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节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8960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节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节能车,包括发电车轮、车体和顶篷,所述发电车轮设置在车体的底部,发电车轮与车体悬挂设置有减震发电装置,车体的外壳包括外层体和内层体,所述外层体和内层体之间的空腔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在顶篷上,所述顶篷的外层体和内层体之间的空腔上设置有气道,所述顶篷通过气道和车门连接,所述车门上设置有车窗,所述车窗内安装有发电玻璃,所述发电玻璃电连接有车载蓄电池,所述车载蓄电池电连接有转换器,所述转换器电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顶篷上,所述顶篷上安装有气垫。本实用新型随时都能够进行发电,增加了发电量,自足行驶。
【专利说明】
一种减震节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节能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全球能源的日渐枯竭,人们越来越重视能源的节约利用和环保,现有汽车需要用各种燃油燃气或外来电能等为车辆提供动力,消耗大量日益减少的能源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且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都很高,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节能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节能车,包括发电车轮、车体和顶篷,所述发电车轮设置在车体的底部,且发电车轮与车体悬挂设置有减震发电装置,所述车体的外壳包括外层体和内层体,所述外层体和内层体之间的空腔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在顶篷上,所述顶篷的外层体和内层体之间的空腔上设置有气道,所述顶篷通过气道和车门连接,所述车门上设置有车窗,所述车窗内安装有发电玻璃,所述发电玻璃电连接有车载蓄电池,所述车载蓄电池电连接有转换器,所述转换器电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顶篷上,所述顶篷上安装有气垫,所述气垫与气管连接,所述气管内设置有涡轮发电机,所述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气箱,所述气箱的中部设置有弹性隔膜。
[0005]优选的,所述减振发电装置包括减震上座、减震下座和减震气囊,所述减震下座内设置有发电线圈,所述减震下座与减震上座之间设置有磁棒,所述磁棒安装在减震气囊内,且减振气囊上的进口和出口均与气管连接,所述减震气囊并列设置有减震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顶篷的外层体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里层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表层和里层之间设置有热电模块,所述热电模块连接有车载蓄电池。
[0007]优选的,所述发电车轮由圆环钢圈组成,圆环钢圈上设置有轮轴套座,所述轮轴套座上安装有轮轴,所述轮轴连接有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气箱内安装有发动机。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减震节能车设置的太阳能板利用光能作为动力,减少了燃料能源的损耗,当节能车静止时,向可伸缩的气垫充气,增大了车体的体积,此时,利用风能使车体产生晃动和振动,节能车上的减振发电装置和涡轮发电机均能够发电,能够将车体的晃动和振动转化为电能,另外,可伸缩的气垫还具有保护作用,翻车时,上下伸缩的气垫快速充气,起到减震的作用,节能车落水时,上下伸缩的气垫快速充气,保证节能车不会沉入水底,本实用新型随时都能够进行发电,增加了发电量,自足行驶.
【附图说明】
[00?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振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层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发电车轮、1001圆环钢圈、1002轮轴套座、1003轮轴、2车体、3减振发电装置、31减震上座、32减震下座、33发电线圈、34磁棒、35减震气囊、36减震弹簧、4外层体、41表层、42里层、5内层体、6出气口、7顶篷、8气道、9车门、10车窗、11发电玻璃、12车载蓄电池、13转换器、14太阳能板、15气垫、16气管、17气箱、171涡轮发电机、172单向阀、173弹性隔膜、18散热片、19热电模块、20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节能车,包括发电车轮1、车体2和顶篷7,发电车轮I设置在车体2的底部,发电车轮I由圆环钢圈1001