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频带吸声尖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6783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宽频带吸声尖劈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声板,尤其涉及一种铺设在轨道系统道床表面的宽频带吸声尖劈 板。
背景技术
列车-轨道系统所产生的噪声问题严重影响乘客舒适性和沿线居民的正常生 活,控制列车-轨道系统的噪声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现行列车-轨道系统的降低噪 声措施主要是在轨道两边设立吸声隔声的声屏障或在轨道系统表面铺设一般吸声板,声 屏障是在噪声传播路径上进行吸收、反射噪声,无法从源头上降低噪声,在某些环境中 会造成声反射和叠加,且景观效果不好。一般铺设在轨道上的吸声板由于其未利用吸声 尖劈及空腔共振原理,故达不到宽频带最佳的吸声效率及降噪水平。同时一般吸声板的 平底设计不利于轨道排水,一旦有积水必然影响其吸声效果,在北方地区的板底积水引 起结冰甚至会影响行车安全。
列车通过隧道时所产生的隧道压力波严重危害列车运行安全和舒适性,尤其是 列车在隧道内会车时更加突出,同时列车驶出隧道时产生的音爆现象对隧道出口附近的 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控制隧道压力波强度的传统方法主要是放大隧道断面积、扩大隧道 洞口宽度、增加隧道排气孔等,而这将导致基建费用的增加。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基于吸声尖劈和空腔共振原理的、用于列车-轨道系统降噪 和控制高速列车穿越隧道的压力波的宽频带高效吸声尖劈板。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带吸声尖劈板,其能对低频噪声实现较高的吸声效果, 对高频噪声的吸声效果更强,从而提高吸声板的吸声效率及降噪水平,并大大降低列车 通过隧道时所产生的隧道压力波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带吸声尖劈板,设置在列车铁路钢 轨两旁的道床上,包含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依次连接铺设在铁路两股钢轨两 侧的道床上;第二板体依次铺设在铁路两股钢轨中间的道床上;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 上表面均设置有尖劈形沟槽;所述的尖劈形沟槽凸凹相间,该凸起部分呈正梯形结构, 该凹槽部分呈倒梯形结构。
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置有凹进结构,其另一端设置有凸起结构,相邻第一板 体之间通过所述的凹进结构和凸起结构相互嵌接。第一板体的一侧开设一开口,在铺设 第一板体时,该开口用于与钢轨两侧的承轨台嵌接。
所述的第二板体的铺设截面呈长方形结构,第二板体的侧面设置底角凹进部 分,该底角凹进部分的形状与承轨台相配合。铺设所述的第二板体时,相邻第二板体之 间设置间隙。
所述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板体内部呈多孔状结构。
所述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空腔,该空腔垂直于钢轨方向 设置。
所述的沟槽垂直于钢轨方向设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板体上表面设置尖劈形沟漕,可以最大程度的吸收噪声,达到最好的吸声效^ ο
2.板体的底部设置有空腔,不仅仅可以提高吸声和降低空气压力波的效果,而 且有利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冻涨等不利后果。
3.根据轨道的结构和空间,两侧和中间分别铺设不同的板体,此种组合方式最 大化了吸声板体的面积,因此,也增加了吸声效果。
4.该吸声板因采用了尖劈和空腔结构,利用吸声尖劈和空腔共振的原理,能对 低频噪声实现较高的吸声效果,对高频噪声的吸声效果更强,从而提高吸声板的吸声效 率及降噪水平,并大大降低列车通过隧道时所产生的隧道压力波强度。


图1是本发明宽频带吸声尖劈板的第一板体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所示的宽频带吸声尖劈板的左视图3是本发明宽频带吸声尖劈板的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4是图3所示的宽频带吸声尖劈板的第二板体的仰视图5是图3所示的宽频带吸声尖劈板的板体的左视图6是本发明宽频带吸声尖劈板的安装位置示意图7是图6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7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宽频带吸声尖劈板采取包含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该第一板体1依次 连接铺设在铁路两股钢轨两侧的道床上,第二板体2铺设在两股钢轨中间的道床上,该 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板体内部呈多孔状结构,以产生对声波的宽频响应。如图1-2 所示,为本发明宽频带吸声尖劈板的第一板体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一板体1 包含设置在其一端的凸起结构4和设置在另外一端的凹进结构3,该凸起结构4和凹进结 构3实现了板体与板体之间的嵌接。在第一板体1的一侧还开设了一开口 5,该开口 5与 轨道的承轨台相匹配,用于铺设第一板体1时,开口 5与承轨台嵌接。在板体1的上表 面设置与线路方向相垂直的尖劈形沟槽7。该尖劈形沟漕7凸凹相间,凸起部分呈正梯 形,凹槽部分呈倒梯形,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外形,其阻抗从接近空气特性阻抗逐步增大 到接近多孔材料的阻抗,因此,当声波垂直入射时,由于声层的逐步过渡可以被高效的 吸收,可以达到最好的吸声效果。梯形尖劈沟漕7的高度可以根据环保要求改变,以增 加尖劈高度或凹槽深度,从而增加吸声板的低频吸声特性。在第一板体1的底部设置一 个或多个垂直于线路方向的空腔6(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板底空腔6,声波通过吸声板 表面进入板底空腔6并与其中的空气发生共振,声音振动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而使声能衰减,从而达到提高吸声和降低空气压力波的效果。同时板底空腔6又解决了传统列车轨 道系统吸声板的排水问题,避免了因一般吸声板排水不良带来的积水、冻胀等影响轨道 稳定性的危害。
