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被翻越的错车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5792发布日期:2018-08-10 22:23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掘进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被翻越的错车平台。



背景技术:

TBM设备洞内施工需要采用矿用机车牵引的编组列车运送工作人员和材料或除渣,由于受到施工位置的限制,洞内采用的是轨道单行线,根据需要在2~3个固定位置设置错车平台(以下简称:固定平台),专供编组列车错车使用,错车平台由3部分组成:斜坡段、道岔段、平直段,详见图1和图2。

为了确保洞内管片与围岩之间的水泥浆灌注密实满足施工质量要求,通常情况下对没有灌注密实的部位需要进行补罐,由于水泥浆灌注时需要保持连续性,为此,补灌设置了专用编组列车和错车平台(以下简称:补灌平台),补灌平台与固定平台结构相同形式,因补灌位置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补灌列车需要经常移位,为了不影响TBM掘进材料运输和除渣,补灌列车每移到新的补灌点,补灌平台也需要跟着移动,由于洞内固定错车平台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补灌平台移动时,需要从固定平台上翻越,因洞内空间位置限制,现有固定平台的轨道导致补灌平台无法翻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对原有平台造成破坏且不影响原有平台施工的可被翻越的错车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被翻越的错车平台,包括斜坡段、道岔段和平直段,所述平直段的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道岔段,所述道岔段的另一端连接有斜坡段,所述道岔段包括两道岔原轨,所述平直段包括两平直原轨,所述斜坡段包括两斜坡原轨,所述斜坡段轨道起坡处的两斜坡原轨上方设有斜坡增高轨道;所述道岔段设有两道岔增高直轨道,所述两道岔增高直轨道在靠近道岔段岔尖处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道岔原轨上方,其中一道岔增高直轨道的另一端与其中一平直原轨连接;所述平直段设有与平直原轨平行的平直轨道,所述平直轨道的一端与道岔段的另一道岔增高直轨道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位于道岔段岔尖处的所述道岔增高直轨道与道岔原轨之间设有增高垫块。

所述增高垫块焊接于所述道岔增高直轨道与道岔原轨之间。

位于道岔段导曲线轨道处的所述道岔增高直轨道下方设有两个以上的用于支撑的轨道垫块。

所述轨道垫块焊接固定于道岔段的平台上。

所述道岔段导曲线轨道处的两道岔增高直轨道的结束端分别焊接于道岔原轨上。

所述道岔增高直轨道在靠近平直段一端的高度与平直轨道的高度相同,所述道岔增高直轨道起始端的高度与道岔原轨的高度相同。

所述斜坡增高轨道焊接于斜坡原轨的上方。

所述斜坡增高轨道起始端和结束端的高度与斜坡原轨的高度相同。

所述道岔增高直轨道起始端的坡比为1∶80,所述道岔增高直轨道结束端的坡比为1∶30,所述斜坡增高轨道起始端和结束端的坡比为1∶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被翻越的错车平台对原有平台的原轨道没有破坏,翻越之前可提前安装平直段的增值轨道和道岔段的增高垫块,对正常施工不造成任何影响。需要翻越时,将按设计要求切割完成的斜坡增高轨道、道岔增高直轨道快速安装定位,机车牵引灌浆平台,经新增轨道、斜坡原轨和一条原直轨,翻越固定平台,待翻越施工完成后,割除斜坡增高轨道、道岔增高直轨道快速恢复固定平台施工,新增的平直轨道和轨道垫块可择时拆除或留做备用,不影响TBM掘进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错车平台的侧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错车平台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斜坡段的局部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道岔段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平直段的局部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斜坡段的局部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道岔段的局部侧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斜坡段;11、斜坡原轨;12、斜坡增高轨道;2、道岔段;21、道岔原轨;22、道岔增高直轨道;3、平直段;31、平直原轨;32、平直轨道;4、轨道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至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被翻越的错车平台,包括斜坡段1、道岔段2和平直段3,平直段3的两端分别对称连接有道岔段2,道岔段2的另一端连接有斜坡段1,道岔段2包括两道岔原轨21,平直段3包括两平直原轨31,斜坡段1包括两斜坡原轨11,斜坡段1轨道起坡处的两斜坡原轨11上方设有斜坡增高轨道12;道岔段2设有两道岔增高直轨道22,两道岔增高直轨道22在靠近道岔段2岔尖处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道岔原轨21上方,其中一道岔增高直轨道22的另一端与其中一平直原轨31连接;平直段3设有与平直原轨31平行的平直轨道32,平直轨道32的一端与道岔段2的另一道岔增高直轨道22的另一端连接。