组成,圆环钢圈1001上设置有轮轴套座1002,轮轴套座1002上安装有轮轴1003,轮轴1003连接有电机,且发电车轮I与车体2之间设置有减震发电装置3,减振发电装置3包括减震上座31、减震下座32和减震气囊35,减震下座32内设置有发电线圈33,减震下座32与减震上座31之间设置有磁棒34,磁棒34安装在减震气囊35内,且减振气囊35上的进口和出口均与气管16连接,减震气囊35并列设置有减震弹簧36,节能车静止时,气源给减振气囊35充放气,使车体2前后起伏,产生的晃动和振动时,给车体2顶部的上下伸缩的气垫15充气,利用风能使车体2产生晃动和振动时,磁棒34与发电线圈33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形成电能,车体2的外壳包括外层体4和内层体5,外层体4和内层体5之间的空腔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6,出气口 6设置在顶篷7上,顶篷7的外层体4包括表层41和里层42,里层42上设置有散热片18,散热片18有利于提高表层41和里层42的温差,表层41和里层42之间设置有热电模块19,利用表层41和里层42的温差发电,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节能效果,热电模块19连接有车载蓄电池12,顶篷7的外层体4和内层体5之间的空腔上设置有气道8,可以通过气道8进行对车内温度进行调整,顶篷7通过气道8和车门9连接,车门9上设置有车窗10,车窗10内安装有发电玻璃11,发电玻璃11电连接有车载蓄电池12,车载蓄电池12电连接有转换器13,转换器13电连接有太阳能板14,太阳能板14设置在顶篷7上,顶篷7上安装有气垫15,在节能车行驶过程中,气垫15保持收缩与车体2形成一体,不会产生额外的阻力,另外,可伸缩的气垫还具有保护作用,例如,翻车时,上下伸缩的气垫15快速充气,起到减震的作用,节能车落水时,上下伸缩的气垫15快速充气,保证节能车不会沉入水底,气垫15的进气口与气管16连接,气管16内设置有涡轮发电机171,气管16上安装有单向阀172,打开单向阀172,将气源产生的气体通过气管16向气垫15充气,充气结束后,自动关闭单向阀172,充满电后自动放气时,打开单向阀172,气体通过单向阀172放出,气管16的另一端安装有气箱17,气箱17内安装有发动机20,气箱17的中部设置有弹性隔膜173,保证节能车不会沉入水底,本实用新型随时都能够进行发电,增加了发电量,自足行驶。
[0017]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利用太阳能板14吸收光能作为动力,减少了燃料能源的损耗,当节能车静止时,向可伸缩的气垫15充气,增大了车体2的体积,此时,利用风能使车体2产生晃动和振动,节能车上的减振发电装置3和涡轮发电机171均能够发电,能够将车体2的晃动和振动转化为电能,磁棒34与发电线圈33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形成电能,另外,可伸缩的气垫15还具有保护作用,打开单向阀172,将气源产生的气体通过气管16向气垫15充气,充气结束后,自动关闭单向阀172,充满电后自动放气时,打开单向阀172,气体通过单向阀172放出,翻车时,上下伸缩的气垫15快速充气,起到减震的作用,节能车落水时,上下伸缩的气垫15快速充气,保证节能车不会沉入水底,散热片18有利于提高表层41和里层42的温差,表层41和里层42之间设置有热电模块19,利用表层41和里层42的温差发电,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节能效果。
[00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减震节能车,包括发电车轮(I)、车体(2)和顶篷(7),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车轮(I)设置在车体(2)的底部,且发电车轮(I)与车体(2)之间设置有减震发电装置(3),所述车体(2)的外壳包括外层体(4)和内层体(5),所述外层体(4)和内层体(5)之间的空腔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6),所述出气口(6)设置在顶篷⑴上,所述顶篷(7)的外层体⑷和内层体(5)之间的空腔上设置有气道(8),所述顶篷(7)通过气道(8)和车门(9)连接,所述车门(9)上设置有车窗(10),所述车窗(10)内安装有发电玻璃(11),所述发电玻璃(11)电连接有车载蓄电池(12),所述车载蓄电池(12)电连接有转换器(13),所述转换器(13)电连接有太阳能板(14),所述太阳能板(14)设置在顶篷(7)上,所述顶篷(7)上安装有气垫(15),所述气垫(15)的进气口与气管(16)连接,所述气管(16)内设置有涡轮发电机(171),所述气管(16)上安装有单向阀(172),所述气管(16)的另一端安装有气箱(17),所述气箱(17)的中部设置有弹性隔膜(173);所述顶篷(7)的外层体(4)包括表层(41)和里层(42),所述里层(42)上设置有散热片(18),所述表层(41)和里层(42)之间设置有热电模块(19),所述热电模块(19)连接有车载蓄电池(12); 所述气箱(17)内安装有发动机(20)。
【文档编号】B60R21/02GK205553947SQ201620374920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杨更先
【申请人】杨更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