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商务车厢的车窗结构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709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轨道车辆商务车厢的车窗结构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车组等高速轨道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商务车厢的车窗结构,属于轨道车辆内装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轨道车辆的迅速发展,对车厢内装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以提高车厢的档次,满足高端乘客的个性化需求。现有的动车组等高速轨道车辆中一般设置有一等座车厢和二等座车厢,以满足不同层次乘客的需求,在一些长途运营的轨道车辆中,还设置有卧铺车厢和软卧车厢。对于现有轨道车辆中的软卧车厢,是由间壁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包间,在包间内放置四个床铺,床铺的宽度相对较窄,舒适性较差,每个包间内在侧墙上开有一个车窗,无论从包间内设备及车窗的布置都无法满足高端消费群体对舒适性的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满足高端消费群体对舒适性要求的轨道车辆商务车厢。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轨道车辆商务车厢的车窗结构的轨道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商务车厢的车窗结构,商务车厢包括由间壁分隔的多个包间,在间壁上开有包间门,在每个所述包间内具有休息区和卫生间,与所述休息区对应的车体侧墙上开设第一车窗,与所述卫生间对应的车体侧墙上开设第二车窗。

进一步,所述第一车窗和第二车窗从车体侧墙一直向上连续延伸至车体顶板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车窗和第二车窗上部带有弧面的形状,与车体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车窗和第二车窗由窗框和透明材料组成,所述透明材料粘结固定在所述窗框上,所述窗框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车体骨架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具有商务车厢,在商务车厢上具有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商务车厢的车窗结构。

进一步,在所述休息区内安装有座卧两用装置,所述卫生间用隔板隔开,在所述隔板上安装有卫生间门。

进一步,所述座卧两用装置至少包括一组多人沙发,所述多人沙发由靠背、座垫及传动机构组成,所述靠背和座垫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座、卧转换。

进一步,所述座卧两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沙发凳,所述多人沙发在卧位时与沙发凳组合形成一水平的床铺。

进一步,在卫生间内至少设置有洗手台、沐浴设备和便器。

进一步,所述隔板由包间门的入口处向对面的车体侧墙方向呈弧形延伸设置,所述沐浴设备安装在靠近车体侧墙的一侧,所述便器安装在沐浴设备的对面,所述洗手台安装在沐浴设备与便器之间的间壁上。

综上内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商务车厢的车窗结构及轨道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在商务包间的休息区和卫生间内分别设置车窗,使得乘客无论是在休息区内还是在使用卫生间时,都可以透过车窗观赏到车窗外的景色,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

(2)本发明将车窗由侧墙一直向上连续延伸至侧顶的位置,大幅地增加了车窗视野,改善了视觉效果,为乘客提供最好的视线和用户体验。

(3)本发明在每个包间内均设置有休息用的座卧两用装置和卫生间,可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不但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使包间内各设备的布局合理紧凑,而且乘客使用也更加方便,可满足vip等高端消费群体对私密性和舒适性的更高要求。

(4)本发明适用于在各国家之间进行长途运营的洲际列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轨道车辆中间车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商务车厢的结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商务车厢的车窗布置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车窗和第二车窗的断面结构图。

如图1至图4所示,中间车厢1,客区车厢1a,货区车厢1b,客区车厢地板2,支撑结构3,车体侧墙4,车厢过道5,车门6,包间7,间壁8,包间门9,休息区10,卫生间11,双人沙发12,沙发凳13,搁物台14,隔板15,卫生间门16,洗手台17,便器18,浴缸19,通过台20,过道21,间壁22,过道车窗23,第一车窗24,第二车窗25,卫生间26,窗框27,透明材料28,车体骨架29,休闲区30,配电柜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由两端的头车车厢和中间的多节中间车厢1联挂组成。

如图1所示,每节中间车厢1也同样分为上、下两层,其上层为供乘客乘坐的客区车厢1a,下层为用于放置货物的货区车厢1b,上层的客区车厢1a和下层的货区车厢1b之间通过客区车厢地板2分隔。上层的客区车厢1a包括商务车厢、一等座车厢及二等座车厢等。

上层的客区车厢1a和下层的货区车厢1b分别对应两层站台,乘客和货物分别从不同的站台上下车,实现人、货分离,互不影响,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每一站所需停靠的时间,而且还可以保证乘客上下车的安全,特别适合长途运营。为了便于货物的识别和装卸,货物都分别放置在小型的集装箱内,集装箱的识别和装卸均由机器人自动完成。

