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3573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汽车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制造工业的迅速发展,在汽车设计中,对汽车车体各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门内饰板的需求也不仅仅体现在提供优美外观、对车外噪声提供屏蔽等作用,还需要对乘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03]请参阅图1所示,内饰板具有内饰板主体1、内饰板主体上I设置控制开关面板3和位于该面板3下方且与该面板连接的护板2。现有技术中,面板I和护板2为厚度均匀的塑料板。
[0004]但是,厚度均匀的内饰板在侧撞时吸收能量不好,难于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用于解决现有的内饰板在侧撞时吸收能量不好,难于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包括内饰板主体,所述内饰板主体上设有控制开关面板,及位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下方且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相连接的护板;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中朝向所述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减薄处,所述减薄处两侧的面板厚度均大于所述减薄处的面板厚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减薄处两侧的面板厚度相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减薄处的数量为2个。
[0009]进一步地,所述2个减薄处均匀排布在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中朝向所述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2个减薄处沿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减薄处的厚度为1.7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减薄处两侧的面板的长度分别为8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护板设置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中朝向所述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下方,且所述护板的厚度均匀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护板的厚度为2.2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护板两侧的面板厚度均大于所述护板的面板厚度,且所述护板两侧的面板厚度相同。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内饰板,通过在内饰板主体上设有控制开关面板,及位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下方且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相连接的护板,并且在控制开关面板中朝向所述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减薄处,减薄处的设置可以使门板受到撞击时,控制开关面板容易吸收能量产生溃缩变形,进而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现有的汽车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板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板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图1为现有的汽车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板实施例一的剖视图,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包括内饰板主体1,内饰板主I上设有控制开关面板3,及位于控制开关面板3下方且与控制开关面板3相连接的护板2,控制开关面板3中朝向所述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31设置有至少一个减薄处301,所述减薄处301两侧的面板厚度均大于所述减薄处301的面板厚度。
[0025]其中,控制开关面板3包括三部分,设置控制开关的部分,开关后端朝向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31,以及开关前端朝向车门转轴的部分。所述减薄处301的各数可以为I个或多个,便于在侧碰时内饰板产生裙皱以分解撞击力,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0026]具体地,内饰板的材质为塑料,控制开关面板3、护板2和内饰板主体I是一体注塑成型的。当门板受到撞击时,控制开关面板3根据碰撞时产生的动能产生溃缩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进而降低冲击力对乘员造成的影响。实施例中,通过在内饰板主体I上设有控制开关面板3,及位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3下方且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3相连接的护板2,并且控制开关面板3中朝向所述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31设置有至少一个减薄处301,所述减薄处301两侧的面板厚度均大于所述减薄处301的面板厚度,减薄处301的设置可以使门板受到撞击时,控制开关面板3容易吸收能量产生溃缩变形,进而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
[0027]进一步地,所述减薄处301两侧的面板厚度相同,通过将减薄处301两侧的面板设置为厚度相同的对称结构,内饰板较易成型且较为美观。
[0028]优选的,所述减薄处的厚度为1.7mm,减薄处两侧的面板的长度分别为8mm,进一步地提高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内饰板主体I的厚度可以设置为2.5_,相应的,减薄处301两侧的面板厚度在2.5mm-1.7mm之间。当减薄处301两侧的面板,长度与厚度变化的比值大于10:1时,内饰板表面成型后不易出现缩痕,较为美观。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尺寸为优选尺寸,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尺寸,可以使内饰板在侧撞时吸收能量产生褶皱的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内饰板较为美观。
[0030]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板实施例二的剖视图,请参阅图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内饰板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具体地,减薄处301的数量可以为2个,所述2个减薄处可以均匀排布在所述控制开关面板3中朝向所述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31上,且所述2个减薄处沿所述面板3的长度方向上设置。
[0031]通过将减薄处301的数量设置为2个,均匀的排布在沿所述面板3的长度方向上,可以使内饰板在侧撞时吸收能量产生褶皱的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
[0032]更进一步地,护板21可以设置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中朝向所述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下方,且所述护板21的厚度均匀设置。
[0033]具体地,所述护板21两侧的面板厚度均大于所述护板的面板厚度,且所述护板21两侧的面板厚度相同,通过设置厚度较薄的护板21在当门板侧向受到撞击时,进一步地通过内饰板变形来吸收能量。将护板21两侧的面板设置为厚度相同的对称结构,内饰板较易成型且较为美观。
[0034]优选的,所述护板21的厚度为2.2mm,减薄处两侧的面板的长度分别为8.4mm,进一步地提高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内饰板主体I的厚度可以设置为2.5_,相应的,护板21两侧的面板厚度在2.5mm-2.2mm之间。护板21两侧的面板,长度与厚度变化的比值可以为30:1,内饰板表面成型后不会出现缩痕,较为美观。
[00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尺寸为优选尺寸,通过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尺寸,可以使内饰板在侧撞时吸收能量产生褶皱的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内饰板较为美观。
[00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饰板主体,所述内饰板主体上设有控制开关面板,及位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下方且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相连接的护板;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中朝向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减薄处,所述减薄处两侧的面板厚度均大于所述减薄处的面板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处两侧的面板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处的数量为2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减薄处均匀排布在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中朝向所述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减薄处沿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薄处的厚度为1.7m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薄处两侧的面板的长度分别为8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板设置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中朝向所述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下方,且所述护板的厚度均匀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板的厚度为2.2m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内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板两侧的面板厚度均大于所述护板的面板厚度,且所述护板两侧的面板厚度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包括内饰板主体,所述内饰板主体上设有控制开关面板,及位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下方且与所述控制开关面板相连接的护板;所述控制开关面板中朝向所述车门自由端边缘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减薄处,所述减薄处两侧的面板厚度均大于所述减薄处的面板厚度。减薄处的设置可以使门板受到撞击时,控制开关面板容易吸收能量产生溃缩变形,进而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
【IPC分类】B60R13/02
【公开号】CN204688002
【申请号】CN201520109713
【发明人】张殿龙, 吴云峰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