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2145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胎面设有由多个槽划分而成的接地部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提出了一种在胎面设有形成有多个凹陷的接地部的充气轮胎(参照日本特开2009 — 67180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9 — 6718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0004]在于胎面设有形成有多个凹陷的接地部的充气轮胎中,希望抑制接地部的偏磨损,确保湿路制动性能。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抑制接地部的偏磨损,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尚湿路制动性能的充气轮胎。
[000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7]本实用新型的第1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具有:接地部,其设于胎面,由多个槽划分而成;以及凹陷,其为多个,该凹陷的长圆形状的长轴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且该凹陷构成为包括:第1凹陷部,其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于所述接地部,在俯视胎面时为长圆形状;以及第2凹陷部,其与所述第1凹陷部一体地设置且形成为比所述第1凹陷部深。
[0008]在第1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中,在胎面形成有多个槽,因此在湿路面行驶时,胎面与路面之间的水被引入至槽而被排出,能够获得基本的湿路制动性能。在接地部以沿轮胎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凹陷,因此在湿路面行驶时,能够将接地部与路面之间的水引入至凹陷,另外,能够利用凹陷的边缘切割接地部与路面之间的水膜,因此水膜的除水性优越,能够提高湿路制动性能。凹陷的长圆形状的长轴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因此与相同面积的正圆的凹陷相比,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边缘成分(边缘沿轮胎周向投影的长度)较长,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湿路制动性能。另外,凹陷包括第1凹陷部和第2凹陷部,该第2凹陷部与第1凹陷部一体地设置且形成为比第1凹陷部深,因此与仅存在第1凹陷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用于引入水的容量。此外,当使底部平坦而将整个凹陷形成得较深时,虽然凹陷的容积增加,但有时使周围的刚度降低。
[0009]另外,在接地部以沿轮胎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凹陷,因此能够在确保接地部在轮胎周向上的刚度的同时适当地降低压缩刚度,并且使接地部的刚度均匀化,与未形成凹陷的接地部相比能够抑制偏磨损。
[0010]在第1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所述第1凹陷部自沿着长圆形状的短轴的方向上的端部侧向所述长轴去而逐渐变深。
[0011]在第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中,第1凹陷部自沿着长圆形状的短轴的方向上的端部侧向长轴去而逐渐变深,因此在存在有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输入时,在第1接地部与路面之间的水沿轮胎宽度方向移动而被引入至凹陷中时,第1凹陷部不会沿着水的流动而引起急剧的体积变化,水的流动的紊流被抑制。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第1接地部与路面之间的水。
[0012]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3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所述第1凹陷部自沿着长圆形状的长轴的方向上的端部侧向所述长圆形状的短轴去而逐渐变深。
[0013]在第3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中,第1凹陷部自沿着长圆形状的长轴的方向上的端部侧向短轴去而逐渐变深,因此在存在有轮胎周向上的输入时,在第1接地部与路面之间的水沿轮胎周向移动而被引入至凹陷中时,第1凹陷部不会沿着水的流动而发生急剧的体积变化,水的流动的紊流被抑制。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第1接地部与路面之间的水。
[0014]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4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所述第1凹陷部自沿着长圆形状的长轴的方向上的端部侧向所述第2凹陷部的底部去而逐渐变深。
[0015]在第4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中,第1凹陷部自沿着长圆形状的长轴的方向上的端部侧向第2凹陷部的底部去而逐渐变深,因此被引入到第1凹陷部的水易于向第2凹陷部的底部流动。
[0016]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5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在安装于车辆时的状态下所述第1凹陷部的宽度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去而变窄。
[0017]在第5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中,第1凹陷部的宽度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去而变窄,因此在凹陷的周边,随着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去而接地面积变大,能够提高凹陷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刚度。因此,在作用有来自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输入时,凹陷的端部的卷起被抑制,能够有效地确保接地面积。
[0018]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6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在安装于车辆时的状态下所述第2凹陷部设于所述第1凹陷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
[0019]第6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第2凹陷部设于第1凹陷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因此对于凹陷周边的刚度来说,凹陷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刚度比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的刚度高。在安装有充气轮胎的车辆进行了转弯的情况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配置于转弯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充气轮胎的载荷负担比配置于转弯的半径方向内侧的充气轮胎的载荷负担大。另外,在配置于转弯的半径外侧的充气轮胎的胎面作用有来自安装于车辆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输入。当对形成于接地部的凹陷作用来自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输入时,凹陷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容易被路面拖拽而卷起。然而,在第6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中,对于接地部的凹陷周边的刚度来说,凹陷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刚度比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的刚度高(深度较深的第2凹陷部的周边的刚度比深度较浅的第1凹陷部的周边的刚度相对较低),因此凹陷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的卷起被抑制,由此确保接地部的充分的接地面积,能够确保在湿路面以及干路面上的抓地力。
[0020]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7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所述凹陷形成于在所述胎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胎肩侧设置的所述接地部。
[0021]在第7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中,通过在胎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胎肩侧配置设有凹陷的接地部,能够提高胎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胎肩侧的刚度。由此,适合于期望安装重视胎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刚度的充气轮胎的车辆。
[0022]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8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所述第2凹陷部的底部与所述第1凹陷部的底部最深的部分利用曲面平滑地连起来。
[0023]在第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9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所述第1凹陷部的底部沿所述短轴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大致圆弧形状。
[0024]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10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所述接地部具有:第1接地部,其形成有所述凹陷;以及第2接地部,其与所述第1接地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相邻,在所述第2接地部以沿轮胎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将所述第2接地部沿轮胎宽度方向横截的多个第1刀槽花纹。
[0025]在第10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11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在所述第2接地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处,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第1刀槽花纹之间形成有切口。
[0026]在第10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1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所述接地部还具有:第3接地部,其与所述第2接地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相邻;以及第4接地部,其与所述第3接地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相邻,在所述第4接地部以沿轮胎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将所述第4接地部沿轮胎宽度方向横截的多个横槽。
[0027]在第12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13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是,在所述第4接地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处,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横槽之间形成有槽,该槽自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向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