下层的货区车厢1b为贯通的结构,中间用隔断等结构分隔出设备舱和货舱,设备舱位于转向架的上方,货舱位于两个转向架的中间,在货舱内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有一个支撑结构3,支撑结构3优选采用金属的框架结构,保证支撑结构3的整体结构强度,支撑结构3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在起到支撑上层的客区车厢1a的作用外,还可以将货舱分隔成多个不同的功能区间,以利于分隔放置不同类型的货物,利于货物的识别和装卸。

在货区车厢1b的设备舱的车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各安装有一裙板,在货舱车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折叠门(图中未示出),在货舱的地板上设置有滚珠等结构,方便集装箱在地板上移动,在地板上还设置有集装箱定位结构,在集装箱安装在规定位置后,由定位结构固定集装箱,保证集装箱在车辆长途运输过程中能够稳定固定。到站需要装卸货物时,将折叠门向上打开,机器人自动识别需要卸车的集装箱,并将其推出货区车厢1b进入站台的卸货区,同时机器人将新的需要装上车辆的集装箱从站台的装货区按设定位置推入货区车厢1b内。

如图2所示,在每节中间车厢1的一端或两端的车体两侧开有供乘客上下车的车门6。站台上的候车区与车门6之间设置有可以伸缩的通过通道(图中未示出),乘客可以直接通过该专用的通过通道实现上下车,不再需要现有的列车站台,乘客不再需要先由候车区进入站台,再由站台上车的过程,缩短了乘客上下车的时间,提高了上下车的安全性,也提高了乘客上下车时的舒适度,满足乘客更加人性化的需求。通过通道采用可以伸缩的结构,在车辆进站时将其伸出,使其端部与车门6密贴,将候车区与车门6连接,在乘客上下车结束后,即可将其缩回,不会影响站台的其它功能。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商务车厢,包括多个包间7,本实施例中,商务车厢内共设置六个包间7,包间7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在车厢的一侧,包间7与另一侧的车体侧墙4之间为车厢过道5。包间7由间壁8分隔而成,间壁8为从车厢地板至车厢顶板的全封闭结构,在每个包间7的间壁8上设置进出包间的包间门9,包间门9采用推拉门结构。间壁8可以设置成中空的结构,包间门9在打开的状态时隐藏在间壁8内,与间壁8融为一体,以节约包间门9所占用的空间,包间门9在关闭的状态时,从间壁8的内部伸出。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紧邻车厢过道5的间壁8为由多个弧形间壁组成的波浪形的结构,每个弧形间壁8的两端波谷之间包括一个或两个包间7,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两个包间的设计。间壁8采用弧形的设计,在两个弧形的连接处具有向内凹陷的空间,在不影响包间7内可使用空间的前提下,相对地扩大了人员在车厢过道5内的通过空间,可以有效避免多个人在车厢过道5内交错通行时的拥挤状态,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如图2所示,在每个包间7内都具有休息区10和卫生间11,在休息区10内安装有座卧两用装置,休息区10白天可为乘客提供座和活动的空间,晚上可以做为床铺休息。每个包间7由间壁8分隔开相对完全独立的空间,可以满足乘客对私密性的较高要求,且每个包间7内均设置有休息用的座卧两用装置和卫生间,可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不但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使包间内各设备的布局合理紧凑,而且乘客使用也更加方便,可满足vip等高端消费群体对私密性和舒适性的更高要求。

如图2所示,在休息区10内安装的座卧两用装置,包括多人沙发和沙发凳,本实施例中,根据休息区10的空间大小,每个包间7的休息区10内安装一组双人沙发12和两个沙发凳13,包间门9入口处的一侧紧贴间壁8放置双人沙发12,双人沙发12的对面(即靠近车体侧墙的位置)放置两个沙发凳13。

双人沙发12由靠背、座垫及传动机构组成,靠背和座垫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座、卧转换,靠背和座垫由骨架、海绵垫及外层的装饰布组成。两个沙发凳13是可以移动的,乘客可以根据需要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沙发凳13由支撑腿及凳面组成,凳面则由海绵垫及外层的装饰布组成。在沙发凳13上可以再放置一个靠背垫,供乘客倚靠,两个沙发凳13拼接后的宽度正好与双人沙发12的宽度相匹配。白天时,双人沙发12的靠背垂直且座垫收回呈座位状态,双人沙发12与两个沙发凳13之间留有供乘客活动的区域,充分利用休息区10有限的空间。晚上,双人沙发12的座垫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向前移动,靠背随之向下至水平状态,移动两个沙发凳13的位置,使双人沙发12和两个沙发凳13共同组合成水平的床铺,供乘客夜间休息。每个包间7可供两个成人及一个或两个小孩使用,完全可以满足一个家庭的需要。根据休息区10的空间,也可以只设置一组双人沙发12,双人沙发12平放后即为沙发床。

