使主体部绕输出轴旋转。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而言,卡止部沿着输出轴延伸。因此,卡止部能够有效地卡止主体部绕输出轴的旋转,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驱动马达的反作用力而使主体部绕输出轴旋转。

对于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而言,卡止部设置于绕输出轴的多个位置。因此,多个卡止部能够有效地卡止主体部绕输出轴旋转,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驱动马达的反作用力而使主体部绕输出轴旋转。

对于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而言,在加强体一体设置有终端,终端插入主体部而供给电力。因此,能够卡止终端绕主体部的输出轴的旋转,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驱动马达的反作用力而使主体部绕输出轴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门反射镜装置的从车辆前侧且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门反射镜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门反射镜装置的保护盖主体的从车辆后侧且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门反射镜装置的保护盖主体以及加强件等的从车辆前侧且下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门反射镜装置的保护盖主体以及加强件等的从车辆前侧观察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门反射镜装置的保护盖主体以及加强件等的剖视图(图5的6-6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通过从车辆前侧且车宽方向内侧(车辆左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来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的车门反射镜装置10,图2中,通过从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右侧)观察的剖视图来示出车门反射镜装置10的主要部分。此外,附图中,用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用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外侧,用箭头up表示上方。

本实施方式的车门反射镜装置10被支承于车门(前侧门、车身侧)的外侧。

如图1所示那样,车门反射镜装置10具备容纳机构12。在容纳机构12设置有作为支承部件的支架12a,支架12a被支承于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车辆前侧端,从而车门反射镜装置10被支承于门。在支架12a支承有转动体12b,容纳机构12电动工作,从而转动体12b相对于支架12a绕上下方向转动。转动体12b与车身侧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电连接,容纳机构12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而电动工作。

在容纳机构12的转动体12b支承有作为外周体的树脂制的保护盖(visor)14。在保护盖14设置有作为被覆体的保护盖主体16,在保护盖主体16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的车辆前侧,通过作为组装部件的第一螺钉18a以及第二螺钉18b的紧固等而固定有转动体12b。在保护盖主体16的车辆前侧,经由下述加强件24而组装有作为被覆部件的弯曲板状的保护盖罩20,保护盖罩20的外周嵌合于保护盖主体16的外周,保护盖罩20被覆保护盖主体16的车辆前侧。在保护盖罩20设置有上侧的上罩20a和下侧的下罩体20b,保护盖罩20由上罩20a和下罩体20b组合而构成。

如图1~图3所示那样,在保护盖主体16设置有作为收纳部的大致长方体形箱状的收纳壁16a,收纳壁16a内在车辆后侧敞开。

在收纳壁16a的车辆前侧壁(底壁)一体地设置有作为支承部的支承壁16b(壳体下部),支承壁16b向收纳壁16a的车辆前侧壁的车辆前侧以及车辆后侧突出。支承壁16b成为大致筒状,支承壁16b的中心轴线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地配置。支承壁16b成为球壁状,支承壁16b的内径尺寸随着朝向车辆后方而逐渐变大。

在支承壁16b内设置有作为被覆部的容器状的被覆壁16c(壳体上部),被覆壁16c的车辆前侧端的整周与支承壁16b的车辆前侧端的整周成为一体。在被覆壁16c的车辆前侧端与支承壁16b的车辆前侧端之间一体设置有平板状的连结壁16d,连结壁16d在被覆壁16c的车辆前侧端与支承壁16b的车辆前侧端未直接成为一体的部分,连结被覆壁16c的车辆前侧端与支承壁16b的车辆前侧端。被覆壁16c内在支承壁16b的车辆前侧敞开,由此,被覆壁16c内向收纳壁16a的车辆前侧敞开。

在连结壁16d以规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一体地设置有作为限制部的矩形板状的限制板16e,限制板16e从连结壁16d向车辆前侧突出。规定数量的限制板16e在支承壁16b的周向上以大致等间隔配置,限制板16e相对于支承壁16b的径向交叉配置。

在支承壁16b的外周面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一体地设置有作为嵌合部的圆筒状的嵌合筒16f,嵌合筒16f从支承壁16b向车辆前侧突出,并且与支承壁16b配置在同轴上。

在被覆壁16c的车辆后侧壁(底壁)一体地设置有作为保持部的大致圆筒状的保持筒22,保持筒22向被覆壁16c的车辆后侧壁的车辆前侧以及车辆后侧突出,并且与支承壁16b配置在同轴上。在保持筒22的车辆后侧端部设置有大致球状的保持球22a,保持球22a的车辆前侧部以及车辆后侧部的周面成为球面状,中心与支承壁16b的内周面的中心一致。

