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护板以及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4759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门护板以及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护板以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车门护板是车门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不仅能够作为装饰美化车门,还能过提供储物空间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0003]现有技术中,请参阅图1-图3,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门护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车门护板组装后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视图,车门护板因为造型的需要,分为车门上护板100以及车门下护板200两部分,以便于将上下护板制作成不同的颜色及皮纹,其中车门上护板100上设置有焊接柱101,车门下护板200上设置有与焊接柱101配合的焊接孔201,在组装时,需要将焊接柱101穿过焊接孔201,并通过热熔焊接柱101的方式将上下护板固连,在生产上述的车门护板时,需要制作两副模具,模具费用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除此之外,上下护板生产出来之后还需要进行焊接组装,这又导致了次品的增加,进一步的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车门护板,使其能够便于生产及组装,降低次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护板以及注塑模具,以达到使其能够便于生产及组装,降低次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车门护板,所述车门护板包括上护板、下护板及连接脊,所述上护板、所述下护板及所述连接脊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脊用于连接所述上护板以及所述下护板并区分所述上护板以及所述下护板。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脊与上护板以及下护板的连接处形成分缝槽,所述分缝槽的开口与所述车门护板的外观面朝向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分缝槽的深度为Icm?1.5cm,宽度为0.5cm?lcm。
[0010]优选的,所述分缝槽的深度为1.5cm,宽度为0.8cm。
[0011 ]优选的,所述连接脊在所述车门护板的背面形成脊状突起。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脊的横截面为梯形。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脊的厚度为2cm?3cm。
[0014]优选的,所述脊状突起的上底长为0.5cm?I cm,下底长为2.5cm?3cm。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脊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或者三角形。
[0016]—种用于生产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护板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配合形成注塑空腔,所述注塑空腔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护板型腔、连接脊型腔以及下护板型腔,所述上护板型腔与所述下护板型腔的表面纹路不同。
[0017]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护板以及用于生产该车门护板的注塑模具,其中,车门护板包括上护板、下护板及连接脊,上护板、下护板及连接脊为一体结构,连接脊用于连接上护板以及下护板并区分上护板以及下护板;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与下模配合形成注塑空腔,注塑空腔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护板型腔、连接脊型腔以及下护板型腔,上护板型腔与下护板型腔的表面纹路不同;上述的车门护板采用一体结构,只需要一套注塑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即可,上护板与下护板纹路不同的可以通过在注塑模具型腔表面设置不同的纹路来实现,便于生产且不需要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次品率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门护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现有技术中车门护板组装后的主视图;
[0021]图3为图2中的A-A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护板的主视图;
[0023]图5为图4中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护板以及注塑模具,以达到使其能够便于生产及组装,降低次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护板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的B-B视图。
[00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护板以及用于生产该车门护板的注塑模具,其中,车门护板包括上护板1、下护板3及连接脊2,上护板1、下护板3及连接脊2为一体结构,连接脊2用于连接上护板I以及下护板3并区分上护板I以及下护板3;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与下模配合形成注塑空腔,注塑空腔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护板型腔、连接脊型腔以及下护板型腔,上护板型腔与下护板型腔的表面纹路不同。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护板,采用的是一体结构,只需要一套注塑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即可,上护板I与下护板3纹路不同的可以通过在注塑模具型腔表面设置不同的纹路来实现,便于生产且不需要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次品率及生产成本。
[0029]连接脊2与上护板I及下护板3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脊2位于上下护板之间靠近上下护板背面的位置上,连接脊2与上护板I以及下护板3的连接处形成分缝槽以满足车门护板的造型需求,分缝槽的开口与车门护板的外观面朝向相同,车门护板的外观面即车门护板朝向车辆车厢的能够被乘员看到的表面,而车门护板的背面即是朝向车辆车厢外的车内乘员无法看到的表面。
[0030]分缝槽的深度及宽度可以根据门板造型的需求进行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缝槽的深度为I cm?1.5cm,宽度为0.5cm?I cm。优选的,分缝槽的深度为1.5cm,宽度为0.8cm。
[0031]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满足门板造型需求的同时,保证车门护板的强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脊2在车门护板的背面形成脊状突起。
[0032]连接脊2可以采用多种形状,比如连接脊2的横截面可以为半圆形、半椭圆形、三角形等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脊2的横截面为梯形。进一步的,连接脊2的厚度,也就是梯形的高为2cm?3cm,优选的,连接脊2的厚度为2.5cm。
[00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脊2在车门护板背面形成的脊状突起的上底长为
0.5cm?I cm,下底长为2.5cm?3cm,优选的,脊状突起的上底长为0.8cm,下底长为2.8cm。
[003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车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护板包括上护板(I)、下护板(3)及连接脊(2),所述上护板(I)、所述下护板(3)及所述连接脊(2)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脊(2)用于连接所述上护板(I)以及所述下护板(3)并区分所述上护板(I)以及所述下护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脊(2)与上护板(I)以及下护板(3)的连接处形成分缝槽,所述分缝槽的开口与所述车门护板的外观面朝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缝槽的深度为Icm?1.5cm,宽度为0.5cm?l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缝槽的深度为1.5cm,宽度为0.8cm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脊(2)在所述车门护板的背面形成脊状突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脊(2)的横截面为梯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脊(2)的厚度为2cm?3c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脊状突起的上底长为0.5cm?lcm,下底长为2.5cm?3c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脊(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或者三角形。10.—种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护板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配合形成注塑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空腔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护板型腔、连接脊型腔以及下护板型腔,所述上护板型腔与所述下护板型腔的表面纹路不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护板以及用于生产该车门护板的注塑模具,其中,车门护板包括上护板、下护板及连接脊,上护板、下护板及连接脊为一体结构,连接脊用于连接上护板以及下护板并区分上护板以及下护板;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与下模配合形成注塑空腔,注塑空腔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护板型腔、连接脊型腔以及下护板型腔,上护板型腔与下护板型腔的表面纹路不同;上述的车门护板采用一体结构,只需要一套注塑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即可,上护板与下护板纹路不同的可以通过在注塑模具型腔表面设置不同的纹路来实现,便于生产且不需要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次品率及生产成本。
【IPC分类】B60J5/04, B29C45/26
【公开号】CN205326767
【申请号】CN201521063223
【发明人】张鹏程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