如图2所示,双人沙发12与沙发凳13之间设置一搁物台14,搁物台14固定在间壁8上,用于放置乘客随时使用的小件物品等。

为了使乘客乘坐更加舒适,在包间7的侧部的间壁8上还安装有一长条状的保护垫结构,其由骨架、海绵和外层的装饰布组成,骨架通过螺钉固定在间壁8上,保护垫位于双人沙发12和沙发凳13的侧部,搁物台14安装在保护垫的上方。保护垫白天可供乘客倚靠,晚上则可以避免乘客在睡觉时身体碰触较硬的间壁8影响休息,可以提高舒适度。

在沙发凳13的下方可以设置储物空间,如储物柜或储物抽屉等,用于放置乘客随身携带的小件物品和行李,方便乘客使用。

卫生间11用隔板15隔开,在隔板15上安装有卫生间门16,卫生间门16采用推拉门结构。隔板15由包间门9的一侧开始向对面的侧墙方向延伸设置,隔板15整体呈弧形设计,合理划分卫生间11和休息区10的空间,也为从包间门9进入包间7内的乘客提供了一条弧形的通道进入休息区10。隔板15可以采用不透明的材料,也可以采用电动调光玻璃,在使用的时候控制调光玻璃为不透明状态,而在不使用的时候控制调光玻璃为透明状态,具有加大空间的视觉效果。

在卫生间11内设置有洗手台17、便器18和沐浴设备,洗手台17上方安装有搁物架和镜子,沐浴设备包括浴缸19和淋浴喷头等,满足乘客不同的使用要求。浴缸19紧贴车体侧墙4横向设置,洗手台17靠近包间7侧部的间壁8安装,洗手台17安装在浴缸19和便器18的中间,便器18安装在包间门9入门处的隔板15与侧部的间壁8之间,整个卫生间11空间布局合理紧凑,可以达到100%的空间利用率。

为了满足vip乘客的更高需求,在休息区10内还安装有投影设备,投影设备中的投影幕布安装在第一车窗24的位置,乘客坐在双人沙发12上即可观看投影。不使用时,通过隐藏在第一车窗24上方的窗框内,使用时,遮盖在第一车窗24的前方,即可以当投影幕布使用,也可以做为窗帘使用。

如图2所示,在商务车厢的端部均具有供乘客上车后进入车厢内部的车厢端门,乘客从车门6上车后再经过一侧的车厢端门进入商务车厢内部。

与车门6正对的区域为通过台20,是乘客由车门6上车后或下车前的临时停留的过渡区域,本实施例中,通过台20整体设计为圆形,在圆形的通过台20的一侧开有车厢端门,在圆形通过台20的另一侧通过过道21连接相邻的另一节车厢。将两个车厢之间连接处的通过台20设计为圆形结构,在增加美感的同时,相对增加了该处通过台20的面积,增加了该通过台20可容纳人员的数量,进而扩大了人员在此处的通过空间,可以有效改善在上下车人员较多时的拥堵状态,进一步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圆形通过台20的四周设置有圆弧形间壁22,间壁22将通过台20与车厢隔开,也利用间壁22将通过台20内的各个功能区进行分隔。间壁22采用复合木板的结构,在复合木板的最外层为一层装饰板,装饰板采用木纹的图案,提高间壁22整体的美观效果。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在车门6入门处的至少一侧间壁22上安装有扶手(图中未示出),优选在两侧的间壁22上各安装有一个扶手,方便乘客上下车使用,同时保证乘客上下车时的安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围绕圆形的通过台20安装有一个包间7外的公共卫生间26、公共的休闲区30、配电柜31等设施。

配电柜31安装在其中一个车门6的入门处的一侧,即将配电柜31安装在车门6与本节车厢车门6一侧的包间间壁之间的空间内,充分利用了车门6入口处与侧方的间壁之间的空间死角。如图2所示,对于头车车厢和商务车厢也可以根据空间的限制不设置洗手台。

在过道21的一侧设置有卫生间26,卫生间26与配电柜31相对,分设在该车门6的两侧。卫生间26内设置有便器、洗手台等,在卫生间26的间壁上设置有标志灯。

本实施例中,在另一个车门6的一侧,即与卫生间26相对的过道21的另一侧区域,作为供乘客临时休闲时使用的公共的休闲区30,在该休闲区30内安放有休闲沙发等休闲设备,在休闲沙发的旁边还可以安放一个简易的茶几供乘客使用。

本发明将卫生间26、休闲区30、配电柜31等设施围绕圆形的通过台20设计,使整个通过台20的空间结构非常紧凑,通过对通过台20内各设施的合理布局,极大地提高了车厢端部的空间利用率,不但方便乘客使用,也为乘客提供了更多的功能,而且相应地增大了乘客可活动的区域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列车的功能性和乘客乘坐的舒适度,以为乘客提供更为优良的服务,特别适合长途运营的列车。

