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防护型电动车充电车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7564发布日期:2018-09-01 04:4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防护型电动车充电车棚。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同时由于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具有出行、停放方便等汽车不具有的优点,因此其使用是相当频繁的;电动车和电动自行车在使用后需要对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一般小区内均是私自搭接电线插座进行充电,这样操作的安全系数非常低;同时一般小区也没有将电动车和电动自行车进行统一规范化放置、充电的安全车棚,由此带来不少隐患。现有小门区内或者专门的室外停车棚为了节能,多已在车棚上设置太阳能发电设备,其中的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车棚的棚顶上,但是在雨雪天气下,车棚的棚顶常常堆积雨雪,特别是在冬天下,棚顶覆盖的积雪久久不能消融,影响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节能防护型电动车充电车棚,能够对棚顶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遮盖保护,提高发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防护型电动车充电车棚,包括底座、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的棚身和设置在棚身顶部的棚顶,所述棚身包括位于下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垂直板和一体连接在垂直板顶端的弧板,所述棚顶倾斜设置在弧板的内凹侧,棚顶顶部表面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机构,所述垂直板与弧板内腔开设有贯通的轨槽,所述轨槽底部与底座内腔连通,所述底座内对应轨槽处设置有由电机驱动转动的卷筒,所述卷筒上卷设有柔性金属板,所述柔性金属板顶端置入轨槽中,以通过卷筒的转动将柔性金属板从弧板顶端推出完成对棚顶的遮盖保护。

作为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铺设在棚顶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贴靠棚身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逆变器之间设置有用于供电车充电的充电座。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卷筒转动的开关。

作为优选的,所述棚顶底壁与垂直板之间架设有支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棚,棚身内设置的轨槽与柔性金属板能够实现车棚顶棚的伸缩调节,以形成对棚顶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择性遮盖,特别是在雨雪天气,将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柔性金属板遮盖保护,防止积雪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堆积,在雪驻时收起柔性金属板,太阳能电池板即可投入正常的工作,提高了太阳能发电机构的发电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节能防护型电动车充电车棚,包括底座1、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的棚身和设置在棚身顶部的棚顶2,所述棚身包括位于下侧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垂直板3和一体连接在垂直板3顶端的弧板4,所述棚顶2倾斜设置在弧板4的内凹侧,棚顶2顶部表面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机构,所述垂直板3与弧板4内腔开设有贯通的轨槽5,所述轨槽5底部与底座1内腔连通,所述底座1内对应轨槽5处设置有由电机驱动转动的卷筒6,所述卷筒6上卷设有柔性金属板7,所述柔性金属板7顶端置入轨槽5中,以通过卷筒6的转动将柔性金属板7从弧板4顶端推出完成对棚顶2的遮盖保护。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或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铺设在棚顶2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201和贴靠棚身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控制器202、逆变器203和蓄电池204,用于维持太阳能发电机构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202与逆变器203之间设置有用于供电车充电的充电座8,用于电动车的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卷筒6转动的开关9,用于开启卷筒6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棚顶2底壁与垂直板3之间架设有支撑杆10,用于固定棚顶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棚,棚身内设置的轨槽与柔性金属板能够实现车棚顶棚的伸缩调节,以形成对棚顶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择性遮盖,特别是在雨雪天气,将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柔性金属板遮盖保护,防止积雪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堆积,在雪驻时收起柔性金属板,太阳能电池板即可投入正常的工作,提高了太阳能发电机构的发电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作出的些许更动或修饰均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