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8871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基于现有汽车空调结构,针对制冷模式,引入智能滤波检测自动化控制结构,在汽车空调本体(1)自身制冷功能的同时,基于具体所设计的滤波电路,通过车外、车内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的检测,针对由第一导流管道(3)、第二导流管道(4)、第三导流管道(5)、桥接管道(6)所构成导流通道的智能控制,引导行车过程中外部的高速气流进入导流通道,并在高速气流与车内空气之间的压力差作用下,经导流通道上的导流通风孔(16)将车内热空气随导流通道抽出车外,与汽车空调本体(1)自身的出风路径相配合,共同进一步实现车内环境的降温控制。
【专利说明】
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空气调节装置(air condit1ning device)简称汽车空调,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以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是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风装置。一般包括制冷装置、取暖装置和通风换气装置,这种联合装置充分利用了汽车内部有限的空间,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是国际上流行的现代化汽车空调系统。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现有汽车空调的改进技术不断出现,诸如专利申请号:201310020852.2,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器,由壳体、蒸发器、风机、加热器、隔断壁和除霜吹面转换风门、冷热风转换风门和吹脚风门组装而成,壳体的左上部开有除霜出风口和吹面出风口,壳体的左侧中部开有吹脚出风口;隔断设置在壳体的中下部内腔,与热风转换风门相连将壳体内部空腔分为冷风流道和热风流道上、下两层,将蒸发器和加热器分别安装其中;冷热风转换风门安装在蒸发器与加热器之间,除霜吹面转换风门安装在除霜出风口和吹面出风口之间,吹脚风门安装在吹脚出风口与隔断壁之间;在隔断壁和壳体上分别开设有集水槽、漏水孔和挡水堰、集水池、排水孔。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汽车空调器,使空调器的风阻和噪音显著降低,提高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能全面高效满足汽车空调器的各项所需功能。
[0003]还有专利申请号:201310540040.0,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器,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有蒸发器,鼓风机和加热器,所述蒸发器,鼓风机和加热器依次设置在相互连通的冷气箱和暖气箱所形成的气流通道中;所述冷气箱由冷气箱上壳和冷气箱下壳围成,所述蒸发器竖立设置在冷气箱下壳上方的冷气箱壳体内;所述暖气箱由暖气箱左壳和暖气箱右壳围成,所述暖气箱右壳与所述冷气箱相通,所述鼓风机安装在暖气箱内的暖气箱左壳下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暖气箱的上方,在所述加热器上方连通有过渡风道。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汽车空调器,可以解决汽车空调器体积大、连接管道、风道过长以及管路排列复杂造成空调机使用中冷、热风损失大,空调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不仅如此,专利申请号:201410401465.8,公开了一种节能控制器与汽车空调系统,该节能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节能启动控制电路、节能启动控制端、温度传感器输入电路、温度传感器接入端、压缩机请求信号输入端、压缩机开关控制电路以及压缩机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该微处理器控制该节能启动控制电路、该温度传感器输入电路以及该压缩机开关控制电路,该微处理器用于判断汽车空调系统是否启动节能模式以及判断汽车空调系统的蒸发器温度,并经由该压缩机请求信号输入端接收压缩机请求信号,以及经由该压缩机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压缩机开关控制信号。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节能控制器适用于目前既有车辆的后装改造方便可行并且改装成本低,且该汽车空调系统采用该节能控制器可实现节能的目的。
[0005]通过上述现有技术可见,现有针对汽车空调的改进与创新多集中在空调本体上,进而使得现有的汽车空调本体已日趋优良,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依旧能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在夏季中,当进入在烈日下暴晒的车子时,车内强大的热气让人感到极其不适,即使打开空调,也不能使得车内温度得到迅速下降,这就需要驾乘人员有一个较长的忍耐期,等待车内温度的下降,这过程中无形就增加了汽车空调的高负荷工作,并且增加了车辆的油耗,若是能缩短此时车内降温所需要的时长,不仅是驾乘人员的使用高手,还是经济效应,都是一大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现有汽车空调结构,针对制冷模式,引入智能滤波检测自动化控制结构,在汽车空调本体自身制冷功能的同时,结合车内车外气压差,实现迅速降温效果的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
[0007]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包括汽车空调本体、空调送风管道、第一导流管道、第二导流管道、第三导流管道、桥接管道、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第一电控阀门、第二电控阀门、第三电控阀门、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第一温度传感器经第一滤波电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经第二滤波电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其中,电源经过控制模块分别为第一电控阀门、第二电控阀门、第三电控阀门进行供电;同时,电源依次经过控制模块、第一滤波电路为第一温度传感器进行供电,电源依次经过控制模块、第二滤波电路为第二温度传感器进行供电;第一滤波电路包括运放器Al、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l和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滤波电路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滤波电路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