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9912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包括车体、大翻斗和小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翻斗的底部前端与车体铰接,大翻斗的后侧与车体之间安装有第二液压缸,大翻斗的左右两侧设有倒V形动臂,倒V形动臂的一端与车体后部铰接,另一端与位于车体前侧的斗杆的中上部铰接,斗杆的底端与小铲斗铰接,斗杆的顶端与倒V形动臂的前段之间铰接有第四液压缸,倒V形动臂的后段与车体之间铰接有第一液压缸,斗杆的中部与第三液缸的底座铰接,第三液缸的推杆同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小铲斗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斗杆的下部铰接。本发明的翻斗车能实现自动装料和卸料操作,减少了人力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翻斗车,具体是一种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翻斗车主要用于适用于建筑、水利、筑路、矿山等作混凝土、砂石、土方、煤炭、矿石等各种散装物料的短途运输,但是也存在着自动化低,需要大量人工帮忙的问题。随着“美丽中国,清洁乡村”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工程、道路、水利、清洁垃圾等物料的运输,特别是乡村的垃圾类运输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劳动力紧缺和用工成本高等问题的出现,对于这些工程中物料多分散堆积的情况,亟需一种小型有自装卸功能的翻斗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可减少人力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0004]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发明一种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包括车体、大翻斗和小铲斗,所述大翻斗的底部前端与车体铰接,大翻斗的后侧与车体之间安装有第二液压缸,大翻斗的左右两侧设有倒V形动臂,倒V形动臂的一端与车体后部铰接,另一端与位于车体前侧的斗杆的中上部铰接,斗杆的底端与小铲斗铰接,斗杆的顶端与倒V形动臂的前段之间铰接有第四液压缸,倒V形动臂的后段与车体之间铰接有第一液压缸,斗杆的中部与第三液缸的底座铰接,第三液缸的推杆同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小铲斗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斗杆的下部铰接。
[0006]所述第三液压缸位于斗杆的后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斗杆与小铲斗之间的铰点连线形成四边形,且小铲斗的进料口朝向前侧。
[0007]所述第三液压缸位于斗杆的前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斗杆与小铲斗之间的铰点连线形成四边形,且小铲斗的进料口朝向后侧。
[0008]所述第四液压缸位于倒V形动臂的上侧,第四液压缸、斗杆与倒V形动臂之间的铰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0009]所述第一液压缸位于倒V形动臂的下方,用于举升倒V形动臂。
[0010]本发明翻斗车能实现自动装料和卸料操作,减少了人力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翻斗车实施例1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俯视不意图。
[0013]图3是本发明翻斗车实施例2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
[0015]1-车体,2-第一铰孔,3-第一支座,4-第一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6_第二支座,7_第二铰孔,8-第三支座,9-小铲斗,10-第三铰孔,11-第四铰孔,12-第一连杆,13-第五铰孔,14-第二连杆,15-第六铰孔,16-第三液压缸,17-第六铰孔,18-第七铰孔,19-斗杆,20-第八铰孔,21-第四液压缸,22-第九铰孔,23-动臂,24-大翻斗,25-第十铰孔,26-第^^一铰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翻斗车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7]实施例1,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翻斗车包括车体1、大翻斗24和小铲斗9,车体I上安装有大翻斗24,大翻斗24的底部前端固定有第三支座8,第三支座8与车体I之间通过第二铰孔7形成铰接,大翻斗24的后侧下部与车体I之间安装有第二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5的推杆与固定在大翻斗24侧壁上的第二支座6通过第十一铰孔26形成铰接,第二液压缸5用于举升大翻斗24。大翻斗2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倒V形动臂23,倒V形动臂23的一端与固定在车体I上的第一支座3通过第一铰孔2形成铰接,倒V形动臂23的另一端与位于车体前侧的斗杆19的中上部通过第七铰孔18形成铰接,斗杆19的底端与小铲斗9通过第三铰孔10形成铰接,斗杆19的顶端与倒V形动臂23的前段之间铰接有第四液压缸21,第四液压缸21的推杆与斗杆19通过第八铰孔20形成铰接,第四液压缸21的底座与倒V形动臂23之间通过第九铰孔22形成铰接,倒V形动臂23的后段与车体I之间铰接有第一液压缸4,第一液压缸4的推杆与倒V形动臂23通过第十铰孔25形成铰接,第一液压缸4的底座与车体铰接,斗杆19的中部与第三液缸16的底座通过第六铰孔17形成铰接,第三液缸16的推杆同时与第一连杆12的一端和第二连杆14的一端通过第六铰孔15形成铰接,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与小铲斗9通过第四铰孔11形成铰接,第二连杆14的另一端与斗杆19的下部通过第五铰孔13形成铰接。
