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车门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7000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车门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车门的车门框架,特别是涉及构成车门框架的立柱窗框。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车辆用的车门框架,已知有将沿车门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立柱窗框和形成车门上缘部的上部窗框在车门拐角部接合的车辆用的车门框架(专利文献I)。作为在车门拐角部的接合构造,具有将立柱窗框的上部斜着切除而形成接合面,并相对于该接合面接合上部窗框的类型。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 3027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在将多个部件组合而构成的类型的立柱窗框中,如果各部件间的固定强度在车门拐角部不足,则因伴随用于形成与上部窗框的接合面的加工(切削加工等)的负荷而产生变形,可能产生与上部窗框的接合不良。特别是,立柱窗框在车门拐角部和其它一般截面部分截面形状不同的情况下,其成本升高。
[0008]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点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柱窗框的结构部件在车门拐角部的固定强度优异的车辆的车门框架。
[0009](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车门框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立柱窗框,相对于在该立柱窗框的上部形成的接合面,接合上部窗框而形成车门拐角部。所述车辆的车门框架的特征在于,立柱窗框通过在车门框架的内周侧具有保持玻璃移动的玻璃移动沟槽的第一部件、和具有相对于玻璃移动沟槽向车内侧突出的袋状截面部的第二部件组合而构成。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具有在连结车门框架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方向分开对向的对向部分,在立柱窗框的上部具有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所述对向部分在连结车门框架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方向重叠固定的固定部。
[0011]更详细而言,第一部件具有构成玻璃移动沟槽的沟槽部、和位于该沟槽部的车外侧的设计部,第二部件具有袋状截面部、位于比该袋状截面部更靠车外侧的设计部、连接该设计部和袋状截面部的连接部,第一部件的沟槽部和第二部件的连接部在立柱窗框上部的固定部被固定。
[0012]优选的是,除立柱窗框上部的固定部以外,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在彼此的设计部的端部、沟槽部和袋状截面部的端部被固定。
[0013]优选的是,第一部件通过辊压成形而形成,第二部件通过冲压成形而形成。
[0014]通过将第二部件的袋状截面部制成具有在车门框架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分开对向的内周侧壁和外周侧壁、连接该内周侧壁和外周侧壁的车内侧端部的车内侧壁、从内周侧壁朝向车门框架的内周侧延设的延长壁的形状,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车门拐角部的立柱窗框的强度。延长壁也可以在车门拐角部设为相对于玻璃移动沟槽向车门框架的内周侧突出的形状。另外,延长壁优选形成至立柱窗框的上端。
[0015](发明的效果)
[0016]根据本发明的车门框架,构成立柱窗框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车门拐角部的固定强度提高,可以防止在立柱窗框形成接合面时的变形等。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从车内侧观察应用本发明的汽车的前门用的车门框架的侧面图。
[0018]图2是将在图1的车门框架上接合上部窗框和立柱窗框的车门拐角部放大并从车内侧观察的侧面图。
[0019]图3是从车内侧观察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侧面图。
[0020]图4是从车内侧观察构成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外框架的一部分的侧面图。
[0021]图5是从车内侧观察构成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内框架的一部分的侧面图。
[0022]图6是从车内侧观察形成接合面之前的状态的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外框架的侧面图。
[0023]图7是从车内侧观察形成接合面之前的状态的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内框架的侧面图。
[0024]图8是从车内侧观察形成接合面之前的状态的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一部分的侧面图。
[0025]图9是沿着图3的A — A线的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剖面图。
[0026]图10是沿着图3的B — B线的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剖面图。
