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3542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且消费者对于车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的很多车型都只注重经济性和耐用性,导致车辆细节比较粗糙。特别是车辆的内饰,由于其只是装饰作用,因此很多厂商都忽视了车辆内饰的开发。但是车辆内饰是消费者最直观接触的部分,其舒适性和美观性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现有的车辆内饰都是分块制造后装配在一起的,其结构复杂且装备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包括下内饰板、上内饰板、卡扣,其中所述下内饰板包括成L形延伸的第一内饰板壁和第二内饰板壁,且所述第一内饰板壁的内表面设有朝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内饰板壁方向延伸的片状的第一延伸部,且所述第二内饰板壁的两侧内表面设有至少一组L形的第二延伸部,且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内饰板壁上,且远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内饰板壁的方向延伸;所述下内饰板的上部还设有至少一组限位插片;所述上内饰板的形状与所述下内饰板相适配,且所述上内饰板上设有位置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限位插片相适配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远端插入所述第二开口内,且所述第一延伸部插入所述第一开口内并通过所述卡扣固定,所述限位插片插接在所述第三开口内。
[0005]其中,所述限位插片的远端中部设有台阶状的限位凸起以在所述限位插片插入所述第三开口时限位。
[0006]其中,所述卡扣包括U字形的两个弹性壁,且所述两个弹性壁的端部都设有倒勾。
[0007]其中,所述下内饰板的第一延伸部插入所述卡扣的两个弹性壁之间,且所述两个弹性壁的倒勾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内饰板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壁上。
[0008]其中,所述上内饰板的下部通过螺钉固定。
[0009]其中,所述下内饰板的上部设有三组限位插片。
[0010]其中,所述下内饰板的两侧内表面各设有一组L形的第二延伸部。
[0011]其中,所述车辆内饰板为车辆B柱内饰板。
[00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上述方案中,第二延伸部可以在装备时定位该上内饰板和下内饰板以限定X轴方向的面差,而限位插片可以限制Z轴方向的间隙,且第一延伸部可以通过卡扣将上内饰板和下内饰板固定成一个整体,且限制Y向面差,这种结构的复杂度低、安装方便、能够有效的控制B柱上下内饰件配合面差及间隙。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的A-A向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的B-B向结构示意图。
[00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8]1、上内饰板;
[0019]2、下内饰板;
[0020]3、卡扣;
[0021]4、螺钉;
[0022]5、第二延伸部;
[0023]6、限位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内饰板拼接处缝隙大且不易装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其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包括上内饰板1、下内饰板2、卡扣3,其中所述下内饰板2包括成L形延伸的第一内饰板壁和第二内饰板壁,且所述第一内饰板壁的内表面设有朝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内饰板壁方向延伸的片状的第一延伸部,且所述第二内饰板壁的两侧内表面设有至少一组L形的第二延伸部5,且所述第二延伸部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内饰板壁上,且远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内饰板壁的方向延伸;所述下内饰板2的上部还设有至少一组限位插片6 ;所述上内饰板I的形状与所述下内饰板2相适配,且所述上内饰板I上设有位置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5、限位插片6相适配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延伸部5的远端插入所述第二开口内,且所述第一延伸部插入所述第一开口内并通过所述卡扣3固定,所述限位插片6插接在所述第三开口内。
[0026]如图3所示的,所述限位插片6的远端中部设有台阶状的限位凸起以在所述限位插片6插入所述第三开口时限位。如图2所示的,其中,所述卡扣3包括U字形的两个弹性壁,且所述两个弹性壁的端部都设有倒勾。其中,所述下内饰板2的第一延伸部插入所述卡扣3的两个弹性壁之间,且所述两个弹性壁的倒勾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内饰板I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壁上。其中,所述下内饰板的上部设有三组限位插片。所述下内饰板的两侧内表面各设有一组L形的第二延伸部。
[0027]如图1所示的,所述上内饰板I的下部还通过螺钉4与车身钣金上的安装孔固定。
[0028]具体的,前述的车辆内饰板为车辆B柱内饰板。
[0029]上述方案中,第二延伸部可以在装备时定位该上内饰板和下内饰板以限定X轴方向的面差,而限位插片可以限制Z轴方向的间隙,且第一延伸部可以通过卡扣将上内饰板和下内饰板固定成一个整体,且限制Y向面差,这种结构的复杂度低、安装方便、能够有效的控制B柱上下内饰件配合面差及间隙。
[0030]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内饰板、上内饰板、卡扣,其中所述下内饰板包括成L形延伸的第一内饰板壁和第二内饰板壁,且所述第一内饰板壁的内表面设有朝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内饰板壁方向延伸的片状的第一延伸部,且所述第二内饰板壁的两侧内表面设有至少一组L形的第二延伸部,且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内饰板壁上,且远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内饰板壁的方向延伸;所述下内饰板的上部还设有至少一组限位插片;所述上内饰板的形状与所述下内饰板相适配,且所述上内饰板上设有位置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限位插片相适配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远端插入所述第二开口内,且所述第一延伸部插入所述第一开口内并通过所述卡扣固定,所述限位插片插接在所述第三开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片的远端中部设有台阶状的限位凸起以在所述限位插片插入所述第三开口时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U字形的两个弹性壁,且所述两个弹性壁的端部都设有倒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饰板的第一延伸部插入所述卡扣的两个弹性壁之间,且所述两个弹性壁的倒勾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内饰板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饰板的下部通过螺钉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饰板的上部设有三组限位插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饰板的两侧内表面各设有一组L形的第二延伸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内饰板为车辆B柱内饰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内饰板连接结构,包括下内饰板、上内饰板、卡扣,下内饰板包括成L形延伸的第一内饰板壁和第二内饰板壁,第一内饰板壁的内表面设有朝向垂直于第一内饰板壁方向延伸的片状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内饰板壁的两侧内表面设有至少一组L形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内饰板壁上,远端朝向远离第一内饰板壁的方向延伸;下内饰板的上部还设有至少一组限位插片;上内饰板的形状与下内饰板相适配,上内饰板上设有位置与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限位插片相适配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二延伸部的远端插入第二开口内,第一延伸部插入第一开口内并通过卡扣固定,限位插片插接在第三开口内。
【IPC分类】B60R13-02
【公开号】CN204472713
【申请号】CN201520010483
【发明人】季晓冬, 曹慧林, 江之旦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