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及布置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8773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及布置方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重卡底盘的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及布置方式。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包括主体和4个橡胶球铰总成,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主体部分呈H形,H形主体的4处末端为圆柱状,圆柱内部是加工而成的圆柱空心腔;4个橡胶球铰总成分别过盈地压入H形主体4处末端的圆柱空心腔内,4个橡胶球铰总成的安装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H形多功能稳定器布置方式为:该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其中两处末端与桥壳总成相连,另外两处末端与车架总成相连。本发明集成了传统空气悬架结构中的V形推力杆和横向稳定杆的功能,结构简单、强度高,节省了布置空间,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提高了安装效率,节能减排,同时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及布置方式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重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底盘悬架系统轻量化设计的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及布置方式。
【背景技术】
[0002]在节能环保的背景下,重卡底盘轻量化是各厂家主要努力的技术领域之一。空气悬架系统逐渐成为重卡底盘的主流配置之一,这种空气悬架系统的上推力杆通常使用V形推力杆,同时配置横向稳定杆。
[0003]V形推力杆传递车架和车桥之间的驱动力、制动力等纵向力和侧向力,横向稳定杆起到抑制车辆侧倾的作用。
[0004]V形推力杆同时配置横向稳定杆的缺点结构复杂、强度低,需要横向稳定杆及其相关的联接部件,布置空间大,零部件数量多,安装效率低,重量高,不利于节能减排,同时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涉及重卡底盘的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及布置方式,可以替代传统的V形推力杆和横向稳定杆。
[000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包括主体和4个橡胶球铰总成,所述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主体部分呈H形,H形主体的4处末端为圆柱状,所述圆柱内部是加工而成的圆柱空心腔。
[0007]4个橡胶球铰总成分别过盈地压入所述H形主体4处末端的圆柱空心腔内,4个橡胶球铰总成的安装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008]所述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四个末端,其中两处末端与桥壳总成相连,另外两处末端与车架总成相连。
[0009]所述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四个末端,其中两处末端的橡胶球铰总成通过螺栓分别与桥壳总成上的右U形支架和左U形上支架相连,另外两处末端的橡胶球铰总成通过螺栓分别与左右两个L形支架相连,所述两个L形支架分别固定在车架总成的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上;两个平衡梁的中部通过U形螺栓与桥壳总成的两端相连,从而形成工字梁结构。
[0010]4个空气弹簧的底部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平衡梁的两端,所述空气弹簧的上部安装在车架纵梁的下翼面和腹面上;左右两个大支架的上部安装在车架纵梁的腹面上,所述两个大支架的下部分别与两个下推力杆的一端相连,所述两个下推力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右所述两个平衡梁的中部相连;左右两个减振器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平衡梁上,上端与减振器上支架相连,所述减振器上支架固定在车架纵梁腹面上。
[0011]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0012]本发明集成了传统空气悬架结构中的V形推力杆和横向稳定杆的功能,既能代替V形推力杆传递车架和车桥之间的驱动力、制动力等纵向力和侧向力,又能代替横向稳定杆起到抑制车辆侧倾的作用。相比传统空气悬架结构中的V形推力杆和横向稳定杆的结构配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强度高,节省了横向稳定杆及其相关的联接部件,节省了布置空间,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提高了安装效率,重量降低30%以上,节能减排,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分解视图。
[0015]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俯视图。
[0016]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空气悬架布置图。
[0017]图5是传统V形推力杆的空气悬架布置图。
[0018]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空气悬架的4连杆机构的简易视图。
[0019]其中:1、H形多功能稳定器;1-1、主体;1-2、橡胶球铰总成;1-3、空心圆柱孔2、螺栓;3、桥壳总成;3-1、右U形上支架;3-2、左U形上支架;3-3、中部U形上支架;4、螺栓;5、L形支架;6、车架总成;6-1、车架纵梁;6-2、车架横梁;7、大支架;8、下推力杆;9、平衡梁;10、空气弹簧;11、减振器;12、减振器上支架;13、U形螺栓14、横向稳定杆;15、吊臂;16、吊臂支架;17、V形推力杆具体实施方案
