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9733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以及汽车,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座位底板上,第一支撑板的中段向上突起,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中段。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后排座椅,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防止汽车乘员下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高,采用简单的螺栓连接,具有较高的安全价值和实用价值。
【专利说明】
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下潜”是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不期望发生的现象。通常“下潜”是指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作用在乘员骨盆位置处的合力(包括座椅、安全带等作用)不均衡,导致乘员向下滑动而脱离安全带的束缚。“下潜”极易造成乘员的腹部软组织受伤,对乘员造成的伤害很大,而据日本保险部门的统计,腹部的医疗成本约是其他部位的两倍;同时下潜对乘员造成伤害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0003]根据2015版的C-NCAP管理规则,在车辆进行C-NCAP碰撞中若发生下潜现象,则直接扣罚相应分数,在汽车的结构安全性标准的逐渐提高的大环境下,设计出可以有效防止后排乘员下潜的装置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和实际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后排乘员下潜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以及汽车。
[0005]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包括均固定于座位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座位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段向上突起,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段,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向后并向下延伸后固定于所述座位底板上。
[0006]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段。
[0007]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段垂直。
[0008]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段向前向下延伸后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座位底板上。
[0009]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减重孔。
[0010]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后排座椅,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
[00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防止汽车乘员下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高,采用简单的螺栓连接,具有较高的安全价值和实用价值。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安装在座位底板上,有效防止后排乘员下潜,提升后排座椅的Z向稳定性,增强汽车本身的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在座位底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座位底板、汽车乘员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包括均固定于座位底板I上的第一支撑板11以及第二支撑板12,第一支撑板1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座位底板上,第一支撑板11的中段2向上突起,第二支撑板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的中段,第二支撑板12的另一端向后并向下延伸后固定于座位底板I上。
[0016]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中,第二支撑板12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的中段2。
[0017]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中,第二支撑板12与第一支撑板11的中段2垂直。
[0018]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中,第一支撑板11的两端分别自第一支撑板11的中段2向前向下延伸后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座位底板I上。
[0019]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中,第一支撑板11以及第二支撑板12上分别设置有减重孔3。
[0020]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中,第一支撑板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5,第二支撑板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4。
[002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后排座椅,还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
[0022]结合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第一支撑板11以及第二支撑板12均固定于座位底板I上,第一支撑板11以及第二支撑板12对汽车乘员9限位,有效防止汽车乘员9下潜。
[0023]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11以及第二支撑板12,两者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支撑板11以及第二支撑板12共同构成了三脚支撑结构,根据三角形的结构稳定性原理,该结构可以大大提升后排座椅的防乘员下潜能力。第一支撑板11以及第二支撑板12上还分布着安装孔、减重孔等结构,以满足不同车型。
[0024]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高,采用简单的螺栓连接,具有较高的安全价值和实用价值。
[0025]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安装在座位底板上,用于防止后排乘员下潜,提升后排座椅的Z向稳定性,增强汽车本身的行车安全性。
[0026]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的第一支撑板采用一体式结构,横跨安装在座位底板上。
[0027]第一支撑板11以及第二支撑板12两者共拥有三个与座位底板相连的安装点,三个安装点呈三角形分布,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这种布置提升了整个防下潜支架的结构稳定性。
[0028]第一支撑板11以及第二支撑板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方便,便于更换构件,防止在更换支架时产生焊接火花,进而造成油箱破损、油箱自燃等危害。
[0029]第一支撑板11以及第二支撑板12上还分布着减重孔,有利于降低成本。
[0030]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的空间高度可根据车型的不同、后排空间高度的不同、座椅类型的不同而调整,以满足不同种类座椅及车身结构的需求。
[003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结构简单,可以较小的成本防止下潜的发生。
[0032]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后排座椅,还包括两个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两个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分布在后排座椅的左右两侧。
[0033]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的优点:
[0034]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由两个支撑板组成,支撑板可采用冲压件,便于实施,且两支撑板的截面没有复杂的形状,结构稳定;
[0035]2、连接简单,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的连接部位均采用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大大提升了该支架的互换性,同时便于拆卸安装,可防止由于焊接的高温和明火引发事故;
[0036]3、结构稳定,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采用三脚架式结构,充分利用三角形的结构稳定性,可提升该支架在空间中的各个维度上的稳定性;
[0037]4、便于更换,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结构简单,连接简单,便于实时拆卸及安装,且安装步骤简单,即使是车主本人不具备专业能力也可以自行安装。
[0038]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固定于座位底板上的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座位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段向上突起,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段,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向后并向下延伸后固定于所述座位底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段垂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段向前向下延伸后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座位底板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减重孔。6.一种汽车,包括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排座椅防下潜支架。
【文档编号】B60N2/44GK205523812SQ201620114837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4日
【发明人】殷为洋, 叶国飞, 董传林, 姜伟, 袁静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