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113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包括主送风道、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设置在主送风道的两侧,主送风道与车厢连通,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上设置有与空调机组连通的空调机组回风入口,主送风道上设置有与空调机组连通的空调机组送风入口,还包括与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连通的多个回风支管,回风支管一端与第一回风道或第二回风道连通,另一端与车厢连通。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上均设置多个回风支管,对进入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的气体进行了分散,实现分散回风,降低了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内的回风阻力,减小了压头,降低了空调机组的能耗,达到了减少能源浪费的目的。
【专利说明】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城际列车一般指两座相距不远的重要城市之间开行的多班次趋向公交化的中小编组短途旅客列车,中途不停站或停很少的站,只配置硬、软座车厢而不配置卧铺车厢,能够满足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群崛起交通的要求,具有载客量大、快速启停等特点。
[0003]现有技术中的城际车采用在车顶中间设置主送风道,在主送风道的两侧设置主回风道,在车辆的端部设置回风口,回风口与主回风道连通,车厢内的气体全部通过设置在车厢两端的回风口进入主回风道,回风阻力大,导致车内风机压头大,增加了空调机组的能耗,造成了对能源的浪费。
[0004]因此,如何减小回风道的回风阻力,以降低空调机组的能耗,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以减小回风道的回风阻力,降低空调机组的能耗。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包括主送风道、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所述第一回风道和所述第二回风道设置在所述主送风道的两侧,所述主送风道与车厢连通,所述第一回风道和所述第二回风道上设置有与空调机组连通的空调机组回风入口,所述主送风道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调机组连通的空调机组送风入口,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回风道和所述第二回风道连通的多个回风支管,所述回风支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回风道或所述第二回风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车厢连通。
[0008]优选的,在上述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回风支管连接的回风腔,所述回风腔设置在所述车厢的行李架内,所述回风腔一端与所述回风支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车厢连通。
[0009]优选的,在上述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中,还包括回风腔,所述回风腔设置在所述车厢的侧墙内,所述回风腔一端与所述回风支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车厢连通。
[0010]优选的,在上述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中,所述主送风道包括方形的主送风动压腔和设置在所述主送风动压腔两侧的主送风静压腔,所述主送风静压腔包括与所述主送风动压腔连通的方管和与所述方管连通的梯形管,所述梯形管的高度较所述方管的高度小,且所述梯形管设置在所述方管的下端,所述主送风静压腔与所述车厢连通,所述主送风动压腔上设置有所述空调机组送风入口。
[0011]优选的,在上述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中,所述第一回风道和所述第二回风道均位于所述主送风动压腔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回风道和所述第二回风道的底部外壁与所述梯形管的顶部外壁配合。
[0012]优选的,在上述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中,还包括一端与所述主送风道连通的通过台送风道,所述通过台送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司机室连通的司机室顶板送风盒,所述司机室顶板送风盒包括与侧窗支送风道连通的上送风口和与所述司机室顶板送风口连通的下送风口,所述侧窗支送风道与用于吹散司机室侧窗雾气的司机室侧窗送风孔连通。
[0013]优选的,在上述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通过台送风道垂直布置且连通的通过台送风口,所述第一回风道和所述第二回风道与所述车厢的通过台连通。
[0014]优选的,在上述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中,所述第一回风道和所述第二回风道两端均连接总回风管,所述总回风管的开口处设置有回风栅格。
[0015]优选的,在上述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中,所述空调机组送风入口处设置有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为吸音材料制作的导流板。
[0016]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包括主送风道和设置在主送风道两侧的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主送风道、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上均与车厢连通,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上设置有与空调机组连通的空调机组回风入口,主送风道上设置有与空调机组连通的空调机组送风入口,还包括与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连通的多个回风支管,通过空调机组产生的冷气或者热气通过空调机组送风入口进入主送风道,然后进入车厢;在车厢内设置有多个回风支管,回风支管将车厢内的气体输送至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通过空调机组回风入口进入空调机组,再次对气体进行加热或者制冷,然后再通过主送风道进入车厢,气体如此反复循环使用。本方案提供的装置将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设置在主送风道的两侧,且在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上均设置多个回风支管,代替现有技术中在车厢两端设置与回风道连通的回风口的方式,对进入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的气体进行了分散,实现分散回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内的回风阻力,减小了空调机组的压头,降低了空调机组的能耗,到达了减少能源浪费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回风腔的第一种布置形式;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回风腔的第二种布置形式;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回风腔的第三种布置形式;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0023]1、主送风动压腔2、主送风静压腔3、第一回风道4、第二回风道5、空调机组送风入口 6、空调机组回风入口 7、回风支管8、导流板9、回风栅格10、通过台送风道11、司机室顶板送风盒12、侧窗支送风道13、司机室侧窗送风孔14、通过台送风口 15、回风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以减小主回风道的回风阻力。