[0027]图11是沿着图3的C 一 C线的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剖面图。
[0028]图12是沿着图11的D — D线的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剖面图。
[0029]图13是使车门拐角部的外框架和内框架的固定构造不同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剖面图。
[0030]图14是使车门拐角部的外框架和内框架的固定构造不同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前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剖面图。
[0031]图15是从车内侧观察构成后门用的车门框架的立柱窗框的侧面图。
[0032]图16是从车内侧观察构成后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外框架的一部分的侧面图。
[0033]图17是从车内侧观察构成后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内框架的一部分的侧面图。
[0034]图18是从车内侧观察形成接合面之前的状态的后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外框架的侧面图。
[0035]图19是从车内侧观察形成接合面之前的状态的后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内框架的侧面图。
[0036]图20是沿着图15的E — E线的后门用的立柱窗框的剖面图。
[0037]符号说明
[0038]10车门框架
[0039]11上部窗框
[0040]12、12R立柱窗框
[0041]13前部窗框
[0042]14车身腰线加强件
[0043]15 窗开口
[0044]20、20R外框架(第一部件)
[0045]2U21R设计壁(设计部)
[0046]22、22R 内壁(对向壁)
[0047]23、23R底壁(第一部件的对向部分、固定部)
[0048]24、24R 内壁(对向壁)
[0049]25、25R玻璃移动沟槽
[0050]26、26R固定片(固定部)
[0051]30、30R内框架(第二部件)
[0052]3U31R车外侧壁(设计部)
[0053]32、32R连接壁(第二部件的对向部分、固定部)
[0054]33、33R外周侧壁(固定部)
[0055]34、34R车内侧壁
[0056]35、35R内周侧壁
[0057]36、36R 延长壁
[0058]37、37R袋状截面部
[0059]38固定片(固定部)
[0060]40、40R 卷边部
[0061]4U41R电弧焊接
[0062]42、42R 点焊
[0063]43 点焊
[0064]44中间固定部件(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65]图1所示的汽车的前门用的车门框架10具有形成车门的上缘部的上部窗框11、与上部窗框11的后端部连接的立柱窗框12、与上部窗框11的前端部连接的前部窗框13、连接立柱窗框12和前部窗框13的下部的车身腰线加强件14。作为被上部窗框11、立柱窗框12、前部窗框13及车身腰线加强件14包围的区域,形成窗开口 15,在车门的完成状态下,未图示的车门玻璃在窗开口 15内进行升降。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车门框架10上,将面向窗开口 15的一侧称作内周侧,将其相反侧(汽车的面向车身开口部的一侧)称作外周侧。另夕卜,前后、上下、车内侧、车外侧这样的方向的表述是指以安装有车门框架10的汽车的车身为基准的方向。在面向窗开口 15的上部窗框11、立柱窗框12及前部窗框13的内周侧支承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玻璃移动沟槽(图示略),车门玻璃的缘部被玻璃移动沟槽保持。在上部窗框11、立柱窗框12及前部窗框13的外周侧配设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密封条(图示略),在关闭车门时,密封条与汽车的车身抵接而弹性变形,将车门和车身之间液密地堵住。
[0066]如图2及图3所示,在接合上部窗框11和立柱窗框12的车门拐角部,在立柱窗框12的上部形成有斜着切断形状的接合面,上部窗框11的后端部与该接合面对接接合。此夕卜,图2中,为容易辨识立柱窗框12,用双点划线表示上部窗框11。图3表示与上部窗框11接合之前的状态的立柱窗框12。
[0067]如图9?图11所示,立柱窗框12通过将外框架20和内框架30组合而构成。夕卜框架20为将板状的金属材料辊压成形而形成的长条部件,具有位于车外侧的设计壁(设计部)21、将设计壁21的内周侧的端部向车内侧折回并沿着该设计壁21形成的内壁22、从内壁22向车内侧弯曲的底壁23、从底壁23向内周侧弯曲的内壁24。底壁23沿连结车内侧和车外侧的方向延设,内壁22和内壁24分别从底壁23的两端部朝向内周方向延设。由该内壁22、底壁23及内壁24形成玻璃移动沟槽25。玻璃移动沟槽25具有朝向车门框架10的内周侧开口的箱状截面形状,在内部支承玻璃移动。
[0068]内框架30为将板状的金属材料冲压成形而形成的长条部件,具有位于车外侧的车外侧壁(设计部)31、从车外侧壁31的内周侧端部向车内侧延伸的连接壁32、与连接壁32连续并向车内侧延伸的外周侧壁33、从外周侧壁33的车内侧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的车内侧壁34、从来自车内侧壁34的内周侧端部向车外侧延伸的内周侧壁35、从内周侧壁35的端部向内周侧弯曲的延长壁36。在内框架30上,车内侧壁34位于最靠车内侧,外周侧壁33和内周侧壁35分别从车内侧壁34的两端部朝向车外侧延设。该外周侧壁33、车内侧壁34、内周侧壁35及延长壁36构成相对于玻璃移动沟槽25向车内侧突出的袋状截面部37,通过袋状截面部37来提高立柱窗框12的截面强度。连接壁32将车外侧壁31和袋状截面部37连接,并沿连接壁32的外周侧的面支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