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到高铁的集装器快速装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7284发布日期:2020-01-21 22:3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到高铁的集装器快速装卸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铁物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器快速装卸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的增加,其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广,目前已实现区域中心城市通道连接,未来将呈“米”字型不断拓展,最终实现全国大中城市的连接。高铁也因其速度高、受天气影响小、平稳安全而广受大众的喜爱。通过高速铁路进行货物运输,可以很好的保障物流的时效性,实现“当日达”,是现有物流运输体系的很好补充,对提高我国物流的整体运输水平具有巨大意义。

然而,目前开展的高铁物流均是利用客运列车,由人员将简易的包装箱搬运至高铁车厢内,包装箱的盛货量小,并且人员搬运装卸的效率低。随着高铁物流的发展,必将会有专用的集装器对货物进行集中装载,之后将集装器通过汽车运输至站台,最后装入高铁车厢内,而集装器的装卸过程必然需要适合高铁车厢的一种专用的集装器装卸系统,因此急需研发一种汽车到高铁的集装器快速装卸系统。而目前在高铁物流方面的研究较少,在汽车到高铁的集装器装卸系统方面的研究更无涉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到高铁的集装器快速装卸系统,其可以实现集装器在高铁车厢与汽车间的自动装卸与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到高铁的集装器快速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装卸车,所述转运装卸车包括支撑架、固定辊子、侧辊子、升降转台、伸缩液压杆、伸缩挂钩和两组伸缩传输台,所述支撑架包括宽机架,其中,

所述固定辊子设置有多根并且它们并排设置,每根所述固定辊子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宽机架上并且每根所述固定辊子的轴向与站台的纵向一致,这些固定辊子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两组伸缩传输台沿着站台的横向布置,对于每组所述伸缩传输台而言,其包括伸缩架、伸缩电机、动力齿轮、伸缩辊子、第一伸缩传感器和第二伸缩传感器,所述伸缩架可移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伸缩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且该伸缩电机上安装所述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与所述伸缩架上的齿条啮合,所述伸缩辊子设置在所述伸缩架上并且与每根固定辊子均平行,该伸缩辊子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第一伸缩传感器和第二伸缩传感器沿着所述沿着站台的横向布置,第一伸缩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伸缩架上,所述第二伸缩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升降转台包括转盘、第三驱动电机和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盘通过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进行旋转;

所述侧辊子设置有两排并且这两排侧辊子沿站台的纵向布置,每根所述侧辊子分别与所述固定辊子平行,所述转盘位于这两排侧辊子之间;

用于伸入汽车车厢的伸缩传输台的伸缩架上安装两个第一伸缩液压杆,这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液压杆沿站台的纵向布置,每个所述第一伸缩液压杆上分别安装有第二伸缩液压杆。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车架和窄机架,这些所述固定辊子分为长固定辊子组和窄固定辊子组,长固定辊子组包括多个长固定辊子,窄固定辊子组包括多个短固定辊子,长固定辊子的长度大于短固定辊子的长度,所述宽机架和窄机架分别安装在所述车架上,并且所述宽机架的宽度大于所述窄机架的宽度,其中的一组对位传感器单元和一组伸缩传输台安装在所述宽机架上,另外的一组对位传感器单元和一组伸缩传输台安装在所述窄机架上;

所述车架的底部安装有全向轮,所述全向轮通过动力装置驱动。

优选地,所述车架与所述宽机架之间安装有多台调高液压缸,所述车架与所述窄机架之间也安装有多台调高液压缸,所述车架上安装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每台所述调高液压缸分别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电池。

优选地,该集装器快速装卸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站台对应于高铁车厢车门的区域及站台中间区域的磁性座,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磁性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在对应于转盘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检测集装器的位置的探测器。

优选地,还包括两组对位传感器单元,两组对位传感器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且它们沿着站台的横向布置,每组所述对位传感器单元分别包括两个对位传感器并且这两个所述对位传感器沿着所述站台的纵向布置。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卸车的支撑架两侧设置有伸缩传输台,通过伸缩传输台可以实现与高铁车厢车门对接,以及与与汽车车厢的对接,同时转运装卸车也可以在站台上对集装器进行任意方向的转运,对接和转运都比较快速和方便;

2)本实用新型转运装卸车的伸缩传输台两侧各安装一处对位传感器单元,对位传感器单元检测并定位高铁车厢的车门边缘,以及检测并定位与汽车车厢的边缘,从而使转运装卸车可以与高铁车厢的车门及汽车车厢对齐,避免集装器装卸时与高铁车厢和汽车车厢发生碰撞,提高了集装器装载的安全通过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高液压缸的高度调节,可以实现转运装卸车与高铁车厢底板或汽车车厢底板的精准搭接,连通辊子运输通道,实现集装器的自动装卸与转运;

4)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转台可以通过转盘的升降和转运,从而使得集装器能够转运一定角度,从而可以使得集装器的方位能够适应汽车车厢车门和高铁车厢车门,提高了集装器装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转盘旋转集装器时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向高铁车厢装货过程中转运装卸车与汽车对接时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向高铁车厢装货过程中伸缩挂钩拉卸集装器时的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向高铁车厢装货过程中集装器在转运装卸车上传输的示意图;

