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819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包括一轮毂和两外圈胎唇,所述两外圈胎唇由轮毂支撑座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该外圈胎唇从轮毂两端向外依次设有一直部和一斜部,所述外圈胎唇斜部向轮毂的轴心方向倾斜,呈“八”字形结构设置,该外圈胎唇斜部内侧与竖直方向形成一夹角α,0o<α≤30o。本实用新型的开口轮圈在外圈胎唇位置处采用直部和斜部相结合的设计,使得两外圈胎唇呈“八”字形设置,加上较大的胎唇截面宽度,使得其品质得到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
【专利说明】
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外圈开口的碳纤维轮圈,其开口的设计有以下两种:
[0003]—种是勾边的设计。这种设计是比较传统的设计方式,早期由金属轮圈转化而来。勾边的设计从轮圈的使用及理论上来看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设计,当轮胎装上去以后,然后在轮胎里面充气,当胎压达到一定程度,轮胎的边缘会刚好卡到沟槽里面,在使用过程中,当出现漏气或者爆胎等情况时,轮胎不会从轮圈里面跳出来。但是这种设计从碳纤维产品本身的设计及生产制程管控来看,轮圈勾边的位置用碳纤维设计比较麻烦,生产的品质比较不好管控,产品不良率比较高,提高了成品的成本。另由于勾边造型的关系,图1中勾边画圈的位置是轮圈应力最大的区域,在胎压过高或者轮圈受严重冲击的时候,该位置容易产生轮圈断裂的现象。
[0004]针对勾边生产出现的问题,后面又衍生出来第二种设计,即将勾边做成直边的设计。针对碳纤维轮圈,直边的设计可以很好改善勾边设计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尽管它是一个安全的设计,但是有些消费者可能会担心在漏气或者爆胎的情况下,轮胎会从轮圈上跳出来。当轮圈受比较严重的冲击时,外圈边缘最容易受到破坏而使轮圈出现裂的现象(如图2中画圈位置所示),所以这样的设计在市场上并不被所有人所接受。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提高了该开口轮圈的品质,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同时增加了轮圈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包括一轮毂和两外圈胎唇,所述两外圈胎唇由轮毂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该外圈胎唇从轮毂两端向外依次设有一直部和一斜部,所述外圈胎唇斜部向轮毂的竖向轴心方向倾斜,该斜部的截面宽度由其底端向顶端逐步增加,所述两外圈胎唇斜部呈“八”字形设置,所述外圈胎唇斜部内侧与竖直方向形成一夹角α。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α优选为0°〈α<30°。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轮毂包括一胎座和一支撑座,所述胎座的两端与支撑座的两端相连接,所述外圈胎唇斜部由轮毂支撑座向外延伸形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胎座的两端各设有一平台,所述胎座中间设有一光滑凹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胎座平台的直线宽度为L,优选为1.5mm < L < 5mm。
[0011 ]进一步的,所述胎座平台到外圈胎唇斜部顶端的高度为H,优选为5.3mm < H < 7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圈胎唇直部顶端的截面宽度等于外圈胎唇斜部底端的截面宽度,所述外圈胎唇斜部底端的截面宽度为2.0?4.0mm,其顶端的截面宽度为2.5?5.0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圈胎唇斜部由底端向顶端延伸形成第一弧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胎座平台与外圈胎唇直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弧面。
[0015]进一步的,所述胎座平台与胎座光滑凹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三弧面。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I)在外圈胎唇位置综合勾边和直边的设计后,采用直部和斜部相结合的设计,该斜部内侧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α,使得两外圈胎唇呈“八”字形设置,使得其品质得到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
[0018](2)外圈胎唇截面宽度设计得比较大,可增加其抗冲击能力,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19](3)在外圈胎唇斜部内侧形成一弧面,可分散轮圈受到的应力,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开口轮圈的外圈胎唇勾边设计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2为开口轮圈的外圈胎唇直边设计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口轮圈的外圈胎唇结构设计的剖面示意图一。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口轮圈的外圈胎唇结构设计的剖面示意图二。
[0024]其中:1.轮毂;2.外圈胎唇;11.胎座;12.支撑座;111.平台;112.光滑凹面;113.第二弧面;114.第三弧面;21.直部;22.斜部;23.第一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4所示,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包括一轮毂I和两外圈胎唇2,两外圈胎唇2由轮毂I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该外圈胎唇2从轮毂I两端向外依次设有一直部21和一斜部22,外圈胎唇2斜部22向轮毂I的竖向轴心方向倾斜,该斜部22的截面宽度由其底端向顶端逐步增加,所述两外圈胎唇2斜部22呈“八”字形设置,所述外圈胎唇2斜部22内侧与竖直方向形成一夹角α,优选为0°〈α < 30°。
