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索道承载索测力调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279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索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索道承载索测力调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双承载索道的锚固拉紧方式均采用一端用锚固筒或绳夹锚固,另一端使用滚子链加重锤拉紧或导向轮加重锤拉紧。但这种锚固拉紧方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承载索拉紧装置较笨重,设备昂贵,拉紧索、滚子链磨损较快,更换维护较困难,而且重锤占地面积大,且需要相当大的高度,使建筑工程和造价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索道承载索测力调绳装置,解决现有承载索道存在的装置笨重,设备昂贵,磨损较快,更换维护较困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索道承载索测力调绳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机构上的液压驱动机构、所述液压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调整机构上的承载索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索机构上的测力机构;其中所述固定支撑机构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钢柱脚、以及与钢柱脚固定连接的支撑横梁;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底端与所述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与所述千斤顶的顶端活塞相连的调绳横梁,所述调绳横梁固定连接支撑螺杆的一端,所述支撑螺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横梁、所述钢柱脚与张紧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索机构包括承载索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载索上的前绳夹组和后绳夹组,其中所述承载索从左到右依次穿过所述张紧横梁、所述钢柱脚、所述支撑横梁和所述调绳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两个所述支撑螺杆,两个所述支撑螺杆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承载索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两个所述千斤顶,两个所述千斤顶对称的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螺杆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驱动机构还包括液压站,所述液压站通过油管与所述千斤顶相连。

具体地,所述钢柱脚上设有供所述承载索穿过的第一承载索通孔,以及供所述支撑螺杆穿过的第一螺杆通孔。

具体地,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供所述承载索穿过的第二承载索通孔,以及供所述支撑螺杆穿过的第二螺杆通孔。

具体地,所述调绳横梁上设有供所述承载索穿过的第三承载索通孔,所述张紧横梁上设有供所述承载索穿过的第四承载索通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隔环,所述隔环穿过所述第三承载索通孔,所述承载索穿过所述隔环。

进一步地,所述测力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隔环之间的所述承载索上,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隔环之间设有调整垫片。

具体地,所述前绳夹组设置在所述张紧横梁与所述钢柱脚之间的所述承载索上,所述后绳夹组设置在所述隔环右侧的所述承载索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索道承载索测力调绳装置,通过测力机构实时测量承载索的张力,根据测量的承载索张力情况,及时调节承载索,在进行调节时,通过千斤顶将调绳横梁向后顶起,调绳横梁带动支撑螺杆和张紧横梁向后移动,然后在前绳夹组的带动下将承载索向后拉,后绳夹组与调绳横梁会相应的出现间隙,此时在后绳夹组最前端增加一个绳夹并拧紧,而油缸泄压后,调绳横梁回复到原位,在调绳横梁的带动下,支撑螺杆和张紧横梁向前移动,此时在张紧横梁与前绳夹组之间出现空隙处增加一个绳夹,从而达到将承载索永久伸长部分拉入站内,达到保持承载索设计张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索道承载索测力调绳装置,能够准确控制和调节承载索张力,结构合理,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可靠度高,操作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索道承载索测力调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螺杆;2:张紧横梁;31:前绳夹组;32:后绳夹组;4:钢柱脚;5:支撑横梁;6:千斤顶;7:调绳横梁;8:隔环;9:液压站;10:调整垫片;11:压力传感器;12:走轮;13:底座;14:油管;15:承载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索道承载索测力调绳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机构上的液压驱动机构、所述液压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调整机构上的承载索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索机构上的测力机构。

其中,固定支撑机构包括底座13,底座13上固定连接有钢柱脚4,钢柱脚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梁5。

液压驱动机构包括千斤顶6和括液压站9,液压站9通过油管14与千斤顶6相连,千斤顶6的底端与支撑横梁5的右侧固定连接。

调整机构包括与千斤顶6的顶端活塞相连的调绳横梁7,调绳横梁7与支撑螺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螺杆1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撑横梁5、钢柱脚4后与张紧横梁2固定连接。

承载索机构包括承载索15以及分别设置在承载索15上的前绳夹组31和后绳夹组32,其中前绳夹组31设置在张紧横梁2与钢柱脚4之间的承载索15上,后绳夹组32设置在调绳横梁7右侧的承载索15上。承载索15从左到右依次穿过张紧横梁2、钢柱脚4、支撑横梁5和调绳横梁7。前绳夹组31和后绳夹组32均包括多个绳夹,张紧横梁2上还设有走轮12。

测力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11,其中压力传感器11设置在支撑横梁5与调绳横梁7之间的承载索15上。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调整机构包括两个支撑螺杆1,两个支撑螺杆1对称的设置在承载索15的上下两侧。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液压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千斤顶6,两个千斤顶6对称的设置在两个支撑螺杆1的上下两侧。

更具体地来说,钢柱脚4上设有供承载索15穿过的第一承载索通孔,以及供支撑螺杆1穿过的第一螺杆通孔,也即,承载索15和支撑螺杆1能够分别穿过钢柱脚4进行移动。

支撑横梁5上设有供承载索15穿过的第二承载索通孔,以及供支撑螺杆1穿过的第二螺杆通孔,也即,承载索15和支撑螺杆1能够分别穿过支撑横梁5进行移动。

调绳横梁7上设有供承载索15穿过的第三承载索通孔,也即,承载索15能够穿过调绳横梁7进行移动。

张紧横梁2上设有供承载索15穿过的第四承载索通孔,也即,承载索15能够穿过张紧横梁2进行移动。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索道承载索测力调绳装置还包括隔环8,其中隔环8穿过第三承载索通孔,承载索15穿过隔环8,其中在隔环8与压力传感器11之间设有调整垫片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索道承载索测力调绳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承载索15通过后绳夹组32夹持固定,此时后绳夹组32的左端正好抵触在隔环8的右侧,前绳夹组31的左端正好抵触在张紧横梁2的右侧,通过压力传感器11能够实时测量承载索15的张紧力,压力传感器11的当前读数即为此时的张紧载荷。当承载索15伸长后,当承载索15张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压力传感器11侧得的读数变小,控制系统报警,此时就需要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调绳装置进行调节,将伸长的承载索15拉回站内,以保证承载索15的张力满足设计要求。

在进行调节时,首先,液压站9通过油管14向千斤顶6的油缸供油,千斤顶6启动且活塞杆向右伸出,并将调绳横梁7向右顶起,调绳横梁7通过支撑螺杆1带动张紧横梁2向右移动,然后在前绳夹组31的带动下将承载索15向右拉动,由于钢柱脚4、支撑横梁5与隔环8的位置固定不动,此时后绳夹组32与隔环8之间会相应的出现间隙,在后绳夹组32最左端空隙处增加一个绳夹并拧紧,而后油缸泄压,千斤顶6的活塞杆向左收缩,调绳横梁7向左移动至原位,在调绳横梁7的作用下,支撑螺杆1带动张紧横梁2向左移动,此时在张紧横梁2与前绳夹组31之间相应的出现空隙,则在前绳夹组31最左端的空隙处增加一个绳夹,完成一次调节操作。同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连续多次的调节,从而达到将承载索15的永久伸长部分拉入站内,达到保持承载索设计张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索道承载索测力调绳装置,能够准确控制和调节承载索张力,结构合理,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可靠度高,操作维护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