[002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0021]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I。如图2所示,包括主体1-1和4个橡胶球铰总成1-2;如图3所示,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主体1-1的俯视图总体呈H形,采用整体锻造或铸造而成;H形主体1-1的4处末端为圆柱状,圆柱内部是加工而成的空心圆柱孔1-3 ;4个橡胶球铰总成1-2分别过盈地压入H形主体1-1的4处末端的空心圆柱孔1-3的内部,从而形成一个总成,4个橡胶球铰总成1-2的安装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022]本专利描述的一种结构是:根据布置需求,将4个橡胶球铰总成1-2分别过盈地压入H形主体1-1的4处末端的空心圆柱孔1-3的内部,按照需求的角度进行压装,不是压装后调整角度,橡胶球铰总成1-2在空心圆柱孔1-3内转动时依靠橡胶球铰总成1-2的橡胶变形,具有一定的扭转刚度;另一种是:4个橡胶球铰总成1-2与空心圆柱孔1-3不是过盈配合,而是过渡配合或者间隙配合,然后端部用卡簧固定限位,橡胶球铰总成1-2可以在空心圆柱孔1-3内自由转动,但是其扭转刚度为零。
[0023]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空气悬架布置方式,包括H形多功能稳定器1、螺栓
2、桥壳总成3、右U形支架3-1、左U形上支架3-2、螺栓4、L形支架5、车架总成6、车架纵梁6_1、车架横梁6-2、大支架7、下推力杆8、平衡梁9、空气弹簧1、减振器11、减振器上支架12、U形螺栓13。
[0024]该H形多功能稳定器I的其中两处末端的橡胶球铰总成1-2通过螺栓2分别与桥壳总成3上的右U形支架3-1和左U形上支架3-2相连,另外两处末端的橡胶球铰总成1-2通过螺栓4分别与左右两个L形支架5相连,两个L形支架5分别固定在车架总成6的车架纵梁6-1和车架横梁6-2上;两个平衡梁9的中部通过U形螺栓13与桥壳总成3的两端相连,从而形成“工”字梁(俯视图为H形)结构,平衡梁9用于安装空气弹簧10、下推力杆8和固定减振器11的下端;4个空气弹簧10的底部分别安装在两个平衡梁9的两端,空气弹簧10的上部安装在车架纵梁6-1的下翼面和腹面上,空气弹簧10承受整车的垂直载荷和缓冲路面的冲击载荷,起到承载和减振作用;左右两个大支架7的上部安装在车架纵梁6-1的腹面上,两个大支架7的下部分别与两个下推力杆8的一端相连,两个下推力杆8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平衡梁9的中部相连,通过下推力杆8传递车桥和车架之间的纵向力;这样如图6所示,从整车左侧看,大支架7、下推力杆8、H形多功能稳定器I和桥壳总成3形成4连杆结构,满足车桥行驶时的上下跳动的运动关系,同时保持车桥上下跳动在整车前后方向的位移很小;左右两个减振器11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平衡梁9上,上端与减振器上支架12相连,减振器上支架12固定在车架纵梁6-1腹面上,用于衰减路面的振动。
[0025]此种布置方式的H形多功能稳定器I可以取代图5中传统空气悬架结构中的V形推力杆17和横向稳定杆14及吊臂15、吊臂支架16等相关零部件,既能代替V形推力杆传递车架和车桥之间的驱动力、制动力等纵向力和侧向力,又能代替横向稳定杆起到抑制车辆侧倾的作用。
[0026]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主权项】
1.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其特征在于,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包括主体和4个橡胶球铰总成, 所述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主体部分呈H形,H形主体的4处末端为圆柱状,所述圆柱内部是加工而成的圆柱空心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其特征在于, 4个橡胶球铰总成分别过盈地压入所述H形主体4处末端的圆柱空心腔内,4个橡胶球铰总成的安装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主体,采用整体锻造或铸造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四个末端,其中两处末端与桥壳总成相连,另外两处末端与车架总成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四个末端,其中两处末端的橡胶球铰总成通过螺栓分别与桥壳总成上的右U形支架和左U形上支架相连,另外两处末端的橡胶球铰总成通过螺栓分别与左右两个L形支架相连,所述两个L形支架分别固定在车架总成的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上;两个平衡梁的中部通过U形螺栓与桥壳总成的两端相连,从而形成工字梁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悬架用H形多功能稳定器的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 4个空气弹簧的底部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平衡梁的两端,所述空气弹簧的上部安装在车架纵梁的下翼面和腹面上;左右两个大支架的上部安装在车架纵梁的腹面上,所述两个大支架的下部分别与两个下推力杆的一端相连,所述两个下推力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右所述两个平衡梁的中部相连;左右两个减振器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平衡梁上,上端与减振器上支架相连,所述减振器上支架固定在车架纵梁腹面上。
【文档编号】B60G21/04GK106004314SQ20161053262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7日
【发明人】王兆友, 王莉, 李跃伟, 吴晓涛
【申请人】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