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7731发布日期:2020-10-28 12:5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雨刮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刮臂。



背景技术:

自以前起便已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般的雨刮臂。所述雨刮臂包括:臂头(armhead),能够绕设置于车体的枢轴转动;臂件(armpiece),连结有对擦拭面进行擦拭的雨刮片(wiperblade);以及洗涤喷嘴(washernozzle),对擦拭面喷射洗涤液。另外,在洗涤喷嘴连接有供给洗涤液的喷嘴侧软管(hose)。

而且,喷嘴侧软管通过固定于臂头的内部的联接构件(jointmember)而与车辆侧软管的一端连接。车体侧软管围绕于枢轴的周围。车体侧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配置于车体内的洗涤槽(washertank)。由此,对洗涤喷嘴供给来自洗涤槽的洗涤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20371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此,在现有的雨刮臂中,使车体侧软管围绕于枢轴的周围。因此,伴随臂头的转动,车体侧软管围绕至枢轴的长度发生变化,由此车体侧软管延展而存在车体侧软管容易产生松弛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成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地抑制软管产生松弛的雨刮臂。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雨刮臂包括:紧固部,具有供设置于车体的枢轴插入的紧固孔;臂头,具有所述紧固部;柄,连接于所述臂头;臂件,基端部固定于所述柄,且在前端部连结有对擦拭面进行擦拭的雨刮片;洗涤喷嘴,装配于所述臂件,且对所述擦拭面喷射洗涤液;以及软管,连接于所述洗涤喷嘴,且对所述洗涤喷嘴供给洗涤液,所述雨刮臂的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被分割为沿着所述臂头配置的第一软管、与配置于所述车体内的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以及所述第二软管经由内部形成有流路的联接构件而以能够相互流通所述洗涤液的方式连结,所述臂头具有向所述紧固部侧开口的开口部,所述联接构件是以所述联接构件的与所述第二软管的连接部贯穿所述开口部的方式装配于所述臂头。

如此,在所述结构中,软管被分割为第一软管以及第二软管,且这些通过联接构件而连结。而且,在臂头设置有向紧固部侧开口的开口部,并且以联接构件的与第二软管的连接部贯穿开口部的方式进行装配。因此,可将软管以在沿着擦拭面的法线的高度方向与枢轴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在臂头转动时,第二软管可难以对枢轴产生干扰。因此,软管进行围绕的长度不易发生变化,可抑制软管延展、或软管缠绕于紧固部,从而可有效地抑制软管产生松弛。

另外,也可所述柄能够朝向自所述擦拭面离开的方向绕与所述臂头的连接部分转动,在所述臂头形成有收容所述第一软管的软管收容部,所述软管收容部具有保持部,所述保持部自所述雨刮片的擦拭方向的两侧夹入所述第一软管而保持所述第一软管。

所述情况下,第一软管在擦拭方向被夹入至软管收容部的保持部而被保持。因此,在使柄相对于臂头朝向自擦拭面离开的方向转动(反跳(rockback))时,可更有效地抑制第一软管松弛。

另外,也可在所述臂头设置有联接构件收容部,所述联接构件收容部以贯穿所述臂头的方式形成,且能够收容所述联接构件,在所述联接构件中朝向所述雨刮片的擦拭方向的侧面形成有与所述联接构件收容部卡合的卡合部。

所述情况下,由于在联接构件形成有卡合部,因此可限制联接构件向沿着臂头的长边方向的方向移动。

另外,也可在所述联接构件收容部形成有相对于联接部而设置于擦拭面的相反侧的顶壁部、以及与顶壁部相向的支撑壁部,所述顶壁部以及所述支撑壁部形成所述联接构件收容部的内壁的一部分,所述联接构件以被夹持于所述顶壁部以及所述支撑壁部之间的方式被保持。

所述情况下,联接构件以由形成于联接构件收容部的顶壁部以及支撑壁部夹持的方式被保持,因此可抑制联接构件相对于联接构件收容部而在沿着擦拭面的法线的高度方向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

另外,由于可利用联接构件收容部来固定联接构件,因此无需在臂头设置另外的卡合部,可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有效地抑制软管产生松弛。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雨刮臂的车辆的正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雨刮臂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雨刮臂的背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雨刮臂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自图3所示的雨刮臂去除雨刮片胶条(bladerubber)后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3所示的雨刮臂的臂头周面的放大图。

图7是图4所示的雨刮臂的臂头周面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联接构件的装配状态的图。

图9是图7所示的联接构件的背面图。

图10是将第二软管连接于图7所示的雨刮臂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紧固部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0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雨刮臂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车体100,在驾驶座侧(以下,称为dr侧)与副驾驶座侧(以下,称为as侧)的两个部位设置有枢轴9a、枢轴9b。在各枢轴9a、枢轴9b,分别装配有dr侧雨刮臂1a与as侧雨刮臂1b。

