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4497发布日期:2019-03-20 01:2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扶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



背景技术:

一种这样的扶手例如由de102007013081已知。扶手的臂靠放部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地在引导管上引导。通过该方式可以根据座椅乘员的需求来调整臂靠放部的位置。

在现有技术中的这样的扶手中,通常每个引导管可在两个滑动轴承中引导,其中,滑动轴承由可弹性变形的塑料环、尤其是例如由巴斯夫的材料制成的环构成。基于可弹性变形性,所述环在加载时屈服直至引导管贴靠在刚性的容纳元件上,所述环设置在所述容纳元件中。臂靠放部基于环的弹性变形而发生的移位使用户感觉有明显的间隙。在各端部位置中可以通过坡道消除该间隙。在中间位置中,这(尤其是当扶手不可锁定时)是不可能的并且因此对于用户而言是特别受困扰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该扶手具有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位的臂靠放部,所述扶手在加载时几乎是无间隙的。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扶手来实现。

该扶手包括基部和臂靠放部,所述臂靠放部能够相对于基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彼此相反的移动方向沿着一条运动轨迹移动。在此,臂靠放部能运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中间位置中。臂靠放部能够沿着所述运动轨迹平移地移动。所述运动轨迹可以构成为直线的或者弯曲的,或者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直线的和至少一个弯曲的区段。

该扶手还包括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包括配设给基部的第一引导机构和配设给臂靠放部的第二引导机构。第一引导机构例如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基部上或者与基部一件式构成。第二引导机构例如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臂靠放部上或者与臂靠放部一件式构成。第一引导机构和第二引导机构构成有配合作用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相对于彼此可运动。所述引导机构界定臂靠放部沿垂直于移动方向指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运动。

在各引导机构之间构成间隙。当力f作用到臂靠放部上时,第一引导机构和第二引导机构的引导面接触。引导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即便对臂靠放部卸载时,该弹性元件仍保持第一引导机构与第二引导机构接触。“接触”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不应仅理解为直接接触,而是也可理解为配合作用的各引导机构的间接挡靠。

弹性元件将第一引导机构或第二引导机构沿第一加载方向相对于相应另外的引导机构如此加载,即,如同相应于第一引导机构相对于第二引导机构在限定的加载时的相对位置那样。对于臂靠放部而言这例如是臂靠放部被向下加载的加载情况,这是因为座椅乘员支撑到臂靠放部上。换句话说,弹性元件将配合作用的引导机构加载到这样一个相对位置,该相对位置如同基于座椅乘员的支撑加载而调整到的相对位置。在实际的加载情况下于是不发生臂靠放部相对于基部沿该加载方向的相对运动。

在沿与第一加载方向相反指向的第二加载方向加载时,例如在臂靠放部从纵向中心轴线大致水平定向时的位置向大致竖直的定向枢转时,间隙也很少让人困扰,因为臂靠放部被弹性元件缓冲。此外,加载通常如此小,使得弹性元件同样防止间隙或者缓冲该间隙。在这样加载时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影响间隙,即,将弹性元件设计得更刚性或不那么刚性。

弹性元件本身例如可以弹性变形或者例如可以由弹簧加载。弹性元件例如可以由塑料、例如塑料泡沫制成。

配合作用的引导面基本上不可变形地构成。引导面例如由刚性塑料、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不可变形”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意为:引导面在通常发生的加载时不变形或者仅略微变形。

第一引导机构和/或第二引导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支承构件,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基部上或者臂靠放部上。支承构件界定臂靠放部沿至少一个垂直于移动方向指向的方向的运动。支承构件例如可以界定臂靠放部沿两个垂直于移动方向指向的空间方向的运动。

支承构件例如基本上不可变形地构成。支承构件例如由刚性塑料或金属制成。支承构件可以是滑动轴承、滚珠轴承或滚子轴承。

弹性元件例如被配设给支承构件。弹性元件例如可以固定在支承构件上。以该方式能够简单地将支承构件连同弹性元件根据对配合作用的引导机构的加载位置进行装配。

支承构件例如构成为环。环例如至少部分地包围引导机构的杆。换句话说,环不必封闭,它可以是部分地包围杆的断开的环。按照一种备选实施方式,环也可以完全包围杆。

第一引导机构或第二引导机构例如包括至少一对间隔开距离的支承构件。当臂靠放部例如在两个支承构件之间的中间空间之外加载时,例如会出现围绕两个支承构件之一的倾斜力矩。两个支承构件的每一个支承构件于是被沿彼此相反方向加载。