图4d是本实用新型向高铁车厢装货过程中集装器在升降转盘上转动90°后的示意图;

图4e是本实用新型向高铁车厢装货过程中转运装卸车与高铁车厢对接时的示意图;

图4f是本实用新型向高铁车厢装货过程中转运装卸车向高铁车厢上装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各附图,一种汽车到高铁的集装器快速装卸系统,包括转运装卸车1,所述转运装卸车1包括支撑架、固定辊子、侧辊子1020、升降转台、伸缩液压杆、伸缩挂钩、两组对位传感器单元和两组伸缩传输台,其中,

所述固定辊子设置有多根并且它们并排设置,每根所述固定辊子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宽机架106上并且每根所述固定辊子的轴向与站台的纵向一致,这些固定辊子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两组对位传感器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且它们沿着站台的横向布置,它们分别用于检测高铁车厢2车门的宽度和汽车4车厢的宽度;两组伸缩传输台沿着站台的横向布置,它们分别用于伸入高铁车厢2车门和汽车4车厢;每组对位传感器单元均包括两个对位传感器102并且它们沿着站台的纵向布置,对位传感器单元的功能为:检测并定位高铁车厢2的车门边缘或汽车4车厢的边缘,从而使转运装卸车1可以与高铁车厢2或汽车4车厢的车门对齐,避免集装器3装卸时与高铁车厢和汽车4车厢发生碰撞,如图2所示。

对于每组所述伸缩传输台而言,其包括伸缩架104、伸缩电机、动力齿轮1019、伸缩辊子103、第一伸缩传感器101和第二伸缩传感器105,所述伸缩架104可移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伸缩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且该伸缩电机上安装所述动力齿轮1019,所述动力齿轮1019与所述伸缩架104上的齿条啮合,以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架104移动,所述伸缩辊子103设置在所述伸缩架104上并且与每根固定辊子均平行,该伸缩辊子103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第一伸缩传感器101和第二伸缩传感器105沿着所述沿着站台的横向布置,第一伸缩传感器101安装在所述伸缩架104上,所述第二伸缩传感器105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升降转台包括转盘107、第三驱动电机和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连接,以用于带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上下移动,所述转盘107通过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进行旋转,以用于承接集装器3并带动集装器3转动;

所述侧辊子1020设置有两排并且这两排侧辊子1020沿站台的纵向布置,每根所述侧辊子1020分别与所述固定辊子平行,所述转盘107位于这两排侧辊子1020之间,以用于与这两排侧辊子1020配合传输集装器3;

用于伸入汽车4车厢的伸缩传输台的伸缩架104上安装两个第一伸缩液压杆1015,这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液压杆1015沿站台的纵向布置,每个所述第一伸缩液压杆1015上分别安装有第二伸缩液压杆1016,以用于与集装器3两侧的边肋配合将集装器3推入或拉出汽车4车厢。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车架1017、宽机架106和窄机架1013,这些所述固定辊子分为长固定辊子108组和窄固定辊子组,长固定辊子108组包括多个长固定辊子108,窄固定辊子组包括多个短固定辊子1014,长固定辊子108的长度大于短固定辊子1014的长度,所述宽机架106和窄机架1013分别安装在所述车架1017上,并且所述宽机架106的宽度大于所述窄机架1013的宽度,其中的一组对位传感器单元和一组伸缩传输台安装在所述宽机架106上,另外的一组对位传感器单元和一组伸缩传输台安装在所述窄机架1013上;转运装卸车1的宽机架106和窄机架1013的端部均设置一组伸缩架104,通过伸缩架104可以实现与高铁车厢2车门的搭接,如图2所示。

所述车架1017的底部安装有全向轮1011,可以实现转运装卸车1在站台上的二维移动,所述全向轮1011通过动力装置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长固定辊子108及短固定辊子1014由一台或多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动力齿轮1019与伸缩架104通过齿啮合,在伸缩电机的驱动下可以使伸缩架104从机架中伸出或收入到机架中,伸缩辊子103由独立的电机驱动;伸缩传感器用来检测伸缩架104的位置,以实现伸缩架104与高铁车厢2或汽车4的对接与分离,如图2;转运装卸车1与高铁车厢2车门对齐后,伸缩电机启动,通过动力齿轮1019驱动伸缩架104向车厢内伸长,当第二伸缩传感器105检测到车厢台阶时伸缩电机停止,即实现对接装车与高铁车厢2的对接;货物装卸完毕后,伸缩电机启动,通过动力齿轮1019驱动伸缩架104向宽机架106内收缩,当第一伸缩传感器101检测到伸缩架104时伸缩电机停止,即实现转运装卸车1与高铁车厢2的分离。