图2表示as侧雨刮臂1b,由于dr侧雨刮臂1a以及as侧雨刮臂1b分别为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仅对as侧雨刮臂1a进行说明。另外,在对as侧雨刮臂1a进行说明时,并未对所述as侧雨刮臂的结构零件标注“as侧”,而是简称为“雨刮臂1”等,省略以dr侧以及as侧进行区分的符号末尾的“a、b”。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雨刮臂1包括:臂头10,绕设置于车体100的枢轴9转动自如;以及柄20,连接于臂头10。臂头10以及柄20形成为沿一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所述一方向称为长边方向x。

臂头10具有紧固部11,所述紧固部11具有供枢轴9插入的紧固孔11a。紧固部11设置于臂头10的长边方向x的其中一侧的端部。在臂头10的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有柄20的长边方向x的其中一侧的端部。

在柄20的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的端部固定有臂件30。臂件30形成为沿长边方向x延伸存在的长条状。臂件30的长边方向x的其中一侧的端部(基端部)与柄20固定。

图示例中,通过将柄20的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的端部铆接而将臂件30固定于柄20。

在臂件30的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的端部(前端部)连结有对擦拭面s(参照图1)进行擦拭的雨刮片40。雨刮片40形成为沿长边方向x延伸存在的长条状。

擦拭面s例如为设置于车辆的前方的挡风玻璃(windshield)。通过臂头10绕枢轴9转动而雨刮片40对擦拭面s进行擦拭。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着擦拭面s的法线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y,将上下方向y中自擦拭面s观看到的雨刮臂1侧设为上侧。另外,将与上下方向y以及长边方向x正交的方向设为雨刮片40的擦拭方向z。

在臂件30中较与雨刮片40的连结部分更靠基端侧,装配有对擦拭面s喷射洗涤液的洗涤喷嘴50。在洗涤喷嘴50连接有对所述洗涤喷嘴50供给洗涤液的软管60。软管60沿着臂件30配置。

如图6以及图7所示,软管60被分割为沿着臂头10配置的第一软管61、以及配置于车体100内的第二软管62。第一软管61连接于洗涤喷嘴50,第二软管62连接于车体100内的洗涤槽(未图示)。洗涤槽中填充有洗涤液。

而且,第一软管61以及第二软管62经由内部形成有流路的联接构件70而以能够相互流通洗涤液的方式连结。联接构件70例如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联接构件70以贯穿臂头10的方式与紧固部11并排地装配于臂头10。更详细而言,臂头10具有向紧固部11侧开口的开口部10a(参照图8、图11),联接构件70是以联接构件70的与第二软管62的连接部贯穿开口部10a的方式装配于臂头10。

另外,柄20能够朝向自擦拭面s离开的方向绕与臂头10的连接部分转动(反跳)。柄20以及臂头10通过螺旋弹簧21而相互连结。

如图6所示,在臂头10形成有收容第一软管61的软管收容部12。软管收容部12在臂头10的内表面形成为朝向上侧凹陷并且沿着长边方向x延伸的槽状。

在软管收容部12的内表面形成有在擦拭方向z中朝向软管收容部12的内侧突出的卡止突出部12a。卡止突出部12a是在长边方向x空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

图示例中,卡止突出部12a是在软管收容部12的内表面形成于在长边方向x空开间隔的两个部位。第一软管61通过自擦拭方向z的两侧被夹入至卡止突出部12a而被保持于软管收容部12。

如图7所示,在臂头10设置有联接构件收容部13,所述联接构件收容部13以贯穿臂头10的方式形成、且能够收容联接构件70。

在臂头10中与紧固部11在长边方向x相连的部分,形成有上下方向y的位置发生变化的阶梯部14。联接构件收容部13以在长边方向x贯穿阶梯部14的方式形成。

另外,如图6所示,联接构件收容部13以在擦拭方向z大于软管收容部12的方式形成。

联接构件收容部13包括:装配部13a,位于长边方向x的其中一侧、且收容联接构件70;以及临时装配部13b,位于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且临时装配联接构件70。

临时装配部13b以在擦拭方向z大于装配部13a的方式形成。临时装配部13b在擦拭方向z的大小是随着自长边方向x的其中一侧的端部朝向另一侧而逐渐变大。

在装配部13a中与临时装配部13b在长边方向x相连的部分,形成有一对朝向擦拭方向z的外侧凹陷的被卡合部13c。

另外,如图8所示,在联接构件收容部13形成有相对于联接构件而设置于擦拭面s的相反侧的顶壁部13d、以及与顶壁部13d相向的支撑壁部13e。

联接构件70以被夹持于顶壁部13d与支撑壁部13e之间的方式被保持。如图11所示,由顶壁部13d、支撑壁部13e、以及一对侧壁部13f形成联接构件收容部13的内壁。

如图6以及图9所示,在联接构件70中朝向擦拭方向z的侧面,形成有与联接构件收容部13的被卡合部13c卡合的卡合部71。图示例中,形成有一对卡扣(snap-fit)作为卡合部71。

卡合部71在联接构件70的侧面,随着自长边方向x的其中一侧朝向另一侧而逐渐朝向擦拭方向z的外侧延伸。

如图8以及图9所示,联接构件70形成为沿长边方向x延伸存在的长方体状。在联接构件70的外表面中朝向长边方向x的两外侧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软管连接部72、软管连接部73。