在被覆壁16c的车辆后侧壁一体地设置有两对作为追加卡止部的剖面矩形状的突出肋44(参照图6),突出肋44向车辆前侧突出,并且成为长条平板状。各突出肋44车辆前后方向位置一致,各对突出肋44分别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在宽度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分离。

在保护盖主体16以及容纳机构12的转动体12b的车辆前侧设置有作为加强体的大致树脂制且长条板状的加强件24(刚性部件),加强件24的车宽方向中间部通过第一螺钉18a以及第二螺钉18b的紧固而与转动体12b一起固定于保护盖主体16。

在加强件24的车宽方向外侧部一体地设置有一对作为组装部的三角形板状的组装板24b,一对组装板24b分别从加强件24向上侧以及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加强件24的车宽方向外侧部通过在一对组装板24b中分别作为组装部件的第三螺钉18c以及第四螺钉18d的紧固而固定于保护盖主体16,加强件24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通过作为组装部件的第五螺钉18e的紧固而固定于转动体12b。

加强件24的刚性比保护盖主体16高,加强件24对保护盖主体16以及转动体12b进行加强。另外,在加强件24,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第六螺钉18f的紧固而固定有保护盖14的保护盖罩20(下罩体20b),由此,如上述那样,保护盖罩20经由加强件24而组装于保护盖主体16。

在加强件24的车宽方向外侧部设置有作为封闭部的圆板状的底壁部24a,在底壁部24a的车辆后侧面的外周部遍及整周上形成有作为插入部的剖面矩形状的凹部26。底壁部24a嵌合于保护盖主体16的嵌合筒16f内,并且在凹部26插入保护盖主体16的支承壁16b的车辆前侧端,在凹部26的外周面嵌合有支承壁16b的外周面。由此,底壁部24a被覆并且封闭保护盖主体16的支承壁16b以及被覆壁16c的车辆前侧。

在底壁部24a以规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贯通形成有作为被限制部的矩形状的限制孔24c,规定数量的限制孔24c在底壁部24a的周向上以大致等间隔配置,并且分别相对于底壁部24a的径向交叉配置。在限制孔24c插入(嵌合)有保护盖主体16的限制板16e,由此,限制底壁部24a相对于保护盖主体16在周向以及径向的移动。

在底壁部24a的中心部一体地设置有作为嵌入部的大致圆柱状的嵌入柱24d,嵌入柱24d从底壁部24a向车辆后侧突出,并且与底壁部24a配置在同轴上。嵌入柱24d的前端部缩径,嵌入柱24d的前端部从车辆前侧嵌入保护盖主体16的保持筒22内。

在底壁部24a的上部以及车宽方向外侧部且在组装板24b的底壁部24a径向内侧一体地设置有圆筒状的支承筒24e,支承筒24e从底壁部24a向车辆后侧突出,并且底壁部24a与中心轴线平行地配置。

在底壁部24a一体地设置有两对作为卡止部的剖面矩形状的保持肋46(参照图6),保持肋46向车辆后侧突出,并且成为长条平板状。各保持肋46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一致,各对保持肋46分别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在壁厚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分离。另外,各保持肋4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保护盖主体16的被覆壁16c的各突出肋44对置。

在加强件24内通过嵌件成型而设置有多个长条板状的布线48(参照图4),多个布线48的基端侧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加强件24通过嵌件成型而设置有两对长条板状的终端48a(参照图4),对于终端48a而言,基端与布线48的前端侧成为一体而使基端部固定于加强件24内,并且从加强件24向车辆后方延出。各终端48a车辆前后方向位置一致,各对的终端48a分别彼此平行地配置,并且在壁厚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彼此分离的状态对置。

在保护盖主体16的被覆壁16c与加强件24的底壁部24a之间保持有作为倾动机构的镜面调整机构28。

在镜面调整机构28设置有一对作为驱动单元的马达30(参照图4~图6),在马达30设置有大致椭圆柱状的主体部30a,并且在主体部30a同轴设置有大致圆柱状的输出轴30b。