进入商务车厢后,在车厢过道5一侧的车体侧墙4上开有过道车窗23,该车厢过道5的顶部设置多个顶灯(图中未示出),多个顶灯均匀或呈一定规律安装在车厢顶板上,顶灯由一个圆筒形灯壳及内部安装的led灯组成,灯壳固定在车厢顶板上。

在包间7的间壁8外侧表面上安装有装饰灯和房间号码灯,装饰灯和房间号码灯也可以安装在包间门9上,房间号码灯方便乘客上车后确认包间7号码是否正确。在车门6的入门处的至少一侧间壁22也上设置有号码灯和装饰灯,号码灯方便乘客上车后确认车厢是否正确,装饰灯不但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装饰的作用,提升该通过台20的整体美观效果。在通过台20的顶部还可以再安装一个顶灯(图中未示出),进一步起到照明和装饰的效果。

上述的装饰灯可以是由多条平行的灯条组成的灯带,灯条可以采用水平的灯条、垂直的灯条、斜置的灯条、弧线的灯条等,装饰灯也可以采有由多条灯条组成的特殊图形或图案等。装饰灯不但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装饰的作用,提升该车厢过道5的整体美观效果。

在每个包间7内的休息区10和卫生间11内还分别安装有顶灯、壁灯等,休息区10内的壁灯可以沿着第一车窗24的边框设置,不但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装饰的作用。

间壁8和包间门9的门板采用复合木板的结构,在复合木板的外层为一层装饰板,装饰板采用木纹的图案,也可以采用玻璃板,提高间壁8和包间门9整体的美观效果。

在号码灯和装饰灯的位置,在间壁8和包间门9的复合木板上根据图形和图案相应设置有槽,槽可以是凹槽也可以是镂空的槽,槽与灯条的形状相同,在槽的内部安装有光源,光源采用led光源板,led光源板通过螺钉固定在间壁8和包间门9上,在led光源板的上方覆盖一层透光材料,透光材料优选采用亚克力,透光材料用胶固定在间壁8和包间门9上,透光材料与间壁8和包间门9的表面平齐,使间壁8和包间门9的整个表面平整,保证间壁8和包间门9的整体美观度。led灯亮时,led光源板发射的灯光从透光材料中透出,在照明的同时显示出不同形状的灯带或其它特殊的图形和图案。

装饰灯及号码灯也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在号码灯和装饰灯的位置,在在间壁8和包间门9的复合木板上设置一个面积可以覆盖完整的图形和图案的槽,在槽的内部安装有led光源板,在led光源板的上方覆盖一层透光材料,透光材料用胶固定在间壁8和包间门9上,在透光材料的表面上再覆盖一层遮光片,遮光片用在胶固定在透光材料上,遮光片上根据设计的图形和图案开有开口,从开口中透过的光即可形成所需的图形和图案。遮光片的表面图案或材质要与间壁8和包间门9相同,保证间壁8和包间门9的整体美观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车窗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包间7在车体侧墙4上安装有车窗,每个包间7内安装两个车窗,与休息区10对应的车体侧墙4上开设第一车窗24,与卫生间11对应的车体侧墙4上开设第二车窗25,第二车窗25开设在浴缸19的上方。乘客无论是在休息区10内还是在使用卫生间11时,都可以透过第一车窗24和第二车窗25观赏到车窗外的景色,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为了保证乘客对私密性的要求,第一车窗24和第二车窗25均采用镀膜玻璃,以使车窗外的人员看不见车窗内乘客的活动,又不影响乘客观赏车外景色。

本实施例中,第一车窗24和第二车窗25从车体侧墙4一直向上连续延伸至车体顶板的位置,包括侧墙的部分和侧顶(指的是车体侧墙4与车顶板连接过渡的位置)部分,第一车窗24和第二车窗25的上部带有弧面的形状,与车体侧墙和侧顶位置的形状相同。第一车窗24的面积较大,宽度相当于休息区10在车体侧墙4处的宽度,第二车窗25的面积则相对较小整体呈细长条的形状。第一车窗24和第二车窗25的结构在保证整体车体侧墙4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增加了每个包间所对应的车窗面积及车窗的整体高度,不但可以保证包间7的采光效果,也大幅地增加了车窗视野,改善了视觉效果,为乘客提供最好的视线和用户体验。

如图4所示,第一车窗24和第二车窗25均由窗框27和透明材料28组成,透明材料34为中空的双层玻璃结构,透明材料28粘结固定在窗框27上,窗框27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车体骨架29上。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