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4622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车辆缓冲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铁道车辆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客车用车钩缓冲装置主要由车钩(15号车钩)、钩尾框、缓冲器、前从板、后从板以及复原装置等组成。如图1A所示,装置以及与车体的连接部件主要包括车钩10、冲击座及复原装置11、牵引梁12、前从板座13、后从板座14、缓冲器15及钩尾框16,该装置采用车钩10通过钩尾扁销与缓冲器15相连,缓冲器15在一定预压力下装入与前后从板座一起装入钩尾框,安装到车体后,在去除预压力后,缓冲器要复原,因此将通过前后从板直接撑在前后从板座之间。
上述公知的车钩10的尾部呈球形,前从板13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形板加呈凹球状结构件,与车钧10相配合。后从板141与前从板131的形状不同,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形板。前、后从板131、141安装在钩尾框16之内,在车体底架的牵引梁上通过铆钉安装了前后从板座13、14,缓冲器15将前、后从板131、141撑在前、后从板座13、14之间。车钧10通过钩尾销(扁销)与钩尾框16连接。除了复原装置之外,其余部件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体底架牵引梁内。
在两车钩连挂后,如图1B所示,在拉伸状态时,由于车钧10连接面轮廓的限制,连挂车钩中心线方向存在纵向间隙,因此造成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纵向冲动比较大。
如图2所示,在车体端部的中央位置设置了冲击座111(为铁路定型设计结构),冲击座111通过铆钉固定于车体。所述复原装置112为摆块式结构,包括与上述冲击座111相连接的两摆块吊113,摆块吊113的下部连接摆块114,通常所述摆块114采用铸造结构,上述车钩10设置在所述冲击座111及复原装置112之间,所述复原装置112上面托住车钩10,可以随车钩10在水平面及垂直面内摆动,提供垂直及水平方向的复原力。冲击座的作用是当缓冲器行程达到压并状态时,通过该复原装置12将纵向力直接通过冲击座传给车体。
鉴于以上分析,并如图1B、图1C所示,公知的车钩缓冲装置由于在纵向的间隙较大,会引起较严重的纵向冲动,因此大大影响了旅客的乘坐舒适性。
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工作的经验和知识,为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经过艰苦的研发,终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以克服上述公知技术存在原纵向冲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两辆车,传递车钩力,缓冲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冲击的缓冲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克服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能够减小纵向间隙,减少纵向冲动,使车辆顺利地通过其运行的水平曲线以及竖曲线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中,具有一密接式车钩;一钩尾框,与车体相连接;一过渡块,该过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接式车钩和钩尾框可转动地相连接,且该过渡块与密接式车钩的连接轴和与钩尾框的连接轴为正交设置;一摆块式复原装置,能摆动地与固定在车体上的冲击座相连接;所述密接式车钩设置在所述摆块式复原装置上,并在垂向能够上下移动。
如上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中,所述过渡块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轴线相互正交的贯通孔。
如上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中,所述过渡块与密接式车钩尾部相互嵌合,以水平或垂直连接轴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中,所述过渡块与钩尾框的前部相互嵌合,以垂直或水平连接轴相连。
如上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中,所述摆块式复原装置具有一摆块及一对摆块吊,所述一对摆块吊与所述冲击座相连接,所述摆块吊挂设置在所述摆块吊上。
如上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中,所述摆块具有一上部开口的容置腔,其内设有至少一个沿垂向设置的弹簧,所述容置腔上盖合一可上、下移位的弹簧盒。
如上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中,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及弹簧盒的下部至少一侧设有导向杆,所述弹簧穿套在该导向杆上。
如上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中,所述弹簧盒与弹簧之间设有调整垫片。
如上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中,所述摆块式复原装置的后部设有一后托板,该后托板与车体牵引梁固定连接,所述摆块的后部与所述后托板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中,所述车钩前端具有突出的连接凸部,以及凹陷的连接凹部,且该连接凸部及连接凹部均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连接凸部与连接凹部之间具有一摆动设置的钩舌,所述钩舌与一解钩杆相连接;一解钩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解钩杆,另一端与所述密接式车钩钩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1、由于两车钩连接部分采用连接凸部及连接凹部这种子弹头式的车钩钩头连接方式,因此大大减小了纵向间隙,减少了纵向冲动。
2、本实用新型的摆块式复原装置在垂向采用复原弹簧,横向利用摆块的摆角提供位移。