[0027]如图4所示,轮毂I可以包括一胎座11和一支撑座12,胎座11的两端与支撑座12的两端相连接,两外圈胎唇2由轮毂支撑座12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轮毂也可以为其它的设计结构。胎座11的两端各设有一平台111,该平台111与轮毂I中心对称轴呈对称设置,胎座11中间设有一光滑凹面112,可用于容纳和支撑轮胎,其表面可与充完气的轮胎表面相贴合。
[0028]如图3所示,胎座平台111的直线宽度为L,其优选为1.5mm< 5mm。胎座平台111到外圈胎唇斜部22顶端的高度为H,其优选为5.3mm < H ^ 7mm。
[0029]外圈胎唇直部21顶端的截面宽度等于外圈胎唇斜部22底端的截面宽度,外圈胎唇斜部底端的截面宽度L4为2.0?4.0mm,其顶端的截面宽度L5为2.5?5.0mm,如该外圈胎唇斜部底端的截面宽度L4设计为3.5mm,其顶端的截面宽度L5设计为4.0mm时,此时外圈胎唇斜部的截面宽度比图1和图2中胎唇的截面宽度大(如图1和图2中所示,Ll=2.0mm,L2 =3.5mm,L3=3.0mm),可提高轮圈的抗冲击能力,进而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另外外圈胎唇斜部22由底端向顶端延伸形成第一弧面23,可分散轮圈所受到的应力,不会出现图1勾边设计中应力集中造成轮圈断裂的问题,可进一步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30]此外,胎座平台111与外圈胎唇2直部21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弧面113,胎座平台111与胎座平滑凹面112的连接处形成第三弧面114,该弧面可提高轮圈的抗冲击能力,上面所述的各弧面都是光滑和连续的。
[00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开口轮圈在外圈胎唇位置处综合勾边和直边的设计后,采用直部和斜部相结合的设计,该斜部内侧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α,使得两外圈胎唇呈“八”字形结构设置,使得其品质得到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
[0032]另外还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开口轮圈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
[0033](I)制作一个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模具,然后在预型模具上把碳纤维预浸布依据轮圈的形状叠层贴上去,并置入气袋,制成预型品,此预型品尺寸比成型后产成品略小;
[0034](2)将预型品放入轮圈成型模具中,然后放入成型设备中,合模,往成型气袋中充高压气体,160度成型60分钟;
[0035](3)将成型好的轮圈从模具中取出;
[0036](4)去毛边,取出成型气袋,检验轮圈的平面度与真圆度;
[0037](5)钻装辐条及气嘴的孔;
[0038](6)对轮圈表面进行烤漆。
[0039]尽管上述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包括一轮毂和两外圈胎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外圈胎唇由轮毂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该外圈胎唇从轮毂两端向外依次设有一直部和一斜部,所述外圈胎唇斜部向轮毂的竖向轴心方向倾斜,该斜部的截面宽度由其底端向顶端逐步增加,所述两外圈胎唇斜部呈“八”字形设置,所述外圈胎唇斜部内侧与竖直方向形成一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OW 3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一胎座和一支撑座,所述胎座的两端与支撑座的两端相连接,所述外圈胎唇斜部由轮毂支撑座向外延伸形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座的两端各设有一平台,所述胎座中间设有一光滑凹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座平台的直线宽度为L,1.5mm < L < 5mm。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座平台到外圈胎唇斜部顶端的高度为H,5.3mm SHS 7mm。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胎唇直部顶端的截面宽度等于外圈胎唇斜部底端的截面宽度,所述外圈胎唇斜部底端的截面宽度L4为2.0?4.0mm,其顶端的截面宽度L5为2.5?5.0mm。8.如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胎唇斜部由底端向顶端延伸形成第一弧面。9.如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座平台与外圈胎唇直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弧面。10.如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外圈胎唇斜角设计的碳纤维开口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座平台与胎座光滑凹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三弧面。
【文档编号】B60C15/00GK205439833SQ201620287756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发明人】刘五瑞, 蔡圣堂
【申请人】厦门碳帝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