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920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载货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对于重型三轴或四轴载货汽车,空载时可以将其一根承载桥提升起来,三轴载货车变成两轴车;四轴载货车若提升一根或两根承载桥,则变成三轴车甚至两轴车,可以减小整车阻力,使空载时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满载时,将承载桥放下,从而增加整车的承载能力。由于空气悬架具有较好的减振和承载性能,承载桥的承载和提升多数采用空气悬架,其中,带有提升功能的空气悬架可以根据车辆载荷情况提升或降落承载桥,从而使整车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承载性能。
[0003]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EQJ(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1、电磁阀2、储气筒3、支撑气囊4、提升气囊5、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7和高度传感器8,其中,支撑气囊4通过电磁阀2的第一通路与储气筒3相连,提升气囊5通过电磁阀2的第二通路与储气筒3相连,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在同一时刻一个导通、一个关闭,第一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支撑气囊4上,第二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提升气囊5上,而支撑气囊4和提升气囊5都安装在承载桥和车辆车架之间,高度传感器8设置在与被提升的承载桥相邻的不能被提升的承载桥(例如驱动桥)上,通过感应其载荷变化情况,对提升高度进行检测,电磁阀2、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7和高度传感器8分别与ECU I相连。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线条的虚线或实线加以区分,实线表示气路连接,虚线代表电路连接。该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由于采用较为精密的ECU 1、电磁阀2和高精度的传感器,导致成本较高,当电子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必须采用专用的诊断仪器才能进行故障诊断,不便于进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制造成本低、出现故障后,易于进行诊断、维修。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承载桥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感载阀、第一截止阀、第一可控阀、第一提升气囊、第一承载气囊和储气筒;所述第一感载阀的控制口和进气口分别与所述储气筒相连,所述第一感载阀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一可控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可控阀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截止阀的控制口以及所述第一承载气囊相连,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一提升气囊相连,所述第一截止阀的进气口和所述储气筒相连。
[0007]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可控阀、第二截止阀、第二承载气囊和第二提升气囊;所述第二可控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感载阀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可控阀的另一端分别和所述第二承载气囊以及所述第二截止阀的控制口相连,所述第二截止阀的进气口和所述储气筒相连,所述第二截止阀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提升气囊相连。
[0008]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可控阀、第二感载阀、第二截止阀、第二承载气囊和第二提升气囊;所述第二感载阀的控制口和进气口分别与所述储气筒相连,所述第二感载阀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可控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可控阀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承载气囊和所述第二截止阀的控制口相连,所述第二截止阀的进气口和所述储气筒相连,所述第二截止阀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提升气囊相连。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可控阀和所述第二可控阀都为手控制阀。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可控阀和所述第二可控阀都为电磁阀。
[0011]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可控阀相连的第一操作开关和所述第二可控阀相连的第二操作开关。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可控阀和所述第二可控阀中一个为手控制阀,另一个为电磁阀。
[0013]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电磁阀相连的操作开关。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桥控制系统,通过第一感载阀、第一截止阀和第一可控阀的配合,控制第一提升气囊和第一承载气囊充气或放气,从而实现对承载桥的提升、下降、正常行驶等相关控制,该承载桥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出现故障后,能够方便地进行诊断和维修。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悬架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承载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承载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现有技术附图标记:
[0021]1-ECU ;2_电磁阀;3_储气筒;4_支撑气囊;5_提升气囊;
[0022]6-第一压力传感器;7_第二压力传感器;8_高度传感器;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标记:
[0024]9-第一感载阀;10_第一截止阀;11_第一可控阀;12_第一提升气囊;
[0025]13-第一承载气囊;14-储气筒;15-第二感载阀;16-第二截止阀;
[0026]17-第二可控阀;18_第二提升气囊;19_第二承载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感载阀9、第一截止阀10、第一可控阀11、第一提升气囊12、第一承载气囊13和储气筒14,第一感载阀9的控制口和进气口分别与储气筒14相连,第一感载阀9的出气口和第一可控阀11的一端相连,第一可控阀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截止阀10的控制口以及第一承载气囊13相连,第一截止阀10的出气口和第一提升气囊12相连,第一截止阀10的进气口和储气筒14相连。其中,第一提升气囊12和第一承载气囊13都安装在承载桥和车辆车架之间,第一感载阀9的摆杆连接在车辆的相邻承载桥上,通过感应其运动情况,控制第一感载阀9输出相应的压力值,进而控制第一截止阀10输出的压力值,从而控制第一承载气囊13和第一提升气囊12中的一个放气、另一个充气,从而对承载桥进行提升、下降、正常行驶等相关控制。该承载桥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出现故障后,能够方便地进行诊断和维修。
[0029]上述承载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0]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第一感载阀9的摆杆连接在车辆上相邻的承载桥上,感应其运动情况,根据车辆承载的载荷重量控制通过第一感载阀9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实现对第一提升气囊12和第二承载气囊13的实时控制。具体而言,操作第一可控阀11使其处于开启状态,储气筒14中的压缩空气经第一感载阀9的控制口,使得第一感载阀9开启,压缩气体经进气口进入第一感载阀9,经第一感载阀9的出气口进入第一可控阀11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第一承载气囊13,使第一承载气囊13充气;另一路进入第一截止阀10的控制口,控制第一截止阀10的进气口关闭,使得储气筒14中的压缩空气无法进入第一提升气囊12,从而控制第一提升气囊12放气。
[0031]提升控制:操作第一可控阀11使其关闭,储气筒14中的压缩空气无法进入第一承载气囊13,从而使第一承载气囊13和第一截止阀10控制口的压缩空气被释放,同时来自储气筒14的压缩空气从第一截止阀10的进气口经第一截止阀10的出气口进入第一提升气囊12,将第一提升气囊12逐步充满气体,从而使得承载桥被提升。
[0032]下降控制:与车辆正常行驶过程的工作原理相同,通过控制第一提升气囊12放气,第一承载气囊13充气将承载桥放下,实现承载功能。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外提供一种承载桥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该承载桥控制系统在图2所示的承载桥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可控阀17、第二截止阀16、第二承载气囊19和第二提升气囊18 ;其中,第二可控阀17的一端与第一感载阀9的出气口相连,第二可控阀17的另一端分别和第二承载气囊19以及第二截止阀16的控制口相连,第二截止阀16的进气口和储气筒14相连,第二截止阀16的出气口和第二提升气囊18相连。该承载桥控制系统与图2所示的承载桥控制系统的区别是,图2中的控制系统能够对单根承载桥进行控制,而图3中的控制系统能够同时对两根承载桥进行控制。
[0034]该承载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5]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第一感载阀9的摆杆连接在车辆上相邻的承载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