运放器Al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l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端,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一电容Cl的其中一端与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之间的导线相连接,另一端与运放器Al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其中一端与运放器Al的同向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串联第三电阻R3,并接地;第四电阻R4串联在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第二滤波电路包括运放器Al、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l和第二电容C2;其中,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l至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同时,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运放器Al的正向输入端接地,运放器Al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同时,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汽车空调本体的出风口与送风管道的其中一端相连接,送风管道的另一端与车辆内部的送风口相连接,且送风方向指向车辆内部;第一导流管道设置于车辆前引擎仓内,第一导流管道的其中一端位于车辆前引擎仓进气格栅的内侧面,且第一导流管道的该端部向进气格栅;第一导流管道的另一端经第一电控阀门与第二导流管道的其中一端相连接,且第二导流管道上该端的侧面设置第一通孔,送风管道的侧面上设置口径与第一通孔口径相等的第二通孔,桥接管道的孔径与第一通孔的口径相适应,桥接管道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导流管道上的第一通孔相连接,桥接管道的另一端与送风管道上的第二通孔相连接,第二电控阀门设置于桥接管道上,控制桥接管道的通断;第二导流管道设置于车辆内部的侧壁上或者顶面上,且第二导流管道上面向车辆内部的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导流通风孔,第二导流管道的另一端经第三电控阀门与第三导流管道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三导流管道的另一端位于车辆外部,且第三导流管道另一端所指向的方向与车辆车头所指向的方向相背;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车辆外部,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车辆内部。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流管道上的各个导流通风孔,沿第二导流管道彼此等间距的分布设置在第二导流管道上的侧面上。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流管道、第二导流管道、第三导流管道、桥接管道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车载电源。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3](I)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基于现有汽车空调结构,针对制冷模式,引入智能滤波检测自动化控制结构,在汽车空调本体自身制冷功能的同时,设计由第一导流管道、第二导流管道、第三导流管道、桥接管道构成导流通道,并基于具体所设计的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结合车外、车内所设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结果之间的比较,引导行车过程中外部的高速气流进入导流通道,并在高速气流与车内空气之间的压力差作用下,经导流通道上的导流通风孔将车内热空气随导流通道抽出车外,再依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比较,针对分设在导流通道上的第一电控阀门、第二电控阀门、第三电控阀门进行智能控制,将导流通道作为汽车空调本体的第二出风路径,与汽车空调本体自身的出风路径相配合,共同进一步实现车内环境的降温控制,大大提高了车内降温工作的效率;
[0014](2)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中,针对第二导流管道上所设计的各个导流通风孔,进一步设计各个导流通风孔沿第二导流管道彼此等间距的分布设置在第二导流管道上的侧面上,能够在第二导流管道中高速气流与车内空气之间压力差作用下,针对车内的热空气实现更加高效的抽吸操作,有效提高了车内热空气的外排效果;
[0015](3)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中,针对第一导流管道、第二导流管道、第三导流管道、桥接管道,均进一步设计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在应用上述管道实现气流流通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管道中流通气流温度对车内空气温度的影响,进一步保证了本实用新型所设计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在制冷模式下,针对车内空气的快速降温效果;
[0016](4)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中,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所设计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0017](5)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中,针对电源,进一步设计采用车载电源,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智能滤波检测自动化控制结构在实际应用种取电、用电的稳定性,进而有效保证了所设计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在实际应用中取电、用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中第一滤波电路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中第二滤波电路的示意图。
[0021]其中,1.汽车空调本体,2.空调送风管道,3.第一导流管道,4.第二导流管道,