软管连接部72、软管连接部73由第一软管连接部72、与第二软管连接部73构成,所述第一软管连接部72设置于联接构件70的外表面中朝向长边方向x的另一侧的面,所述第二软管连接部73设置于联接构件70的外表面中朝向长边方向x的其中一侧的面。第一软管61连接于第一软管连接部72,第二软管62连接于第二软管连接部73。

第一软管连接部72以及第二软管连接部73分别形成为相对于联接构件70而朝向长边方向x的外侧突出的中空轴状。第一软管连接部72被压入嵌合于第一软管61的内侧,第二软管连接部73被压入嵌合于第二软管62的内侧。

在第一软管连接部72以及第二软管连接部73各自的前端部,分别形成有防脱部74,这些防脱部74相对于这些软管连接部的中心轴而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且抑制与这些软管连接部连接的各软管60的脱落。

第一软管连接部72与联接构件70的长边方向x的中心轴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软管连接部73相对于所述中心轴而倾斜。即,第二软管连接部73随着朝向长边方向x的其中一侧而逐渐朝向上侧延伸。

因此,如图7所示,连接于第二软管连接部73的第二软管62经过紧固部11的上侧而连接于车体100内。

其次,一边参照图6一边对将联接构件70收容于联接构件收容部13的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将联接构件70收容于联接构件收容部13的临时装配部13b内。此时,由于临时装配部13b以在擦拭方向z大于装配部13a的方式形成,因此可抑制联接构件70的卡合部71对联接构件收容部13的朝向擦拭方向z的侧壁部产生干扰的情况。

其后,使联接构件70朝向长边方向x的其中一侧滑动,将联接构件70收容于装配部13a。此时,联接构件70的卡合部71一边朝向擦拭方向z的内侧弹性变形,一边被收容于装配部13a的被卡合部13c内。

其后,卡合部71在被卡合部13c内向擦拭方向z的外侧复元变形,由此,卡合部71与被卡合部13c在长边方向x卡合。另外,如图8所示,联接构件70以在上下方向y由顶壁部13d以及支撑壁部13e夹持的方式被保持。

最后,将第一软管61连接于联接构件70的第一软管连接部72,将第二软管62连接于第二软管连接部73。

其次,对使臂头10绕枢轴9转动时的第二软管62的举动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在转动臂头10时,第二软管62以与车体100内相连的部分为中心,在紧固部11的上侧向臂头10的转动方向变形。此时,第二软管62在上下方向y与臂头10的转动中心重叠并且变形,由此,第二软管62不会钩挂于枢轴9,因此可在臂头10的转动前后抑制第二软管62的长度的变化。

如以上所说明般,软管60被分割为第一软管61以及第二软管62,且这些通过联接构件70而连结。而且,在臂头10设置有向紧固部11侧开口的开口部10a,并且以联接构件70的与第二软管62的连接部贯穿开口部10a的方式进行装配。

因此,可将软管60以在沿着擦拭面s的法线的高度方向与枢轴9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在臂头10转动时,第二软管62可难以对枢轴9产生干扰。

因此,软管60进行围绕的长度不易发生变化,可抑制软管60延展、或软管60缠绕于紧固部11,从而可有效地抑制软管60产生松弛。

另外,第一软管61在擦拭方向z被夹入至软管收容部12的保持部而被保持。因此,在使柄20相对于臂头10朝向自擦拭面s远离的方向转动(反跳)时,可更有效地抑制第一软管61松弛。

另外,由于在联接构件70形成有卡合部71,因此可限制联接构件70向沿着臂头10的长边方向x的方向移动。

另外,联接构件70以由形成于联接构件收容部13的顶壁部13d以及支撑壁部13e夹持的方式被保持。因此,可抑制联接构件70相对于联接构件收容部13而在沿着擦拭面s的法线的高度方向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

另外,由于可利用联接构件收容部13来固定联接构件70,因此无需在臂头10设置另外的卡合部,可降低制造成本。

再者,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软管60自擦拭方向z的两侧被夹入至软管收容部12而被保持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种形态。软管60也可不被夹入软管收容部12地被收容。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联接构件70形成有与形成于联接构件收容部13的被卡合部13c卡合的卡合部71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种形态。也可不在联接构件70形成卡合部71。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联接构件收容部13形成有顶壁部13d与支撑壁部13e、且联接构件70由顶壁部13d以及支撑壁部13e保持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种形态。也可不在联接构件收容部13形成顶壁部13d以及支撑壁部13e。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宜地将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置换为众所周知的结构要素,另外,也可适宜组合所述变形例。

符号的说明

1:雨刮臂

10:臂头

11:紧固部

11a:紧固孔

12:软管收容部

13:联接构件收容部

13d:顶壁部

13e:支撑壁部

20:柄

30:臂件

40:雨刮片

50:洗涤喷嘴

61:第一软管

62:第二软管

70:联接构件

71:卡合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