配合作用的引导机构例如包括一个杆,该杆与至少一个容纳部形成引导组件。杆例如在容纳部上引导,或者容纳部在杆上引导。杆相对于容纳部能平移地移动。杆例如可以由塑料、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

例如杆被配设给臂靠放部并且容纳部被配设给基部。按照一种备选方案,例如杆被配设给基部并且容纳部被配设给臂靠放部。例如杆固定在臂靠放部或基部上或者与臂靠放部或基部一件式构成。例如容纳部固定在基部或臂靠放部上或者与基部或臂靠放部一件式构成。

引导装置例如包括两个杆。各杆例如与至少一个容纳部配合作用。各杆例如平行设置。杆的纵轴线例如沿移动方向指向。每个杆例如与至少一个支承构件配合作用。

每个支承构件可以设置在一个单独的容纳部中。备选地,例如每两个与一个杆配合作用的支承构件设置在一个容纳部中。按照另一种备选方案,例如每个杆在两个支承构件中引导,其中,四个支承构件设置在一个容纳部中。容纳部可以被配设给基部或臂靠放部。

杆例如是柱形的、尤其是圆柱形的,并且容纳部互补地构成。这能实现简单的制造并且确保无卡死的引导。

臂靠放部例如能围绕枢转轴线在初级位置和次级位置之间枢转。例如,初级位置是大致水平的使用位置,而次级位置是大致竖直的非使用位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借助对在图中示意性示出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获得。其中:

图1示出扶手的从前方观察的透视图,其中,扶手的臂靠放部处于后部位置,

图2示出按照图1的扶手,其中,臂靠放部移位到前部位置中,

图3示出扶手的侧视图,其中,臂靠放部设置在后部位置中,

图4示出扶手的侧视图,其中,臂靠放部设置在中间位置中,

图5示出扶手的侧视图,其中,臂靠放部设置在前部位置中,

图6示出按照图1的扶手的从前方观察的透视图,其中,臂靠放部的壳体未示出,

图7示出扶手的按照图3中的观察箭头vii的前视图,

图8示出现有技术中的扶手的纵剖视图,

图9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扶手的按照图7中剖切线ix-ix的纵剖视图,

图10示出按照图9的扶手,其中,臂靠放部设置在中间位置,并且阴影线出于清楚原因而未示出,

图11示出按照图9的扶手,其中,臂靠放部设置在前部位置中,并且阴影线出于清楚原因而未示出,

图12示出按照图9中的剖切线xii-xii的剖视图,其中,剖切面的阴影线出于清楚原因而未示出,

图13示出按照图9中的剖切线xiii-xiii的剖视图,其中,剖切面的阴影线出于清楚原因而未示出,

图14示出容纳部包括支承件的从前方观察的透视分解图,

图15示出支承件的参考图14的布置,其中,容纳部未示出,

图16以纵剖视图示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扶手的原理示意图,

图17以纵剖视图示出扶手的一种备选实施方式的相应于图16的原理示意图,其中,阴影线出于清楚原因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扶手在各图中都以附图标记10标示。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不同的图中标示相应的部件,即便后置有小写字母或者省略了小写字母。

按照在图1至图7和图9至图16示出的第一实施例,扶手10包括基部11以及带有靠放面13的臂靠放部12。用户可以支撑在靠放面13上。臂靠放部12能相对于基部11沿方向x1和x2运动。在图1和图3中,臂靠放部12设置在后部位置中,在图4中在中心位置中并且在图2和图5中在前部位置中示出。中心位置相应于中间位置。通过该方式可以将臂靠放部12的位置最佳地匹配于座椅乘员。

在本实施例中,基部11包括固定于车辆的枢转轴线a1以及围绕枢转轴线a1可枢转的臂14,从而臂靠放部12围绕枢转轴线a1沿枢转方向u1和u2可枢转地构成。臂靠放部可以沿方向u1从图3所示位置(臂靠放部12的纵轴线a2大致水平设置在该位置中)枢转到未示出的位置中(纵轴线a2大致竖直设置在该位置中)。该位置在图4中通过点划线a2‘表示,该点划线平行于方向z1和z2构成。