5.第三导流管道,6.桥接管道,7.控制模块,8.电源,9.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第一电控阀门,12.第二电控阀门,13.第三电控阀门,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导流通风孔,17.第一滤波电路,18.第二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包括汽车空调本体1、空调送风管道2、第一导流管道3、第二导流管道4、第三导流管道5、桥接管道6、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控制模块7,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的电源8、第一电控阀门11、第二电控阀门12、第三电控阀门13、第一滤波电路17、第二滤波电路18;第一温度传感器9经第一滤波电路17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10经第二滤波电路18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其中,电源8经过控制模块7分别为第一电控阀门11、第二电控阀门12、第三电控阀门13进行供电;同时,电源8依次经过控制模块7、第一滤波电路17为第一温度传感器9进行供电,电源8依次经过控制模块7、第二滤波电路18为第二温度传感器10进行供电;如图2所示,第一滤波电路17包括运放器Al、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l和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9与第一滤波电路17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滤波电路17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运放器Al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l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17输出端,第一滤波电路17输出端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第一电容Cl的其中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之间的导线相连接,另一端与运放器Al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其中一端与运放器Al的同向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串联第三电阻R3,并接地;第四电阻R4串联在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如图3所示,第二滤波电路18包括运放器Al、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l和第二电容C2;其中,第二滤波电路18的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l至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同时,第二滤波电路18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10;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运放器Al的正向输入端接地,运放器Al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电路18的输出端相连接,同时,第二滤波电路18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汽车空调本体I的出风口与送风管道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送风管道2的另一端与车辆内部的送风口相连接,且送风方向指向车辆内部;第一导流管道3设置于车辆前引擎仓内,第一导流管道3的其中一端位于车辆前引擎仓进气格栅的内侧面,且第一导流管道3的该端部向进气格栅;第一导流管道3的另一端经第一电控阀门11与第二导流管道4的其中一端相连接,且第二导流管道4上该端的侧面设置第一通孔14,送风管道2的侧面上设置口径与第一通孔14口径相等的第二通孔15,桥接管道6的孔径与第一通孔14的口径相适应,桥接管道6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导流管道4上的第一通孔14相连接,桥接管道6的另一端与送风管道2上的第二通孔15相连接,第二电控阀门12设置于桥接管道6上,控制桥接管道6的通断;第二导流管道4设置于车辆内部的侧壁上或者顶面上,且第二导流管道4上面向车辆内部的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导流通风孔16,第二导流管道4的另一端经第三电控阀门13与第三导流管道5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三导流管道5的另一端位于车辆外部,且第三导流管道5另一端所指向的方向与车辆车头所指向的方向相背;第一温度传感器9设置于车辆外部,第二温度传感器10设置于车辆内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基于现有汽车空调结构,针对制冷模式,引入智能滤波检测自动化控制结构,在汽车空调本体I自身制冷功能的同时,设计由第一导流管道3、第二导流管道4、第三导流管道5、桥接管道6构成导流通道,并基于具体所设计的第一滤波电路17、第二滤波电路18,结合车夕卜、车内所设计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检测结果之间的比较,引导行车过程中外部的高速气流进入导流通道,并在高速气流与车内空气之间的压力差作用下,经导流通道上的导流通风孔16将车内热空气随导流通道抽出车外,再依据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之间的比较,针对分设在导流通道上的第一电控阀门11、第二电控阀门12、第三电控阀门13进行智能控制,将导流通道作为汽车空调本体I的第二出风路径,与汽车空调本体I自身的出风路径相配合,共同进一步实现车内环境的降温控制,大大提高了车内降温工作的效率。
[0024]基于上述设计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计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针对第二导流管道4上所设计的各个导流通风孔16,进一步设计各个导流通风孔16沿第二导流管道4彼此等间距的分布设置在第二导流管道4上的侧面上,能够在第二导流管道4中高速气流与车内空气之间压力差作用下,针对车内的热空气实现更加高效的抽吸操作,有效提高了车内热空气的外排效果;还有针对第一导流管道
3、第二导流管道4、第三导流管道5、桥接管道6,均进一步设计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在应用上述管道实现气流流通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管道中流通气流温度对车内空气温度的影响,进一步保证了本实用新型所设计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在制冷模式下,针对车内空气的快速降温效果;而且针对控制模块7,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所设计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不仅如此,针对电源8,进一步设计采用车载电源,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智能滤波检测自动化控制结构在实际应用种取电、用电的稳定性,进而有效保证了所设计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在实际应用中取电、用电的稳定性。