图3-5为本发明宽频带吸声尖劈板的第二板体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 第二板体2的铺设截面为长方形结构,相对于第一板体1,其具有更大的覆盖面积。该第 二板体2的两侧设置底角凹进部分10,该底角凹进部分10与承轨台相配,用于更好的容 纳承轨台,在本实施例中,底角凹进部分10呈梯形结构,其可使第二板体2更好的放置 在两股钢轨中间的道床上。同第一板体1相同,该第二板体的上表面也设置了与钢轨方 向相垂直的尖劈形沟槽7,该尖劈形沟漕7凸凹相间,凸起部分呈正梯形,凹槽部分呈倒 梯形;并且,所述的第二板体2的下表面同样设置一个或多个垂直于钢轨方向的空腔6。
如图6-7为本发明宽频带吸声尖劈板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板体1 安装在两股钢轨10两侧,安装时,前后相连的第一板体1的凸起结构4和凹进结构3彼 此相嵌,开口 5卡住钢轨10两旁设置的承轨台9,保证了第一板体1的安装稳定,使第一 板体1形成一个整体铺设在道床8上。第二板体2安装在该两股钢轨10的中间,由于第 二板体2前后相连的两面是平面,因此,安装时前后相连,第二板体2之间设置间隙21 以利排水,其侧面的梯形凹进10可容纳承轨台9,使第二板体2可以更好的放置在两股钢 轨10中间的道床8上。该种组合放置吸声尖劈板的方式保证了道床8上面吸声尖劈板的 面积的最大化,由于吸声的效果除了与吸声效率有关外,更与其面积成正比,因此保证 了最好的吸声效果。本发明宽频吸声板可适用于有砟轨道道床也可以是无砟轨道道床。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 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 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 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宽频带吸声尖劈板,设置在列车铁路钢轨(10)两旁的道床(8)上,其特征在 于,包含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O);所述的第一板体(1)依次连接铺设在铁路两股钢轨(10)两侧的道床(8)上;所述的第二板体⑵依次铺设在铁路两股钢轨(10)中间的道床⑶上;所述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O)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尖劈形沟槽(7);所述的尖劈形沟槽(7)凸凹相间,该凸起部分呈正梯形结构,该凹槽部分呈倒梯形 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吸声尖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的一端设 置有凹进结构(3),其另一端设置有凸起结构G),相邻第一板体(1)之间通过所述的凹 进结构(3)和凸起结构(4)相互嵌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频带吸声尖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的一侧开 设一开口(5),在铺设第一板体(1)时,该开口(5)用于与钢轨(10)两侧的承轨台(9)嵌 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吸声尖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板体(2)的铺设 截面呈长方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频带吸声尖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板体(2)的侧面 设置底角凹进部分(10),该底角凹进部分(10)的形状与承轨台(9)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频带吸声尖劈板,其特征在于,铺设所述的第二板体(2) 时,相邻第二板体O)之间设置间隙0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吸声尖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 板体O)的板体内部呈多孔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吸声尖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 板体O)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空腔(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宽频带吸声尖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6)垂直于 钢轨(10)方向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吸声尖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槽(7)垂直于钢 轨(10)方向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频带吸声尖劈板,铺设在列车铁路钢轨两旁的道床上,包含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依次连接铺设铁路两股钢轨的两侧的道床上;第二板体依次铺设在铁路两股钢轨的中间的道床上;所述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尖劈形沟槽;所述的尖劈形沟槽凸凹相间,该凸起部分呈正梯形结构,该凹槽部分呈倒梯形结构。本发明针对不同速度段的列车-轨道系统设计,与传统列车轨道系统吸声板相比具有在更宽频带内更高的吸声率及降噪水平且排水简单容易,且不会像声屏障那样影响景观,经济及社会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E01B19/00GK102021869SQ20091019584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7日
发明者周宇, 张香兰 申请人:上海黎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