枢转活节例如可以在未示出的底座和臂14之间形成。臂14的在枢转轴线侧的区域16形成突出部17,该突出部在支承区域18上设有用于由支承机构嵌入的开口19。臂14此外构成有自由端20。

图6示出扶手10,在此未示出臂靠放部12的壳体15。臂14与容纳部21固定连接,在该容纳部中构成有以直线孔形式的两个凹部22a和22b。凹部22a被杆23a穿过,并且凹部22b被杆23b穿过。杆23a和23b固定保持在臂靠放部12上。凹部22a和22b的纵向中心轴线以及杆23a和23b的纵向中心轴线平行于扶手的纵轴线a2。

在臂靠放部12沿方向x1或x2运动时,杆23a和23b相对于容纳部21在凹部22a和22b中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杆23a和23b以及凹部22a和22b圆柱形构成。然而它们备选地也可以具有其它形状。

在图8中示出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扶手。臂靠放部12在按照图8的现有技术中与两个环状支承件la和lb连接。这两个环状支承件由弹性可变形材料制成。在利用力f进行加载时,支承件变形直至杆23a和23b挡靠到凹部22a和22b的拱腹上。这使扶手的用户感受到明显的间隙。因为力f的重心在通常的加载情况下沿方向x1位于支承件la前方,所以臂靠放部12相对于容纳部21在杆23a和23b的间隙范围内沿方向v在凹部22a和22b中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该间隙应避免。

如在图9、12和13中可见,按照本发明的扶手10在凹部22b的端侧具有支承座,支承座分别设有环形支承件24,该环形支承件用作杆23a和23b的滑动支承部。由按照图12和图13的剖视图可见,在容纳部21中总共构成有四个支承座25a、25b、25c和25d。杆23a借助于设置在支承座25a和25b中的支承件24支承,并且杆23b借助于设置在支承座25c和25d中的支承件24支承。支承件24界定每个杆23a和23b在y-z平面中的运动,该y-z平面由方向箭头y1和y2以及z1和z2获得。

在利用力f对臂靠放部12进行加载时(这相应于通过对用户的臂进行支撑的主加载情况),杆23a和23b贴靠在每个支承件24的拱腹27上。基于臂靠放部12的倾斜,杆23a和23b在支承座25a和25c中贴靠在凹部22a和22b或支承件24的下侧28并且在支承座25b和25d中贴靠在凹部或支承件的上侧29(见图12和图13)。

每个支承件24例如构成为封闭的或断开的环并且设有弹性元件26。环例如由相对刚性的塑料形成。弹性元件26仅构成在支承件24的周向局部区域上。通过该方式,弹性元件26将杆23a和23b加载靠到与弹性元件26径向对置的拱腹27(尤其是环的拱腹27)侧上。如在图12和图13中可见,支承件24相对于容纳部21设置成,使得杆23a和23b被支承部位25a和25c的弹性元件26沿方向z2加载并且被支承部位25b和25d的弹性元件26沿方向z1加载,这相应于在将力f施加到臂靠放部12、尤其靠放面13上的情况下杆23a和23b相对于容纳部21的相对位置。

因此,臂靠放部12在移除力f之后仍保留在相对于容纳部21的同一位置中。用户在对臂靠放部12加载或卸载时不会感觉有间隙。

图14示出包括容纳部21和支承件24的组件。在图15中示出的支承件21布置结构与图14中相同,其中,容纳部21出于清楚原因而未示出。

在图16中再次作为原理示意图示出第一实施例。弹性元件26根据力f的加载方向对杆23b进行加载,该力相应于通过对用户的臂进行支撑的主加载情况,其中,臂靠放部沿方向v倾斜。对支承部位25c的支承件24沿方向z2加载,并且对支承部位25d的支承件24沿方向z1加载。

在图17中示出扶手10的第二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容纳部21与臂靠放部12固定连接,并且杆23a和23b与臂14固定连接。在该情况下,杆23a和23b被支承部位15a和25c的弹性元件26沿方向z1加载并且被支承部位15b和15d的弹性元件26沿方向z2加载,这相应于在作用有力f的情况下的加载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