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144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空调风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风道。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空调主机出来的冷空气或是热空气按照规定的途径导向到达乘员所需要的位置。根据汽车空调的设计原则及一般人体脚部较冷的常识,往往需要将经过空调主机加热的空气导向人体的脚部位置,使得人体处于很舒适的环境。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没有吹脚风道,热风直接经过空调主机的出风口 I’吹到乘员脚部,如图1所示。
[0003]这种结构中,直接从出风口I ’出来的热风不能均匀覆盖在乘员脚部,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靠近出风口 I ’的脚部温度较高,远离出风口 I’的脚部温度相对较低,严重影响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另外,出风口 I’处的风速较快,造成风噪较大,影响整车噪音水平。并且,热风无导向,很难吹到车门内饰板附近,无法抵消车门外的冷负荷,靠近车门处的脚部温度较低,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风道,以使得乘员脚部均匀受热,有效抵消门外冷负荷,并降低风噪,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种汽车空调风道,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的进风口与空调主机出风口固定连接,且所述风道主体向靠近车门内饰板延伸并与车门内饰板之间保持预设距离;所述风道主体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左导风口、右导风口以及吹向车门内饰板的辅助导风
□ O
[0007]优选地,所述左导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所述右导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辅助导风口包括第四出风口和第五出风口。
[0008]优选地,上述各个出风口与所述风道主体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5mm。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的面积为所述进风口面积的0.2倍,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面积、所述第三出风口的面积以及所述第四出风口的面积均为所述第二出风口面积的2.5倍,所述第五出风口的面积为所述第二出风口面积的0.6倍。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的轴线与驾驶室地板垂直,以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方向为参考,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夹角为15° _25°,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夹角为40°-50°,所述第四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夹角为10°-20°,所述第五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夹角为30°-60°。
[0011]优选地,所述风道主体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固定孔与空调主机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汽车空调风道位于整车副驾驶脚部上方的仪表板内部,且所述仪表板上设有与各个出风口一一对应的通孔。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风道,与由空调主机出风口直接吹风相比,吹向驾驶室的热风具有更好地导向,利于提高吹风效果。并且在风道主体上依次设置了左导风口、右导风口以及吹向车门内饰板的辅助导风口,可使得热风在乘员左、右脚处分布均匀,并能够有效抵消车门内饰板外的冷负荷。另外,多个导风口的设置有效降低了出风风速,利于降低风噪,提升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调主机出风状态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风道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空调风道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0020]Γ-出风口;
[0021]1-风道主体,2-进风口,3_第一出风口,4_第二出风口,5_第三出风口,6-第四出风口,7_第五出风口,8_固定支架,9-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0023]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风道,包括风道主体I,所述风道主体I的进风口2与空调主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所述风道主体I向靠近车门内饰板的方向延伸并与车门内饰板之间保持预设距离;所述风道主体I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左导风口和右导风口,分别用于引导热风吹向乘员左脚部位和右脚部位,还设有吹向车门内饰板的辅助导风口。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汽车空调风道对吹向驾驶室内的空调热风起到了更好地导向作用,并且风道主体I上分别设置吹向乘员左脚的左导风口、吹向乘员右脚的右导风口以及吹向车门内饰板的辅助导风口,便于热风在乘员脚部均勾分布,并能够有效抵消车门内板外的冷负荷,从而提高取暖效果。另外,多个导风口的设置还利于降低出风风速,从而减小风噪,提尚整车品质。
[0025]具体地,所述左导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 3,所述右导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 4和第三出风口 5,所述辅助导风口包括第四出风口6和第五出风口7,多个出风口的设置更利于对热风进行导向以及降低风噪。
[00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各个出风口与所述风道主体I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5mm,可以使得各出风口能够具有有效的导风作用。在不影响乘员脚部自由活动的前提下,出风口与所述风道主体I之间的距离越长越有利于热风分配和保温。具体地,各个出风口可设置在支管上,各个支管分别与所述风道主体I连通,出风口与所述风道主体I之间的距离即对应的支管的长度。
[0027]在风道进风口确定的情况下,各个出风口的大小决定着分风是否合理,以及热风能否均匀覆盖乘员脚部空间,分风不合理会导致乘员脚部受热不均,产生不舒适感。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4的面积为所述进风口面积的0.2倍,所述第一出风口 3的面积、所述第三出风口 5的面积以及所述第四出风口 6的面积均为所述第二出风口 4面积的2.5倍,所述第五出风口 7的面积为所述第二出风口 4面积的0.6倍。
[0028]另外,各个出风口的朝向也会影响热风的分配效果。在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口 4的轴线与驾驶室地板垂直,以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 4的方向为参考,所述第一出风口 3与所述第二出风口 4之间的夹角为15°-25°,所述第三出风口5与所述第二出风口4之间的夹角为40°-50°,所述第四出风口6与所述第二出风口4之间的夹角为10°-20°,所述第五出风口7与所述第二出风口4之间的夹角为30°-60°。
[0029]另外,所述风道主体I上还设有固定支架8,所述固定支架8上设有固定孔9,所述汽车空调风道通过所述固定孔9与空调主机固定连接。
[0030]优选地,所述汽车空调风道位于整车副驾驶脚部上方的仪表板内部,整个风道本体横在乘员脚部上方,所述仪表板上设有与各个出风口一一对应的通孔,以方便暖风吹出。
[0031]以上依据图示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主体(I),所述风道主体(I)的进风口(2)与空调主机出风口固定连接,且所述风道主体(I)向靠近车门内饰板的方向延伸并与车门内饰板之间保持预设距离;所述风道主体(I)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左导风口、右导风口以及吹向车门内饰板的辅助导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3),所述右导风口包括第二出风口(4)和第三出风口(5),所述辅助导风口包括第四出风口(6)和第五出风口(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个出风口与所述风道主体(I)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4)的面积为所述进风口(2)面积的0.2倍,所述第一出风口(3)的面积、所述第三出风口(5)的面积以及所述第四出风口(6)的面积均为所述第二出风口(4)面积的2.5倍,所述第五出风口(7)的面积为所述第二出风口(4)面积的0.6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4)的轴线与驾驶室地板垂直,以远离所述第二出风口(4)的方向为参考,所述第一出风口(3)与所述第二出风口(4)之间的夹角为15°-25°,所述第三出风口(5)与所述第二出风口(4)之间的夹角为40°-50°,所述第四出风口(6)与所述第二出风口(4)之间的夹角为10°-20°,所述第五出风口(7)与所述第二出风口(4)之间的夹角为30°-6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I)上设有固定支架(8),所述固定支架(8)通过固定孔(9)与空调主机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其位于整车副驾驶脚部上方的仪表板内部,且所述仪表板上设有与各个出风口 一一对应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风道,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的进风口与空调主机出风口固定连接,且所述风道主体向靠近车门内饰板的方向延伸并与车门内饰板之间保持预设距离;所述风道主体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左导风口、右导风口以及吹向车门内饰板的辅助导风口。该汽车空调风道对空调热风进行了有效的导向,利于热风在乘员脚部均匀分布,并利于抵消车门外的冷负荷以及降低风噪。
【IPC分类】B60H1/00
【公开号】CN205273114
【申请号】CN201620017824
【发明人】陈昌瑞, 吴柳燕, 孙强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