位于道岔段2岔尖处的道岔增高直轨道22与道岔原轨21之间设有增高垫块。

增高垫块焊接于道岔增高直轨道22与道岔原轨21之间。本实施例中,根据错车平台的实际情况,预先焊接增高垫块。

如图6所示,位于道岔段2导曲线轨道处的道岔增高直轨道22下方设有两个以上的用于支撑的轨道垫块4。本实施例中,轨道垫块4焊接固定于道岔段2的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被翻越的错车平台对原有平台的原轨道没有破坏,翻越之前可提前安装平直段的平直轨道32和道岔段的轨道垫块4,对正常施工不造成任何影响。需要翻越时,将按设计要求切割完成的斜坡增高轨道12、道岔增高直轨道22快速安装定位,机车牵引灌浆平台,经新增轨道(即斜坡增高轨道12、道岔增高直轨道22、平直轨道32)、斜坡原轨11和一条平直原轨31,翻越固定平台,待翻越施工完成后,割除斜坡增高轨道12、道岔增高直轨道22快速恢复固定平台施工,新增的平直轨道32和轨道垫块4可择时拆除或留做备用,不影响TBM掘进施工。

本实施例中,道岔段2导曲线轨道的两道岔增高直轨道22的结束端焊接于道岔原轨21上。

如图9所示,道岔增高直轨道22在靠近平直段3一端的高度与平直轨道32的高度相同,道岔增高直轨道22起始端的高度与道岔原轨21的高度相同。

道岔增高直轨道22起始端的坡比为1∶80,道岔增高直轨道22结束端的坡比为1∶30。本实施例中,从道岔段2起始段岔尖处开始逐步垫高改造,道岔增高直轨道22在靠近道岔段2导曲线轨道处一端的高度和坡比应该根据错车平台每节的长度核算确定,需满足设计高度要求。

本实施例中,斜坡增高轨道12焊接于斜坡原轨11的上方。

如图8所示,斜坡增高轨道12起始端和结束端的高度与斜坡原轨11的高度相同。

斜坡增高轨道12起始端和结束端的坡比为1∶30。

平直段3的平直轨道32直接采用压板焊接固定于错车平台上。

本实施例中,对平台的轨道进行的是对称性改造,斜坡增高轨道12、道岔增高直轨道22、平直轨道32根据设计尺寸用自动或半自动气割机切割成型备用。

本实施例中,一种可被翻越的错车平台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结合错车平台每节的长度,核算斜坡增高轨道12、道岔增高直轨道22、平直轨道32的高度,以斜坡段为例,长约2500mm,斜坡增高轨道12两端升、降坡比约1:30,坡长约800mm,以道岔起始段为例,核算道岔增高直轨道22起始端需增高50mm,增高坡比为1:80,切割长度为4000mm,该段轨道总长为5300mm,道岔增高直轨道22结束端长约800mm,降坡坡比为1:30;

2、利用自动或半自动切割机,按核算的数据对斜坡增高轨道12、道岔增高直轨道22、平直轨道32进行切割;

3、按设计要求对增高垫块和轨道垫块4下料;

4、将不影响掘进施工、增设的平直轨道32先安装就位、固定;轨道垫块4按设计要求焊接固定在平台上;

5、将斜坡增高轨道12、道岔增高直轨道22运输至平台相应的位置放置;

6、确定补灌平台翻越的具体时间,利用TBM设备维护、检修工作期间,加热处理需要焊接斜坡增高轨道12、道岔增高直轨道22,将斜坡增高轨道12、道岔增高直轨道22分别焊接固定在道岔原轨21和轨道垫块4上方,检查焊接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7、启动机车牵引补灌平台,缓慢通过平台;

8、待补灌平台通过后,立即拆除斜坡段1和道岔段2增设的斜坡增高轨道12、道岔增高直轨道22,恢复原平台原貌,平直段3增设的平直轨道32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可择时再拆除,轨道垫块4则不需要拆除,可留作备用。

本实施例中,平直段3利用右方中间一根平直原轨31,左方增加一根平直轨道32,形成轨距为970mm的一对新轨,便于补灌平台通过。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