在通过水平或竖曲线时,由于前后车辆处于曲线上,两辆车的转向架分别相对于曲线摆动不同的角度,车体相对于转向架也要转不同的角度,但是两连挂车钩为刚性连接,之间无相对运动,因此通过密接式车钩与钧尾框之间设置的相当于十字头转换结构的过渡块,及两个分别为水平、垂直设置的连接轴,使车体与车钩之间具有一定转角,满足了车体相对于转向架的摆角,在减小纵向冲动的同时,能够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3、本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能够直接装用于现有车体,无需改造车体底架,因此可以大大节约改造成本,且改造过程简单易行。


图1A是表示公知的客车车钩缓冲装置示意图;图1B是表示公知的车钩缓冲装置处于拉伸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C是表示公知的车钩缓冲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公知的客车车钩冲击座及复原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中车钩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锁闭状态时车钩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中车钩解钧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过渡块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摆块式复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摆块式复原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两密接式车钩连挂后处于锁闭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由此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和技术特征有更加清楚和准确的理解。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具有一密接式车钩2,一钩尾框3,该钩尾框3通过前后从板与车体(未示出)相连接(连接方式与公知的客车车钩缓冲装置的连接方式相同),一过渡块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接式车钩2和钩尾框3可转动地相连接,且该过渡块4与密接式车钩2的连接轴21和与钩尾框3的连接轴31为正交设置。一摆块式复原装置5能摆动地与固定在车体上的冲击座(未示出)相连接(连接方式与公知的客车车钩缓冲装置的复原装置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密接式车钩2放置在所述摆块式复原装置5上,并在垂向能够上下移动。
请配合参见图5、图8,所述过渡块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轴线相互正交的贯通孔41、42。所述过渡块4与密接式车钩2的尾部相互嵌合,以水平或垂直连接轴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此处为水平轴连接轴21。所述过渡块4与钩尾框3的前部相互嵌合,以垂直或水平连接轴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此处为垂直连接轴31。
所述密接式车钩2的尾部与过渡块4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车钧2为两片式结构,过渡块4为一片式结构;也可采用车钩2为三片或一片式结构,相应的过渡块4选择片数与之相配。
所述钩尾框3的前端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三片式结构,与过渡块4的两片式结构相配,也可将三片式结构设计成两片式,则相应的过渡块4设计成一片或三片。钩尾框3的后部采用可封闭式框式结构,将前后从板32、33及缓冲器34组装在其内。
所述车钩2的尾部及钩尾框3的前部均可构成为圆片形或方片形。过渡块4可以是空心或实心结构,形状也可为方形,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过渡块4的前后均为圆片形状的结构,以使其具有最佳的受力状态。
如图9所示,所述摆块式复原装置5包括一摆块51及一对摆块吊52,所述一对摆块吊52与所述冲击座相连接,所述摆块51吊挂设置在所述摆块吊5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块51具有一上部开口的容置腔511,其内设有至少一个沿垂向设置的弹簧512,所述容置腔511上盖合一可上、下移位的弹簧盒513,该弹簧盒513盖合于所述弹簧512的上部。所述容置腔511的底部及弹簧盒513的下部至少一侧设有导向杆514,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向杆514分为相对设置的两部分,一部分设置在弹簧盒513的下部,另一部分设置在容置腔511的底部,所述弹簧512穿套在该导向杆514上。
此外,所述弹簧盒513与弹簧512之间设有调整垫片515,用于调整所述车钩2的高度。
在所述摆块式复原装置5的后部设有一后托板6,该后托板6与车体牵引梁(未示出)固定连接,所述摆块51的后部设一钩,与所述后托板6相连接,以免复原装置在纵向产生相对于车体的运动。
如图5、6、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钩2前端具有突出的连接凸部(钩头)27,以及凹陷的连接凹部22,且该连接凸部27及连接凹部22均设有贯通的通孔211、221;所述连接凸部27与连接凹部22之间具有一摆动设置的钩舌23,所述钩舌23与一解钩杆24相连接;一解钩弹簧25的一端连接所述解钩杆24,另一端与所述密接式车钩2的钩体相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如图3-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具有密接式车钩2、过渡块4、钩尾框3、缓冲器34、摆块式复原装置5、连接轴21、31等。所述缓冲器34以及前、后从板32、33可采用公知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轴21为水平连接轴,连接轴31为垂直连接轴。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水平连接轴及垂直连接轴,从而能够保证两车钩连挂后传递车钩力,并且水平连接轴及垂直连接轴分别能够保证车辆顺利通过竖曲线以及水平曲线。
本实用新型的力的传递方式是当车辆受牵引力时密接式车钩2→钩尾框3→后从板33→缓冲器34→前从板32→前从板座(未示出)→牵引梁(未示出);当车辆受压缩力时密接式车钧2→钧尾框3→前从板32→缓冲器34→后从板33→后从板座(未示出)→牵引梁(未示出)。