[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回风腔的第一种布置形式;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回风腔的第二种布置形式;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回风腔的第三种布置形式;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一种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包括主送风道、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设置在主送风道的两侧,主送风道与车厢连通,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上设置有与空调机组连通的空调机组回风入口 6,主送风道上设置有与空调机组连通的空调机组送风入口 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连通的多个回风支管7,回风支管7 —端与第一回风道3或第二回风道4连通,另一端与车厢连通。
[0028]本方案提供的装置,设计有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设置在主送风道的两侧,在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上均设置有回风支管7,车厢内的气体通过回风支管7进入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实现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的分散回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内的回风阻力,减小了空调机组的压头,从而降低了空调机组的能耗,到达了减少能源浪费的目的。
[0029]另外,本方案提供的装置,相对于在车厢顶部开设回风口的方式,提高了车厢内部设计的美观性;相对于在车厢两端设置回风口的方式,降低了空调机组的压头,减小了空调机组的能耗,节省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同时回风阻力减小,也降低了气流在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内流通的时的噪音,优化了车厢内的环境。
[0030]本方案中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0031]空调机组将制备的热气或者冷气通过空调机组送风入口 5送入主送风道,主送风道的外表面粘贴有保温材料,可以有效防止主送风道内的温度流失或者吸收外部热量,影响向车内输送的气流温度,气体由主送风道通过车厢顶板送风口进入车厢,因为车厢内的人比较多,需要实时对车厢内的气体进行更换,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上均设置有回风支管7,回风支管7 —端与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连通,另一端与车厢连通,车厢内的气体进入回风支管7,再进入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通过空调机组回风入口 6进入空调机组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再次通过主送风道进入车厢,气体通过空调机组如此反复的在车厢内循环工作。[003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优化车厢内的气流组织,还包括与回风支管7连通的回风腔15,
[0033]回风腔15具有两种布置形式:
[0034]第一种:回风腔15设置在车厢的行李支架内,在行李支架内开设与回风腔15尺寸配合的通道,回风腔15 —端与回风支管7连通,另一端与车厢连通,在回风腔15与车厢连通的一端开设有孔或者缝。车厢内的气体通过回风腔15上的孔或者缝进入回风腔15,然后进入回风支管7,再通过回风支管7进入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最后进入空调机组,对气体进行处理。可以在行李支架上设置多个回风腔15,有效增大回风面积,有利于优化车厢内的气流组织和有效更换。将回风支管7设置在车厢的侧顶部的内壁上,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回风支管7的长度,降低了回风支管7的使用成本,且回风支管7设置在车厢的侧顶部,也可以有效的避免乘客碰触回风支管7,降低回风支管7损坏的可能性;将回风腔15设置在行李架内,行李架具有一定的使用强度,可以有效的保护回风腔15,且可以减小回风腔15占用的车内空间,提高了车厢设计的美观性。回风腔15上开设的孔或者的缝的面积较回风支管7的管道截面面积大,增大了回风面积,降低了回风的风速,进而减小了回风的噪音。
[0035]第二种是回风腔15设置在车厢的侧墙内,在车厢的侧墙内开设与回风腔15配合的通道,回风腔15 —端与回风支管7连通,另一端与车厢连通,回风腔15沿着车厢侧墙竖直布置,回风腔15与车厢连通的一端开设有孔或者缝。车厢内的气体通过回风腔15上的孔或者缝进入设置在车厢侧墙内的回风腔15,再进入回风支管7,然后进入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最后进入空调机组进行处理。回风腔15的布置高度可以延伸至车厢内靠近窗户的位置或者靠近车厢底端踢脚板的位置,在靠近窗户或者踢脚板的位置开设孔或者缝与车厢连通。本方案中,优选的,将回风腔15上的孔或缝设置在靠近车厢底端踢脚板的位置,因为气体在车厢底端形成负压,回风腔15的开口靠近底端,有利于车厢内的气体进入回风支管7,及时对车厢内的气体进行更换和更好的优化车内气流组织。另外,回风支管7设置在车厢的侧顶壁,可以有效的避免乘客碰触回风支管7,降低回风支管7损坏的可能性;回风腔15隐藏设计,布置在车厢侧墙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厢设计的美观性,减小了回风腔15布置占用的车厢内部的空间,同时避免了乘客碰触回风腔15,降低了回风腔15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回风腔15上开设的孔或者的缝的面积较回风支管7的管道截面面积大,增大了回风面积,降低了回风的风速,进而减小了回风的噪音。
[0036]回风腔15与回风支管7可以采用焊接、铆接、压接等方式连接。
[0037]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主送风道包括方形的主送风动压腔I和设置在主送风动压腔I两侧的主送风静压腔2,主送风静压腔2包括与主送风动压腔I连通的方管和与方管连通的梯形管,梯形管的高度较所述方管的高度小,且梯形管设置在方管的下端,主送风静压腔2与车厢连通,主送风动压腔I上设置有空调机组送风入口 5。将主送风道设计成主送风动压腔I和主送风静压腔2,主送风静压腔2包括与主送风动压腔I连通的方管和与方管连通的梯形管,主送风静压腔2整体呈类似与L型结构,在主送风动压腔I内的气体流速较快,主送风动压腔内的气体进入位于主送风动压腔两侧的主送风静压腔内,由方管进入梯形管,对气体的流速起到一定的过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气流的流速,使气流流动更加稳定,气体通过主送风静压腔2进入车厢,气流流速减小,且气流速度均匀,提高乘客使用舒适度。
