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0258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机构大体上分为两类: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对于座椅的升降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坐垫式座椅高度调节机构和整体式座椅高度调节机构。坐垫式座椅高度调整机构主要是通过调高器调节坐垫的升降进行座椅高度位置的调整。整体式座椅高度调整机构主要是通过调高器调节坐垫骨架的升降来进行座椅高度位置的调整,由于座椅的靠背通过调角器与座椅骨架相连接,因此坐垫骨架的升降实际上就是整个座椅的升降。由于是整体式升降,操作比较方便,可以比较容易的调整到驾驶员所需的高度位置,高度调节精度较高,在机构的调节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坐垫式座椅高度调整机构,在手轮处输入扭矩,手轮带动手柄转轴旋转,通过转轴与输出小齿轮连结,带动输出小齿轮旋转,通过齿板连接从而达到坐垫的高度调节。座垫式高度调高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配合手轮使用成本比较低廉,但是其调整的高度范围比较有限,高度调节精度也比较低。整体式座椅高度调整机构在手柄处输入扭矩,调高器末端的输出小齿轮与齿板齿合,通过调高器的机构运动将力矩传递到齿板上,使齿板转动,齿板的下端与支架相连接,可以转动。齿板转动以后,沿着止动槽运动,带动坐垫骨架运动。通过之间相连的连杆,形成四连杆运动,从而使得座椅达到整体抬升或下降的目的,最终达到座椅高度调整正的目的。随着现代汽车电器化设备的增加,电动座椅越来越普及,电动座椅必将成为主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效率高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与座椅的座部连接的底座、由电动机提供动力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和与第二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为行星齿轮机构,位于第一传动机构上方的第二传动机构为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为螺旋传动机构,螺旋传动机构上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动力输出端与底座连接。
[0005]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为丝杠螺母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的丝杠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第三传动机构的螺母与所述底座连接。
[0006]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座部连接的安装架和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的螺母连接的连接杆,螺母并与安装架连接。
[0007]各个所述安装架下方并排设置两个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的螺母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之间。
[0008]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与主动齿轮嗤合的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的丝杠同轴连接。
[0009]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作为主动件的太阳轮、作为固定件的行星架、与太阳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和与行星齿轮啮合的齿圈,齿圈并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主动齿轮连接。
[0010]所述太阳轮通过第四传动机构与所述电动机连接,第四传动机构为圆柱齿轮传动机构。
[0011]所述安装架在所述座部下方并排设置两个,各个安装架下方分别设置两个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一个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和一个所述第一传动机构。
[0012]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由电动机提供源动力,动力经行星齿轮机构、圆柱齿轮传动机构和螺旋传动机构,带动底座上下运动来实现座椅高度位置的调节,行星齿轮机构体积小,传动效率高,利用行星齿轮机构使整个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0013]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4]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装置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为:
[0019]1、座部;2、底座;21、安装架;22、连接杆;
[0020]3、第一传动机构;31、太阳轮;32、行星架;33、行星齿轮;34、齿圈;35、第一传动轴;36、第二传动轴;37、第三传动轴;
[0021]4、第二传动机构;41、主动齿轮;42、从动齿轮;
[0022]5、第三传动机构;51、丝杠;52、螺母;
[0023]6、第四传动机构;7、第一电动机;8、第二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与座椅的座部I连接的底座2、由电动机提供动力的第一传动机构3、与第一传动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4和与第二传动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5,第一传动机构3为行星齿轮机构,位于第一传动机构3上方的第二传动机构4为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5为螺旋传动机构,螺旋传动机构上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动力输出端与底座2连接。
[0026]具体地说,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传动机构3为行星齿轮机构,其包括作为主动件的太阳轮31、作为固定件的行星架32、与太阳轮31啮合的行星齿轮33和与行星齿轮33啮合的齿圈34,太阳轮31、行星架32和行星齿轮33位于齿圈34内部,且太阳轮31与齿圈34同轴,行星齿轮33与齿圈34的内齿保持啮合。太阳轮31套设于第一传动轴35上,行星齿轮33套设于第二传动轴36上,第一传动轴35和第二传动轴36相平行,第一传动轴35并穿过行星架32,第二传动轴36设置于行星架32上。第一传动轴35接受电动机产生的动力,带动太阳轮31转动,而行星架32位置保持不动,从而太阳轮31能够驱动行星齿轮33转动,再由行星齿轮33带动齿圈34转动,齿圈34的端部具有侧壁,齿圈34的侧壁套设于与第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