进一步,所述车架1017与所述宽机架106之间安装有多台调高液压缸1010,所述车架1017与所述窄机架1013之间也安装有多台调高液压缸1010,以用于控制所述宽机架106和窄机架1013的升降,所述车架1017上安装有液压泵109,所述液压泵109与每台所述调高液压缸1010分别连接。调高液压缸1010调整伸缩架104的高度,适应高铁车厢2底板高度的变化。液压泵109为升降转台、调高液压缸1010、伸缩液压杆等提供动力。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电池1012,为装卸机器人提供电能。

进一步,该集装器3快速装卸系统还包括安装在站台对应于高铁车厢2车门的区域及站台中间区域的磁性座,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磁性感应器,以用于磁性座的磁场,从而利用磁性座的坐标进行运动定位。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在对应于转盘107的位置设置有探测器1018,以用于检测集装器3的位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到高铁的集装器快速装卸系统装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汽车4将集装器3运输到高铁车厢2停靠的站台上,并且汽车4尾部朝向高铁车厢2;

(2)转运装卸车1移动至汽车4旁,通过支撑架上的调高液压缸1010将靠近汽车4的伸缩架104调整为与汽车4底板的高度一致,之后该侧的伸缩架104搭接在汽车4底板上,以连通汽车4底板与转运装卸车1的伸缩辊子103,第一伸缩液压杆1015伸至汽车4车厢并与第二伸缩液压杆1016配合,使第二伸缩液压杆1016挂接集装器3两侧的边肋;

(3)转运装卸车1的第一伸缩液压杆1015收缩,通过第二伸缩液压杆1016将集装器3从汽车4车厢内拉卸至伸缩辊子103上并通过伸缩辊子103传输到固定辊子上,然后固定辊子旋转来传输集装器3;

(4)集装器3通过固定辊子进行传输,当转盘107旁的探测器1018探测到集装器3时,固定辊子停止转动,启动升降转盘107顶升集装器3,然后靠近汽车4车厢的伸缩架104收回;

(5)转盘107将集装器3旋转90°后,升降转盘107下降并将集装器3放置在侧辊子1020上,然后通过侧辊子1020旋转来传输到固定辊子上;

(6)通过支撑架上安装的磁性感应器探测站台上的磁性座,转运装卸车1移动到高铁车厢2车门旁,然后通过对位传感器单元使转运装卸车1与车厢车门对齐,通过支撑架上的调高液压缸1010将伸缩传输台调整为与高铁车厢2底板的高度适应,转运装卸车1靠近高铁车厢2车门的伸缩传输台的伸缩架104搭接在高铁车厢2底板上,连通固定辊子和高铁车厢2底板;

(7)集装器3通过固定辊子和伸缩辊子103传输至高铁车厢2内,然后该侧伸缩传输台的伸缩架104收回;

(8)重复步骤(1)-步骤(7),以此方式,完成所有集装器3向高铁车厢2内的装载工作。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4到高铁的集装器3快速装卸系统卸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支撑架上安装的磁性感应器探测站台上的磁性座,转运装卸车1移动到高铁车厢2车门旁,然后通过对位传感器单元使转运装卸车1与高铁车厢2车门对齐,通过支撑架上的调高液压缸1010将伸缩传输台调整为与高铁车厢2底板的高度适应;

(2)转运装卸车1靠近高铁车厢2车门的伸缩传输台的伸缩架104搭接在高铁车厢2底板上,以连通伸缩辊子103和高铁车厢2底板,集装器3从高铁车厢2内传输到伸缩辊子103上并通过伸缩辊子103传输到固定辊子上,然后固定辊子旋转来传输集装器3;并通过伸缩辊子103传输到固定辊子上;

(3)集装器3通过固定辊子进行传输,当转盘107旁的探测器1018探测到集装器3时,固定辊子停止转动,启动升降转盘107顶升集装器3,然后靠近高铁车厢2的伸缩架104收回;

(4)转盘107将集装器3旋转90°后,升降转盘107下降并将集装器3放置在侧辊子1020上,然后通过侧辊子1020旋转来传输到固定辊子上;

(5)汽车4车厢尾部朝向转运装卸车1,转运装卸车1移动至汽车4车厢尾部,通过调高液压缸1010将靠近汽车4的伸缩传输台的高度调整为与汽车4车厢底板的高度适应,之后该侧伸缩传输台的伸缩架104伸出并搭接在汽车4的车厢底板上,以连通转运装卸车1的伸缩辊子103和汽车4车厢的底板,集装器3通过固定辊子和伸缩辊子103传输至汽车4车厢的底板上;

(6)第一伸缩液压杆1015伸至汽车4车厢并与第二伸缩液压杆1016配合,使第二伸缩液压杆1016挂接集装器3两侧的边肋;

(7)第一伸缩液压杆1015伸长,通过第二伸缩液压杆1016将集装器3向汽车4车厢内部推到设定位置,然后该侧伸缩传输台的伸缩架104收回;

(8)重复步骤(1)-步骤(7),以此方式,完成所有集装器3向各汽车4车厢内的装载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运装卸车1的伸缩传输台、固定辊子、升降转台等构件的配合,可以实现将集装器3从高铁车厢2卸货到汽车4车厢的转运,也可以实现从汽车4车厢装货到高铁车厢2的转运,自动化程度较高,转运方便快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