[0038]本方案中提到的第一回风道3、第二回风道4和主回风道的布置方式,将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设置在梯形管的顶部外壁,在实现分散回风效果的基础上,整体结构布置紧凑,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第一回风道3、第二回风道4和主回风道占用的车厢顶部体积,提高了车厢顶部设计的美观性,主送风静压腔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39]本方案提供的装置运用在城际车上时,优选的,每节车厢上设置有两个空调机组。
[0040]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车外温度过低时,司机室的窗玻璃上会出现雾气,给司机的驾驶带来困难,为了降低车窗上的雾气对司机的困扰,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还包括一端与主送风道连通的通过台送风道10,通过台送风道1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司机室连通的司机室顶板送风盒11,司机室顶板送风盒11包括与侧窗支送风道12连通的上送风口和与司机室顶板送风口连通的下送风口,侧窗支送风道12具有多个支管,侧窗支送风道12与司机室侧窗送风孔13连通,将气体喷射在玻璃上,喷射到玻璃上的气体的流速较快,能够吹开附着在司机室车窗玻璃上的雾气,防止雾气附着在司机室窗户上,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下送风口与司机室的顶板送风口连通,可以向司机室内送风,提高司机室内的空气质量,改善司机室内的温度。
[0041]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司机室顶板送风盒11的个数为两组,则侧窗支送风道12的个数也为两组,两组侧窗支送风道12分别设置在司机室窗户的两侧,既不影响司机观察车外的情况,还可以起到同时对司机室两侧的玻璃除雾的作用。
[0042]为了保证通过台空气的更换,还包括与通过台送风道10垂直布置的通过台送风口 14,通过台送风口 14的个数为两个,进入通过台送风道10的气体可以进入通过台送风口14进入通过台,改善通过台内的空气质量。
[004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空调机组送风入口 5设置有导流板8,导流板8能够对气体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降低了气体涡流现象出现的可能,减小了主送风道内的气体流通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主送风道内的噪音。
[0044]为了进一步减小主送风道内的噪音,导流板8为吸音板材料制作的吸音板,吸音板材料可以为聚酯纤维吸音板,也可以为木质吸音板或者木丝吸音板。
[0045]为了提高主送风道输出的气体的质量,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的两端均连接总回风管,总回风管的开口处设置有回风栅格9,,回风栅格9可以对主送风道内的气体杂质进行过滤,进一步,可以在回风栅格9上加设过滤网,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空调机组,减少对空调机组内部造成污染,降低工人维修和清理的劳动强度。通过台内的回风是经过回风栅格9进入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在进入空调机组进行处理。
[004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包括主送风道、第一回风道(3)和第二回风道(4),所述第一回风道(3)和所述第二回风道(4)设置在所述主送风道的两侧,所述主送风道与车厢连通,所述第一回风道(3)和所述第二回风道(4)上设置有与空调机组连通的空调机组回风入口(6),所述主送风道上设置有与所述空调机组连通的空调机组送风入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回风道(3)和所述第二回风道(4)连通的多个回风支管(7),所述回风支管(7) —端与所述第一回风道(3)或所述第二回风道(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车厢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回风支管(7)连接的回风腔(15),所述回风腔(15)设置在所述车厢的行李架内,所述回风腔(15)一端与所述回风支管(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车厢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风腔(15),所述回风腔(15)设置在所述车厢的侧墙内,所述回风腔(15)—端与所述回风支管(7)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车厢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送风道包括方形的主送风动压腔(I)和设置在所述主送风动压腔(I)两侧的主送风静压腔(2 ),所述主送风静压腔(2)包括与所述主送风动压腔(I)连通的方管和与所述方管连通的梯形管,所述梯形管的高度较所述方管的高度小,且所述梯形管设置在所述方管的下端,所述主送风静压腔(2 )与所述车厢连通,所述主送风动压腔(I)上设置有所述空调机组送风入口( 5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风道(3)和所述第二回风道(4)均位于所述主送风动压腔(I)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回风道(3)和所述第二回风道(4)的底部外壁与所述梯形管的顶部外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所述主送风道连通的通过台送风道(10),所述通过台送风道(10)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司机室连通的司机室顶板送风盒(11),所述司机室顶板送风盒(11)包括与侧窗支送风道(12)连通的上送风口和与所述司机室顶板送风口连通的下送风口,所述侧窗支送风道(12)与用于吹散司机室侧窗雾气的司机室侧窗送风孔(13 )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通过台送风道(10)垂直布置且连通的通过台送风口( 14),所述第一回风道(3)和所述第二回风道(4)与所述车厢的通过台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风道(3)和所述第二回风道(4)两端均连接总回风管,所述总回风管的开口处设置有回风栅格(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送风入口(5)处设置有导流板(8),且所述导流板(8)为吸音材料制作的导流板。
【文档编号】B61D27/00GK203666674SQ201320833057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郭海霞, 于晓良, 王胜光, 袁博, 丁叁叁, 王军 申请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