从车钩2到钩尾框3的力的传递依靠连接轴,但是为了满足车钩缓冲装置34在水平面内以及垂直面内的运动要求,而设置两个连接轴21、31,分别提供水平及垂直面内的转角。两连接轴之间依靠过渡块4连接,过渡块4相当于一个十字头的转换结构。在通过水平曲线时,由于前后车辆处于曲线上,两辆车的转向架分别相对于曲线摆动不同的角度,车体相对于转向架也要转不同的角度,但是两连挂车钩为刚性连接,之间无相对运动,因此必须在车体与车钩之间设置转角,满足车体相对于转向架的摆角,于是垂直连接轴31就担当此任务。在通过竖曲线时,道理相同。本实施例中是水平连接轴21在前,垂直连接轴31在后;也可以反过来设置,即水平连接轴在后,垂直连接轴在前,前提是必须满足车辆通过水平曲线及竖曲线的要求。
图6表示的是密接式车钩2处于锁闭位置的图,图11为两车钩连挂后处于锁闭位置的图,在两车钩连挂方式上,采用了两处连挂的方式一处为车钩内的钩舌23互相进入对方的钩头之后,互锁,使两车钩不再分开;另外一处为贯穿连接凹部贯通孔221及连接凸部(钩头)的贯通孔211连接销26,当两车钩连挂完毕后,将两个连接销分别插入两个连挂后的车钩连接凸部及连接凹部的贯通孔内。由图5、6、7、及图11可见,此时,钩舌23呈一定角度与另一车钩的钩舌23互相进入对方的钩舌腔中,在一个车钩受力以后,将力传递给钩舌,然后钩舌通过与另外一个钩舌的连接面以及作用对方的钩舌腔将力传给另一个车钩,从而带动车体运动。图7为车钩解钩时钩舌及相关部件的位置,此时的操作是将所闭位置的解钩弹簧25逆时针扳动至极限位置,此时两钩的连接面与车钩的纵向中心线平行,然后牵引车体,钩舌23随着车钩运动,钩舌即可从对方的钩舌腔中分解出来,达到分解车钩的目的。
另外,为了保证车钧能够在连挂前保证在车钩中心线在水平位置,而设置了复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复原装置简单可靠。如图9、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两摆块吊52上吊挂摆块51,摆块51的容置腔511内容置了三个弹簧512,弹簧512的上部安装弹簧盒513,弹簧盒513放置在摆块内。弹簧盒513的作用是与摆块51一起限制弹簧512的高度并且为弹簧512的运动起导向的作用;并将车钩2设置在所述弹簧盒513的上部,车钩2在线路上相对于车体存在上下及左右的移动,所述弹簧512能够在车钩的垂向力的作用下在摆块内上下运动。所述弹簧盒513是磨耗件,因为车钩直接放在其上表面,垂向承受车钩2传来的力的作用,横向由于与摆块51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车钩2可以相对于摆块51进行横向运动。可以通过在弹簧盒513内弹簧512的上部添加垫片515来调整车钩安装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摆块式复原装置5保证了车钩的正常连挂以及横向复原,即通过摆块51的横向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使车钩复原;摆块51内的弹簧512提供垂向运动的复原力。所述摆块式复原装置5的后部设后托板6,后托板6固定在车体牵引梁上,摆块51通过设置在其后部的挂钩钩置在后托扳6上,从而保证摆块51在纵向没有运动。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内容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密接式车钩;一钩尾框,与车体相连接;一过渡块,该过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接式车钩和钩尾框可转动地相连接,且该过渡块与密接式车钩的连接轴和与钩尾框的连接轴为正交设置;一摆块式复原装置,能摆动地与固定在车体上的冲击座相连接;所述密接式车钩设置在所述摆块式复原装置上,并在垂向能够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块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轴线相互正交的贯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块与密接式车钩尾部相互嵌合,以水平或垂直连接轴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块与钩尾框的前部相互嵌合,以垂直或水平连接轴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块式复原装置具有一摆块及一对摆块吊,所述一对摆块吊与所述冲击座相连接,所述摆块吊挂设置在所述摆块吊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块具有一上部开口的容置腔,其内设有至少一个沿垂向设置的弹簧,所述容置腔上盖合一可上、下移位的弹簧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及弹簧盒的下部至少一侧设有导向杆,所述弹簧穿套在该导向杆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盒与弹簧之间设有调整垫片。
9.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块式复原装置的后部设有一后托板,该后托板与车体牵引梁固定连接,所述摆块的后部与所述后托板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前端具有突出的连接凸部,以及凹陷的连接凹部,且该连接凸部及连接凹部均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连接凸部与连接凹部之间具有一摆动设置的钩舌,所述钩舌与一解钩杆相连接;一解钩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解钩杆,另一端与所述密接式车钩钩体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具有一密接式车钩;一钩尾框,与车体相连接;一过渡块,该过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接式车钩和钩尾框可转动地相连接,且该过渡块与密接式车钩的连接轴和与钩尾框的连接轴为正交设置;一摆块式复原装置,能摆动地与固定在车体上的冲击座相连接;该密接式车钩设置在该摆块式复原装置上,并在垂向能够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两车钩连接部分采用连接凸部及连接凹部这种子弹头式的车钩钩头连接方式,大大减小了纵向间隙,减少了纵向冲动;摆块式复原装置在垂向采用复原弹簧,横向利用摆块的摆角提供位移,在减小纵向冲动的同时,保证了车辆的正常行驶;能够直接装用于现有车体,大大节约改造成本,改造过程简单易行。
文档编号B61G11/04GK2910706SQ200620117010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1日
发明者王悦明, 徐倩 申请人: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