[002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具体包括汽车空调本体1、空调送风管道2、第一导流管道3、第二导流管道4、第三导流管道5、桥接管道6、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单片机,以及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接的车载电源、第一电控阀门11、第二电控阀门12、第三电控阀门13、第一滤波电路17、第二滤波电路18;第一温度传感器9经第一滤波电路17与单片机相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10经第二滤波电路18与单片机相连接;其中,第一导流管道3、第二导流管道4、第三导流管道5、桥接管道6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车载电源经过单片机分别为第一电控阀门11、第二电控阀门12、第三电控阀门13进行供电;同时,车载电源依次经过单片机、第一滤波电路17为第一温度传感器9进行供电,车载电源依次经过单片机、第二滤波电路18为第二温度传感器10进行供电;第一滤波电路17包括运放器Al、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l和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9与第一滤波电路17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滤波电路17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运放器Al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l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17输出端,第一滤波电路17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第一电容Cl的其中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之间的导线相连接,另一端与运放器Al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其中一端与运放器Al的同向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串联第三电阻R3,并接地;第四电阻R4串联在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第二滤波电路18包括运放器Al、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l和第二电容C2;其中,第二滤波电路18的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l至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同时,第二滤波电路18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10;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运放器Al的正向输入端接地,运放器Al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电路18的输出端相连接,同时,第二滤波电路18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汽车空调本体I的出风口与送风管道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送风管道2的另一端与车辆内部的送风口相连接,且送风方向指向车辆内部;第一导流管道3设置于车辆前引擎仓内,第一导流管道3的其中一端位于车辆前引擎仓进气格栅的内侧面,且第一导流管道3的该端部向进气格栅;第一导流管道3的另一端经第一电控阀门11与第二导流管道4的其中一端相连接,且第二导流管道4上该端的侧面设置第一通孔14,送风管道2的侧面上设置口径与第一通孔14 口径相等的第二通孔15,桥接管道6的孔径与第一通孔14的口径相适应,桥接管道6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导流管道4上的第一通孔14相连接,桥接管道6的另一端与送风管道2上的第二通孔15相连接,第二电控阀门12设置于桥接管道6上,控制桥接管道6的通断;第二导流管道4设置于车辆内部的侧壁上或者顶面上,且第二导流管道4上面向车辆内部的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导流通风孔16,各个导流通风孔16沿第二导流管道4彼此等间距的分布设置在第二导流管道4上的侧面上;第二导流管道4的另一端经第三电控阀门13与第三导流管道5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三导流管道5的另一端位于车辆外部,且第三导流管道5另一端所指向的方向与车辆车头所指向的方向相背;第一温度传感器9设置于车辆外部,第二温度传感器10设置于车辆内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在实际应用中,针对车内的制冷操作,当车内空气温度高于车外温度时,控制汽车空调本体I工作执行制冷模式,经空调送风管道2,由车辆内部的送风口向车辆内部送入冷风;与此同时,分别设置于车外、车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实时工作,分别检测车外、车内的空气温度,分别获得车外温度检测结果和车内温度检测结果,并分别经过具体所设计的第一滤波电路17、第二滤波电路18实时上传至单片机当中,其中,第一滤波电路17、第二滤波电路18分别实时接收车外温度检测结果和车内温度检测结果,并分别实时针对车外温度检测结果、车内温度检测结果进行滤波处理,分别滤除各自其中的噪声数据,以获得更加精确的车外温度检测结果和车内温度检测结果,再由第一滤波电路17、第二滤波电路18分别将经过滤波处理的车外温度检测结果和车内温度检测结果实时上传至单片机当中,单片机针对实时接收到的外温度检测结果和车内温度检测结果,进行实时相互比较,并根据不同比较结果,分别做出相应操作,其中,当车外温度检测结果小于车内温度检测结果时,单片机控制第一电控阀门11、第三电控阀门13打开,控制第二电控阀门12关闭,则第一导流管道3、第二导流管道4、第三导流管道5三者相互贯通,由于第一导流管道3设置于车辆前引擎仓内,第一导流管道3的其中一端位于车辆前引擎仓进气格栅的内侧面,且第一导流管道3的该端部向进气格栅,则车辆在行驶时,车外的高速气流经第一导流管道3该端部进入第一导流管道3中,高速流向第二导流管道4中,而且由于第三导流管道5的另一端位于车辆外部,则流入第二导流管道4中的高速空气会经第三导流管道5的另一端流出,由于第二导流管道4设置于车辆内部的侧壁上或者顶面上,且第二导流管道4上面向车辆内部的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导流通风孔16,各个导流通风孔16沿第二导流管道4彼此等间距的分布设置在第二导流管道4上的侧面上,则第二导流管道4中的高速空气与车内的空气形成高气压差,伴随着高气压差,车内的热空气会经第二导流管道4上的各个导流通风孔16被吸入第二导流管道4中,并随第二导流管道4中的高速气流经第三导流管道5的另一端流出,再配合汽车空调本体I自身的制冷工作模式,针对车内空气实现快速降温;当车外温度检测结果大于等于车内温度检测结果时,则单片机控制第一电控阀门11、第三电控阀门13关闭,控制第二电控阀门12打开,这样,第二导流管道4的两端封闭,桥接管道6贯通第二导流管道4与空调送风管道2,则汽车空调本体I所产生的冷风再通过空调送风管道2经车辆内部送风口送向车辆内部的同时,汽车空调本体I所产生的冷风再经空调送风管道2、桥接管道6进入第二导流管道4,并由第二导流管道4上的各个导流通风孔16送入车内,形成多孔、多位置的送风效果,同样加快了车内环境的降温操作,由此,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基于上述的实际应用,实现车内的制冷。