[0018]本发明所述的第三液压缸16位于斗杆19的后侧,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4、斗杆与小铲斗9之间的铰点连线形成四边形,且小铲斗9的进料口朝向前侧,形成正铲式翻斗车,见图1所示。
[0019]本发明所述的第四液压缸21位于倒V形动臂23的上侧,第四液压缸21、斗杆19与倒V形动臂23之间的铰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0020]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液压缸4位于倒V形动臂23的下方,用于举升倒V形动臂23。
[0021]实施例2,见图3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三液压缸16也可以安装在斗杆19的前侧,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4、斗杆19与小铲斗9之间的铰点连线形成四边形,且小铲斗9的进料口朝向后侧设置,形成反铲式翻斗车。
[0022]实施例1翻斗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3]1、铲装物料时,通过第一液压缸4的收缩使动臂23绕第一铰孔2旋转将其前端降下,通过第四液压缸21的收缩使斗杆19绕第七铰孔18旋转,使其另一端带着小铲斗9向前伸出,将小铲斗9放到合适位置处,将车体I前进,此时通过第一液压缸4和第四液压缸21及第三液压缸16的配合伸缩控制小铲斗9的角度位置向前铲动,使小铲斗9内铲装物料。
[0024]2、通过第一液压缸4的伸长,使动臂23抬高,此时第四液压缸21和第三液压缸16的配合伸缩使小铲斗9保持角度位置,保证其内部的物料不倒出。待小铲斗9到达合适位置时,通过第三液压缸16的收缩带动小铲斗9使其翻转并将物料倒入大翻斗24内。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大翻斗24内装满物料为止。
[0025]3、卸料时,首先使第一液压缸4伸长,第四液压缸21和第三液压缸16配合伸缩使小铲斗9上升到合适高度位置,离开大翻斗24的前方,不影响大铲斗24卸料。通过第二液压缸5的伸长,使大翻斗24绕第二铰孔7旋转,旋转到合适位置时,物料即可全部倒出,卸料完毕。
[0026]实施例2翻斗车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7]1、铲装物料时,通过第一液压缸4的收缩使动臂23绕第一铰孔2旋转将其前端降下,再通过第四液压缸21的收缩使斗杆19绕第七铰孔18旋转,使其另一端带着小铲斗9向前伸出,将小铲斗9放到合适位置处,此时第一液压缸4、第四液压缸21及第三液压缸16的配合伸缩,控制小铲斗9保持合适的角度位置向后铲动,使小铲斗9内铲装有物料。
[0028]2、通过第一液压缸4的伸长,使动臂23抬高,此时第四液压缸21和第三液压缸16的配合伸缩使小铲斗9保持合适角度位置,保证其内部的物料不倒出。待小铲斗9到达合适位置时,通过第三液压缸16的伸长带动小铲斗9使其翻转将物料倒入大翻斗24内。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大翻斗24内装满物料为止。
[0029]3、卸料时,首先使第一液压缸4伸长,第四液压缸21和第三液压缸16配合伸缩使小铲斗9上升到合适高度位置,离开大翻斗24的前方,不影响大翻斗24卸料。将第二液压缸5伸长,使大翻斗24绕第二铰孔7旋转,旋转到合适位置时,物料即可全部倒出,卸料完毕。
【主权项】
1.一种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包括车体、大翻斗和小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翻斗的底部前端与车体铰接,大翻斗的后侧与车体之间安装有第二液压缸,大翻斗的左右两侧设有倒V形动臂,倒V形动臂的一端与车体后部铰接,另一端与位于车体前侧的斗杆的中上部铰接,斗杆的底端与小铲斗铰接,斗杆的顶端与倒V形动臂的前段之间铰接有第四液压缸,倒V形动臂的后段与车体之间铰接有第一液压缸,斗杆的中部与第三液缸的底座铰接,第三液缸的推杆同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小铲斗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斗杆的下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压缸位于斗杆的后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斗杆与小铲斗之间的铰点连线形成四边形,且小铲斗的进料口朝向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压缸位于斗杆的前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斗杆与小铲斗之间的铰点连线形成四边形,且小铲斗的进料口朝向后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液压缸位于倒V形动臂的上侧,第四液压缸、斗杆与倒V形动臂之间的铰点连线形成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缸控制连杆实现自动装卸的铲式翻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位于倒V形动臂的下方,用于举升倒V形动臂。
【文档编号】B60P1/00GK106080344SQ201610420024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4日 公开号201610420024.1, CN 106080344 A, CN 106080344A, CN 201610420024, CN-A-106080344, CN106080344 A, CN106080344A, CN201610420024, CN201610420024.1
【发明人】王小纯, 覃俊, 王俊阳, 蔡敢为, 彭程程, 张自晖, 王瑞柏, 蒙艳玫, 王勇, 韦柳红, 董振, 黎东明
【申请人】广西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