主体部30a的车辆前侧面以及车辆后侧面成为矩形状的平面,并且与车辆前后方向垂直地配置,主体部30a的车辆前侧面以及车辆后侧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互对置。在主体部30a的车辆后侧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沿着长边方向面接触有被覆壁16c的突出肋44的前端面(车辆前侧面),并且在主体部30a的车辆前侧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沿着长边方向面接触有底壁部24a的保持肋46的前端面(车辆后侧面),一对突出肋44以及一对保持肋4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夹持并保持主体部30a,并且对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的旋转进行卡止。另外,一对突出肋44以及一对保持肋46的长边方向与输出轴30b的轴向平行地配置。

在主体部30a的基端部(下侧端部)插入有加强件24的一对终端48a,一对终端48a对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的旋转进行卡止。主体部30a经由加强件24的一对终端48a以及布线48而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从终端48a对主体部30a供给电力,通过驱动马达30,输出轴30b旋转,镜面调整机构28电动工作。

输出轴30b从主体部30a的前端(上侧端)延伸出来,在输出轴30b同轴固定有作为输出部件的蜗杆32。

在镜面调整机构28设置有一对作为传递部件的树脂制且大致圆筒状的轮驱动器(wheeldrive)34,轮驱动器34在车辆前侧部分嵌入底壁部24a的支承筒24e内的状态下被夹持于被覆壁16c与底壁部24a之间,被保持为绕轴自由旋转。

在轮驱动器34的外周部且在轴向(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在同轴上形成有蜗轮34a,蜗轮34a啮合(卡合)于马达30的蜗杆32。因此,马达30被驱动而使蜗杆32与马达30的输出轴30b一体旋转,从而蜗轮34a旋转而使轮驱动器34旋转。

在轮驱动器34的内周部且在蜗轮34a的车辆后侧,以规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形成有作为卡合部的啮合爪34b,规定数量的啮合爪34b在轮驱动器34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啮合爪34b向车辆后侧延出,并具有弹性,啮合爪34b的前端(车辆后侧端)向轮驱动器34的径向内侧突出。

在轮驱动器34内,在同轴上插入有作为移动部件的大致圆柱状的杆驱动器36,杆驱动器36从被覆壁16c向车辆后侧突出。一个杆驱动器36配置于保护盖主体16的支承壁16b的中心轴线的上方(也可以是下方),另一个杆驱动器36配置于支承壁16b的中心轴线的车宽方向外侧(也可以是车宽方向内侧)。

杆驱动器36的前端部(车辆后侧端部)以外的部分成为螺纹部36a,在螺纹部36a啮合(卡合)有轮驱动器34的啮合爪34b前端。另外,杆驱动器36的前端部成为大致球状。

在保护盖主体16的收纳壁16a内收纳有作为视觉辨认单元的反射镜体38,反射镜体38的整周以及车辆前侧被收纳壁16a被覆。

在反射镜体38的车辆后侧部分设置有作为视觉辨认部的大致矩形板状的反射镜40,反射镜40的表面在保护盖主体16的车辆后侧露出。反射镜40的镜面40a(背侧的反射层的表面)朝向车辆后侧,通过反射镜40来辅助车辆的乘坐者(特别是驾驶员)的车辆后侧的视觉辨认。

在反射镜体38的车辆前侧部分设置有作为滑动体的树脂制且大致矩形板状的反射镜支架42,反射镜支架42在整周上固定(保持)反射镜40的整周,并且被覆反射镜40的车辆前侧(背侧)。

在反射镜支架42且在反射镜40的中央位置(重心位置)的车辆前侧,形成有作为安装部的大致筒状的安装壁42a,安装壁42a与保护盖主体16的支承壁16b配置在同轴上。安装壁42a成为大致球壁状,安装壁42a的内径尺寸随着朝向车辆后方而逐渐变大。在安装壁42a内嵌入有保护盖主体16的保持筒22的保持球22a,由此,反射镜体38以能够倾动并且能够滑动的方式被保持于保持筒22。

在反射镜支架42的车辆前侧一体地设置有作为滑动部的大致筒状的滑动壁42b,滑动壁42b与保护盖主体16的支承壁16b配置在同轴上。滑动壁42b成为球壁状,滑动壁42b的外径尺寸随着朝向车辆后方而逐渐变大。滑动壁42b的外周面与支承壁16b的内周面抵接,滑动壁42b以能够倾动并且能够滑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支承壁16b。