[002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如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包括汽车空调本体(I)和空调送风管道(2),汽车空调本体(I)的出风口与送风管道(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送风管道(2)的另一端与车辆内部的送风口相连接,且送风方向指向车辆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流管道(3)、第二导流管道(4)、第三导流管道(5)、桥接管道(6)、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控制模块(7),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的电源(8)、第一电控阀门(11)、第二电控阀门(12)、第三电控阀门(13)、第一滤波电路(17)、第二滤波电路(18);第一温度传感器(9)经第一滤波电路(17)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10)经第二滤波电路(18)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其中,电源(8)经过控制模块(7)分别为第一电控阀门(11 )、第二电控阀门(12)、第三电控阀门(13)进行供电;同时,电源(8)依次经过控制模块(7)、第一滤波电路(17)为第一温度传感器(9)进行供电,电源(8)依次经过控制模块(7)、第二滤波电路(18)为第二温度传感器(10)进行供电;第一滤波电路(17)包括运放器Al、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l和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9)与第一滤波电路(17)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滤波电路(17)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运放器Al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l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17)输出端,第一滤波电路(17)输出端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第一电容Cl的其中一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之间的导线相连接,另一端与运放器Al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其中一端与运放器Al的同向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串联第三电阻R3,并接地;第四电阻R4串联在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第二滤波电路(18)包括运放器Al、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l和第二电容C2;其中,第二滤波电路(18)的输入端依次串联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l至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同时,第二滤波电路(18)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10);运放器Al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运放器AI的正向输入端接地,运放器AI的输出端与第二滤波电路(18 )的输出端相连接,同时,第二滤波电路(18)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7)相连接;第一导流管道(3)设置于车辆前引擎仓内,第一导流管道(3)的其中一端位于车辆前引擎仓进气格栅的内侧面,且第一导流管道(3)的该端部向进气格栅;第一导流管道(3)的另一端经第一电控阀门(11)与第二导流管道(4)的其中一端相连接,且第二导流管道(4)上该端的侧面设置第一通孔(14),送风管道(2)的侧面上设置口径与第一通孔(14) 口径相等的第二通孔(15),桥接管道(6)的孔径与第一通孔(14)的口径相适应,桥接管道(6)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导流管道(4)上的第一通孔(14)相连接,桥接管道(6)的另一端与送风管道(2)上的第二通孔(15)相连接,第二电控阀门(12)设置于桥接管道(6)上,控制桥接管道(6)的通断;第二导流管道(4)设置于车辆内部的侧壁上或者顶面上,且第二导流管道(4)上面向车辆内部的面上设置至少两个导流通风孔(16),第二导流管道(4)的另一端经第三电控阀门(13)与第三导流管道(5)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三导流管道(5)的另一端位于车辆外部,且第三导流管道(5)另一端所指向的方向与车辆车头所指向的方向相背;第一温度传感器(9)设置于车辆外部,第二温度传感器(10)设置于车辆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管道(4)上的各个导流通风孔(16),沿第二导流管道(4)彼此等间距的分布设置在第二导流管道(4)上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道(3)、第二导流管道(4)、第三导流管道(5)、桥接管道(6)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7)为单片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滤波检测控制式汽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8)为车载电源。
【文档编号】B60H1/00GK205553855SQ201620374586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8日
【发明人】李建国
【申请人】郴州市中马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