在反射镜支架42且在滑动壁42b的径向内侧形成有一对作为转动部的大致筒状的转动壁42c,一个转动壁42c配置于保护盖主体16的支承壁16b的中心轴线的上方(也可以是下方),并且另一个转动壁42c配置于支承壁16b的中心轴线的车宽方向外侧(也可以是车宽方向内侧)。对于转动壁42c而言,中心轴线与保护盖主体16的支承壁16b的中心轴线平行地配置,并且成为大致球壁状,转动壁42c的内径尺寸随着从车辆前后方向两端侧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中央侧而逐渐变大。

在转动壁42c内嵌入并保持有镜面调整机构28的杆驱动器36的前端部,允许转动壁42c相对于杆驱动器36的前端部的转动,并限制杆驱动器36绕轴的旋转。因此,如上述那样,在镜面调整机构28中,轮驱动器34(包括啮合爪34b)旋转,从而啮合爪34b前端向杆驱动器36的螺纹部36a的啮合位置位移,从而杆驱动器36沿车辆前后方向(轴向)移动(滑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以上的结构的车门反射镜装置10中,通过镜面调整机构28的电动工作,驱动马达30,蜗杆32与马达30的输出轴30b一体旋转,从而轮驱动器34旋转,杆驱动器36沿车辆前后方向移动。因此,通过利用杆驱动器36使反射镜体38(反射镜40以及反射镜支架42)在上下方向以及车宽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倾动,从而反射镜40的镜面40a角度(反射镜40所辅助的乘坐者的视觉辨认方向)在上下方向以及车宽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被调整。

然而,保护盖主体16的被覆壁16c被覆马达30的车辆后侧(反射镜体38侧),并且在马达30的车辆前侧(与反射镜体38相反一侧)配置有加强件24的底壁部24a,加强件24对保护盖主体16进行加强。并且,加强件24的终端48a对马达30的主体部30a供给电力。

此处,底壁部24a的保持肋46对主体部30a的绕输出轴30b的旋转进行卡止。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驱动马达30的反作用力(输出轴30b以及蜗杆32使轮驱动器34旋转的反作用力)而使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旋转的情况,能够抑制主体部30a在被覆壁16c与底壁部24a之间晃动。

并且,被覆壁16c的突出肋44对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的旋转进行卡止。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驱动马达30的反作用力而使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旋转的情况。

另外,保持肋46以及突出肋44与输出轴30b平行地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卡止保持肋46以及突出肋44绕主体部30a的输出轴30b的旋转,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驱动马达30的反作用力而使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旋转的情况。

并且,一对保持肋46对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的旋转进行卡止,并且一对突出肋44对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的旋转进行卡止。因此,一对保持肋46以及一对突出肋44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的旋转进行卡止,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由于驱动马达30的反作用力而使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旋转的情况。

并且,加强件24的一对终端48a插入主体部30a而对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的旋转进行卡止。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由于驱动马达30的反作用力而使主体部30a绕输出轴30b旋转的情况。

另外,在加强件24一体设置有终端48a。因此,能够不需要与加强件24分开独立设置设有终端48a的部件(例如连接器),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减少车门反射镜装置10的组装工时,并且能够减少成本。

并且,在加强件24一体设置有布线48。因此,能够不需要将与加强件24独立的布线48配设于马达30的主体部30a,从而能够减少车门反射镜装置10的组装工时,并且能够抑制由于布线48而产生的异响(例如碰撞音)以及布线48的断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护盖主体16设置被覆壁16c。然而,也可以使被覆壁16c相对于保护盖主体16独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加强件24(底壁部24a)中,相对于一个马达30的主体部30a设置了一对保持肋46。然而,也可以是,在加强件24(底壁部24a)中,相对于一个马达30的主体部30a设置一个或者三个以上保持肋46。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护盖主体16(被覆壁16c)中,相对于一个马达30的主体部30a设置了一对突出肋44。然而,也可以是,在保护盖主体16(被覆壁16c)中,相对于一个马达30的主体部30a设置一个或者三个以上突出肋4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反射镜体38作为视觉辨认单元。然而,也可以将通过拍摄来辅助乘坐者的视觉辨认的相机作为视觉辨认单元。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车门反射镜装置10(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设置于车门的外侧。然而,也可以将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设置于车辆的其他位置。

2016年9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83428号的公开的全体通过参照引入本说明书。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门反射镜装置(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16...保护盖主体(被覆体);24...加强件(加强体);28...镜面调整机构(倾动机构);30...马达;30a...主体部;30b...输出轴;38...反射镜体(视觉辨认单元);46...保持肋(卡止部);48a...终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